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这个大清光绪年制的粉彩瓷器值钱吗

淡然的犀牛
魁梧的龙猫
2023-05-05 15:58:36

这个大清光绪年制的粉彩瓷器值钱吗

最佳答案
能干的铅笔
个性的背包
2025-07-27 23:32:54

光绪粉彩黄地万寿无疆大盘,光绪时期官窑民窑都大量生产这种产品,从底款书写方式来看,如果是本朝的话也属民窑产品,书写过于随意,器型也不是官窑制式,全品的话大概有3000-3500,官窑此类器物大概30000-40000,此器物从胎釉和彩料看,为建国初期产品。

最新回答
辛勤的舞蹈
默默的白开水
2025-07-27 23:32:54

清 光绪官窑 粉彩锦上添花图棒槌瓶(请诸公得闲 进来鉴赏) 清 光绪官窑粉彩锦上添花图棒槌瓶 整器十八道工序绘成
一 直口 口沿白釉 (旧称露齿白)
二 唇微束 绘旋云纹 外罩青釉 (旧称青天)
三 唇下以黑彩勾勒填黄釉上彩 (旧称黄鱼唇)
四 束颈部微斜填桃红釉 釉上以紫红彩勾勒梅花及墙纹 寓意梅映宅红 (旧称红围子)
五 束颈部与颈部以黑彩勾勒填黄彩过渡 (旧称黄领子)
六 颈部中间一道鼓圈 俗称项圈 上绘粉彩绘竹石花草图 一只喜鹊昂首报春 寓意花开富贵 喜气盈门 (旧称满园春色喜盈门)
七 颈部与肩部上面勾勒两道墨彩内填釉上彩 为第一道过渡 (旧称围脖 上黄绫子)
八 颈部与肩部中间填青彩再以紫青色绘蔓草如意纹 为第二道过渡 寓意青云直上 节节攀登(旧称紫气绕脖)
九 颈部与肩部下面勾勒两道墨彩内填釉上彩 为第三道过渡 (旧称围脖 下黄绫子)
十 肩部红黄釉以前后左右四面留白开窗 开窗内绘牡丹花开 寓意四季花开 红釉地以紫红彩绘金钱纹 寓意金钱满地 黄地以黑彩勾旋云雷纹兼牡丹花昂仰怒放 寓意吉祥富贵 (旧称红黄披肩)
十一 肩下部勾勒两道墨彩内填釉上彩 (旧称黄压穗)
十二 肩最下面勾勒两道墨彩填紫青色釉上彩 (旧称披肩紫穗儿)
十三 瓶体以白玉兰树 玫瑰花 园石 一对锦鸡 花鸟为主 花朵昂仰多姿 枝叶阴阳反侧 锦鸡相对鸣舞 构图布局充分显示了动物 静物 植物三才灵动和谐完美的意境 寓意玉树临风 花团锦簇 锦上添花 正是春色满园兆丰年 一派人间天堂景象

冷傲的花卷
傻傻的鸵鸟
2025-07-27 23:32:54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五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人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字。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 "叶无反侧"、"四季单衣" 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儿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乾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斗彩荷塘鸳鸯纹盘、碗 (四件) 清光绪 直径11·1厘米估价:RMBl5000-25000 成交价:RMB24200"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光绪本朝。盘、碗皆以工彩绘荷塘鸳鸯图案,色彩艳丽,一只盘沿爆釉。斗彩番莲团菊文盖罐 清乾隆 高12厘米估价:RMB300000此罐的形制与纹饰均仿明成化斗彩瓷。白釉底,圈足较大,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款。此罐所绘花卉与成化朝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以彩绘出花蕊,并突破成化朝器用五彩色料不多的局限,用色达五六种,色料平涂,纹饰呈图案式,规整对称,是乾隆朝官窑斗彩的上品。此器制作精细,保存完好,殊为难得。斗彩缠枝莲纹瓶 清乾隆 高15厘米估价:RMB60000一80000

忧虑的草丛
顺利的玉米
2025-07-27 23:32:54
光绪时期专门为慈禧烧制的官窑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慈禧要求在为她烧制的瓷器上都署上她曾经居住过的殿堂名。像官窑中常见的“大雅斋”、“储秀宫”、“体和殿制”等较为常见。其中“大雅斋”款的器物为最名贵品种之一。光绪官窑款仍以楷书为主,青花楷书款一般呈四字两行或六字两行形式。字体修长,笔画端正。民窑中也有青花款,但字体有点潦草。光绪时期堂名款有,世忠堂、慎德堂、玉海堂、聚厚堂、甘泽堂、大雅斋、储秀宫制、长春宫制、长春同庆、吉祥如意,清华珍品等。供你参考。谢谢

无私的汉堡
酷酷的火车
2025-07-27 23:32:54
光绪时期出产的瓷器,多姿多彩,但是纹饰上的变化和清早中期的变化不小。如龙的形象,清中期以后,龙即不断出现在瓷器上,至光绪年间,则大量出现。这时期的龙,一改往日神圣不可侵犯,少了些凶猛、威严,多了些老态、呆板,使龙仿佛从深宫走进平常生活,似乎还有些可爱。另外,瓷器中还不断出现外国人生活的场景,且“洋味”十足。这时期仿古瓷器也大量出现,如仿宋五大官窑瓷器,不少作品技法高超,几可乱真。无论是青花、粉彩瓷器等,无不造型生动、胎体坚硬、釉色温润、韵味十足。还有一些仿竹雕的、仿漆器的,白釉珍珠地仿鱼篓的,都很美妙。有些单色釉仿康熙的非常像,如豇豆红、洒兰描金等。
光绪时期,瓷器艺人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在绘画题材上,在釉色处理上,无不追求艺术境界。这里所说的创新,实际上是“复古”。工匠们有感于嘉庆以后瓷器艺术不断走下坡路,深为惋惜。一些有所作为的工匠,纷纷仿效明代青花、“清三代”青花的艺术效果,制作上精益求精,往往在器底写上“大明某某年制”、“大清某某年制”,就是明证。大量仿宋代的单色釉瓷器,之所以仿得惟妙惟肖,亦出于工匠们的责任感。反映在一件光绪时期“三星老人”青花瓷碗,很有特色。有关“三星老人”的制品,是个传统体裁,但光绪时期工匠们追求艺术效果,使之造型端庄,青花釉色纯正,细看,颇有些康熙瓷的味道。这一时期,洋人不断进入国内,大量购买中国瓷器,把中国瓷器带进带出,造成瓷器需求量上升。这也是光绪瓷器得以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光绪是有精品的,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清光绪时期,帝国主义不断入侵,内乱频繁,清政府的统治已日薄西山,此时景德镇瓷业虽然明显萎缩,但官窑、民窑的瓷器烧造并未中断。据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御窑厂在光绪时期的34年中,不仅烧造了很多宫廷用瓷,同时还为光绪帝大婚及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大寿烧造了大批庆典和赏赐用瓷,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一度略有起色。尽管与前朝相比,光绪瓷在工艺上较为粗率,但其产品中也有少数精美之作。当时不仅有仿明以及仿清康熙、雍正、乾隆甚至嘉庆、道光的各种品种,同时也有本朝水墨五彩、软彩和钻拨刻瓷等新品种。在官窑器中,尤以署“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及“长春同庆”“永庆长春”等款的官窑器最为精致,因此人们往往把 光绪瓷器比作“回光返照”。现选择吉林省博物院藏光绪瓷器4件,在欣赏光绪官窑瓷器独特美感的同时,亦可以此作为标准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