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战斗机
2025-07-27 23:30:08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爱茶、品茶,把茶融入生活的民族。既要品茶,自然少不了好盏。 建盏,为茶而生,与茶相依相存,是公认的好盏。
天下之盏,建盏为最
建盏作为黑瓷的典型代表,发展至宋代最受追捧。 宋代是茶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宋人无论是君主贵族亦或是文人墨客,无不钟爱点茶、斗茶,并以建盏为茶器之首。
不得不说,宋代建盏之所以能够占据那个时代的制高点,和 天时地利人和 是分不开的。
天时 便是宋代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 。
斗茶这种饮茶方式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斗茶是将茶饼碾成粉末连水带茶一齐饮下,而在斗茶过程比的就是汤色,建盏的黑更容易衬托汤色的白。建盏在 口沿处会有一道“分水线” ,斗茶的一个环节是点汤,即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汤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也就是汤花能咬住“分水线”, 这说明建盏在当时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于斗茶。
而 地利 则是建盏发源地水吉, 为建盏的诞生创造了一些独特条件。
若想烧出建盏这样独特的析晶黑釉瓷碗,并将产品行销到各地,成为风靡全国、畅销海外的流行品,其产地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一、 周围要有足够的燃料,以应对大规模烧瓷的能量消耗;
二、 要有适宜的地理环境,即有倾斜度但是斜率不会太高的山坡,以便建造一定规模的龙窑;
三、 要有便利的运送渠道,即发达的交通以供外销;
四 、 最关键的一点,要有原材料,即含铁量高,能形成析晶的胎土、釉料。
而水吉恰好满足这些条件。
首先, 水吉地处丘陵地带,遍地环山 ,但山丘海拔都不会太高,坡度适当,可依山形建造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超长龙窑。
其次, 丰沛的雨水和适宜的土壤、气候造就了漫山遍野的茂密植被 ,令水吉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水吉镇木材蓄积量29万立方米,年采伐木材22万立方米, 龙窑柴烧所需的燃料完全不用发愁。
第三,建盏作为瓷器不但易碎,且分量不轻,长途运输时若走陆运,难免碰撞损毁,成本也太高。以水运为主,陆运为辅,才能降低损耗和运输成本。建州(今建阳)一直是福建的重镇,建窑濒临建溪,而福建水利交通十分发达,水网密布, 因此建窑出产的建盏能够很方便的被运输出去,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市场。
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 建盏的胎被称为“铁胎” ,是建盏区分于其他窑口所产黑釉盏的 一个重要特征 , 也是建盏成为宋代公认极品茶具的重要因素 。而水吉本地的高含铁量粘土在宋代独一无二。
人和 即当朝君主的极力推崇—— 宋徽宗为建盏背书。
宋徽宗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皇帝,但绝对是一个极有造诣的艺术家,有宋一代书法第一,又兼具文艺青年的各种喜好。当时出自 宋徽宗之首的《大观茶论》 对建盏是这样评价:“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这句话至今仍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一句。宋徽宗不仅自己喜欢用建盏,还兼职推销员, 据《宣和遗事》载 :“ 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 ”。可见建盏在宋代想不火都难。
如此一来,宋代建盏成为 茶器之首 ,就成为了必然。而建盏的传奇更迭,可谓是埋葬千年复璀璨。即使几经反转, 今天,建盏仍然在品茗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继续发光发热。
阳光的煎饼
2025-07-27 23:30:08
作为宋代建窑产量最大的建盏种类之一,兔毫盏也可以算是宋代建盏的代表。那句被频繁引用的宋徽宗的“玉毫条达者为上”,指的就是宋代建窑兔毫盏,所以同为兔毫盏,也存在着优劣之别,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鉴赏兔毫盏。
1、兔毫为何要称为兔毫盏
兔毫盏的析晶斑纹分布形态为黑色釉层中,透出一种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就像一只兔子的毫毛,所以此类盏名为兔毫。而兔毫这个词从宋代就开始逐渐流行,也可以算是历史文化悠久。
兔毫是建盏当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甚至可以把这个之一给去掉,考古结果,历史文献,传世名品无一不证明其特殊的地位。
比如宋代和茶相关的诗词就数不胜数,与建盏的有关的诗词也不少,多本茶书都把兔毫建盏当做茶盏之首。《茶具图赞》还把十二种茶具之一的茶盏直接画成兔毫盏,以此来看,兔毫盏地位确实如此。
2、兔毫建盏的鉴赏和表现
前面说兔毫盏的产量很高,但是要烧出精品兔毫还是很难,无论是宋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如此。看到建窑遗址成山的兔毫碎片和残件,你就知道,宋代烧窑匠人为了一个精品建盏,付出了多少。
兔毫纹的形态,分布状况很是丰富。形态有长短弯直。,色泽有金银褐等,分布状况也存在疏密的现象。
一句话,兔毫斑纹分布密集,形状条达,结晶立体的建盏都是精品建盏。
而这种疏密有致,面积不太多也不太少,会使人感到兔毫由内向外呈放射状,远观近玩都有很多大舒适性,看起来也比较养眼。
至于色彩上面,业内一般认为银系斑纹,银蓝斑纹,比褐色系更加美观,更加珍贵。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兔毫的总体观点,因此对兔毫建盏品质的评价,需要综合看待。这些情况不一而论。
烧制的过程中,建盏会经历窑内的变化,温度和气氛都会产生不同效果,从而形成不同的斑纹,且这种斑纹还没办法人为改变。
即便是同一只精品建盏,都会出现不同的斑纹状态,一只盏会同时出现清晰的毫纹,和不清晰的毫纹,厚和薄,密与疏,甚至在一只盏上产生不同的颜色。
总结下来,鉴赏兔毫盏,欣赏其釉色,通常要从长度、厚度、清晰等因素来看,假再有就是分布稀疏,斑纹颜色,
最好能从在自然光下观看,盏里加上水也不错。
兔毫作为建盏的主流釉色,是窑变中的杰出之作,也是这么长时间,很多人喜欢它的重要原因。
缥缈的雪糕
2025-07-27 23:30:08
一、立足于底子
一、建盏是什么?
建盏,黑瓷代表,我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蔡襄在其所著《茶录》中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描绘的就是建盏。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描绘的也是建盏。
建盏斑纹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其间以金兔毫、银兔毫为主,这些建盏的名称也是根据纹饰命名的。
建盏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天然构成的,是建窑的杰出成就。
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易于呈现改变,难以控制,加上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难以承受高温改变,窑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点又具有兔毫或油滴等斑纹的建盏是很困难的,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几率也非常低。
盏,这一早就不被人常提起的词,正好像它作为器物相同,在生活中也不常被人运用一般。一些人的家里,甚至连一个盏器也没有。
关于一些喜爱建盏的新手来说,随便去一个购物网站查找建盏总能搜到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建盏。而且价格纷歧,往往一些网站上颜色越美丽的建盏越便宜,而一些不那么美观的却贵得不可。
人们也许不能了解,为什么建盏不同于其他陶瓷,美观的要贱卖,不美观的却贵的出奇。陶瓷自有史以来,各种陶瓷博采众长,各自成长。其间,唯有宋代建窑,简直从初步之时就只烧制一种器物,那就是建盏。
二、建盏喝茶的好处
1、保温蓄热、进步口感的功用
(1)建盏泡茶的功用是保温与活水效果的归纳效果,用建盏品茗,会让人感觉难分难解,甘润顺滑,茶性十足,韵深味浓,暗香涌动。
用建盏喝茶,能够长期保温蓄热并进步茶汤的碱性,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更佳,并更可激发和进步茶的香气,充分抵达品茗效果和极致的软滑香甜顺口感。
(2)许多盏友说,经由建盏无论是盛白酒、啤酒、红酒、白开水、矿泉水、咖啡等液体饮料来喝,其口感亦更加甘纯甘旨。
(3)经常用建盏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水质会变得柔软香甜无比,起到了活水软水顺口的成效,故用建盏品茗和用铁壶煮水、用银壶煮水,皆具有殊途同归之成效。
2、建盏具有养生保健的功用
由于建盏在胎釉中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等化学成分,所以建盏的高含铁量在运用过程中能不断的开释二价铁离子,又能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很简单被人体吸收,然后添加血红蛋白的载体及红细胞的功用履行。
可防备贫血、高血压,能调理人体中枢神经,抵达舒缓的效果。而且对平衡内分泌系统也有成效,还能够抵达杀菌的效果。
3、建盏具有防腐保鲜的功用
在夏日大热天夜里,把残羹剩菜放在建盏里,置于厨柜中,隔天建盏中的残羹剩菜不馊仍可食。
常用建盏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水质会变得柔软香甜无比,起到了活水软水顺口的成效,故用建盏品茗和用铁壶煮水、用银壶煮水,皆具有殊途同归之成效。
三、建盏怎样养出七彩光?
看到这咱们必定迫不急待想要知道到底怎样养盏了吧?别急,这就来了,咱们拿好小笔记啦!
1、清洁!这其实一切的茶具都相同吧,新建盏运用前也要做一些清洁,用牙膏或用清洁布擦拭,再用清水冲刷洁净,阳后用开水或茶汤浸泡约半小时以上即可。
2、保证建盏的釉面洁净后,就能够正常喝茶了,什么茶、怎样泡都能够,不讲究!
3、每天喝完最终一盏茶后,记得用开水冲刷,去除附着在釉面上的茶垢,然后将建盏天然放置,通风便可。
4、每两到三日,对建盏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相似初度运用般用百洁布或牙膏清洗,后边的开(茶)水浸泡可有可无。
其实建盏的保护,说穿了也没并无太多特别之处,甚至比紫砂开壶要显得简单得多。总之呢,只需常用建盏喝茶,而且时间保持釉面洁净,那么过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釉面逐渐的呈现了奥秘的七彩宝光……那种感觉,大概只需养盏者才干理解吧!
幸福的鸡翅
2025-07-27 23:30:08
宋代建盏产自建宁府瓯宁县建窑,是宋朝皇室专用的饮茶用具,建盏诞生于晚唐时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唐末饮茶方式的改变。建盏是黑瓷的代表,它在宋朝时期是皇室的御用茶盏,属于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在两宋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以及佛道文化的影响,士大夫阶级崇尚饮茶、斗茶,因而,由今福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所产的建盏开始享誉盛名。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以及饮茶方式的改变,为建盏的兴起提供契机。众所周知,唐代以煎茶法为主,所谓的煎茶,是水煮采集的嫩茶叶,用蒸汽杀青,北宋的苏轼苏辙两兄弟曾论证过煎茶法起源于西蜀,在唐人的著作中也曾经提到,煎茶法是陆羽首创。
但到了宋代之后,煎茶法便逐渐为点茶法取代,所谓点茶法,和煎茶法不同,不再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直接将饼茶碾碎,放于杯盏或茶碗中待用,然后加沸水调糊,在注沸水的同时用茶筅搅动,沉于茶碗底部的茶末将会上浮。
点茶法是斗茶的一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茶的评判主要依据茶色和汤花,通常认为,茶色青白胜于黄白,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则能判定茶的粘度,因而,对沏茶的杯盏要求就十分严格,建盏正是因此而诞生的。建盏的色泽较深,通常为黑色,同时釉质坚硬。在烧制的过程中,又能因为釉土中的金属元素变化而形成花纹,根据这些花纹不同,建盏可以分为兔毫、油滴、曜变,这突破了黑瓷单调死板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情绪。
同时,建盏在上方口处还有一道分水线,这正是为了满足斗茶时打散茶末的需求,当时宋代对斗茶技艺的评判,常以汤花是否咬住分水线为标准,由此可见,建盏是为宋代斗茶量身配制的茶具。
坚强的犀牛
2025-07-27 23:30:08
可从器形、斑纹、胎质、釉色、错觉等方面进行区分。1从造型上看,剑盏的造型可分为四类:开、撇、敛、束。无论是哪种形状,对于一件好的建盏作品来说,都必须满足形状规整、无大的变形和鼓包、开裂、无气泡、针孔少的要求一个好的建盏,必须满足形状规整,没有大的变形和鼓包的要求。器件的形状是否为圆形,可以从灯口处用肉眼观察,判断是否变形的方法是用已建好的灯的反面在平板上看。
多情的丝袜
2025-07-27 23:30:08
建盏主要从陶瓷的胎质、独特的纹路与釉面来区别比较多,但是也有人认为底款是建盏鉴藏的重要依据之一,有标明产地、年代、用途、作者、藏家等作用,同陶瓷的胎质、釉色、装饰与形制一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姓氏款
在宋代,建窑采用长达1356米的龙窑柴烧,创下了全国最长龙窑记录。烧制建盏的规模如此之大,据悉整窑约可烧制十万件盏。
建窑隶属是民官属性齐备的大窑,又因为工艺特殊性,有露胎的传统(底部不上釉),这在当时一家工匠是很难掌握全局负担的起来的,极大可能是很多家户一起合烧,几家的盏坯放在同一个窑里面烧制,因此许多惊为天人的宋瓷,是谁烧造的都是无可稽考,建盏亦是如此,如不加区分,容易混淆。
▲水吉宋代建窑遗址的世界最长龙窑,长1356米
因此工匠们便开始手刻底款,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姓氏(也有名字),也有可能是客人的名字。
宋代老盏及标本底部常见的手刻姓氏款,如「王」、「杨」、「陈」、「詹」、「金」、「李」等,应为工匠个人或家族标记。建盏的这种姓氏底款类似于具有商业性质的窑主、工匠姓氏铭文,除用以装烧标记外,可能还有声名在外的功效。
▲刘、禾、吴姓氏款标本
二、数字款
目前已发现的数字款有"二" "三" "四" "六" "七" "九" "十" "十三" "廿" "廿一" "廿九" "卅" "卅一" "卅二" "卅五"等数字,后者还有 "二合" "三合"等,基本都为手刻款,有的人认为这是家中排行的序齿,有的则认为这是在试烧标记顺序。
▲二、八、十、卅数字款标本
▲ 宋建窑「九」字款标本及垫饼
三、特殊定制款
1御用贡品款
清末民初,建窑窑址发掘出底足刻印有"供御"、"进琖"字样的兔毫盏实物;1935年,在上海海关任职的美国人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James Marshall Plumer)到水吉调查建窑遗址,带走大量标本, 1972年,日本出光美术馆根据普拉玛所持资料出版《Temmoku A Study of the Ware of Chien(天目建窑瓷考察)》一书,书中即有"供御"底款的照片。
贡品款即为专门进贡烧制的建盏的底款,是一种民烧官选,择优进献的制度。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晚期窑址都有出土贡品款器皿,可以证明建窑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烧制贡品。
常见的贡品款刻"供御"和模印的"进琖"铭:供御"即供予御用之物;"进琖"即进盏,进上之盏也。此外,贡品款识还发现过「御」、「圣(圣)」等款。
▲ 「进琖」款鳖裙釉盏
▲ 宋「圣」字款乌金釉束口盏
此外还有监匠、新窑等款,也是印款,是否御用有争议,在器型上是和供御、进琖高度一致的。
有观点认为「监匠」或为官府监造之意,可能是建窑"民窑官用"、"官搭民烧"的表现。
▲宋「监匠」款束口盏
2官府定制款
建盏底款中也有"官"刻款、"甲子年、奉官"阳文款、"太师栋"印款、"张大内位"书款之类,可从字面判断都是有身份的人定做。
▲原杭州东南化工厂出土建盏乌金釉残片,墨书底款:"张大内位"。墨书款在建盏中属于出口的使用比较多。
3宗教定制
建盏始源于北宋初期,盛行南宋时期,衰落于元明时期。宋朝在我国是一个文化兼容的鼎盛时期,"佛"、"道"、"儒"思想相互交汇融合,而作为当时文人骚客主要的使用茶皿,古建盏的底款上都大有来头。
佛教遗迹:
"禅茶一味"之说由来已久,从唐代开始,茶文化就与寺院文化渊源颇深。日本的茶道文化也深受唐宋中国茶文化、佛教文化的影响。几只知名传世建盏中就有从宋代僧侣手上获赠之物。
▲上图标本,上方一个"宝"字,下方刻"文益"款
文益,唐末活动于杭州与福州之间的佛家大德,佛教有禅宗,禅宗分"五眼";文益,乃"法眼"宗的开宗祖师,此物疑为文益禅师"私人订制"。
道教遗迹:
建窑窑址出土过大量关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涉及道教思想的器物、工具,揭示了中华本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建盏标本中的道统符号
儒家遗迹:
▲左图"隐居"印款: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儒家思想的映射。右图"梦应"刻款:梦应,大宋诗人。
4"音乐""体育""珍玩"等休闲文化定制款
音乐
宋代之前,音乐是礼制社会的产物,是宫墙之内的阳春白雪。直到赵宋一代,音乐才真正来到民间,在勾栏、瓦舍、乐棚,随处可以欣赏小唱、曲艺以及乐器表演。
建盏标本中就曾发现刻有"应春、年、水盏"的底款,水盏是一种盛水的敲击体鸣乐器,宋代吴自牧《梦粱录》有:"又有拍番鼓儿,敲水盏,打锣板,和鼓儿,皆是也。"

▲左图:"应春、年、水盏"刻款;右图为水盏:宋朝乐器,注水定音,连排成律,悬挂敲击。
体育
蹴鞠为现代足球的前身,在唐代时即出现以动物膀胱为球胆、内中充气的球类,且我国早就破解了多变平面物缝制球体的技术。
▲上图标本中的刻款形状,许多建盏研究者将其命名为"龟甲纹",图案类蹴鞠。
珍玩
四、纪年款
建盏的纪年底款存世极少,目前为止发现的有"雍熙"(北宋太宗年号,公元984-987年)、"至道"(宋太宗年号,公元995-997年)、"治平年三月"(北宋英宗年号,公元1064-1067年)、"大观二年四月十八日"(公元1108年)、"大中祥符四年冬"(公元1011年)、"政和元年辛卯岁六月初"(公元1111年)、"绍兴十二□(应为'年'字)"(公元1142年)、"淳熙乙巳年五□(月)"(公元1185年)、"淳熙十二年八月初十八日"(公元1185年)款建盏。
▲「雍熙」款建盏
▲ 「大中祥符」款钵
▲故宫藏「大宋明道」款建盏
五、其它款
其他文字款有发现「新窑」、「寳(宝)」、「正」、「茶」、「吉」、「上」、「大」、「中」、「皿」等字样,其中多数款识都比较罕见。
「大」、「中」可能用于标明建盏的大小。「上」字款产品圈足和釉色都比较出众,可能是"上品"的意思,也可能只是个人的记号。
▲宋「新窑」款金兔毫束口盏
▲颇具韵味的「寳 」字款标本
款识本是文物鉴定的重要依据,历来为专家与藏家所重。可惜史料中对建盏的记载并不详尽,很多底款的来龙去脉无可稽考,疑点甚多笔者只能穷究现存的资料以飨读者,感谢阅读。
淡定的发箍
2025-07-27 23:30:08
建盏,意指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碗,即建窑黑釉盏。宋代建窑所产的黑釉瓷器,绝大多数是茶碗,统称“建盏”。建盏是黑釉瓷器的代表,在宋代曾经是皇室御用茶具。
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
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
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扩展资料
建窑又有建阳窑、乌泥窑之称,始烧于晚唐五代,主窑址在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池中、后井两村一带,总范围约11万平方米,盛烧于两宋。
盏的器形以口大底小、腹线斜直者为代表。建盏的胎土多以含铁质多的红、黄壤土粉碎加工,含砂量明显,烧成后胎呈黑、灰黑、黑褐色,触手较粗,胎体厚重压手,黑釉是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可以形成多种花纹。
茶具的造型设计离不开特定时期的文化需求,宋代建盏的兴起正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思想文化方面,宋朝的理学体系及禅宗思想使得宋人在审美上偏好朴素自然、和谐纯净,建盏造型拙朴、色泽沉静、意境深邃,正与宋朝的审美观相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