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十二家顶级名窑
景德镇十二家顶级名窑有:春风祥玉、小雅、九段烧、克勤堂、赏瓷观窑、铭经草堂、艺林堂、天义华、陶人临古、宝蕴阁、立明堂、余寅窑。
1、春风祥玉
春风祥玉是景德镇三大名窑之一,由邹俊先生创办,起初叫“贵和祥”,后因商标在被他人抢注后,才改为“春风祥玉”。春风祥玉延续了明清瓷器造型丰满、深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的特点,展现了质朴、庄重之美,其产品涵盖青花、粉彩各类色釉等。
2、小雅
小雅是景德镇三大名窑之一,于1995年由阮定荣先生创立,是较早的一批茶器窑口,至今已制瓷二十余年,而今小雅瓷器主要使用的底款为小雅、小雅珍玩、小雅珍臧、E木。小BEW这右代房为主,特色是仿王步青花,花鸟壶比较有代表。
3、九段烧
九段烧原名段窑,由段镇民先生创立于1994年,与春风祥玉、小雅并称为景德镇三大名窑口。九段烧的产品晶莹剔透,薄如蝉翼,轻如稠纱,特色是青花人物杯,其巴掌大的茶器也能烧制出精美繁琐、栩栩如生的人物画片,有青花人物第一窑口的美称。
4、克勤堂
克勤堂,由“当代元青花第一人"”饶克勤创立,是景德镇当代著名青花瓷窑口,追求元青花的粗犷与豪迈,有着元青花第一窑口的美称。窑主饶克勤是国内最早开始的复制元青花的先驱,他仿制的元青花水平已无人能及,其复制的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被北京故宫和佳士得收藏。
5、赏瓷观窑
赏瓷观窑是景德镇知名柴窑堂口,由何鑫先生创立于2009年,以特色斗彩为代表,有瓷界爱马仕之称。赏瓷观窑一直致力于对古制瓷工艺的恢复和传承,让具有明清官窑器的质感与韵味的产品得以在当今重现。
6、铭经草堂
铭经草堂是景德镇有名的瓷器窑口,成立于2008年,擅长陶瓷书法、拓片入书法堪称一绝,有着书法第一窑口的美称。铭经草堂致力于将书艺与瓷艺完美的融为体,其瓷器的釉上书法精巧雅致,釉下青花色泽典雅、淳厚,书写内容以各类佛经为主。
7、艺林堂
艺林堂始创于1953年,一家三代制粉彩,是景德镇当代名窑之一,有粉彩第一窑口的美称。自2012年正式开启了艺林堂的品牌化之路,经营产品以粉彩茶具、文房器具为主,墨彩、斗彩、青花工艺茶器、文房为辅的各类陶瓷手工艺产品及个性化定制服务等。
8、天义华
天义华是景德镇瓷器老字号,于1915年创立,是景德镇为数不多具有百年历史传承的瓷器老窑口,受到了许义华精湛的制胎成型技术一直延续至今,受到了许多制瓷名家的青睐,诸如青花大王王步、珠山八友、任根元等都用过“天义华”瓷胎创作。
9、陶人临古
陶人临古是景德镇有名的青花瓷窑口,颜传陆先生于2016年成立,以仿明青花瓷器闻名,有仿明新—线窑口之称。陶人临古仿明青花小件中的鱼藻纹和宣德龙纹,应该是目前陶瓷茶器圈的高水准之作,此外陶人临古的大件陶瓷和中件陶瓷在他们产品中占比最多。
10、宝蕴阁
宝蕴阁是景德镇当代名窑之一,由景德镇珐琅彩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覃淑琴创立,有着珐琅彩第一窑口的美称。宝蕴阁珐琅彩瓷创作研究中心在2017年被景德镇市政府评为非遗传承基地,成为景德镇珐琅彩里的领军品牌,专研清三代珐琅彩瓷技法。
11、立明堂
立明堂的制作原料,采用天然原矿,虽可能会因为不易获得,以及不同批次原料成分含量的差异,加大了制作难度,但用天然原料烧出的瓷器釉水和发色,温润细腻、不浮不躁、柔和而温暖的色泽是无法取代的。
12、余寅窑
余寅窑于2008年创立,江西省工艺美术师余国旺先生1974年生属虎故取笔名余寅。从艺二十余年,醉心陶瓷艺术创作、得天独厚的官窑陶瓷工艺的土壤和众多前辈大师的悉心指导令这一位当代中青年艺术家在陶瓷界脱颖而出。
有好多年代吧
(一)唐青花(618—907)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
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
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二)宋青花(960—1279)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
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
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三)元青花(1271—1368)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
。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
、海水、
、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
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四)明清青花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
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