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如何自制显微镜

勤恳的招牌
爱笑的小蝴蝶
2023-05-05 11:50:17

如何自制显微镜?

最佳答案
冷傲的棉花糖
苗条的航空
2025-07-28 22:11:18

自制显微镜所需的材料:

手机,硬卡纸,橡皮筋,双面胶,小玻璃珠(直径25-30毫米),LED小手电,美工刀,订书器,直尺,剪刀,铅笔。

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根据手机的宽度(图中手机宽度约7厘米),用铅笔和尺子在卡纸上绘画出如图所示的形状,再用剪刀把纸片剪裁下来。

2、将剪下来的左侧图案沿着虚线对折,并在居中略靠上的位置挖出一个通透的孔。(注意:孔要比玻璃珠略小哟。)

3、将玻璃珠放置在两个圆孔之间卡住,并用双面胶将其对折再粘牢固。

4、用订书器将另一张凹形纸片与夹有玻璃珠纸片的底部相固定(如图)。

5、将纸片上的玻璃珠对准手机镜头,利用橡皮筋勒住卡纸的“双耳”将其固定在手机上。打开手机照相功能,能够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如图)。

6、制作用于观察的标本。首先将被观测的物体放在载玻片中央(可用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板代替),然后小心地贴上透明胶固定被观察的物体即可。我们可以选取生活中各种微小的物体来观察,这里以食盐颗粒和蚂蚱腿作为观测物,做好的标本如图所示。

7、把制作好的标本固定在卡纸上,将标本对准小玻璃珠。打开手机拍照功能和LED小手电(如图),你就可以清晰观察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啦!

最新回答
明理的冥王星
故意的大炮
2025-07-28 22:11:18

请你用一副近视镜和一副老花镜做成一望远镜,说明操作要点和成像原理
老花镜镜片作物镜;近视镜镜片作目镜;
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象但目镜放在物镜的像距内

兴奋的篮球
冷酷的花卷
2025-07-28 22:11:18
问题一:显微镜是什么时候谁发明的 16世纪末,荷兰的玻璃研磨工人杨森发明了显微镜。1673年荷兰人雷温福克发明了能看见水中寄生虫的显微镜

问题二: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显微镜是16世纪末叶,荷兰密得尔堡一个眼镜店的老板詹森和他的父亲罕斯发明的。 细说起来,詹森父子发明显微镜,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作的:1590年,一个晴朗无风的早晨,詹森的楼顶上闲玩。无意中,他把两片凸玻璃片装到一个金属管子里,并用这个管子去看街道上的建筑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堂高塔上大公鸡的雕塑比原来大了好几倍,这个意外的发现,使詹森兴奋起来,他高兴地跑下楼去,把父亲也拉上楼来观看,一起和他分享这种新发现带来的愉快。 当然,偶然性的发现代替不了科学上的发明。值得强调的是,詹森父子俩的修养起了决定作用,他们抓住这个偶然的发现,认真思索,反复实践,用大大小小的凸玻璃片做各种距离不等的配合,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当然,这台显微镜只能称为显微镜家族中的“始祖”,无论是放大倍数,还是分辨能力都是相当低的。后来,又经过了许多科技工作者不断的改进,才使得显微镜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问题三: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个叫詹的眼镜制造匠人于 1590 年前后发明的。这个显微镜是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做成的,制作水平还很低。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却并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事隔 90 多年后,显微镜又被荷兰人列文虎克研究成功了,并且开始真正地用于科学研究试验。关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过程,也是充满偶然性的。

问题四:电子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1926年汉斯・布什研制了第一个磁力电子透镜。
1931年厄恩斯特・卢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研制了第一台透视电子显微镜。展示这台显微镜时使用的还不是透视的样本,而是一个金属格。1986年卢斯卡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34年锇酸被提议用来加强图像的对比度。
1937年第一台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推出。一开始研制电子显微镜最主要的目的是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中无法分辨的病原体如病毒等。
1938年他在西门子公司研制了第一台商业电子显微镜。
1949年可投射的金属薄片出现后材料学对电子显微镜的兴趣大增。
1960年代投射电子显微镜的加速电压越来越高来透视越来越厚的物质。这个时期电子显微镜达到了可以分辨原子的能力。
1980年代人们能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湿样本。
1990年代中电脑越来越多地用来分析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同时使用电脑也可以控制越来越复杂的透镜系统,同时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越来越简单。

问题五: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显微镜的人是谁急求指点? 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推荐品牌:
南京崛宇科技

问题六: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个叫詹的眼镜制造匠人于 1590 年前后发明的。这个显微镜是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做成的,制作水平还很低。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却并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事隔 90 多年后,显微镜又被荷兰人列文虎克研究成功了,并且开始真正地用于科学研究试验。关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过程,也是充满偶然性的。

问题七:显微镜是什么时候谁发明的 16世纪末,荷兰的玻璃研磨工人杨森发明了显微镜。1673年荷兰人雷温福克发明了能看见水中寄生虫的显微镜

问题八:电子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德国柏林工科大学的年轻研究员卢斯卡,1932年制作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它是一台经过改进的阴极射线示波器,成功地得到了铜网的放大像――第一次由电子束形成的图像,加速电压为7万,最初放大率仅为12倍。尽管放大率微不足道,但它却证实了使用电子束和电子透镜可形成与光学像相同的电子像。

欣喜的裙子
温柔的路人
2025-07-28 22:11:18

1显微镜的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组成(见图1-2)。

图1-2 普通光学显微镜

(1)机械部分: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调手轮、微调手轮等部件。

1)镜座: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底座和镜臂起稳定和支撑整个显微镜的作用。

2)镜筒: 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从物镜的后缘到镜筒尾端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因为物镜的放大率是对一定的镜筒长度而言的。镜筒长度的变化,不仅放大倍率随之变化,而且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因此,使用显微镜时,不能任意改变镜筒长度。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此数字通常标在物镜的外壳上。镜筒有单筒式、双筒式两种,单筒式镜筒又分直立和倾斜式,而双筒式镜筒均为倾斜式。

3)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油镜)。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座标系。如果我们须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6)粗调手轮(粗螺旋):粗调手轮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老式显微镜粗调手轮向前扭,镜头下降接近标本。新近出产的显微镜镜检时,右手向前扭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脱离物镜。

7)微调手轮(细螺旋):用粗调手轮只可以粗放的调节焦距,要得到最清晰的物象,需要用微动螺旋做进一步调节。微调手轮每转一圈镜筒移动01mm(100μm)。新近出产的较高档次的显微镜的粗调手轮和微调手轮是共轴的。

(2)照明部分

安装在载物台的下方,由反光镜(光源)、聚光器和光圈组成。

1)反光镜:较早的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用自然光检视物体,在镜座上装有反光镜。反光镜是由一平面和另一凹面的镜子组成,可以将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透镜的中 央,照明标本。不用聚光器时用凹面镜,凹面镜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用聚光器时,一般都用平面镜。电光源普通光学显微镜没有反光镜,而在显微镜镜座上装有光源,并有电流调节 螺旋,可通过调节电流大小调节光照强度。

2)聚光器:聚光器在载物台下面,它是由一组聚光透镜和升降螺旋组成的。聚光器安装在载物台下,其作用是将光源经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聚焦于样品上,以得到最强的照明,使物象 获得明亮清晰的效果。聚光器的高低可以调节,使焦点落在被检物体上,以得到最大亮度。一般聚光器的焦点在其上方125mm处,而其上升限度为载物台平面下方01mm。因此,要求使用的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否则被检样品不在焦点上,影响镜检效果。

3)光圈:聚光器前透镜组前面还装有虹彩光圈,它可以开大和缩小,控制通过的光量,从而影响着成像的分辨力和反差,若将虹彩光圈开放过大,超过物镜的数值孔径时,便产生光斑;若收缩虹彩光圈过小,分辨力下降,反差增大。因此,在观察时,通过虹彩光圈的调节再把视场光阑(带有视场光阑的显微镜)开启到视场周缘的外切处,使不在视场内的物体得不到任何光线的照明,以避免散射光的干扰。

(3)光学部分

1)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为双筒目镜,通常用10×的目镜

2)物镜:安装在镜筒前端转换器上的接物透镜利用光线使被检物体第一次造像,物镜成像的质量,对分辨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有3-4个物镜(如图1-3所示),通常在物镜上标有主要性能指标-放大倍数和镜口率,如10/025、40/065和100/130。

图1-3 普通光学显微镜物镜镜头

物镜的种类很多,可从不同角度来分类: 根据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的介质不同,可分为:①干燥系物镜  以空气为介质,如常用的40×以下的物镜,数值孔径均小于1。 ②油浸系物镜  常以香柏油为介质,此物镜又叫油镜头,其放大率为90×~100×,数值孔值大于1。

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ature,NA),也叫做镜口率(或开口率)。在物镜和聚光器上都标有它们的数值孔径,数值孔径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也是判断它们性能的最重要指标。物镜的性能取决于物镜的数值孔径,数值孔径越大,物镜的性能越好。数值孔径和显微镜的各种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它反映该物镜分辨力的大小,数值越大,其分辨力越高。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物体上的最小间隔的能力,这个可分辨的最小间隔距离越近,分辨力越高。人的分辨力可达01mm,显微镜的分辨力能达到02μm。

R=061λ/NA   NA=n·sin(α/2)

R为分辨力,λ为光波波长,NA为镜口率,n为介质折射率,α为透镜锥顶角,折射率大的介质(如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515,空气的折射率为1),其分辨力也大。

工作距离指物像调节清楚时物镜下表面与盖玻片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工作距离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