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瓷器可以刷墙吗

勤恳的小鸭子
飘逸的机器猫
2023-05-05 11:01:44

瓷器可以刷墙吗?

最佳答案
淡然的缘分
无奈的豆芽
2025-07-29 05:05:36

瓷器既不属于内墙漆,也不属于外墙漆,而且不能形成膏状而附着于墙面。因此不能刷墙。但有的瓷器爱好者把瓷器碎片,尤其是古瓷器碎片镶嵌在墙面作为装饰。但一般只用在外墙面,而不用于内墙面。这缘于室内空间较为狭窄,而瓷器碎片有锋利边角,容易划伤人所致。也有的瓷器发烧友把完整的瓷器整体镶嵌在墙内,但这种做法很少有人使用。如果想采用瓷器或瓷片镶嵌的方式装饰墙面,建议使用低档瓷器或瓷片。否则一旦被人撬走,不仅损失瓷器或瓷片,还会使墙面更不美观。

最新回答
迷路的玉米
俏皮的硬币
2025-07-29 05:05:36

河南城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焦作绞胎纹瓷罐 焦作馆藏绞胎纹瓷罐,器型很小,样子有点儿像小时候家中用的小盐罐。罐体遍绘棕白两色相间的羽毛状花纹,不显精致,我看着有点儿莫名其妙。馆里人小心翼翼地将它拿起来,让我顺着罐口向内望,原来棕白相间的花纹贯透胎体,自罐外延伸到罐内,嗬,这倒是头一回见。 “见过小孩子玩的彩色橡皮泥吗?工匠们把黑白或褐白相间的泥料,像小孩玩泥一样交替叠摞,互相糅合,再经盘卷、切割滚压,纹饰入胎。成型之后纹理多变,如木理纹、野鸡翅纹、羽毛纹、曲折纹、团花纹等,给人一种梦幻般感觉。”焦作市博物馆副馆长袁爱民先生解释道。这件瓷罐,产于焦作修武的当阳峪窑。这种瓷器又称绞胎瓷、绞泥瓷、透花瓷,焦作百姓叫它花馍瓷。这种陶瓷装饰方式,起于唐,盛于宋,据说灵感来自于古漆器的一种工艺。 当阳峪窑的绞胎瓷,挂透明釉或绿釉,花纹有自然纹和规整纹两类。自然纹如流水潺潺、群岚叠翠、大漠孤烟,有中国画泼墨韵致。规整纹则神秘端庄,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有羽毛纹、草编纹、花卉纹、麦穗纹、漩涡纹、放射纹等。 绞胎瓷器在线条变幻间,完成了花纹构成,更蕴含了天地间循环轮回的深沉哲理。图像入其胎泥,内外相同,表里如一。线条宛转,辗转回旋。起止玄妙,画面写实写意共存,与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息息相通,充分展示出中国陶瓷文化的特有韵味。 完整的绞胎瓷器存世很少,袁爱民先生说:“当阳峪宋代绞胎残片,指头大的就能卖几十块,稍大一点的成百上千。”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史,能在坯胎上做文章的,除去绞胎瓷,便是景德镇的青花和醴陵的釉下彩绘。当阳峪绞胎则是两种或两种颜色以上的泥在胎体中的内外通体装饰,烧造短暂,存世稀少,焦作以外很多搞古瓷收藏的人听都没听过,更谈不上见到器物了。 窑还在,烧窑人何往? 这种奇妙的瓷器,因何会诞生于焦作的修武县呢? 焦作古属“三河”地区之“河内”,“九州”中央之“冀州”,太行山南之“山阳”,是黄帝统一中原、百族交汇融合、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修武县是黄帝所封陶正(主管制陶之官职)宁封子诞生地,是我国陶瓷文化的一个根源地,此处“陶事”较景德镇不知要早上多少年。 绞胎瓷创烧于唐代,产地主要在河南巩县窑和陕西耀州窑。入宋以后,河南焦作修武当阳峪窑继续烧造,成为绞胎瓷的鼎盛时期。 距焦作市区3公里之处,焦作的后花园缝山公园东部,有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当阳峪村,人家不过百户,鸡鸣犬吠,岁月流长,乍一看,是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小村。但你绕着村子走走,就能捡到釉面开着细纹的宋代古瓷片。每年六七月间,暴雨还会冲刷出古瓷残片。 据1933年的《修武县志》记载,当阳峪附近裸露于地面的宋代古窑址有四百余座,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 小村东南角有一个荒凉小院,院里立着窑神碑,这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三座窑神碑之一,另两座一在陕西耀州黄堡镇,一在河南禹州神篨镇。窑神名百灵翁,是东晋一位神奇的制瓷工匠,北宋熙宁年间被封为德应侯,成为行业供奉的神灵。 窑神碑上记载:宋崇宁四年即1105年,当阳峪人远赴山西耀州黄堡镇恭请窑神百灵翁德应侯至当阳峪立庙,护佑当地发展。当时的当阳峪窑烧窑者有百余家,以此为生者万余户。 当阳峪窑出产多种瓷器,其中的绞胎瓷器,尤为时人所重。宋朝人对它的追求已近“癫狂”,达官显贵以拥有一件为荣,两件为富,三件为贵。 北宋“靖康之乱”后,瓷业渐衰,绞胎瓷也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玉香飘渺”。之后,当阳峪窑和绞胎瓷都消逝于岁月深处。 绞胎瓷重新进入世人视野,缘于几个到中国淘金的“老外”。 上世纪30年代,居住于开封的英国大收藏家司瓦洛(R·W·SVALOW)到设于焦作的英国公司任职,他到当阳峪遗址调查,以行家的眼光意识到窑址的价值,他又邀请瑞典工程师卡尔贝克(O·KALBECK)前来,两人雇用当地农民多次挖掘,得到大批瓷器及碎片,取走大量文物标本,并发表了《关于焦作陶瓷器的记录》。 1941年,日本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看到该文章,对精美的当阳峪瓷器激赏不已,发表了《北宋修武窑》一文。从此,修武当阳峪窑在文博界名声大噪,文物商不断将收购的完整器和瓷片运到北京。 1951年及1962年,故宫博物院曾两次派陶瓷专家陈万里等人到当阳峪实地调查,陈先生发表了《谈当阳峪窑》,指出:“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能与当阳峪相媲美。” 到了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当阳峪窑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2004年5月22日,国内外50余位知名考古专家汇聚焦作当阳峪窑发掘现场,再度认定“当阳峪瓷窑堪与汝窑、钧窑、定窑等著名瓷窑相提并论”。 失传数百年,谁人复活? 当阳峪绞胎瓷器技法,自宋代之后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失传数百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技艺是在日本复活并用在陶艺上,复活者就是日本的小山富士夫。 小山富士夫上世纪30年代曾来焦作,但却与当阳峪古瓷窑址擦肩而过。因为,当时小山从日本到焦作,是为了考察焦作西部月山一带宋代古窑遗址。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当阳峪窑的存在。好几年后,卡尔贝克给他寄去了《关于焦作陶瓷器的记录》,还有当阳峪绞胎瓷的残器和一些碎片的照片,本意是想请他看一看那是不是失传已久的古中国的一个瓷种——绞胎瓷。 小山富士夫慧眼识珠,他仅凭考察报告和照片上的残器碎片,便感受到当阳峪绞胎瓷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撰写了《北宋修武窑》一文,把当阳峪绞胎瓷介绍给了日本陶艺界。 这件事有点不可思议,三个外国古陶瓷专家的交流阴错阳差,考察过当阳峪古窑遗址的司瓦洛和卡尔贝克,只是做了做学问。没考察过当阳峪古窑遗址的日本人,却让当阳峪绞胎技艺在日本开花结果,绞胎技艺最终成为日本陶艺界引以为荣的一种技法,还有了一个日本名字——“练上手”。其中两位陶艺大师——松井康成和伊藤赤水,艺术成就最为显赫,他们在享有国际声誉的同时,也被日本当做“国宝”。 与日本相比,国内是另一种情形。当阳峪古窑遗址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由于陈万里等专家的考古发现,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古窑遗址表层的瓷器碎片,被收藏爱好者席卷一空。但绞胎瓷技艺的复活,却无人问津。 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及焦作本地的多家企业和个人,才先后投入到复活绞胎瓷的工作中。 超乎自由抵达自在 绞胎瓷器很特别,但诞生于中国并不意外。一个能将一把黏土玩到出神入化的民族,绞胎瓷不过是其随心所欲的小游戏而已。 绞胎工艺最早诞生于唐代,至宋代发展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 专家们经过分析,发现唐代绞胎残片在时代、窑口、质地、器型和装饰特征等方面和唐三彩有着密切关系。唐代绞胎瓷是贵族日用品,传世极少。唐三彩是殉葬品,较易保留,传世量就比唐绞胎瓷大太多。 宋代统一后,经济大发展,全国窑场纷立,绞胎陶瓷在北方多个地区都有出产,郑州收藏专家张杨先生告诉记者:“山东淄博也产绞胎器,但时间短,数量极少;河南宝丰段店绞胎器工艺较为粗糙,主要表现在两种或几种胎泥颜色对比度较弱、所施颜色釉较混沌。修武当阳峪窑及其附近矿山、恩村诸窑的绞胎产品数量最大,且质量、纹饰也最为精美。” 绞胎瓷的制作方法是:用黑、白多种颜色的胎泥,交替糅合、折叠、盘卷、切刮,经拉坯或模压成型,再粘贴、镶嵌、拼接而成。坯体上出现两色或多色相间的美丽图案,之后施以透明釉或黄、绿、棕、翠蓝、三彩釉入窑烧成(也有先高温素烧,施釉二次入窑烧成)。 绞胎瓷既可整体绞胎,也可按构图需要将绞好的胎料,贴塑于成型器物之上。目前,已发现的烧造绞胎瓷器窑址大多在河南境内。山东诸地所见绞胎瓷器,系由河南输入或在河南影响下仿制。 “当阳峪绞胎瓷,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袁爱民先生说。 除绞胎瓷外,还有一种绞釉瓷,两者几乎同时出现。所谓绞釉瓷,绞的并不是釉,也不是绞的化妆土,而是“绞花”,是各种彩料的综合运用。施彩方法不难想见,是运用各种特殊技巧,或借助外力,使胎体在不同角度倾斜的状态下,或在旋转运动中,使彩料形成绞花纹饰,具有流动韵律之美。常见品种有白釉黑绞花、翠蓝釉黑绞花、三彩黑绞花、绿釉黑绞花、棕黄釉绞花等。 当阳峪绞胎瓷的鼎盛时期是在北宋,当时,官、民两大系统都蓬勃发展,“和光同尘,分外妖娆”。据陈万里先生分析,当阳峪窑的鼎盛时间,正和北宋北方瓷业同步。也就是说,北方当阳峪窑和耀州窑两处民窑最发达时期,定窑汝窑,也正发展到最高点。定瓷“云蒸霞蔚如冰如雪”,汝瓷“玛瑙为釉,珍如拱璧”,它们都洋溢着令人低眉的尊贵华美。与它们同生同在的民窑如当阳峪窑,却充满着随心所欲的逍遥意趣,艺人们越朴素越笃实,越有无上之美,因其无心,反留下美的深深烙印。超乎自由,抵达自在。 专家点评 绞胎瓷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质,它表里如一被称为“瓷中君子”,每一件绞胎瓷纹饰都不尽相同,被诠释为“君子和而不同”。 焦作馆藏的宋代绞胎纹瓷罐,直口、丰肩、圆腹、矮圈足,胎质坚硬细腻,口沿为白釉,其余部分用棕白两色瓷土,糅合成棕白相间的孔雀羽毛纹样。罐体为上下两段拼接而成,致使上下两部分图案互相交错,富有变化,极为别致。这种工艺复杂、风格别具的绞胎瓷器是当阳峪窑的独特装饰手法。

执着的大神
多情的雪糕
2025-07-29 05:05:36
天津可谓是离北京最近的港口城市,因此天津的发展速度超级之快,这个曾经的北方金融中心留下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西方的各类建筑1000多幢,解放路上当年各国的银行建筑,至今仍然高大精美。这种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从此赋予天津最灵动的美感。来天津玩,一定要来这些地方,不然等于白走一趟!
1解放桥
解放桥位于天津火车站(东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它不仅是天津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连接河北、河东、和平三区,沟通天津站地区的枢纽桥梁。解放桥附近原有一座老龙头桥,是法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于1902年修建的。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于1923年筹建新桥,1927年正式建成后,于1928年将老桥拆除。解放桥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租界,故得此名。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称它为法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叫做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解放桥上曾留下过许多故事和传说,不仅有解放军用一个连的兵力、仅用20多分钟时间攻克大桥的佳话,也上演过一些人纵身桥下寻短见的人间悲剧,还先后拍过《马永贞》、《雷雨》、《大决战之平津战役》、《被风吹过的夏天》等影视剧。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三经路世纪钟广场

2意大利风情街
天津意式风情街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原意大利租界,由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统称为意大利风情区,目前保存完整的欧洲建筑近200余栋,是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 天津意式风情街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 景区紧挨着海河,有大量意大利风情建筑。逢春夏秋三季,天津的意大利老租界的新意街变成了不夜城。这里的意大利风格的小洋楼成群,和解放路的银行大厦截然不同,让你感觉彷佛置身于马可·波罗故乡的古老小镇,温馨又随和。 其实,街区中心喷水柱的圆形广场的名字,就叫马可·波罗。在意大利老租界里,还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曹禺故居、李叔同故居、袁世凯及冯国璋的府邸等。白天游人不多,很适合参观拍照。

地址:天津河北区意式风情街
公交:5路、8路、27路、634路、635路、638路、638路区间、639路、645路、645路区间、663路、676路、802路、806路、832路、836路、905路、961路到意式风情街站下车;公交14路、640路、841路、870路、901路到进步道站下车。
地铁:地铁2号线建国道站下车。

3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号店、民间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老翟药糖,天津麻花等。有天后宫等旅游景点。古文化街位于南开区东北角东门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铁桥大街(宫北大街),南至水阁大街(宫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书“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长687米,宽5米,系商业步行街。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您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在门面建筑装饰中除彩绘故事画外,另树一帜的是砖、木雕刻装饰。其内容广泛,多数带有浓郁的民俗气息和吉祥喜庆寓意。

地址:天津南开区东北角东门外海河西岸
公交:乘坐52路公交车在黄河道站下车;856路公交车在东马路站下车。

4西开教堂
西开教堂是天津市最大的罗马式建筑,也是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西开教堂是主教府,但没有主教)。西开教堂始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8月,西开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罗曼式,有三个并列的绿色穹顶,高达45米,每座穹顶上有一个青铜十字架。由于主教拒绝在穹顶安装避雷针,20世纪50年代一个十字架被雷劈下,以后补装了避雷针。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后,周围高楼叠起,教堂已经不是最高建筑,避雷针就没有必要了。西开教堂建筑主体是用红花砖砌造的,教堂内有许多壁画和大管风琴,前面院中有圣水坛,有左右两道大门,信徒分男女从不同的门入内。西开教堂的结构是带厢堂长殿式,教堂横殿和长方形教堂相交构成十字连拱廊。大门采用拱门形式,通常用石头做材料,在石门上凿出一个拱卷,一个套一个拱卷由表入里,一个比一个小,最里层式木制大门。正厅从正门两侧到底部的祭台,有两排(每排7根)共14根立柱,形成三通廊式。中殿以叠式复合方柱廊,支撑大小半圆券顶。室内八角形的穹窿顶及侧窗均以彩色玻璃嵌作画。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充满宗教神秘气息。西开教堂教堂入口左右筑有塔楼。

地址: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
公交:乘35、50、606、631、632、641、643等路公交车在滨江道(国际商场)站下车。

5瓷房子
瓷房子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的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它的今生是极尽奢华的“瓷美楼奇”。该建筑被人们称为:一座价值连城的“中国古瓷博物馆”。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守在瓷房子地道入口的是一对非常独特的石头门墩,它要比常见的门墩高出很多,最上面有一对小狮子,墩的四面石壁上也都雕刻着各不相同的图案,有人物、树木,有花草、山水,分别组成一个个的场景。截至2002年,瓷房子先后用去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对一座法式小楼进行装饰改造,这里可以见到中国各朝各代窑址中的瓷片。突出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瓷器的魅力。

门票:35元
开放时间:9:00-18:00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
公交:1路、1路区间、4路、20路、35路、35路区间、50路、97路、650路、808路、845路、860路、901路、902路、951路“渤海大楼”站下,沿赤峰道往南步行250米到达;地铁3号线“和平路”站下,E出口出,沿赤峰道往南步行250米到达。

6静园
静园初名乾园,为北洋政府驻日公使陆宗舆宅邸。1929年7月—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居住于此,更名“静园”,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园内建有折中主义砖木结构楼房一座,融西班牙式和日式风格于一体,草木葱郁,静谧宜人,是天津租界时期庭院式私人宅邸的典型代表。溥仪搬出后,静园几番易主,历经变迁,先后作为办公用房和住宅使用,院内、楼内搭建违章建筑600平方米,到整理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2007年7月20日,整理修复后的静园作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对外开放,先后获得“中国旅游品牌魅力景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称号。静园为三环套月式三道院落,即前院、后院和西侧跨院。前庭院建有西班牙式二层(局部三层)砖木结构主楼一座,西半部为通天木柱的外走廊,东半部为封闭式。一楼恢复大餐厅、小餐厅、会议室、会客室、文绣卧室等;二楼恢复祠堂,溥仪和婉容的书房、寝室等。楼内装修非常讲究,主要房间均配置护墙板、壁橱、博古架、书架等,装饰风格均为依照溥仪研究专家的考证精心挑选,使游客身临其境,真实的体会到上世纪的那段岁月。复原陈列展品依据当初摆设,以清末民初的老家具、饰品为主,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辅助陈列主要收录与溥仪及静园有关的器物,以及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等,以展示溥仪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动全过程。静园主体建筑属于折衷主义风格,带有日本木构建筑特点和西班牙建筑的样式。门的结构和材料选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朴素自然而简约,然而它的缓坡屋顶、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内细部装饰则有明显的西班牙中世纪建筑的风格。

门票:全价票20元;半价票10元
开馆时间:8:30—16:30(星期一闭馆)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70号天津津城静园
公交:3、50、600、606、631、632、643、657、673、840、850、865、867、870、906、K50等鞍山道站;962路万全道站下车;851路鞍山道站下车;8路甘肃路站下车。

成就的嚓茶
悲凉的刺猬
2025-07-29 05:05:36

背景:

瓷房子的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系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为砖木结构的4层楼房,欧洲公馆式建筑,有意大利式外廊,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该房系近代中国外交家黄荣良故居。

2002年9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一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瓷楼,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建一座瓷文化的纪念碑。

最初,张连志只是想着把屋檐贴上瓷片就够了。

2005年,张连志出席天津亚欧财长会议的时候,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2007年9月3日,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马上成为天津市的地标建筑。

2010年9月23日,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美国丹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悉数上榜,其中,瓷房子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博物馆。

扩展资料

主要价值

截至2002年,瓷房子先后用去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对一座法式小楼进行装饰改造,这里可以见到中国各朝各代窑址中的瓷片。

突出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瓷器的魅力。

房主信息

张连志,男,1957年4月4日出生,籍贯:天津,民族:汉,学历:MBA硕士。

张连志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艺术家,因粤唯鲜酒楼而驰誉商界,因文物收藏而海内外知名。

无心的小海豚
洁净的小鸽子
2025-07-29 05:05:36

天津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近和平路商业街)。

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瓷房子建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上。赤峰道东起海河,西到墙子河,横贯原来的法租界。

2005年,张连志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张连志于是想,如果把房子全部贴上古瓷,效果可能会更惊人。于是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瓷房子的建筑结构

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粉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重要的钢铁侠
难过的黑米
2025-07-29 05:05:36
一:老瓷器站一米之外就能看出油油的光泽,光泽里含油,这就是所谓的宝光,新瓷器光泽直白,无油;老瓷器外面的釉释挂上去的,很厚,释透明釉。仅此一点可以避免买到新的瓷器。所谓民间的看宝光就是这个技巧。这点过去师傅也是传男不传女的。
其次:老瓷器的的断面通常的米粉状,有空隙。新瓷器很密实,现代机器做出来的。
二,根据青花的色泽判定判定明代或者清代,辅助判断:瓷器的底足造型,明代挖足过肩,清代泥鳅背。青花釉里红的纹饰具体断代用的。 三,世纪九十年代,造假者发明了“蜡僵土”粉碎后裹烧去新瓷火气的方法。新瓷器按古代样式画工做好烧成大多仿宋元古瓷 ,再用含有蜡僵石的杂土,粉碎成细面后裹瓷重烧。烧出来后新瓷火气全无。河北省邯郸一带用此方法烧制出的白釉剔黑花梅瓶,让不少收藏家上了当。鉴定这一类瓷器,看线条内是否存有“蜡僵”残土。这种器物虽无火气,却暗淡无光。注意造假人常用胶粘墓土涂瓷器底部和内里。若遇小口梅瓶,观察瓶内有无手拉坯的流畅连贯的旋纹,是否同外部光色不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内建筑业兴盛,盖房修路,不断有古代窑址面世。特别是金元钧窑,沿太行山东侧发现很多。窑址里没有完整器,残瓷碎片不少。造假人信息灵通,80元买一个碗底,回去后重烧。河南安阳有几个人,专门干这个活。他们把碗底买回后,从禹县请来烧钧瓷师傅,按照钧窑的样式立坯,按照钧窑的釉料上釉,有的还加了铜元素做红斑。用这个方法造出来的假钧瓷,多运往北京古玩市场,把京城里的“玩家”耍的不轻。辨认这些假钧瓷,先要看造型,是哪个年代的。真的金元钧窑瓷器,大多坚硬压手不厚重,假器为了掩饰接胎痕迹,多上厚釉掩盖。另外看釉光和棕眼,新器釉光扎眼,棕眼少。有的用腐氢酸去光,釉表失光显暗,失去了钧窑的硬闪光度。有的用硫酸腐蚀,遍体小眼密集,嗅起来隐显酸味。仿钧瓷上假红斑同真红斑也不一样,真红斑从里到外紫、红、蓝三色,色与色分界明显,假红斑颜色单调。老玩家看瓷先看底,遇到这一类真底假坯的,可一定要看仔细。 还是用那句老话来说,只要第一眼不对,就值得怀疑。造型、窑口、胎骨、釉色、绘画手法、装烧方法,逐一对证看,看钧窑必须综合都对,有一项对不上号,就不能当真的买。 要想收藏真品,必须学会辨假。除上述介绍的几种造假手段外,近几年青铜器造假还有用电镀仿黑创光的,书画方面利用现代制版技术照相透影再加手描,书画做旧用冷冻和紫外线照射的等等。新文物法允许民间收藏的条款激活了中国的古玩市场,许多懂行和不懂行的竞相下海,许多人刚下海便让浪呛了。古玩市场上有假所以必须辨假才感到有意思,但是,那些呛水的退回岸上也很可惜。 时代在前进,造假的技术也会不断更新,每一个立志古玩收藏、爱好古玩鉴定的朋友,都应当从收藏室里走出去,到窑址学鉴瓷,到玉雕厂学鉴玉。公安局里有警察做“卧底”,搞文物鉴定的如果能有机会探知造假秘诀,肯定能提高鉴定水平。千万不能照本宣科,以为多读了几本介绍文物的书籍就成了专家。那些书籍是前人的经验,只能参考不能照搬。时代前进,文物鉴定也要与时俱进。

花痴的手机
无限的雪碧
2025-07-29 05:05:36
我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吧,瓷房子的设计者和馆长都是一个人,叫张连志。土生土长的天津人。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委员会委员
天津市侨商会副会长
天津市动物园名誉园长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物博物馆学系客座教授
上海**艺术学院文物研究院荣誉院长
加中企业家协会董事长、总经理
天津市加中友好交流协会会长
天津市中巴友好协会副会长
澳大利亚同乡联谊会荣誉顾问
天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
天津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巴西圣约瑟市荣誉市民
当代行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