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陶和瓷发展过程中生产工艺和技术上有哪三个突破,分哪三个阶段和三次飞跃

土豪的电源
优美的白云
2023-05-05 06:20:30

陶和瓷发展过程中生产工艺和技术上有哪三个突破,分哪三个阶段和三次飞跃

最佳答案
风中的烤鸡
能干的棉花糖
2025-08-03 08:22:32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隋朝在瓷器烧制上,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明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明代开始,窑址都趋於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於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后走入了彩绘世界,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最新回答
有魅力的奇迹
潇洒的外套
2025-08-03 08:22:32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安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郑集团安阳卷烟厂
大唐安阳发电厂(公司)
中国轻工机械总公司安阳机械厂
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灵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鑫盛机床有限公司
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安阳安科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凯地电磁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振动器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桦炜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电池厂
安阳印铁厂
安阳德隆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豫北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紫薇花针织公司
安阳九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凤宝实业有限公司
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林州市中升钢铁有限公司
林州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安阳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林州市第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林州市电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
林州市合鑫铸业有限公司
林州市恒发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林州市圆通铸业有限公司
河南红旗渠汽车桥箱集团
林州市桥宏实业有限公司
林州市酒精酿造公司
河南安阳永兴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华诚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昌泰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太行煤气化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宝硕焦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利源焦化有限公司
河南省顺成集团焦化公司
河南豫龙焦化有限公司
安阳诚晨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湖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玉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泰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银江面业有限公司
滑县华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滑县棉纺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明善堂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长通塑业有限公司
安阳市红旗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豫丰酒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开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滑县鑫龙能源综合利用开发中心
安阳市空调器厂
河南精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金星集团安阳啤酒有限公司
河南省育富生态肥业有限公司
安阳市科能电站锅炉部件有限公司
内黄腾达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星河油脂有限公司
河南省恒佳纺织有限公司
安阳市盛群麦芽有限责任公司
蜀中药业集团河南昊海药业有限公司
内黄县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吉豫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宏大钛白粉有限责任公司
内黄县双安豆制品有限公司
内黄县鹤立特钢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内黄县新华福利彩印有限责任公司
内黄县三和利布业有限公司
安阳市瑞和食品有限公司
安阳市健丰食品有限公司
华龙日清面粉(汤阴)有限公司
河南亚新钢铁实业公司
河南省汤阴县华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省创新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司
丹尼斯克甜味剂(安阳)有限公司
河南永达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安阳市诺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汤阴县华北工业塑料装备有限公司
汤阴县天海炭素有限公司
汤阴县日新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安阳市兴亚洗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方块锅炉有限公司
安阳市利达铁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超越企业集团
安阳市贞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岷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豫北金铅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凤凰纸业有限公司
安阳市新普(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中联钢业有限公司
安阳市辉煌钢铁厂
安阳市耀元实业有限公司
安阳市源首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维克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华豫纺织工业园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豫北内衣城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宏源型钢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凯瑞数码有限公司

高高的期待
坚强的棉花糖
2025-08-03 08:22:32

驾车路线:全程约20537公里

起点:石林风景区

1昆明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行驶80米,左前方转弯

2) 行驶50米,左前方转弯

3) 行驶320米,右转

4) 行驶40米,稍向左转

5) 行驶240米,右转

6) 行驶70米,左转

7) 行驶190米,右前方转弯

8) 行驶100米,直行进入石林中路

9) 沿石林中路行驶150米,调头进入石林中路

10) 沿石林中路行驶280米,右转

11) 行驶440米,右前方转弯

12) 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福昆线

13) 沿福昆线行驶640米,直行进入福昆线

14) 沿福昆线行驶140米,在第1个出口,右转进入西石一级公路

15) 沿西石一级公路行驶30公里,上匝道

16) 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汕昆高速

17) 沿汕昆高速行驶181公里,直行进入西石一级公路

18) 沿西石一级公路行驶166公里,直行进入西石一级

2沿西石一级行驶72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3沿杭瑞高速行驶615公里,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4沿杭瑞高速行驶20米,直行进入子午路

5沿子午路行驶20公里,过右侧的中国移动通信全球通大楼约200米后,朝G56/G60/安顺/宣威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57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

7沿沪昆高速行驶3475公里,朝观山湖区/重庆/广西/湖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贵清高速

8沿贵清高速行驶140公里,朝观山湖区/白云/遵义/重庆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9沿匝道行驶480米,直行进入兰海高速

10沿兰海高速行驶255公里,朝瓮安/小碧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贵阳绕城高速

11沿贵阳绕城高速行驶101公里,朝瓮安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贵瓮高速

13沿贵瓮高速行驶161公里,稍向左转进入贵瓮高速

14沿贵瓮高速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贵瓮高速

15沿贵瓮高速行驶613公里,直行进入安江高速

16沿安江高速行驶1507公里,稍向左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56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18沿杭瑞高速行驶1180公里,朝吉首/G65/G56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杭瑞高速

19沿杭瑞高速行驶92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20沿杭瑞高速行驶344公里,朝常德/杭州/G5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吉首立交桥

21沿吉首立交桥行驶60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22沿杭瑞高速行驶2210公里,朝杭州/张家界/常德南/机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杭瑞高速

23沿杭瑞高速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张高速

24沿长张高速行驶207公里,朝荆州/岳阳/G5513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杭瑞高速

25沿杭瑞高速行驶95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26沿杭瑞高速行驶184公里,朝广州/荆州/长沙/澧县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7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

28沿二广高速行驶4659公里,直行进入兰南高速

29沿兰南高速行驶1685公里,直行进入永登高速

30沿永登高速行驶118公里,过G107立交桥,朝郑州/G4/武汉/许昌东区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31沿匝道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

32沿京港澳高速行驶2086公里,在浚县/鹤壁南/S305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33沿匝道行驶470米,直行

34鹤壁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32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S305

2) 沿S305行驶47公里,朝安阳方向,右转进入太行路

3) 沿太行路行驶38公里,左后方转弯进入黄河路

4) 沿黄河路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S302

5) 沿S302行驶163公里,过东风渠桥,左前方转弯进入西环线

6) 沿西环线行驶54公里,朝山城区方向,右转进入S302

7) 沿S302行驶680米,直行进入汤河街

8) 沿汤河街行驶380米,左转进入中山南路

9) 沿中山南路行驶20公里,右后方转弯

10) 行驶92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S221

11) 沿S221行驶61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鹤壁集岗楼

伶俐的电源
文艺的火
2025-08-03 08:22:32
中国瓷器起于夏、商,成于战、汉。作为产量巨大的手工业生产系统,它因胎土、釉色、造型、工艺、装饰等差异而形成地方特色,古人遂以“窑口”命名这种特色。事实上,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形成了瓷业“窑口”的格局,但是从唐代开始,在文献中才出现“越窑”、“邢窑”等窑口名称,它们各以青、白二种釉色显示特征,遂有“南青北白”之说。转型于五代、成于两宋的中国瓷业之“窑口”达到昌盛阶段。中国近代第一部陶瓷通史《中国陶瓷史》(吴仁敬、辛安湘著,1934年)记载:“宋代瓷器,真能集前代之大成……至大观、政和等时作品,则釉薄如纸,胎薄如漆壳,声如磬,具有胎和釉溶成难分之瓷。瓷器至此,可谓登峰造极矣。”此书统计,唐五代时,全国窑口不过十数,而两宋则达到20多个,而降至元代,又数不过十。
一、窑口众多 空前绝后
陶瓷学术界将宋瓷分为八大窑系,分别为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窑系、钧窑系、磁窑系;南方地区的越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饶州窑系)、建窑系。其实还应该有个“官窑系”,可合称“宋瓷九大窑系”。辽国的“缸瓦窑系”也应该列入宋瓷窑系。还有的学者列出“吉州窑系”等等。在九大窑系中,相关窑口至少有百个以上。
众所周知,九大窑系中,“越窑系”止于南宋之初,其他窑系在元代初年大体还在延烧,但质量明显下降。到元代中后期,建窑、定窑两系退出历史舞台,其他窑系也基本衰微,仅“景德镇窑系”尤其是继承唐宋青花工艺的“青花瓷”一支独魁天下,自此,宋代中国南北各地百千瓷器窑口“各美其美、美美共美”的时代便成为历史的定格。
其实,还有大量的“窑口”无法进入现有的“窑系”之中,如邢窑、婺窑、瓯窑、宜兴窑等等;况且即使被列入某个“窑系”的“窑口”,它自身同样存在特色性甚至内涵的复杂性,为此,近年来有学者对“窑系”之说提出了不同意见。
北宋 白地黑花童子垂钓图椭圆形枕 河北省博物馆藏
我认为,以窑口而论,“百花齐放”才是大美,“一枝独秀”乃文化衰弱之表现。故以中华瓷史而论,两宋瓷业窑口“空前绝后”非为虚言。
二、名窑辈出 登峰造极
两宋时代,不仅窑口众多,而且名窑辈出,各擅其能。
给宋代名窑定位,起于明代《宣德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一记载成为“宋代五大名窑”(柴窑被列为五代时期名窑)之说的来源。可见,明人评价两宋名窑,以窑器是否进入宫廷为标准。
目前考古界已确认明代学者认为的宋代“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南宋官窑、钧窑、定窑各窑窑址所在,唯北宋“官窑”尚未发现,“哥窑”身份未获定论。
近日,陕西富平银沟窑址群的发现,为“鼎州窑”及“柴窑”的发现提供了重要资料。该窑址群发现窑炉318座,出土标本包含青瓷、黑瓷、白瓷、青白瓷等品类;从瓷器成分分析看,窑工已掌握胎、釉的二元及二元以上配方技术,比景德镇同类技术早近300年,其中又以白瓷及青白瓷技术占据最高水平。
事实上,1949年以来经考古发掘的宋代耀州窑、越窑、龙泉窑、湖田窑、建窑、吉州窑、内蒙古赤峰市的缸瓦窑、宁夏灵武窑等,从出土的精美瓷器与文化影响力而言,哪个又不可以位居瓷器“名窑”之列呢?!
两宋“名窑”之所以称为“名窑”,主要是看几个方面:一是明代人的评价标准,即其器物能否入贡宫廷;二是它是否在工艺上具有开创地位及先进性,从而成为“窑系”的领头者和命名者;三是看其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以北宋“九大窑系”为例:
1、官窑系:北宋官窑、汝(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哥窑等。
2、定窑系:河北曲阳定窑;陕西平定窑;山西盂县窑、阳城窑、介休窑;四川彭县窑等。
3、钧窑系:河南禹县钧窑、河南临汝东沟窑等以及此后的宜钧、广钧、炉钧等。
4、耀州窑系:陕西铜川耀州窑;河南临汝窑、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内乡大窑店窑;广州西州窑;广西永福窑等。
5、磁州窑系:河北磁县观台磁州窑、修武当阳峪窑;河南鹤壁集窑、宝丰青龙寺窑、禹县扒村窑、安阳天僖镇窑、密县窑、登封曲河窑;山西平定窑、榆林窑、介休窑;江西吉安吉州窑;山东德州窑;安徽白土镇窑等。
6、景德镇窑系:江西景德镇湖田窑、南丰白舍窑;安徽繁昌柯家冲窑;湖北武昌金口窑;江西吉安吉州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安溪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7、龙泉窑系:浙江龙泉窑以及庆元、遂昌、云和等县龙泉窑场;江西吉安永和窑(吉州窑)、泉州碗窑乡窑等。
龙泉窑青釉刻花带盖五管瓶 温州市博物馆藏
8、建窑系:福建建阳市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临汾窑。
9、越窑系:主要分布在余姚上林湖一带,宋代一度曾作为“贡窑”,南宋初之后停烧。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三、官窑成熟 造福南北
两宋时代是中国官窑制度成熟时期。笔者曾撰文认为中国瓷器官窑之制至少可以追溯到南朝。但专为宫廷所设的“官窑”或“内窑”目前所知仍出现于两宋。
正如南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所说:“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兴后苑,号邵局,袭旧徽宗遗制,制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后郊坛下别立新窑。”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说到“修内司官窑”时也讲它是“袭故京遗制”。
以上宋人所讲表明,北宋汴京确有“官窑”,惜迄今尚未发现窑址。而宋高宗定都临安后,也命有司设京师官窑,初为“修内司官窑”,后又增设“郊坛下官窑”。前者即1998年以来发掘之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后者早于20世纪初已被人在杭州南郊乌龟山发现,50年代做考古发掘,现有南宋官窑博物馆给予保护和陈列。
关于修内司官窑器,明初曹昭《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古人明确说到属于北宋“官窑”系列的还有“汝窑”。南宋人周辉《清波杂志》讲:“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宋 汝窑青釉盘 故宫博物院藏
又宋人陆游所著《老学庵笔记》也说:“故都时定(窑)器不入禁中,唯用汝(窑)器,以定(窑)器有芒也。”宋人叶寘《坦斋笔衡》有同样观点,而且他对北宋“汝窑”和“官窑”的关系也有很好的交代:“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有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汝窑”作为北宋官窑,曾长期不知窑址在于何方,1986年汪庆正先生从河南宝丰瓷厂王留现同志处获得信息,遂终于发现汝窑窑址就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后赵青云先生主持该窑址多次考古发掘,收获丰硕。
北宋之末,“汴京官窑”及“汝(官)窑”随着东京的失守,其掌握高技术的瓷业人员应该南下临安,参与了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的建造及生产。这已经被老虎洞南宋官窑遗址的发掘资料所证实。
宋 官窑大瓶 故宫博物院藏
而两宋官窑技术还影响到“哥窑”及龙泉窑技术的革新。诚如南宋初人言,北宋时期,“江南处州龙泉窑质颇粗厚”,然到南宋中后期,龙泉窑使用了石灰碱釉,烧成令人惊艳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其中的黑胎青瓷在工艺特征方面甚类南宋官窑器。古陶瓷学界也都认为南宋时期龙泉窑确实受到南宋官窑薄胎厚釉技术的影响而达到了技艺的高峰。
南宋临安官窑与哥窑的关系至为密切。无论真实的“哥窑”是在杭州还是在龙泉县,都脱不了与南宋官窑的传承关系,故古陶瓷界有“官、哥不分”之说。
“哥窑”一称出自元代,原称“哥哥洞窑”,元至正二十三年刊刻的孔齐所著《至正直记》说:“乙未(1355)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明曹昭《格古要论》也讲:“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而明初《宣德鼎彝谱》说“哥窑”器见于“内库”,且判为宋瓷。明朝人高濂《遵生八牋》也言:“‘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
宋 哥窑胆式瓶 故宫博物院藏
由上可见,至少在元代,“哥窑”即被列为宋代官窑,而且还有旧、新两种,况且即使是新烧者,也“绝类古官窑”,“官、哥不分”其实早在元代已成定说。
至于真实的哥窑究竟在哪里?明人高濂《遵生八牋》说在杭州凤凰山下,而同样为明代成书的《七修类稿续编》及《浙江通志》等则说是在龙泉。不过,综合分析元代有关哥哥洞窑的史料及明代高濂所说,应大体可以认为“哥窑”初在杭州;哥、弟二窑并存及在龙泉一说晚起于百年之后,其中附会、传说成分较多。
为此,杭州老虎洞窑址出有元代器物,它与“哥哥洞窑”是否有关,值得今后关注。
四、外销陶瓷 遍布四海
中国瓷器外销,至少起于南朝。唐代已成中国外销产品之大宗。但只有到宋代,瓷器才完全取代此前的丝绸外销之地位,从而一举夺得中国外销产品之冠。这方面证据有四:
一是宋瓷实物在世界各国发现甚多。如东亚的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列国,南亚印度、斯里兰卡,中亚的伊朗乃至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北非及东非沿海国家等都有宋瓷之出土。宋代文献《萍州可谈》(朱彧)、《诸蕃志》(赵汝适)、《云麓漫钞》(赵彦卫)等也有宋瓷大量外销的详实记录。
二是中国陶瓷技术在这一时期深刻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的瓷业生产。如朝鲜半岛的高丽青瓷技术来自于中国的汝官窑;日本的濑户窑也受到中国陶瓷工艺影响,带动了日本瓷业的诞生;埃及的法蒂玛王朝(966—1171年)开始仿制中国瓷器;伊朗、伊拉克一带的伊斯兰陶瓷工艺中也兴起仿造中国陶瓷的风气。
三是这时瓷器外销为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一个新的国际化称呼——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