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90万赌的满绿翡翠原石,没想到切开后是豆青种

紧张的咖啡
俊逸的保温杯
2023-05-05 05:31:03

90万赌的满绿翡翠原石,没想到切开后是豆青种

最佳答案
爱撒娇的自行车
靓丽的冷风
2025-08-03 08:01:22

每一块翡翠赌石都是有赌性的,长年玩赌石的翠友也未必能规避赌石的风险,玩赌石光有经验是不够的,运气不佳依然要赔本。

这是一块后江场口的翡翠原石,货主得到它以后已经擦出色来了!

不到一公斤的料子,报价90万,但不知道货主是多少拿到的!看这外面的色,妥妥的帝王绿了嘛!

但老话说的好:“擦涨不算涨,切涨才是真的涨!”所以,报着起码是满绿的心态,切出来以后货主很难过!

恩,豆绿,色不满,确实不可能值几十万的价!切垮的感受相信翠友们能想象到。

打灯看到的绿色原来只是这一个角,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看了这个案例之后我们来学一下如何从灯下分清翡翠的种吧!

上图是常见糯种原石打灯表现,细看是能够看到里面糯米一样的结构

细糯原石的打灯表现

可看到内部结构很细腻。

糯化原石的打灯表现

看上去跟熬化的糯米汤一样,看不到结构,但是底子浑浊。

糯冰原石的打灯表现

看上去跟熬化的糯米汤一样,看不到结构,但是底子浑浊。

翡翠冰种原石的打灯表现

开口处肉质发黑,如果肉质看上去没有发黑,那绝对不到冰。

玻璃种原石的打灯表现

摩西砂场口,全脱砂,切口处肉极黑,也就印证了种越老肉越黑

墨翠原石打灯表现

因为其颜色深、结构致密,打灯就是一丝阳绿,如果光圈过大,就要小心了。

帝王绿打灯表现

帝王绿首先要到冰种,另外色彩偏暗,当然,看了那么多种灯下观翡翠原石的图文解释,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被熟知哦!

1、打灯之后石头翻绿,这不代表着石头切开之后就是这么绿,而是告诉你这块石头底色带有绿味,也就是通常说的绿晴水底色。

2、打灯之后,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石头吃光多少,根据石头的吃光程度,我们可以判断成品出水的几率和能到什么程度。

3、打灯之后,可以明显看到石头的结构细腻程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种老不老,结构粗的种就嫩,反之种老。

4、我们从表面可以看到原石的纹裂,但是不能看到这些纹裂的深度,打灯之后,这些纹裂都明显可见,到什么地方,有多严重,都有比较直观的表现,我们就可以判断原石的成品率有多大,可以切手镯呢还是只能切牌子戒面。

这些只是一个参考,想要真正的了解它,必须多看多学,多实践才行。

最新回答
害羞的世界
聪明的老师
2025-08-03 08:01:22

宋瓷窑场首推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后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

1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汝窑特点。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

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

2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3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

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

4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 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都采用的是手拉坯工艺。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在器物的圈足 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器壁薄釉处有轮指痕。

钧窑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

5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釉色多为白色,釉质坚密光润。定窑瓷器的白釉多闪黄,故有“粉定”之称,釉面偶尔还有垂釉的现象,由此又有了“泪釉”的别称,定窑瓷器的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

扩展资料:

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

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由于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因此通常将钧窑列入,与汝、官、哥、定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礼尚往来之传统沿续几千年,陶冶了华夏古国万千巧夺天工的奇珍异宝。两千年以前,人们以青铜器为礼,上礼天地君主,下礼亲朋好友,青铜文明曾磅礴一时。

然而,自陶瓷从泥火中诞生以来,青铜淡出,陶瓷,集天地之灵秀愈见精美,逐渐成为礼器的主流。礼送陶瓷,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习俗,陶瓷所承载的礼品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代五大名窑

孝顺的小猫咪
执着的乌龟
2025-08-03 08:01:22

汝窑,广义上讲,即原古汝州所辖的临汝、宝丰、郏县、鲁山等县所烧制的青瓷器物的统称,从狭义的角度,指朝廷派官专门监造供御青瓷的官窑器物。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我国古陶瓷研究界及文物考古工作者三代人的密切合作,通过全面考古调查与重点挖掘,以及对采集到的汝瓷标本进行科学检测,终于在1987年通过考古钻探与试掘的方式,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汝官窑窑口,从而揭开了汝官窑神秘的面纱。经全面钻探,窑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后经发掘和密集钻探获知,锁定在清凉寺村内4800平方米的范围内,为汝官窑专业烧造区,专烧汝瓷御用品。在这个区域发掘出土的碎片标本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汝窑传世品完全一致,证明了汝官窑窑口的确切位置,从而正式破解了汝窑近千年的历史之谜。

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内部)

同时,对各地博物馆收藏及流散在各地的汝窑民窑青瓷,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重点发掘,并对不同窑口的烧造历史和产品特征,及其与汝官窑的区分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汝窑除宝丰清凉寺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而荣膺榜首,备受宫廷青睐,而汝窑之民窑也由于造型丰富,工艺讲究,釉层光滑,富于装饰,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根据现有实物标本和考古资料,大致可以分为鲁山段店窑、临汝窑、汝州文庙窑、张公巷窑与东沟窑五种不同的类型,其窑口分布与产品特征如下:

1鲁山段店窑:位于鲁山县城东北段店村,据考古调查,窑址规模约在5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层的堆积厚达2-3米,最厚达4-5米,创烧历史悠久,产品丰富,延续时间长而盛烧不衰,其中汝瓷更具特色。晚唐、五代茶叶末釉的烧制成功,对宋代汝瓷的烧制有较大影响,而北宋早期豆青釉平沿折腹盘的出现,更为后来的汝瓷发展及工艺技术的娴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段店窑的品种多样,为汝瓷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先河。其主要特点:造型多样,工艺讲究,支烧、垫烧兼用,釉层光润,胎体灰白,有的火候欠佳,釉色浅淡,有的器底刻有纪念款识。釉下气泡模糊,形成与其它窑口的显著差别。

2临汝窑:除遍布汝州四乡,而临近汝州地区也到处有烧制,最远波及豫北地区的安阳、鹤壁,其周边的内乡大窑店、宝丰、禹州、许昌、宜阳、新安等,也设窑烧制与临汝窑相同风格的同类产品:造型讲究,制作精良,产品丰富,装饰性强。刻印花卉,线条流畅,坚固耐用,美观大方。有的在碗、盘内底刻、印有姓氏的招牌或吉祥语以招徕顾客,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当时社会的不同需求,其作品流散各地,并传世至今,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汝州文庙窑遗址

3汝州文庙窑:也是近年来河南陶瓷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该窑位于汝州市中心,原文庙旧址附近,经钻探了解,该窑址范围不大,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进行了小规模的考古发掘,从发掘出土的残片,结合当地博物馆的官藏,以及流散在民间的传世品,可谓造型讲究,工艺精细,釉层匀净,胎坚致密,胎体灰白,支钉多为圆形米粒状,全满釉支烧,釉色多豆青、粉青与天青,也有少数豌豆青色。从造型艺术、工艺特征等与宝丰清凉寺汝窑有些雷同,显然是与清凉寺窑一脉相承,但其胎体结构,釉料配方及支烧方法,均与清凉寺汝窑有明显差异,更无玛瑙釉,与其它窑口也不尽相同,具有文庙窑自身的独特风格。

4张公巷窑:在汝州市区中大街与张公巷交汇处,经初步探查,窑址中心面积为3600平方米。该窑址2000年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后三次进行了小规模发掘,除发现有各种重要遗迹,还出土了一大批完整器和可以复原的瓷器及窑具。其特征仍属于汝窑系列,胎质灰白,粉白,洁白和少量浅灰,胎质细腻,薄胎薄釉,釉面玻璃质感强,釉层细润,釉色有淡青、青绿、灰青、卵青和极少天青色,但最典型的为豌豆青。这与上述窑口迥然不同。造型丰富,工艺精细,少数平底,多为直圈足,底有小米粒状支钉烧痕,釉下气泡小而密集,独具风采。

北宋汝窑奉华纸槌瓶

至于该窑口的属性、定位各有不同的见解:一曰北宋汴京官窑系列。根据现有出土的实物标本,确与北宋汴京官窑造型庄重、釉层厚润、紫口铁足、大而稀疏的开片,釉色月白、大绿差异较大,况且地理位置相差甚远,更无法得到印证;一曰为汝窑系列,系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停烧之后又一处重要窑口。总之,目前发掘面积不大,资料不足,连发掘者也说不出更多的依据来判定,是官非官有待进一步探讨。

5东沟窑:位于汝州寄料村东,窑址规模不大,属于北宋晚期——金元时期的窑址。器型有碗、盘、尊、瓶、三角炉、板沿洗、孩儿枕、香薰炉等。学术界曾有钧汝不分之说,实际两窑口地理位置相邻,又同属于青瓷系列,在胎土用料、窑炉结构上也很近似,在制作工艺上也有不少共同点。结合初步发掘获得的瓷片标本及在民间的传世品,其主要特点是:造型多样,工艺讲究,器施满釉,垫饼烧制。釉色主要有豆青、粉青、天青、月白,还有少量豆绿,其作品既有汝瓷釉层细润之特点,又在圈足底刷钧瓷常用的酱色护胎釉之特征,釉下气泡小而密集,显然与钧瓷汝瓷均不相同,它具有汝州东沟窑的“汝钧”风格,从而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品种。东沟窑的考古发掘与发现,为我们破解了神秘传说中“汝钧不分”的真相,并找到了“汝钧”的确切窑口和产地。

跳跃的盼望
敏感的缘分
2025-08-03 08:01:22

赵青山出生在河南漯河市临颍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没有上过大学的他很久以前得便迈入经济社会发展,就在那一次外出打工的时候赵青山在一家饭店里遇见了竟然有人在吃豆青虫。满怀好奇的心他便问了一下服务生,使他没想到的是就这一盘小虫子竟然卖去一百多,并且点的人还许多,是那家店的招牌菜。此时赵青山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的设计构思那便是饲养豆青虫。

豆虫的学名字叫做豆天蛾,豆青虫在豆地里能很多吞掉黄豆的叶子,空出光秃秃的茎部,农民们对它厌恶至极。可是近些年在南方地区豆虫却成为了抢手货,它富含蛋白质而被端上饭桌,而且被很多人当成了顶级美食,一斤鲜虫的市场价也超过40元了。河南省尉氏县南曹乡排污沟刘村的村民刘冰洋在外地见到把饲养病虫害豆青虫变害为宝发财致富的新商机后。

于2020年回到家后便开始在网上学习豆青虫的种植方法并更新改造种植大豆饲养豆青虫。“黄豆苗40公分左右就可以推广营销豆稚虫,以后尽量盖紧防鸟网,避免豆虫被鸟找食。一般23-26多天就可以捕获市场销售。”尉氏县南曹乡排污沟刘村豆青虫养殖厂的技术人员介绍说。豆青虫也叫豆天蛾,它稚虫为豆丹,位于辽宁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福建省、江苏省、四川、江西省部分地区。

关键寄住在黄豆、大黑豆、长豆角和刺槐树等植物上。它虽然黄豆的克星,但是它的肉浆却是一种极佳的高蛋白的食物,制成菜肴,十分色香味俱全,也是有药用价值作用功效。豆青虫入菜,多种形式,清焖 、味汁、烧炒,莫不令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