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的墙面很多人喜欢贴全瓷砖和瓷片,它们各有什么利弊?
卫生间里面贴瓷砖已经是我们的共识了,但是贴全瓷砖还是瓷片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全瓷砖其实就是瓷砖的吸水率小于百分之零点五的瓷砖,种类有很多,这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性;而瓷片的话是一片一片的,是釉面砖的一种,也是比较好用的。我们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家里装修的情况,在和师傅们商量,在决定贴哪一种。
卫生间墙面:一定要防潮、便于清洗。有人说,卫生间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人类是否进入文明生活的一个标志,这话确有几分道理。试想当我们进入一间极为豪华的居室,其装修的水平与装修品位都堪称一流,但卫生间 却十分简陋,或污秽不堪,臭气熏人,实在是难受。
大家都知道全瓷砖,一般来说他们的尺寸都比较大。但是由于它们的吸水率过低,所以在墙面粘贴的时候,粘贴的要求非常的高。另外,由于这些瓷砖的表面没有釉层,所以他们表面可能有气孔,特别是抛光砖,导致表面吸水率高。时间长了容易出现瓷砖的表面发黑等现象。
卫生间最好选用带釉面的瓷砖进行铺贴,当然瓷片是釉面瓷砖的一种,也建议选用,并且用瓷片对卫生间进墙面进行铺贴施工也简便,但是记住一定选用不透水的,也就是说瓷片的工艺由底釉加面釉加印花,最好还要外加透明釉的。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的人不选择全部贴瓷片或者全瓷砖的,他们会选择半瓷半漆的做法,这种做法是比较流行的,而且相比较于全部贴瓷砖,有一种视觉上的新鲜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么装修了。
装修中使用地板砖的频率很高,地板砖的种类样式也五花八门,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选择一款质量好的地板砖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一块认识一下市面上常见的地板砖种类有哪些,然后如何用简易的方法进行挑选,最后在了解一下好瓷砖的品牌有哪些。
一、地板砖的种类:按工艺分:抛光砖:抛光砖就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处理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的表面要光洁得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抛光砖缺点易脏,防滑性能不很好。2、玻化砖:
这是一种高温烧制的瓷质砖,瓷质化较高的产品,吸水率通常低于03%的瓷质砖,是瓷质砖中硬度最高的一类产品。玻化砖比抛光砖的工艺要求更高。要求压机更好,能够压制更高的密度,烧制的温度更高,能够达到全瓷化。玻化砖就是强化的抛光砖。表面不需要抛光处理就很亮了。能够更耐脏。抛光砖和玻化砖都比较漂亮,耐磨性高,一般用于客厅。
3、仿古砖:
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实质上是上釉的瓷质砖。与普通的釉面砖相比,其差别主要表现在釉料的色彩上面,仿古砖属于普通瓷砖,与磁片基本是相同的,所谓仿古,指的是砖的效果,应该叫仿古效果的瓷砖,仿古砖并不难清洁。唯一不同的是在烧制过程中,仿古砖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较高,数千吨液压机压制后,再经千度高温烧结,使其强度高,具有极强的耐磨性,经过精心研制的仿古砖兼具了防水、防滑、耐腐蚀的特性。仿古砖仿造以往的样式做旧,用带着古典的独特韵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为体现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厚重,仿古砖通过样式、颜色、图案,营造出怀旧的氛围。仿古砖一般都是亚光面,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滑作用。
4、釉面砖:
这是通过将砖的外层进行烧釉处理手法制作而成的一种瓷砖的分类产品。相对于上一种瓷砖,由于是以釉料作为表层的,因此它的耐磨性能会稍弱一些,但是它的图案却更加生动多样、颜色也比较绚丽美观,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防污性能。如果想要让它用对地方,选购的时候,最好是了解清楚它的原材料来源,比如像厨房,一般推荐使用的,就是瓷制的、亮光釉面砖,更加便于清洁,而卫生间,则应该选择亚光、陶制的砖面,这样可以起到比较好的防滑性能。
5、全抛釉砖:全抛釉是指在玻化砖的表面施了一层釉进行再加工,使砖表面光泽度达到90%以上,其亮度远高于抛光砖,并且是仿大理石纹理,纹理丰富,色彩鲜艳明亮。
优点:全抛釉瓷砖的花纹特别华丽,不是普通瓷砖表面上的粗犷花纹,而是特殊着色肌纹,不仅颜色丰富,纹理自然,而且非常具有层次感,看起来格调较高。全抛釉瓷砖可以提升房屋整体的明亮程度,营造明亮大气的视觉效果。
缺点:全抛釉瓷砖太过光滑,容易让人滑倒,从居住的安全性上考虑,防滑不好算是一个缺点了。全抛釉瓷砖的抗冲击能力比较差,这种属于比较脆的瓷砖,不适宜使用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例如通行道、酒店大堂等,更适合家中使用以及高雅的公众场合使用。
6、陶瓷锦砖:又名马赛克,规格多,薄而小,质地坚硬,耐酸、耐碱、耐磨、不渗水,抗压力强,不易破碎,彩色多样,用途广泛。
陶瓷锦砖的优点:陶瓷锦砖光彩多样,质地松软,经久耐用,能耐酸、耐碱、耐火、耐磨,抗压力强,吸水率小,不渗水,易洗濯等。
陶瓷锦砖的缺点:脆性大,耐冲击能力低、易碎;后加工的能力低;产品不易回收利用。
7、通体砖:这是一种不上釉的瓷质砖,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一般所说的"防滑地砖"大部分是通体砖。它的性价比非常高,目前通体砖在市面上价格非常实惠,而且色彩缤纷,给消费者带来很多的选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当我们在挑选瓷砖时说是防滑地砖,那么基本上都属于通体砖,它适合铺设在过道或室外走道中。
通体砖它的重量会比其它瓷砖要轻,在运输方面也非常方便,在施工程序上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在选择通体砖时,越平整越薄的瓷砖就越好,此外还要确保没有缺损与色差。其次再来看它的缺点,虽然通体砖颜色比较多,但是它的图案与款式都非常的单一,瓷砖表面层的纹路基本上都是纵向规则花纹,很难满足追求时尚个性化的消费者。通体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容易脏,就算清洁起来也比较费事,所以消费者一听到容易脏都会考虑是否要选择通体砖。
1、瓷片 可以理解为釉面砖。相对全瓷和通体,可很好降低投入成本,贴墙砖常用水泥河沙,可以不使用瓷砖粘接剂,能节省铺贴成本。有一定吸水率,砖胚的密度不高。瓷片只能贴墙面,不能贴地面。镶贴前一定要泡砖。在碰角的时候千万不要碰的太细,容易掉焦,尽量使用成品的阳角条。还要注意水泥的标号不要超高容易让贴好的瓷片裂。
2、通体 可以理解为通体砖。很耐磨,硬度强。不好打理卫生;部分是和石材一样的,可能存在渗透的情况。
3、全瓷 可以理解为抛光砖。密度高,吸水率低到可忽略不计。花色多,上墙一定要用瓷砖胶或背胶。
简易的方法有:看、听、掂、滴、量、画、走
1、看 看外观。瓷砖的色泽要均匀,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要好,周边规则,图案完整,无色差、变形,无黑点,无明显杂质。还要看胚底密度。
2、听 听声音。用硬物轻击,声音越清脆,则瓷化程度越高,质量越好。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很清脆的咚咚声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滞浊、敲木板的声音为下品。 也可用手指平托砖体,另一手食指或中指在砖上轻击,听砖的声音。
3、掂 掂分量。通过掂分量来判断砖的密度,同体积下越重越好,同重量下,体积越小越好。
4、滴 滴水。可将清水或茶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一般来说,吸水越慢,说明该瓷砖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说明密度稀疏,其内在品质以前者为优。
5、量 尺量。瓷砖边长的精确度越高,铺贴后的效果越好,优质瓷砖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节约工时和辅料。用卷尺测量每片瓷砖的大小周边有无差异,精确度高的为上品。还可以测量砖的两条对角线,看看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是否符合勾股定理中斜边的长度。
6、画 画记号 我们可以找一只水性笔,在瓷砖上写字,过四五分钟后擦拭,如果完全能够擦掉,意味着瓷砖的抗污性能强。
1、陶砖和全瓷区别在于吸水率。
吸水率小于05%为瓷砖,大于10%为陶砖,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常见各种抛光砖、无釉面砖、大部分卫生洁具是瓷质的,吸水率≤05%;仿古砖、小地砖(地爬墙)、水晶砖、耐磨砖、亚光砖等是炻质砖,即半瓷砖,吸水率05%;瓷片、陶管、饰面瓦、琉璃制品等一般都是陶质的,吸水率>10%。
2、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3、全瓷
全瓷,表面磨损后,里面也是光亮如新。相比较一些釉面或瓷面墙砖,它们表面容易磨损,而且磨损后,影响整体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