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杭州第二课堂的问题

贪玩的小刺猬
高贵的书包
2023-05-05 03:37:39

杭州第二课堂的问题

最佳答案
怡然的悟空
包容的铅笔
2025-08-04 06:06:39

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名录 一、文博类 序号 单位名称 地 址 备 注 1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拱墅区运河广场1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中国体育博物馆杭州分馆 体育场路210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中国茶叶博物馆 龙井路88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 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 北山路40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 中国印学博物馆 孤山后山路10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 杭州历史博物馆 粮道山18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 杭州西湖博物馆 南山路89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 南宋官窑博物馆 玉皇山南施家山42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 杭州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凤起路519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大井巷95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 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余杭区临平人民广场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 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馆 余杭区良渚镇良博路164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3 杭高校史馆 杭州高级中学校园内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 杭州近代教育史陈列馆 老浙大直路6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5 杭州城市建设陈列馆 延安路和庆春路口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6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钱江新城市民中心 17 南宋遗址陈列馆 上城区严官巷口 18 杭州碑林 劳动路57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 西泠印社孤山社址 孤山路31号 20 老虎洞宋元窑址 凤凰山 21 杭州市城区河道陈列馆 环城东路庆春立交桥下东北角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名人纪念馆、故居类 序号 单位名称 地 址 备 注 22 岳飞墓★ 北山路80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3 章太炎纪念馆 南山路2—1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4 龚自珍纪念馆 马坡巷16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5 苏东坡纪念馆 南山路1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6 马寅初纪念馆 庆春路210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7 林风眠故居纪念馆 灵隐路3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8 俞曲园纪念馆 孤山路32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9 陆游纪念馆 孩儿巷98号 30 林启纪念馆 孤山后山路 31 李叔同纪念馆 虎跑路40号 32 马一浮纪念馆 花港公园内 33 唐云艺术馆 南山路45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4 韩美林艺术馆 玉泉桃源岭1号 35 茅以升事迹陈列馆 江干景芳二区35幢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6 张苍水先生祠 南山路2—1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7 于谦祠 三台山路161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8 钱王祠 南山路 39 白苏二公祠 孤山后山路 40 夏衍旧居 江干区严家弄50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1 于谦故居 祠堂巷42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2 盖叫天故居 金沙港26号 43 黄源故居 葛岭路17号 44 司徒雷登故居 耶苏堂弄1—3号 45 都锦生故居 下茅家埠23号 46 章太炎故居 余杭区仓前镇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7 余杭双溪陆羽泉 余杭区径山镇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革命历史纪念类 序号 单位名称 地 址 备 注 48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西湖区之江路2号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9 梅家坞周总理纪念室 梅家坞村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0 毛泽东同志视察小营巷纪念馆 上城区小营巷56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1 杭州辛亥革命烈士墓葬群及辛亥革命纪念馆 龙井路南天竺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2 蒋筑英纪念馆 上城区金狮苑20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3 沈干城、沈乐山烈士纪念馆 复兴街23号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4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见义勇为事迹陈列厅 杭州之江路3号 55 杭州革命烈士陵园 南山陵园内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6 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 萧山区衙前镇凤凰村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文化科普类 序号 单位名称 地 址 备 注 57 杭州图书馆 浣纱路254号 58 杭州图书馆新馆 钱江新城市民中心 59 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 曙光路75号 60 杭州市科技交流馆 延安路499号 61 中国棋院杭州分院 钱江新城1号地块 62 杭州大剧院 江干区之江东路66号 63 杭州红星剧院 建国南路280号 64 浙江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杭州传化大地) 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65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市天目山路 66 杭州植物园★ 桃源岭1号 67 杭州动物园★ 虎跑路40号 68 九溪水厂及“生命之源”展览馆 珊瑚沙351号杭州九溪水厂 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9 杭州市人防展览馆 吴山广场粮道山23号 五、青少年活动中心 序号 单位名称 地 址 备注 70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昭庆寺里街22号 71 杭州青少年发展中心 市民中心K楼 注:带★属收门票场馆。

最新回答
重要的硬币
难过的毛豆
2025-08-04 06:06:39

1 铜山铜矿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唐
公布时间:1981年4月13日
位于淳安县的铜峰山,距县城排岭镇约75公里,系1970年上半年和1971年12月,该县铜山铁矿筹备处的工人在探矿过程中发现的
位于枫树岭镇铜山锡铁矿区。有老矿洞4处,并出有坑木、蚂蝗板、铁钉、木轮等物。矿井一般均随铜矿丰富、且质量高的矿脉走向而开采。矿渣堆积范围约3平方米,剖面观察有4-5米厚。洞口山崖石壁上,有阴刻楷书摩崖石刻一通,内容为“大唐天宝八年(749)年,开山地取铜,至乾元元年(759年)七月,又至大历十年(775年)十右二月再采,续至元和四□(809年)。”文字底边离地表130米,方向为南偏东164度。
2 良渚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96年11月20日
良渚遗址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余杭县和德清县境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良渚遗址发现于1936年,此后断续发掘至今。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范围广阔,内涵丰富,分布于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50余处。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瑶山祭坛和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 小古城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潘板镇俞家堰村西南200米。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面积约达35万平方米,高出耕地2-3米。采集遗物有马家浜文化夹砂红陶釜、牛鼻器耳、夹砂陶圆柱形鼎足;良渚文化夹砂黑陶“T”字形鼎足;鱼鳍形鼎足,豆把、黑陶罐、盘,有段石锛、大型石犁、石钺等;商周时代的印纹陶圜底罐、和鸭形壶原始瓷等,还有石刀、石戈、石矛、石镞等。
4 茅湾里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周至战国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大汤坞村北6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堆积厚15米。采集陶片有印纹硬陶罐、坛等,胎多紫褐、红褐色,烧结坚硬,饰米字、网格、方格、云雷纹等;原始青瓷片有盘、盅、碗等,胎灰白,施青薄釉,内底多为螺旋纹。
5 跨湖桥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萧山区城厢街道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遗址堆积厚2-3米,文化内涵丰富,面貌独特,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机质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钵、甑、罐为常见的陶器群,形制别致,彩陶较多,分内彩和外彩两种。发现千余粒栽培稻谷米,出土7500年前的独木舟。
跨湖桥遗址文化内涵不同于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跨湖桥遗址的发掘是我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个突破,对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6越王城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春秋战国之际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厢镇湘湖村西北700米城山山巅。1991年试掘。遗址位于山巅,中间低四周高,高处即为人工夯筑的城垣,平面呈横葫芦状,周长1091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城垣内缓外陡,四角有高隆台地。城内有泉水及池。属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屯兵抗吴的军事城堡
7 纱帽山窑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春秋战国 萧山区进化镇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是春秋战国时期印纹陶和原始瓷合烧窑址。窑址文化堆积较厚,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器形有碗、罐、瓮等。烧造历史悠久,分布范围较广。印纹陶与原始瓷合烧是越民族先民文化遗存的一个主要文化特征。这样庞大的印纹陶和原始瓷烧造中心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历史价值。
印纹陶与原始瓷正处于从陶过渡到瓷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制作工艺对瓷器起源和发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东汉成熟青瓷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 临安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南宋
公布时间:2001年6月25日
临安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部凤凰山,建于南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临安古城城址平面呈方形,总面积约10000余平方米,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围墙、门址等组成。有三座城门,城内有殿、堂、楼。阁约130余座,主要宫殿区现均被深埋在距离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当完好。
临安城遗址对于研究南宋政治、经济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发展和变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 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宋至元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郊坛下窑遗址位于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1985年10月-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1988年冬,因建设南宋官窑博物馆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1400余平方米,共发现窑炉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其中作坊遗址包括房基三座、练泥池一个、辘轳坑两个、釉料缸两个、堆料坑一个,素烧炉一座,以及素烧坯堆、排水沟、道路等遗迹。出土瓷片三万余片,窑具数千件。
老虎洞窑遗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墙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坛下窑遗址约25 公里。发现于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古调查,发现两座窑炉和作坊遗址,1998年、1999年,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约2300平方米,揭露了该窑址的全部文化层。老虎洞窑遗址的发掘先后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奖和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郊坛下、老虎洞窑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官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0 富盛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周至战国 绍兴县富盛镇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岭长竹园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现南北并列两条龙窑。1978年试掘,其中一条龙窑残长6米、窑床宽246米。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合烧。原始瓷有碗、盘、碟等,胎质坚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叠烧时以扁圆形垫珠间隔。印纹陶有坛、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饰米筛纹、杉叶纹、回纹。该窑址对研究我国瓷业生产尤其是绍兴地区早期制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11马鞍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绍兴县马鞍镇寺桥村南1公里仙人山、寺桥南500米(凤凰墩)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遗址包括仙人山与凤凰墩两处。仙人山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主米。1985年经局部发掘,堆积厚约1米,分两个文化层:上层出土夹砂红陶,印纹硬陶片和石器。夹砂红陶有绳纹鼎、釜支子。印纹陶饰方格纹、条纹、云雷纹等,器形多见凹底器圜底器。石器有凹槽式有段锛、半月形刀等。属马桥文化;下层出土有泥质灰陶、黑皮陶和夹砂红陶,器形以鱼鳍形足鼎、圈足盆、喇叭形镂孔豆为主。石器有有段石锛、柳叶形镞等。属良渚文化。凤凰墩遗址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1984和1993年局部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出土石器有刀、镞等;陶器以泥质灰陶、泥质黑皮陶、夹砂红陶为主,部分用刻划、镂孔及附加堆纹。器形有鼎、豆、壶等。属良渚文化晚期。马鞍遗址反映了良渚文化向马桥文化发展的文化继承关系。
12西施山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春秋战国 绍兴市区五云门外东北12公里处
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
西施山,又名土城山,亦称美人宫,传为西施习步处。曾采集有青铜犁、锄、镢、镰等,还有原始青瓷、印纹硬陶和黑皮灰陶碎片。在西施山旁的念佛桥又发现距地表2米以下,有厚04米的文化层,采集有青铜剑、矛、铁矛和原始青瓷、印纹硬陶、黑皮灰陶碎片。
13小仙坛窑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汉 上虞上浦镇石浦村北200米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面积约800平方米,窑炉破坏严重。产品制作规整,质量甚高。器形以碗为主,兼有壶、洗、罐等。胎质致密,胎色灰白,釉色青绿。器表饰蓖纹、席纹、水波纹、弦纹等。窑具有垫饼、喇叭形支座等。小仙坛窑址的发现表明早在东汉时期成熟的瓷器已在浙江烧造成功。
14上林湖越窑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五代、宋 浙江省慈溪县的上林湖(原属余姚县)
公布时间:1988年1月13日
上林湖越窑遗址是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古代属于越州,故而得名。1957年以来,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故宫博物院对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先后在慈溪县上林湖、上岙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银锭湖周围发现了古窑址100余处。越窑开创于东汉时期,唐代和五代时期得到蓬勃发展,越窑青瓷更是闻名遐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汉至隋代,前一阶段是其产生和开始发展的时期,产品较为简单,东汉时期常见的器物有礨、罐、壶、洗、钵、碗等。后一阶段的主要产品有碗、罐、碟、鸡首壶、水盂等,器皿较为笨重。到了唐代,上林湖的制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制瓷业相当的繁荣,曾有“扶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的诗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上林湖制瓷业的水平,考古发掘也证明,上林湖早在唐代晚期已经开始烧造进贡皇上的精美瓷器了,当时的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优美,作瓜形,似花朵、像荷叶,轻巧可爱,釉层均匀,色泽滋润,如冰似玉,文人雅士为之赞不绝口。
五代十国时期,浙江为吴越国所割据,在上林湖等地设立了官窑,烧造专供吴越小朝廷使用和向中原进贡的瓷器。这些瓷器的胎质细腻坚硬,制作精细工整,采用先进的釉下彩绘工艺,并用金、银、铜镶边,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堆塑等多种手法,题材有珍禽异兽、鱼、龟、花草和人物等,构图新颖,颇具情趣。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朝廷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继续监理越州窑务,直到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上林湖还在烧造贡瓷。
上林湖越窑青瓷,质优物美,名传天下,自唐代开始,就通过明州、杭州,远销到朝鲜、日本及阿拉伯等地,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15寺龙口青瓷窑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唐—南宋 慈溪市匡堰镇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寺龙口窑址在1998、1999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发现有龙窑、作坊等遗迹及大量的瓷器,窑址在南宋时期曾烧造过一类产品,有别于越窑传统的青釉产品,而与汝官窑却非常相似,进而被确认为南宋时期为宫廷烧造的御用产品,从而揭开了南宋初宫廷用瓷之迷,也把越窑的烧造历史从北宋中晚期延续到了南宋,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发现。
寺龙口窑址堆积厚达10米以上,一直从晚唐烧造到了南宋,这样烧造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层叠压关系清楚的窑址,在迄今为止的瓷窑址考古中是不多见的,不但为越窑瓷器编年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也成为探讨秘色瓷及南北、官民瓷业交流、融合的重要环节。
16永丰库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元 宁波市中山西路北侧,府桥街之南
公布时间:2006年5月25日
大型元代仓储遗址。遗址位于宁波市中山西路北侧,府桥街之南。在距现存地表深15米处,揭露出以两处单体建筑基址为核心,并有砖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沟、水井、河道等与之相互联系、布局相对完整的元代大型建筑遗迹,同时出土有大量当时各地著名窑系的陶瓷产品与各种建筑构件。通过文献考证,可确认该建筑遗迹为元代的永丰库遗址,是当时衙署的仓储机构。
元代永丰库遗址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仓储遗址,结构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元代仓储类建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实例,是中国城市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7塔山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象山丹城镇东塔山南麓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面积约15万平方米。经1990年10月和1993年3月两次发掘,清理了包括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发掘面积5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早期出土泥质红陶豆、夹砂釜、夹炭釜等陶器,发现密集有序的单人墓葬墓葬42座,依据墓向、随葬品及分布位置等,可将这些墓分作3组,随葬品有泥质红陶喇叭形圈足豆、绳纹釜、盆、钵、罐、鼎及玉块等;中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墓葬中有合葬现象,发现一处建筑遗迹;晚期出现大量几何印纹陶。该遗址反映出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交融的现象,为钱塘江以南河姆渡文化之后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
18河姆渡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
公布时间:1982年2月23日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农民在村东北修建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约4米左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层的时代,经过对地层中出土的遗物的碳-14测定,确定其年代为距今约六七千年。
遗址中有一排排的木柱和板桩,很有规律的沿着小山坡呈扇形分布,这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其中大的长23米多,深约7米,前廊深13米。许多木构件上还有榫头和卯口,说明采用了榫卯结点的技术,这是中国现已发现的古代木构建筑中最早的榫卯。
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保存较好,经过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两种。河姆渡遗址出士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范围之广,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上“有粳无籼”的空白。同时出土的还有骨耜、木箱、骨镰和木材等,都是农业生产或谷物加工的工具。这些发现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当地的农业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河姆渡遗址大量稻谷的发现,还有存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人们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这里的水稻比印度发现最早的水稻还早了三千余年。
河姆渡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遗骨,其中有人工饲养的猪、狗、水牛等,还有野生的鹿、赤麋、漳、熊,以及在这一地区现在已经绝迹的象、犀牛等,这对探讨古代气候的演变规律和原始畜牧业的起源过程有很大的价值。
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艺术丰富多彩,在陶器上有雕刻和堆塑的动植物图案,有陶塑的猪、羊、人头等,有骨雕和象牙雕作品,还有至今仍能吹出乐曲的骨哨。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长江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19鲻山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 代:新石器时代 余姚丈亭镇西岙村鲻山东南麓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
面积约5万平方米。1980年试掘,1996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划分为10层,文化内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时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积为主,出土文物1000余件。石器有斧、锛和以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小石器。陶器分夹炭黑陶和夹砂灰黑陶等,器形有釜、罐、盘、钵、豆、鼎等。多素面,纹饰有绳纹、弦纹和锥刺纹等,另还出土河姆渡文化早期干栏式建筑遗迹、大批稻谷、葫芦、鹿角等动植物标本以及骨器和象牙器等。该遗址极大地丰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为更加全面地了解河姆渡文化的产生、生活状况及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忐忑的春天
老迟到的水池
2025-08-04 06:06:39
很多朋友想加入到收藏瓷器的大军当中,但却经常买到假货和新货在古玩界,这叫“吃药”。
可是绝大多数人吃了药后,并没有药到病除,反而是病发得更厉害,无止境的吃药,周而复始,吃药的结果是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所以,想收藏,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的进行学习。
这里不说别的,就是推荐一些书。(其中有些书是必修的)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
中国陶瓷史---叶喆民
中国陶瓷---冯先铭
以上三本是初学者必看的,了解中国的瓷器史是特别必要的而耿宝昌的那本书更是明清瓷器鉴定最系统的书
稍有入门的人可以看以下几本: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老古董丛书) 铁源编的,朝华出版社出的
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南卷,河北卷)
古陶瓷识鉴讲义---陆建初
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上海文化出版社
其他有条件的,还可以看以下这些书: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精)
青花瓷片纹饰图鉴---浙江大学出版社
毛家湾明代瓷器坑考古发掘报告
我说仿古瓷器---良叶
中国古瓷汇考---李正中 朱裕平
中国陶瓷综述---李正中 朱裕平
古瓷探妙---毕克官
片面之词---白明
青花瓷纹饰图典---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
明清青花瓷
明清斗彩瓷器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
定瓷艺术
古窑鉴真
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体---草千里
青花瓷器鉴定者---张浦生
中国瓷器鉴定基础---李柄辉
古代瓷器-湖北省博物馆藏瓷器选
高安元代瓷器
外销瓷器价值考成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
辽宋金瓷器(北京文物鉴赏)
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文物出版社
民国瓷器图鉴---余继明
我说晚期浅绛彩---余继明
中国浅绛彩瓷---梁永基
还有一些古代书,如果有兴趣的,看看也不妨
陶说
南窑笔记
景德镇陶录
格古要论
天工开物

称心的小甜瓜
鳗鱼咖啡豆
2025-08-04 06:06:39
推荐一些书。(其中有些书是必修的)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
中国陶瓷史---叶喆民
中国陶瓷---冯先铭
以上三本是初学者必看的,了解中国的瓷器史是特别必要的而耿宝昌的那本书更是明清瓷器鉴定最系统的书
稍有入门的人可以看以下几本: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老古董丛书) 铁源编的,朝华出版社出的
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南卷,河北卷)
古陶瓷识鉴讲义---陆建初
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上海文化出版社
其他有条件的,还可以看以下这些书: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精)
青花瓷片纹饰图鉴---浙江大学出版社
毛家湾明代瓷器坑考古发掘报告
我说仿古瓷器---良叶
中国古瓷汇考---李正中 朱裕平
中国陶瓷综述---李正中 朱裕平
古瓷探妙---毕克官
片面之词---白明
青花瓷纹饰图典---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
明清青花瓷
明清斗彩瓷器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
定瓷艺术
古窑鉴真
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体---草千里
青花瓷器鉴定者---张浦生
中国瓷器鉴定基础---李柄辉
古代瓷器-湖北省博物馆藏瓷器选
高安元代瓷器
外销瓷器价值考成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
辽宋金瓷器(北京文物鉴赏)
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文物出版社
民国瓷器图鉴---余继明
我说晚期浅绛彩---余继明
中国浅绛彩瓷---梁永基
还有一些古代书,如果有兴趣的,看看也不妨
陶说
南窑笔记
景德镇陶录
格古要论
天工开物

完美的皮带
靓丽的白猫
2025-08-04 06:06:39
成都古玩收藏市场的格局近十年来经历了数次变迁,在国家文物政策放开以前,合法的古玩收购和交易只能是国家的文物管理机构,早期的文物小贩只能东躲西藏的进行非法地下交易,后来随着国家文物政策的逐渐放开,慢慢形成了以猛追湾为中心的自发交易市场,后又迁至二仙庵,再从二仙庵到花鸟市场,几起几落,以前散布在锦江宾馆、岷山饭店周边的古玩铺大多今不如昔,当年古玩荟萃的指挥街已被美容美发厅及娱乐餐饮店面所占据,终于形成目前以草堂北门的成都文物古玩市场和送仙桥古玩艺术城两大市场为主的格局。
在目前成都古玩市场格局中,草堂北门的成都文物古玩市场和送仙桥古玩艺术品市场各具特色,其中草堂北门的成都文物古玩市场拥有国家颁发的文物经营许可证,是迄今为止全国三家拥有合法古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之一。而送仙桥古玩艺术品市场则以现代字画和藏区民俗品见长。两大市场盘踞青华路,使成都青华路成为了一条闻名全国的古玩字画、艺术用品集散地,有“旅游文化一条街”之称。
时间进入公元2006年,随着“成都古玩城”项目整体打造计划的出台,成都古玩收藏业的市场格局又将面临一次巨大的调整。成都古玩城项目是香港中天基金会下属的四川永安投资置业公司经过长期的市场研究和准备,在四川的一次大手笔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成都古玩城项目以草堂北门的成都文物古玩市场为基础,以人文的高度、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的项目规划和管理理念对原成都文物古玩市场进行整体打造和包装。成都古玩城项目以成都最具原生优势的成都文物古玩市场为基础,依托杜甫草堂和成都巨大的旅游资源,将原市场打造成一个充分展现蜀地文化民俗和以唐风宋韵为建筑特色,以古玩展示、交易、鉴定、质押、托管和拍卖为主业,以旅游观光购物和休闲娱乐为配套服务的全国一流的古玩交易市场。
成都古玩城毗邻著名的杜甫草堂,地处草堂-浣花溪的旅游风水宝地的核心,拥有庞大的旅游消费资源,为项目的打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都古玩城将按照全程化商业运作模式进行管理,形成具备市场商场化、商场情景化、经营主题化、购物人性化和消费一体化等五化特征新型市场。
在成都古玩城的整体打造规划中,既包括了以精品古玩展示与交易、民俗体验及特色文化艺术表演为主的芳邻会馆,也包括了以古玩为主的各类藏品、艺术品及纪念品经营为主的古玩大世界,同时还有以原生态古玩杂件交易为主的水巷子地摊区。展示和交易的品种包括各种古瓷器、陶器、青铜器、古旧字画、古旧家具、钱币、邮票、玉器、珠宝、古籍善本、文房四宝、石刻、宗教佛像、奇石根雕等上百种品种,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成都古玩城精心打造的芳邻会馆是我省唯一的以古玩收藏为主题,集古玩博物馆、学术鉴定与交流、艺术品投资洽谈、特色民俗表演、高端商务聚会等功能于一体的会所性经营机构。芳邻会馆格调高雅、环境优美,充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是收藏界知名人士进行交流洽谈、个人藏品展览和举办收藏沙龙聚会的上佳之选。
古玩大世界拥有经营类别各异,特色鲜明的大小商铺四百余间,在商铺的布局上充分的体现了立体化、街区化、人性化和传统化的特点。漫步于古玩大世界中,两侧古玩商铺错落有致、藏品琳琅满目,使玩家在进行轻松愉悦的淘宝之余,也能极大的感悟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积累。
成都古玩城著名的水巷子无疑是最能代表其原生古玩市场的特色之一。水巷子是一条宽不足5米,长不过200米的青石小巷,但每逢周三和周日则人头涌动,热闹非常。凌晨4、5点钟,来自七乡八县的古玩小贩带着从各乡各县收集的铜器、陶瓷、玉器、古书画、古旧家具、钱币、服饰、匾额、文房四宝、古籍善本等藏品,随意在地上铺上一块布就开始忙活起来,到了6、7点钟,各种爱好古玩的藏家玩家就陆陆续续的来了,买卖双方在凌晨的昏暗中,就开始了业内著名的“鬼市”交易。8、9点钟以后,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看货的、淘宝的、侃价的、闲逛的……熙熙攘攘,春熙路也不过如此。形形色色的淘宝人或站或蹲、或倚墙而立、或东顾西盼,其间既有知名的古玩大家、也有尚未入门的业余玩家,既有身家过亿的豪商富客,也有工薪阶层的平常百姓,即可坐地起价,也可立地还钱,不过东西的真假就要靠自己把握,收了真东西,叫“捡漏儿”,买到了赝品,叫“打眼儿”,谁叫自古以来就有“古玩不打假”的传统呢!真可谓其乐融融、乐在其中。
成都古玩城在最大限度保留和发扬传统的地摊交易文化的同时,还从市场环境打造和服务功能提升上进行了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规划。唐风宋韵的建筑风格、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观与现代化的观光电梯、智能化的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做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完美结合。在服务方面更是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完成了从古玩藏品的展示、征集、交易、鉴定、托管、质押、拍卖等全程服务体系的打造,形成了完整的古玩产业经营链。
成都古玩城整体打造计划的出台,揭示着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古玩收藏行业将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成都古玩城的崛起,将改变成都收藏业的市场格局,成都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除西安外的第二个古玩集散核心地区,将会吸引全国数千万的收藏爱好者的目光。成都古玩城将用自己的方式来再次诠释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
中国陶瓷史---叶喆民
中国陶瓷---冯先铭
以上三本是初学者必看的,了解中国的瓷器史是特别必要的而耿宝昌的那本书更是明清瓷器鉴定最系统的书
稍有入门的人可以看以下几本:
明清民窑瓷器鉴定(老古董丛书) 铁源编的,朝华出版社出的
中国古代窑址标本(河南卷,河北卷)
古陶瓷识鉴讲义---陆建初
中国历代瓷器装饰大典---上海文化出版社
其他有条件的,还可以看以下这些书:
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精)
青花瓷片纹饰图鉴---浙江大学出版社
毛家湾明代瓷器坑考古发掘报告
我说仿古瓷器---良叶
中国古瓷汇考---李正中 朱裕平
中国陶瓷综述---李正中 朱裕平
古瓷探妙---毕克官
片面之词---白明
青花瓷纹饰图典---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
明清青花瓷
明清斗彩瓷器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
定瓷艺术
古窑鉴真
中国历代陶瓷款识大体---草千里
青花瓷器鉴定者---张浦生
中国瓷器鉴定基础---李柄辉
古代瓷器-湖北省博物馆藏瓷器选
高安元代瓷器
外销瓷器价值考成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吕成龙
辽宋金瓷器(北京文物鉴赏)
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文物出版社
民国瓷器图鉴---余继明
我说晚期浅绛彩---余继明
中国浅绛彩瓷---梁永基
还有一些古代书,如果有兴趣的,看看也不妨
陶说
南窑笔记
景德镇陶录
格古要论
天工开物

傲娇的舞蹈
轻松的世界
2025-08-04 06:06:39
永安门有官窑瓷片,建议去景德镇更多。
对很多人而言,老瓷片是存在的文化价值,但又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惦念。 每一块瓷片,都像是古老世界留下的时光胶囊,里面记录了许多值得追寻的线索。静静凝望,你不但可以感受到这种质朴,更可以体会到那一份厚重的中国之美。
在景德镇,老瓷片是各种“鬼市”里绝对的主角,这些瓷片有宋朝、明朝、清朝和民国的,都是老百姓在地下挖出来的,都是过去民窑烧坏而丢弃的,一层层的埋在地下了。
现如今,开采受到限制,市场中还在流通的老瓷片,成为了这座千年的古镇留给收藏爱好者最美的礼物。
美丽的纹饰,注定是无法受到忽视的,艺术家们通过一双巧手,把它们变成了一件件惊艳的艺术品。
当下珠宝首饰行业正大量被国外品牌占据,被黄金、宝石、钻石眩目双眼的时候,传统中国设计师希望用自己那无声的柔美与静逸,叩响“中国人文珠宝”的大门,雅致、内敛、含蓄、知性正是老瓷片首饰所要传递的符号。

外向的冬天
诚心的龙猫
2025-08-04 06:06:39

元景德镇窑釉里红龙纹高足杯 动脉影摄

战国水晶杯 杭州博物馆供图

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居游胜地,或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东南名郡,又或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南宋都城……杭州,这座古称“钱塘”的城市,留给人们数不尽的美好记忆与想象。

笔者日前来到位于浙江杭州上城区的杭州博物馆,徜徉文物海洋,一窥风雅钱塘的前世今生。

元“伯畿印章”铜印 杭州博物馆供图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穿过南宋御街,沿石阶走上吴山,至半山腰处,可见一座白墙黛瓦的建筑,隐藏在一片树林之中,这就是杭州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由南馆和北馆组成,拥有常设展《最忆是杭州——杭州 历史 文化陈列》《珍藏杭州——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馆藏文物2万余件,尤以陶瓷、绘画、书法、玉器为特色。”杭州博物馆馆长金霄航介绍。

“8000年前,萧山跨湖桥一带的先民已泛舟于湘湖……”进入南馆,“寻踪跨湖桥”单元以图文形式介绍了“中华第一舟”的发现过程。这艘独木舟出土于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已有7000-8000年 历史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见证了当地先民的生活。展柜里陈列着同时期出土的稻米标本,反映了杭州地区稻作农业的悠久 历史 。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件淡琥珀色的透明杯子,它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这个水晶杯虽然今天看起来不算光彩夺目,但在2000多年前,它是非常难得的珍品。”金霄航说,它用一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

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1号墓中发掘出这件水晶杯。它呈上宽下窄的造型,材质晶莹,保存完好。古代开采技术有限,要找到这样一块优质水晶十分不易。水晶材质硬而脆,古人用何种方式把杯芯掏空而保证杯体不碎裂,今天的研究还未能解开这个谜题。水晶杯内外抛光非常光洁,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早在战国时期,杭州地区手工业已十分发达,为后世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金霄航说。

魏晋以降,北方战乱,大批民众南迁。杭州湖山秀美,吸引了众多文人与僧侣。隋唐时期,杭州已是东南名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建都于杭州。在吴越王钱镠“保境安民”国策下,杭州经济文化日益兴盛,著名的雷峰塔即建于这一时期。塔内曾藏有数万卷佛经,皆用当时盛行的雕版印刷术印刷,印数空前,印刷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杭州博物馆展出的雕版印刷《宝箧印陀罗尼经》卷,纸张洁白,墨色均匀,字体清晰悦目,图画也很精美,反映了杭州印刷水平之高。

“你看,这方砚台是用五代时建造雷峰塔的砖改造而成。”金霄航介绍道。1924年,雷峰塔轰然倒塌,不少民众捡拾塔砖收藏。永康的姚允中将捡到的一块藏经砖改造成砖砚,后来赠予杭州收藏家朱孔阳。2014年,朱孔阳之子朱德天将这块砖砚捐赠给杭州博物馆。砖砚背面刻有雷峰塔景观图和“雷峰塔坍塌古砖记”,两面长侧边一面刻有“西湖雷峰塔藏经古砖”几个字,另一面刻有鱼龙图案。砖质地紧密,做工精良,中空有孔,用以藏经。

战国玛瑙环 动脉影摄

商旅辐辏 华贵天城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吴自牧《梦粱录》中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即杭州)商业繁华的盛况。

南宋时,杭州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商贸繁荣之余,文人雅士聚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成为宋人的追求。在南宋修内司官窑瓷器前,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金霄航告诉笔者,南宋官窑是宋代青瓷烧造最高水平的代表,修内司官窑是南宋官窑的窑场之一,位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该窑址的发掘成果入选“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修内司官窑瓷器,均由窑址出土的瓷片修复而成。其中一件青灰色的盏托,托盘呈花口形,盏与托盘中间为一圆孔,上下相通,造型精巧别致,釉色淡雅润泽,体现出宋人高贵典雅的审美情趣。

“琴棋书画诗酒花”是宋人雅致生活的写照。馆藏《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是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宋扇页画精品之一,于小中见珍奇。咫尺扇面上,采用工笔双钩画法描绘出小鸟憩于荆棘竹丛中,表现了安宁幽静的意境。

元代时,杭州凭借京杭大运河和海陆丝绸之路优势,成为东南地区最大的都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博物馆内,一件元代青花瓷塑海鳌山形笔架以其精巧绝伦而引人注目。

这件笔架出土于杭州朝晖路一处元代窖藏,整体为海兽驮峰造型,下部浪花翻涌,4座山峰饰如意云纹,一峰顶高悬一轮初升的太阳。通体施青白釉,胎质洁白细腻。背面自然凹凸,还留有当时工匠的指纹印迹。

“这件瓷器除了有搁笔功能外,海兽内部中空,可盛水作水盂,一器两用,设计巧妙,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难得的一件文房用品,具有极高的 历史 和艺术价值。”金霄航说。

“江南收藏甲天下”,书画之余,摹古鉴赏是江南文人日常消遣之必备。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生前流连西湖山水,死后葬于杭州。他墓中出土了多件文玩,包括端砚、剑饰、铜镜、铜印等。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伯畿印章”印与“鲜于枢伯畿父”印,印面小巧,笔法精妙,为研究鲜于枢书法造诣又添实证。

清青花釉里红莲花纹瓷盘 动脉影摄

山水环抱 人文渊薮

“四维图画本天成,三面云山一面城。”自南宋以降,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格局基本形成。因景色殊异,历代文人莫不流连西湖。明清以来,杭州文风更炽,湖光山色在文人雅士笔下凝练成优美的传世佳作。

走进杭州博物馆北馆,高达3米的《层峦秋色图》铺陈在眼前,这是明末清初“武林画派”创始人蓝瑛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画中,距西湖不远的西溪秋色醉人,云淡天高,深山幽壑,又有回廊屋宇,游人于桥上扶栏缓行,轻漫潇洒,充满洒脱的文人意趣。

“欲借西湖作墨池,并邀春色入新诗……”明代散文家茅坤行书《西湖诗卷》以遒劲笔力书写了对西湖的热爱。茅坤耄年游西湖后作西湖诗14首,他的书法朴拙自然,是典型的“文人字”。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葫芦秋菊图轴》作于杭州西湖畔,笔法坚挺厚重,篆刻朴茂苍劲,对上海画派后期画风影响深刻。

明清时期杭州文人留下大量精美的文房四宝,成为杭州博物馆重要的藏品类目。“任伯年”款象牙大毛笔、“徐三庚”款紫檀木笔筒、“鹿原”款端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精神与艺术品位。

“风雅,是刻在杭州骨子里的。”金霄航说,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杭州人文故事,感受杭州风雅气韵,杭州博物馆在展陈手段上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在史前至六朝展厅,借助光影手段,还原考古发掘现场。在两宋展厅,通过投影和三维动画,生动呈现南宫北市的都市格局、繁华喧腾的市井风情。

杭州博物馆还设计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参照四螭龙玉佩制作的壶承、以南宋莲花纹瓦当为原型设计的莲花纹碳雕等,备受观众喜爱。

随着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系列直播活动走进杭州博物馆,风雅钱塘的气韵,飘得越来越远,打动越来越多人……(文/王丽玮)

优雅的黑米
笨笨的绿茶
2025-08-04 06:06:39
1、杭州乐园AAAA看点:杭州乐园有丰富的游乐项目和精彩的演出,其中以大型影视景剧《海盗大战》最为壮观。介绍 : 杭州乐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关注人类永恒主题——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为楔入点,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生存的融合,构筑一个自然、生命、绿色三位一体的21世纪全新旅游休闲、度假概念。

2、杭州极地海洋世界AAAA:杭州极地海洋世界,位于萧山湘湖湖畔的汪王家山坞里,毗邻跨湖桥博物馆,离杭州市中心约20分种车程。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国内最大的海洋公园之一、华东地区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按4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的杭州极地海洋世界占地30亩,其属占地 200亩的萧山少儿公园的核心项目。杭州极地海洋公园,是集极地动物展示(鲸类动物展示品种最多)、极地景观体验于一体的中国最大的极地海洋馆。

3、湘湖旅游度假区AAAA: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与西湖隔钱塘江相望。湘湖旅游度假区集湖光山色为一体,风格古朴,气质独特,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这里有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并驾齐驱的浙江年代最早的考古文化,有在2001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距今8000年历史的独木舟——中华第一舟。这里曾经演绎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悲壮故事,越王城山至今还保存着古城墙、洗马池等多处遗迹。

4、杭州东方文化园AAAA:东方文化园景区占地2700亩,距杭州市区、萧山城区各为15公里,区域位置优越,这里左邻湘湖,右连渔浦,田园村落,莺飞草长,浅山碧水,风光秀丽。2万平方米的世纪广场内鲜花、绿地萦绕景区,分属金木水火的四座高塔挺拔耸立,“和合二仙”塑像惟妙惟肖,凝聚了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深邃意境,体现了中国文化之中和谐、团圆之意。

5、浙旅院国际教育旅游体验区AAAA:浙旅院国际教育旅游体验区是一个宜学、宜游旅游区,这里有江南园林风韵的建筑群。你可以去参观浙江旅游博物馆、民俗文化展示馆,对美食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参观烹饪美食体验中心,另外还有茶艺研习、DIY设计制作体验等项目!

6、江南龙门湾:江南龙门湾,位于新安江——富春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称鸬鹚湾,就在钓台的斜对面,为昔日鸬鹚船停泊处。她是富春江上一处天然的港湾,景色绝佳。景区面积有5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为15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汇峡谷、平湖、孤屿、悬崖、瀑布、奇松于一身,具有山水和谐、山势峻峭、水色澄碧、山居民风、渔村风情等特色。这里由于受水环境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又形成江南独特的小气候,冬暖夏凉,尤其因为这里的浅水地带特别多,所以夏季又是天然的游泳场。 江南龙门湾入口处,有云峰烟水阁,古雅壮观。此阁又称十八进士阁,与晚唐桐庐籍诗人方干有关。登阁推窗而望,云山沧沧,江水泱泱,一派宁静清丽。

7、茅湾里窑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湾里窑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18公里的进化镇大汤坞村裘家山茅湾里。茅湾里印纹陶原始瓷窑遗址包括裘家山、狮子山、蜈蚣腿等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1956年调查发现,采集有大量的印纹硬陶器及施青**釉的原始青瓷片、红烧土块、釉渣等。文化层堆积丰富,分布范围较广,保存完好。其附近还有大坟山、梅园、安山、后山等多处印纹陶原始瓷窑遗址发现。茅湾里窑址以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为主。靠近席家村方向的主要为印纹硬陶。硬陶以含铁量较高的粘土为原料,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呈赭褐色、深**、深灰色。纹饰为拍印而成,主要有米字纹、网格纹、方格纹、云雷纹等。

8、跨湖桥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跨湖桥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遗址西南约3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东流入东海。遗址南北均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过山岭可见钱塘江,南面为东西向连绵不断的会稽山余脉。跨湖桥遗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9、天乐湖景区:天乐湖景区项目由浙江登峰交通集团所属的杭州林海雾都度假山庄有限公司开发,位于生态环境优美、四季风光秀丽的杭州生态园内。该景区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已被列为萧山区旅游“1010”工程项目之一,是纯生态的旅游度假基地。

10、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南的乌龟山西麓,郊坛下窑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会曾在遗址南部进行首次局部发掘,清理龙窑窑炉一座,并发掘了窑旁的部分瓷片堆积。1985年10月到1986年1月,临安城考古队对窑址进行正式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