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丫鬟们为宝玉过生日,一次就用了四十个白粉定窑碟子,定窑瓷器有何特色

端庄的绿草
伶俐的唇彩
2023-05-05 01:39:15

丫鬟们为宝玉过生日,一次就用了四十个白粉定窑碟子,定窑瓷器有何特色?

最佳答案
高兴的皮带
单身的冰淇淋
2025-08-04 12:41:32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

定窑施釉极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釉色多数为白中微闪,釉较坚致,不太透明;黑定所上的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

定窑施釉极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釉色多数为白中微闪,釉较坚致,不太透明;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犹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别光亮;紫定其实并非紫色,而是酱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匀,常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书载有红定一说,但至今尚未见到实物,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而已。因此如在市场见有红定出现,须特别小心对待。

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其装饰技法主要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但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则是印花纹饰。

根据考古发现,定窑创烧于唐代。从西安、杭州出土的定窑瓷器来看,至少在晚唐,定窑就烧制出了胎质白皙、釉色硬亮、薄如脱胎的上等素白瓷。并且出现了刻有“官”字款的贡瓷;五代时期,有别于唐代的“官”字款,使用“新官”款;北宋以后,恢复使用“官”字款,作为贡瓷的标识。

北宋定窑以白瓷为主,装饰技法丰富多彩,有堆塑、刻花、划花、剔花、印花等,其剔花、刻花、印花技法对同时期其他窑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定窑烧制的龙首大净瓶、孩儿枕举世闻名,艺术成就无可匹敌。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工匠发明了覆烧法,大幅度节省了窑炉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陶瓷批量生产,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代定窑工匠还烧制成了色黑如漆的黑定、烂紫如熟葡萄的紫定等名贵品种。宋人邵伯温《闻见录》中记载:“仁宗一日幸会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送,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苏东坡在《咏定瓷》中也有“定州花瓷琢红玉”之句。定州红瓷,传世品罕见,至今有待解密。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再入窑烧,永不得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两件紫定金彩盏,存世罕见,极为珍贵!

最新回答
优美的豌豆
威武的白昼
2025-08-04 12:41:32

北宋早期至中期定窑白瓷的装饰技术仍在模仿、探索的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深刀雕刻的莲瓣纹和大朵的缠枝、折枝花卉是最为流行的纹饰。此时定窑进入装饰艺术的转变期,逐渐正视瓷器的装饰,刻花、划花是当时主要的装饰技法。刻花采用偏刀挖深,具有浅浮雕的装饰效果。大多构图简单,简洁明快,纹饰以花卉纹(多重莲瓣、大朵花卉)、水波鱼纹最为常见。划花技法多与刻花结合使用,主要用来表现纹样的细节。除传统针状工具外,常使用篦梳来表现叶脉、水波等细节,该工具可一次划出一排浅细的平行线,有强烈的形式美感。该时期的印花作品与晚唐五代相比,明显减少。此时印花作品中流行柳斗纹的装饰,是模仿柳编的效果。
北宋后期至金代,定窑装饰艺术进入高度发达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纹饰取材广泛,构图严整,对于薄胎的定窑白瓷而言,因采用覆烧法,早期的偏刀深挖已不适用,加上图案纹饰极为丰富,形成刻划结合、刻印结合。主要的装饰方法有划花、印花和刻花三种,还出现剔花、白釉褐彩等装饰工艺。生动流畅的刻花白瓷与富丽堂皇的印花白瓷,代表定窑装饰艺术的最高成就,也展现定窑典型的艺术风格。此时模印成型的技术与印花工艺结合,盘碗类印花白瓷成为当时最广布的器物类型。印花图案大多构图严谨、满密,题材较刻花更为丰富,包括:花卉、鱼水、龙凤、蟠螭、狮、鹿、鸳鸯、仙鹤、游鸭、婴戏、博古等。精美细致的印花白瓷成为最能代表定窑艺术风格的标志性产品。

动听的超短裙
谨慎的哑铃
2025-08-04 12:41:32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eg宋汝窑天青釉盘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1987年根据宝丰县提供的实物标本,经上海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复查并进行试掘,终于在宝丰县西大营镇凉寺村南河旁台地上找到了汝官窑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内涵丰富,窑具、瓷片堆积如丘。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可见汝窑烧制的青瓷确有独特魅力,被人们推举为五窑之首,名副其实。
官窑eg宋官窑青釉方花盆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哥窑eg宋哥窑青釉鱼耳炉
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钧窑eg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定窑eg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定窑为民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寒冷的水杯
粗心的树叶
2025-08-04 12:41:32
定窑瓷器以白瓷闻名以刻花、雕花、剔花而成为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定窑瓷器还有南定、北定、粉定、土定、新定的分类之说,那么您知道南定、北定、粉定、土定、新定瓷器分类是怎么来的吗?

南定白瓷说法:

1,宋室南迁后,金人统治下所烧造的曲阳定窑瓷器。

2,长江以南(包括四川)历代仿定产品。

3,“靖康”之后北宋南迁,在临安(今杭州)继续烧造的仿定器。

4,景德镇和德化窑仿定产品。

5,中国古陶瓷图典:宋南渡后,景德镇所仿定器,也称宋白瓷,形式与北定相同,唯无北定之雅趣。此说法虽未明确,但大体倾向宋南渡后,景德镇所仿定器。

北定瓷器说法:

1,宋南渡前,曲阳定窑历代产品。

2,专指北宋朝曲阳定窑所烧瓷器。

3,景德镇为南定,其余均称北定。

4,长江以北地区,定窑及定窑系所有产品

5,有竹丝刷纹者曰北定。

6,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以曲阳涧磁村为中心的定窑作坊生产的瓷器。

粉定瓷器说法:

1,曲阳定窑土定进步者,胎体轻薄、致密、有泪痕、高白度的瓷器。

2,宋南迁后,在景德镇生产釉色极淡,略带粉红色的仿定器,颜色如婴儿肌肤。

3,景德镇所有仿烧定窑器。

4,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以曲阳涧磁村为中心的定窑作坊所生产白度极高的北定。

土定瓷器说法:

1,定窑初始之物,质松厚重,分互胎、陶胎两种,釉色白中闪黄或闪赤,易剥落且有大开片。

2,霍县窑仿定产品。

3,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除曲阳中心窑场以外的,如汾河、漳河流域广大地区民窑仿定产品。原料与工艺技术与定窑相同,之所以称之土定,是因为原料加工不精,胎体粗厚,叩之声音不清脆,装饰简单或无纹饰。总之,与定窑相比,各方面均显粗糙。

新定瓷器说法:

1,元以后,南北窑口所有仿定产品。

2,近现代仿品。

3,中国古陶瓷图典说法:为山西霍窑(元又称彭窑)所烧仿定产品为新定。格古要论中记载霍窑(元又称彭窑)是始于金代发展于元代,“彭君定效古定器折腰样者,基整齐,白者与定器相似。”该窑因此以专门仿定闻名于世。实际该窑产品与定窑相去甚远,但标志着定窑系元代仍在烧造且有所发展,至明代方消亡。

沉默的画笔
自觉的发夹
2025-08-04 12:41:32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发展的繁荣时期,有官窑、汝窑、钧窑、定窑和哥窑。元代青花和友利宫等新产品迭出;明代继承和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产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朴,比以前略逊一筹,但胜在精致华丽,精彩纷呈,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制作的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赞叹。宋代统治者崇尚复古风格,追求造型美、线条美、简洁美。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包括北宋的官窑和南宋的官窑。北宋官窑又叫汴京官窑。南宋官窑产品以洗、碗为主,一般无装饰,多为开片,但与汝、兄纹不同。此外,还有釉面薄而厚的产品。窑址先在开封,后移至杭州。北宋官窑瓷器的釉色以粉青、月白为主。虽被称为 "汝",但也有如堆肥,红褐色或无色的釉片纹路或疏或密清晰可辨。可以看到底部的针痕。器物有各种陈设和文具。仿商、周、秦、汉的青铜器、玉器很多。官窑瓷器艺术追求素雅自然;胎骨坚细;釉色翠微鲜艳,丰润如脂;纵横交错,优雅流畅;"紫口铁足 "是其独特的珍贵之处。

继邢窑之后著名的白瓷窑场,宋代是定州,故名定窑。始于唐代,终于元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釉瓷和绿釉瓷等品种,宋代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终于在元代烧成。定窑在宋代主要烧制白瓷,也烧制绿釉、黑釉、褐釉。首创过烧法。定窑胜在装饰图案丰富多采,印花固定装置整齐、简洁而雅致,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的珍品。胎骨细腻、洁白、轻盈、美观,是定窑白瓷的一个重要特征。定窑的釉面装饰是宋代瓷器中最精彩的。

宋代早期的定窑白瓷是刻花的。后来,又出现了切花和璧照结合的装饰。到了北宋中期,定窑开始使用印花装饰。纹饰多作用于碗、盘内,布局左右两边,起伏对称,以精细、紧密为特征。与宋代的克己法相似。北宋初、中期,定窑用匣钵烧制,釉面在器物口沿,部分器物底部粘有沙粒或烧痕。到了后期,窑厂采用沿口覆盖烧制工艺,所以沿口有 "芒",但烧制的器物却很整齐。皇室使用的贡瓷,沿口覆盖金、银或铜,更显豪华高贵,所以被称为 "金定器"。除白釉外,定窑还生产黑釉、酱釉等品种,被称为黑定、酱定,价格高于白定,是难得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