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有人说“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是颜值很高的国宝文物,你认为呢

畅快的翅膀
拼搏的仙人掌
2023-05-04 21:39:39

有人说“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是颜值很高的国宝文物,你认为呢?

最佳答案
快乐的棉花糖
风中的冰棍
2025-08-05 05:33:16

今天被这款青瓷器物震撼到了,它是镇馆国宝之一,小小器物,大大能量!元代龙泉窑出品的青瓷舟形砚滴,做工别致、精美绝伦,让人惊叹!

先来大致欣赏一下这款小文物~~~

青瓷舟形砚滴,全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因为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砚台磨墨添水,故设计小巧,便于单手抓握。

全器作舟形,有仓棚和艄棚,船舷两侧置有栏杆,仓内塑有人物,为男女二人席地而坐呈交谈状。仔细可看见,仓棚沿左边搁油以木浆,棚顶落有一笠帽,左边有一着蓑衣佝偻的艄公作取笠帽状。

如此精致的“小可爱”,任谁都会爱不释手!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同大多数文物一样,此款青瓷舟形砚滴的偶然发现和重现于世,也是比较传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宝瓷自然不会被蒙尘。

20世纪60年代初,一位浙江龙泉的当地农民在外面闲逛时,走到了一处名为“严儿”的古窖里,他不经意踢到了一块硬东西。

等他拔出来一看,立即欣喜万分,他捡到的这件东西做工相当精巧、别致,让这位老人爱不释手,但他并没有据为己有。

老人将这款小物件交到当地文物部门,没有要任何形式的奖励。正因老人深明大义的举动,我们才见到这款稀世罕见的青瓷宝物。

这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全称有点长,我们分解一下,意思就是指“在元代时期的青瓷名都龙泉窖里,出品的船形砚滴”。然而,最初这款青瓷砚滴,并未引起关注,只收藏在老人所交付的温州市文管会里。

当地收藏家和考古专家认为,它只是一款烧制水平过低的古窑窑底货,故未作进一步研究而让它遗落在这个小地方。直到一次出展的偶然机会里,这款舟形砚滴被一位专家看到,于是它才重现于世,并且获得陶瓷专家的一致认同。

在196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龙泉青瓷》,就是以这款舟形砚滴作封面的,因为这款器物是龙泉青瓷的杰出代表。至此,这款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技术和浓厚文化底蕴的青瓷宝物,才走进人们的视野,并闯出了自己的浩大名气。

而后,这款青瓷舟形砚滴,由温州市文管会迁移到浙江博物馆收藏,并成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我们再来仔细端详一下这款宝物~~

上面提过这款元龙泉舟形砚滴,全长162厘米,宽65厘米,高91厘米,是一件宋元时期的新式文具。从这款器物的整体看,是一艘小船的形状,整体优雅大气,船身造型精巧别致,细节线条流转非常自然。

小船的中后方架着一顶船蓬,船蓬边上立着一位披着蓑衣、身形微微佝偻的艄公,细节处理相当到位。船舱下部是掏空的,用作可供笔墨的储存水,船首位置上雕刻着花朵式样的出水口,便于水从此口流水。

因而,这款舟形砚滴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青瓷品。专家说过,砚滴不仅是用来储存水的文具,还是书房重要摆件。像元代舟形砚滴这类的砚滴,在明朝时还被称为水中丞、水注、水丞等,这都是基于它的用处和精良做工来称谓的。

其实瓷器文具,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代,比如那时的圆形三足砚、蛙形水盂、兔形水盂等,都是我国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体现。

现在说说古代著名的青瓷名窑、江南第一名窑—龙泉窑,以及古代青瓷的神韵魅力。龙泉青瓷不仅釉层水润、釉色青碧,而且光泽秀丽、晶莹剔透,如同翡翠一样。其他釉色还包括梅子青、月白、粉青、豆青、灰蓝等。

南宋时期,龙泉窑渐入佳境,青瓷以另一种面貌现世,统治者为解决财政问题,鼓励对外贸易和出口瓷器,龙泉青瓷得以行销全世界。

元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颇为著名,但你听说过“陶瓷之路”没有呢?这便是!日本陶器学者将瓷器的海上运输之路称为“陶瓷之路”。

由此,对外贸易的大量需求刺激了青瓷作坊的大量涌现,以及制瓷技术的迅猛提升和发展,同时也提升了当时人们非凡的审美水平。

据说,当时官员及技术人员常常监督龙泉窑制作。

元代时期,龙泉窑主要替皇宫烧瓷,故此结合了蒙古文化中来自草原的奔放豪迈与大气,另出土的八思巴文瓷器就是力证。龙泉青瓷在传统继承和创新方面,进行了新的突破。

从古至今,龙泉青瓷的精良制作技术、诱人的釉色和精巧别致的做工,震撼了一代代瓷器爱好者。

因此,龙泉青瓷被称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以及“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确是实至名归。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最新回答
犹豫的雪糕
感性的咖啡豆
2025-08-05 05:33:16

元代瓷器的特点

元代景德镇瓶、罐之类器型,采用分段制胎,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处器表往往突起,给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经打磨,但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器物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处胎体接痕表现明显。

一般器物的足边不规整,有弯曲现象,说明元代制胎时不讲究修坯,因此显得成型工艺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致者,胎质显得洁白细腻。削足处理方法常见底足足端外墙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宽厚多为挖足,挖足有深有浅。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齐,呈弯曲状。

器底可见螺旋状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纹较粗、较疏,盘和碗的切削痕较细、较密。底部和圈足内外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与杯身以泥浆拼接,交接处可以看见或浆色挤压泥浆,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子扣套合结构的盖,采用子扣与器盖先成型后粘接工艺,盖上能清晰地看见接痕。碗的底部胎体较厚重,足内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称“脐”状,实为拉坯痕迹。

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处常见一内凹的圆点,在烧制大器时,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处放一个用耐火土做成的圆饼或圆圈作支点,圆点就是由此形成的。大罐底部多为宽圈足,不规整,有的底中心有较浅的螺纹痕迹。一般大件器物胎体厚重,但重量适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考虑。

关于元代瓷器

元代官窑瓷器吸引现代收藏家和“另类投资者”,可分三大品种:一为釉里红,二为青花,三为卵白釉枢府瓷,皆为景德镇所设立的“浮梁瓷局”烧造。

元代青花瓷以大型器为精,配合娴熟画法,辄予人磅礴刚健之感,甚引人入胜;但保存完整者极少,藏于中外各大博物馆的珍品不足200件;流落民间者甚稀,故身价倍增。

元代釉里红乃于中期创烧,呈色不稳定,常常发黑发灰,红色不鲜纯,且见晕散,盖釉里红属釉下彩,要用铜红作着色剂,以高温烧成,初期技术难以掌握,烧至摄氏1250度以上,铜元素易游离而散失;在还原过程中压力亦不稳定,难以变成呈鲜红的氧化亚铜,故烧成品少,釉彩纯正者更如凤毛麟角;历来拍卖多数以天价成交。

至于卵白瓷,精粗不一,压模印花制作水平参差;早期釉含铁多,白中泛青,后期釉层厚而失透,以致纹饰模糊,上品现已难觅。收藏家多偏重釉里红与青花。

元代另有烧制一种青釉器,甚受人忽视。例如附图就是元代较少有的青釉葫芦形瓷注子,高约13公分,富时代特色,乃继承宋代青瓷制作技术,但不如宋代者洁净莹润,传世完美品极少,十分难得。

瓷器的鉴别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博底足。大致说来,元代器皿底足多露胎而质粗,明、清瓷器有款者底多挂釉(但也物有极少数底款有釉而周围无釉的),清中叶以后则露胎者渐少。但无论任中何时代的器皿,在圈足的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之处,大都可以看出胎质火化的特色。华物例如元瓷胎多粗涩而泛火石红色,明、清瓷胎多较洁白细腻而且很少含有中杂质,火石红色也减少甚至不见。这些一方面标志着胎土淘炼方法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进中华步,同时也自然形成了早晚、真伪之间的一条分水岭。

试以明代永、宣的砂底器皿而论华物,因为选料和淘炼技术较元代粗细,虽亦不免含有微量杂质,形成黑褐色的星华中点,但已少有凹凸不平的缺点,用手抚摸多有温润细腻之感。而明末清初中华的砂底器皿及后世仿品的胎质则比较粗糙,又如成化的瓷质一向以纯洁细润著博称于世,迎光透视多呈牙白或粉白色,并且具有一种如脂如乳的莹润光泽。而博华雍正官窑仿成化的瓷器尽管在造型、纹饰和色调方面都有相当成就,同时其釉质、胎质在表物面上看来也十分逼真,但若迎光透高则呈纯白色或微闪青色。

能干的书本
糟糕的冰淇淋
2025-08-05 05:33:16
问题一:青瓷什么意思? 你是指的湖南台播的电视剧吗?里面讲的就是人无止境的欲望,青瓷是一种商业谋利的工具。

问题二:青瓷如水是什么意思? 一般都形容女子,说青瓷如水的女子。

问题三:第一次见面,男生送女生青瓷代表什么意思 青瓷 象征的吉祥 如意。 现在 青瓷 手链 项链 戒指 等一些列都流行起来了 看男的送什么了

问题四:青瓷的简介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官窑、汝窑、龙泉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一名最早见于《百宝总珍集》(南宋无名氏撰),书中专有青瓷一项,其中说汝窑“出北地新窑,修内司自烧者”为北宋官窑器,旧窑应即柴窑,柴窑青瓷器南宋时几乎不复存在。言“汝窑土脉滋媚”、“有鸡爪纹者认真”,为宋代青瓷特征。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或黄褐色。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部门,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青瓷。除了越窑外的青瓷享有盛名外,刑窑中的白瓷制作精美,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宋代的官窑、汝窑、龙泉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

问题五:青瓷和青花瓷有什么区别? 青瓷是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或黄褐色。
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如气孔较大,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为原始青瓷。
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仅在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对其中小仙坛窑址做了发掘,并对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 016%,烧成温度为 1310℃,采用龙窑焙烧,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因浙江上虞县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烧制青瓷更为普遍,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进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河北景县北齐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造型非常漂亮,堪称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青花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红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问题六:性若陶土,情若青瓷什么意思 本性像烧制陶器的土一样淳朴 性情却像青花瓷一样高贵

问题七:什么样的瓷器是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具体是不是真品,补充看看就知道,发到这里就可以!

问题八:青瓷价格为什么那么贵? 现在由于工业化的需要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取用氧化钙和氧化铝的复合配方,使骨瓷的生产和产量为更多人所拥有,仍旧使用骨粉等原始材料的高档骨瓷,价值一般都在数百英镑甚至更高(骨瓷原产欧洲)。
现在我们通常见到的骨瓷,比白瓷名贵,但跟历史悠久的漂亮青瓷是比不来的,青瓷的种类繁多,制作工艺也都不同,大多延续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工艺,较为繁复,因此价格更为昂贵。

悦耳的翅膀
认真的野狼
2025-08-05 05:33:16
说下价钱谢谢
评论(0)00
伞兵老李AK-47纪念 2010-01-18
看看
评论(0)00
り烟丶填补哥 2010-01-29
当然有大约1000
评论(0)00
大宗熊 2010-01-31
景德镇瓷业自宋代以来大发展,品种多产量大,精品令其他任何窑口难以比肩,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然真正的精品、上品景德镇古瓷,一直被官延及宫宦显贵据有,黎民百姓难以企及。收藏爱好者即使偶尔碰上,也往往因价格奇昂而望瓷兴叹。
近十几二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收藏盛行;又由于大规模基建工程,江西境内古墓频道破坏,出土景德镇宋元影青瓷为国内最多。宋代景德镇影青瓷,以湖田窑为上,湘湖、黄泥头、瑶里等窑次之。湖田窑瓷器胎质细密,工艺精湛,釉色莹润,声响清脆,完整器物市场价格高昂,即便优质娃娃碗(7寸口径)价亦在万元左;此类上乘瓷器,残损者也价格不菲。包括景德镇湖田窑址博物馆在内的国内诸多博物馆,都对湖田窑上品残瓷备加呵护,即足以证明其收藏价值。
湘湖、黄泥头等窑口,所产瓷器胎质粗拙,制作随意,声响沉闷,艺术价值在湖田窑基础上要大打折扣;即或是精品,也比湖田窑普通品种稍逊风采、湘洲、黄泥头窑等属平民产品主要生产窑口,产量相当大。如宋元时期的皈依瓶,一般瓶、壶、罐、碗、盘等日用粗瓷,平民百姓墓葬中有大量出土,市场价格一直都不高,近几年因市场关系及收藏家收藏品位的提升,价格进而回落,收藏家花不了几个钱,就能在南昌滕王阁市场甚至在上海、杭州古玩市场中的江西人手里,收到较完美的有点意思的影青瓷。
湘湖、黄泥头等窑口也生产一些赏瓶,如环耳瓶、贯耳瓶、玉壶春瓶、荷叶口瓶、大小油锤瓶、蒜头瓶,大都有缠技印花,有一定工艺价值,完整无缺的中小型器物,成对卖八百、千元,并不算贵。影青碗盘中,也有刻划花的,比印花的要贵、影青瓷中的素面无纹碗盘,南昌古玩市场一般售价十几元、几十元不等;极普通的,三五元一个也很多见,且少人问津。
近年来宋代墓葬破坏相当严重,上好影青瓷比早些年出上量明显减少,稍好者价格似有回升之势。不很人流的收藏家若盲从人流赶热闹,难免频频处于枉文学费的尴尬。南昌市附近丰城、进贤、临川、南城、金溪、新建、高安及景德镇地区大量的文物贩子,往往采取宋元瓷老胎过新釉;瓶(腕、盘)底老胎修齐接新胎做旧,器物部分修补(修补技术相当到位)等真假杂陈的办法,坑蒙拐骗,瞒过了不少收藏家的法眼;贪便宜欲“捡漏’者,绝大多数的结果是摔胶破财,损失巨大。因此,希望文物古玩界的同行及收藏爱好者们要倍加小心,不要自以为是,急于求成。
元代景德镇窑影青瓷粗者较多,很少有北宋末南宋初那样的精细物.然枢府瓷、青花、釉里红是元代的独创,名贵而稀少。珍贵瓷器出土还是以江西为多。江西人也懂古瓷价格,偶尔有所见,索价均很高。这几种瓷器,即使破损,也有不少人肯出高价收藏。近两三年。景德镇有人能弄到元代枢府官窑遗址上的残件,将枢府瓷碗盘底足接上部新胎做旧,有的甚至达到形神兼备足以乱真的境界。此等器物最易蒙人,收藏家们‘检漏’走眼,损失就得以万元计了。
景德镇还有人能往元青白釉瓷器注入釉里红,做工非常到位。由于是老胎,此类“元釉里红”也让不少收藏家走眼放血。在元代高档瓷充斥十场的情况下,收藏家们花心而追求元代高档瓷残片,也是有意义的,是有眼光的表现。鉴赏家张浦生先生的儿子在南京以3000元得一元青花瓷片,竟喜之不胜,宝而珍之。去年六七月间笔者在南昌古玩市场亦见到元枢府残碗,然想杀价检漏很难,结果还是以高价收入囊中。在古玩市场只要够档次的古瓷,不管品相如何,终归有人认。
明代出土瓷器,以景德镇民窑器为多,但大都为普通发色青花,颜色釉较少。从江西市场情况看,明代民窑青花器出土数量远逊于宋元影青瓷。明代民窑青花器,市场上见到的早期的少,中后期的较多;瓶壶类少,碗盘类多;图案好有款识的少,花纹差无款的多;平正规矩的少,粘沙带上的多。明代上品青花瓷如梅瓶、执壶及一些绘画精细的罐、碗、盘等,甚受海内外收藏家珍爱,价格不菲,现在已不易觅得。如今景德镇陶瓷家见到稍好一些的也不轻易放过,留下用做仿古标本,造假古董。
笔者曾辛眼见一对梨瓜罐,一真一假,其器型、胎土、青花发色、底釉以及足边的火石红等均维妙维肖,一丝不差,真伪莫辩,今笔者自叹在文物所白干了十多年。明代普通民窑青花不十分难辨,如价格适中,器型、图案又为自己能接受,花不太多的钱收藏,还是有点意思。目前市场人气不算太旺,适时购藏明代民窑青花还比较合算。至于明代官窑育儿瓷,一般收藏家不必存非分之想.倒是各地古玩市场时有明代官窑瓷片出现,完整有款识的底足要几百元,破残件也要几十元,若收藏家有心收藏,形成明代官窑青花瓷片系列,当不会十分困难。
清代青化瓷较明代有较大区别。乾隆之

潇洒的云朵
隐形的小鸭子
2025-08-05 05:33:16

中国最珍贵的瓷器是汝瓷,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形成过“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现今存世的古代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

扩展资料

产品特点: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天蓝、豆绿、月白等釉色。汝窑的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

产品荣誉:2009年5月,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河南日报联合举办的“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推选活动拉开了序幕,经专家评议组对50个候选单位认真评选,汝瓷最终被授予“河南省十大最具影响力地理标志产品”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汝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