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电容短路原因
问题一:贴片电容短路的原因? 贴片电容要从板上取下来测试。 贴片陶瓷电容短路的现象少见啊,看看是不是击穿短路吧。 问题二:导致瓷片电容短路的原因有哪些 两种可能 1。电压超出了额定电压 2 频率太高 问题三:我的瓷片电容为什么短路了 瓷片电容短路很正常的,这是电容损坏的一种现象。 当在使用时,当电容两端电压超过了电容的耐压值时,就会被击穿了,造成了短路。或者因年久老化也容易被击穿而短路了。 问题四:陶瓷电容断裂为什么会短路? 断裂?外表面能见明显裂纹?那样的话漏电流会很大,当然短路了 问题五:陶瓷电容失效后是开路还是短路 一型瓷介电容很少失效。二型瓷介失效比较常见,大多数是漏电乃至短路。 问题六:贴片电容内部电极烧毁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 可能是断裂造成的(交错) 问题七:贴片瓷片电容(106)短路的原因 电容内部断裂了,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问题八:怎么降低陶瓷贴片电容短路风险 陶瓷电容过压能力很强的,稍微超过一点不会烧的,做了12年电子行业,从来没遇到过烧陶瓷电容的情况,也没听说过烧陶瓷电容的情况,我自己测试的结果是两倍电压,电容都没烧,如果确认没有过压还烧这个电容,说明电容质量有问题,或电容耐压非常低。测试方法是用电容耐压测试仪测试,其原理是在电容上加额定电压(50V电容就加50V),然后看漏电流,这个电压下如果漏电流没有超过电容规格书规定的值,就是合格的。陶瓷电容漏电流非常小,一般都是微安级的。 如果没有电容耐压测试仪,你自己做一个50V的直流电源也可以,把电容串联电流表(万用表电流档也可以)接入电源,看漏电流是否达标。 问题九:电容烧坏,击穿后是短路,断路 电容的结构明白吗?是二块导电极板,中间夹了绝缘层,二块电极板工作时,正电荷和负电荷分别分布在二个极板上,一块带正电荷,另一块带负电荷;你再想想,所谓击穿是否就是正负电荷结婚,这二个结婚意味着什么?--------膨的一声---------短路----------是吗?然后有二种情况,一:还是短路。二:断路了。 问题十:47uf贴片陶瓷电容短路问题 10分 从你这句话“工厂老化的时候都没有问题,但到了客户端经常出现这个电容短路的情况。”我认为是电源波动超高造成的问题可能性大。你可自己在老化时升高电源试试。还有就是换一批别家的产品试试。
瓷片电容容量标记看不清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确定:
查找相关电路图纸,查看该电容器容量;
找同规格型号电路板查看其容量;
通过判断电路特性参数,电容器作用计算或估算其容量;
用不同容量的瓷片电容替换试验,使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
检测方法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
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
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
3、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4、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扩展资料
瓷片电容分高频瓷介和低频瓷介两种。具有小的正电容温度系数的电容器,用于高稳定振荡回路中,作为回路电容器及垫整电容器。
低频瓷介电容器限于在工作频率较低的回路中作旁路或隔直流用,或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不高的场合〈包括高频在内〉。这种电容器不宜使用在脉冲电路中,因为它们易于被脉冲电压击穿。
1MLCC(1类)—微型化,高频化,超低损耗,低ESR,高稳定,高耐压,高绝缘,高可靠,无极性,低容值,低成本,耐高温,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中。
2MLCC(2类)—微型化,高比容,中高压,无极性,高可靠,耐高温,低ESR,低成本,主要应用于中,低频电路中作隔直,耦合,旁路和滤波等电容器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瓷片电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电工考试网-用数字万用表测电容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