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如何让爸爸原意带孩子?
美国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成长过程中有父亲积极参与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智商高。从研究结果来看,爸爸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他们的智力发展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爸爸们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现实又是另一番样子,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显示,父亲主导教育的家庭不足两成。另据调查显示,607%的网友认为,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失。不难发现,在各类家长会中出勤率最高的是母亲,很少看到父亲的身影。中国家庭常见的是“缺席的父亲”和“焦虑的母亲”。
因为性别差异,父母亲的养育方式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同。完整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双方各司其职。以工作忙、要养家为理由忽视对孩子成长陪伴,反而可能得不偿失。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思维、情绪、独立、性格、社交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01
启发性思维
母亲大多通过日常生活向他们传授知识,而父亲则不同,他们会带领孩子进入更广阔的世界,让孩子对世界有更广阔的认识。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女儿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给她读物理书。诺贝尔奖奖得主理查德费曼也说,他的发展主要来自父亲的教育。
他的父亲会带他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增进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他父亲也会陪他玩游戏。他小的时候,父亲让他玩瓷片的游戏,让他按照颜色规律叠好,这也是他接触顺序的开始。父亲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可以增强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同时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智力。
02
帮助孩子的情感发展
孩子会通过父亲的反应了解自己的现状。比如听到很大的响声,孩子会观察父亲的表情来判断声音是否可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参照”。这些行为对孩子的社会化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可以通过父亲加深对很多社会事物的理解。
03
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研究发现,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不在身边或者对孩子关注不够,孩子很容易过于依赖母亲,无法发展独立能力。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孩子在离开母亲的时候,需要依附另一个人,这样在走向独立的时候,他还能有一定的安全感。没有父亲的陪伴,孩子很难脱离最初的依恋,也很难感到足够的安全感,也很难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而导致依赖。
04
培养勇敢果断的性格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理学家杨凤池教授曾指出,当孩子4至5岁时,很容易与异性父母亲近。但是,如果一个男孩在家庭关系上离母亲太近,离父亲太远,长大后性格会比较软弱,容易和同性关系紧张。爸爸可以带孩子到户外,爬高山或者看无边无际的大海,可以增强他们的勇气,给他们更多的力量去面对挑战,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挫折。
05
锻炼社交能力
爸爸参与孩子的教育,对于满足孩子的社会需求,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父亲更倾向于帮助孩子扩大交流的范围和内容。比如和父亲一起玩游戏或者参加体育运动,都是在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和内容,教孩子在游戏和运动中互相配合,团队合作。孩子从“权威”父亲的言行举止中学会如何与人交流,逐渐形成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
总结:
健全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双方共同的陪伴。曾作为麻省理工面试官的蒋佩蓉在前不久的一次演讲中,提到一个新颖的“拉链式父母”的概念:父母双方的角色应该是有弹性的,而不要僵化在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上;父母双方应该充分互补,利用各自的优势;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父母要成为搭档,父亲必须要出席,把更多精力投向孩子、投向家庭,莫错过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0-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不管是宝爸还是宝妈,都要注重对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会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发展。
是传统放血疗法的一种。在中医很多民族医学里都有记载,并因其简单,经济和立竿见影的疗效而广受欢迎。只是后来随着医疗的普及和西方医学的冲击这种疗法逐渐减少,尤其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高的今天,已经很少人知道这神奇的疗术的存在了。你孩子的情况不是要放血,只是点刺而已,后,挤出点血或者组织液(你说的米汤)有时候可以挤出白色丝状物。在此肯定它的疗效的同时建议最好用针灸用的小毫针,并在点刺位置进行消毒,注意避开血管。如果是医生操作一般不会有问题的。当然,要是害怕也可以用其他治疗方法,毕竟你的孩子不是太大毛病。祝孩子健康!
古瓷片价值昂贵,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的新宠,那么你知道瓷片有哪些收藏的价值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片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片收藏
古瓷片有传世完整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凡历史上生产过的瓷器,都会因最终破碎而产生瓷片,而传世完整瓷器因为改朝换代、兵荒马乱,有些器皿已不存世。如景德镇前些年在施工中,掘出了大量的官窑瓷片。因当时是集中掩埋,今日拼出器型后,发现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发色,仍发现很多迄今为止,世人所从未见过的东西,甚至,有的制瓷技艺早已失传。如以往一直认为孔雀绿釉制品以明宣德朝为早,近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元代遗址中发现了基本可复原的元代孔雀绿地青花研盒等古残片,证实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中部出土的孔雀绿釉玉壶春瓶是元代制品的推断确实可信。而2005年北京西城区毛家湾1号发掘出全国最大瓷器坑,瓷器残片近百万片。瓷片显示当时有些器皿采用不施釉手法,此种技术目前已失传。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中国陶瓷》等理论书籍,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北京藏家白明,收集的古瓷片不仅量多且来自全国不同的窑口,还建起了“睦明堂瓷片标本博物馆”。其中有些珍稀的瓷片,当初得来的价格,皆高于一般完整器。笔者所在的浙江湖州,个人或群体古瓷片展览也不时举办。如,今年2月20日,湖州8位藏家联合展出了他们收藏的500余件精美古瓷片,既有“瓷之源”的德清窑原始青瓷,也有唐代长沙窑,五代越窑,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等“五大名窑”以及明代的青花等。一枚枚“文明的碎片”,带有先民使用的“文化体温”,闪耀着作为原始瓷发祥地之一的湖州及国内各地民窑先民的智慧和创造,也以独特的载体传播着中国的瓷器文明。5月10日,“积微居”收藏明清青花古瓷片也在湖州衣裳街古城区展出。
古瓷片收藏在近年来的一个“命运转机”,不仅是收藏群体扩大而带来的标本之需,更在于它因为精致小巧,蕴含货真价实的文化价值,从而被制成时尚的“工艺品”。
最早是在2010年以前,笔者就曾在江苏扬州文物商店内,看到了诸多晚清浅绛或民国新粉彩的人物瓷片,被机器切割、打磨出更完满的“画片”,通过包银制成种种挂件或饰品,既可佩在胸前,又可挂钥匙串。如此,这种古瓷片饰品,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而经典的结合。而其时的售价,也只在数百元之内。
事实上,以古瓷片做饰品,很多年前就在日本风行。佩戴它,不但风雅、时尚,而且也很有“文化”。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陶瓷很推崇,宋五大名窑的单色釉瓷片,本身很珍贵,“输入”日本的就更少。他们以金银包裹镶嵌,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而在更早的清代、民国,以钧窑、汝窑瓷片嵌入黄花梨或酸枝木内之挂屏,也时有所见。玩家马未都称其第一件上档次的藏品,就是一组钧窑瓷片挂屏。
近一两年,笔者在长三角很多城市的古玩店、文物商店,开始更多地发现此类古瓷片“工艺品”的显现。一些高古瓷如宋五大名窑或龙泉窑等,瓷片按原来“出土”的模样见售;明清有文字、图案的青花粉彩或单色釉的瓶底碗底盘底,被打磨后售卖;一些人物、山水、花鸟的瓷片,尽可能地“撷取”完整图案而制成挂件、饰品;硕大的残件被镶框做成更大的上墙悬挂“工艺品”……古瓷片获得了“新的生机”。来来去去的购置顾客,不仅有收藏爱好者,也有时尚的年轻男女。
在保证具文物级价值的古瓷片发现后,能上交国家的前提下,古瓷片制成“工艺品”的潜力很大。相对于一般的创意产品、现代文化产品,具有资源不可再生、积淀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特性的古瓷片“工艺品”,还有待更深入广泛的开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国民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加深入,此类古瓷片“工艺品”必将在市场上“更红”,更时尚、风雅、体面。而散落街巷、乡野的古瓷片,必会有更多人在业余时间去搜罗、找寻。古瓷片的春天,会因此而更灿烂,散发出浓郁、盎然而深远的文化馨香。
瓷片收藏的现状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