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大运河博物馆13号馆怎么预约

无情的滑板
强健的巨人
2023-05-04 08:43:12

大运河博物馆13号馆怎么预约

最佳答案
怕孤单的镜子
安静的萝莉
2025-08-12 22:16:33

直接预约:点击进入。

微信公众号预订进入“隋唐大运河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参观服务-门票预订。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占地约477亩,地下1层,地上3层,设有中心厅、展览、临时展览、公共服务、教育等功能区。 宛如唐代宫殿建筑群的天际线,彰显洛阳盛唐的魅力和文化象征; 内部通过结构与空间的融合,层次丰富,暗示“运河桥”的主题; 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通过唐三彩碎瓷片的装饰,彰显洛阳盛唐的魅力和文化象征; 屋顶与墙面融为一体,辅以青砖、清水混凝土等元素,使博物馆更具艺术气息和洛阳特色。 博物馆以“国运——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为基本陈列,以贯穿大运河历史的时间线为线索,将整体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形胜天下,运河中心”,“千年运河”。  “万物和睦”、“东方昌盛、国家昌盛”、“古今中外,源远流长”,诉说着隋唐大运河带来的城市繁荣和文化交流, 并显示洛阳的城市地位,位于隋唐运河和运河的中心。 大运河的发掘背景和天才的技术成就,是人类杰出的创造,它对广大公众具有独特的价值。

最新回答
冷静的滑板
有魅力的洋葱
2025-08-12 22:16:33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的夏朝,洛阳被称为斟鄩,是夏太康、仲康及帝桀的国都。今天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村,1956年考古发现的“夏都斟鄩城遗址”就是证明洛阳建都最早的遗址。

这座由是由堂、庑、庭、门等组成的规模宏大的斟鄩遗址中心殿堂,是中国最早的帝王宫殿,他决定了后来历代帝王的宫殿朝堂格局。

商朝时期,称洛阳为西亳。

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洛阳又被称为西亳(xi bo),是商朝的都城。现位于洛阳偃师尸乡沟村的“商都西亳遗址”,再现了商灭夏后建立的这座影响后代的城市建筑群模式。

遗址城内纵横的道路,交错的街道,各大小城区的层层相套,足以看出三千六百多年前古人对城市建设的非凡规划。

西周东周时朝,称洛阳为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这时的洛邑就是洛阳城的又一称呼。现今包含洛阳涧河瀍河两岸的王城公园、天子驾六、战国时期的粮仓、战国至西汉时期陶窑和加工作坊、青铜器作坊等古遗址等组成了“东周王城遗址”。

洛邑是史书明确记载的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是第一个选择以居中央控四方建都筑城统治理念的奠基者。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时期,洛阳称为雒阳。

西汉刘邦在洛阳称帝,伊始曾定都洛邑,后迁西安。直到东汉刘秀定都洛邑后,改称洛邑为雒阳,后期的曹魏、西晋、北魏朝代一直定都雒阳。经过几个朝代约三百多年的经营,尤其是北魏时期的洛阳城,已是集聚不少民族与西域商人的拥有六十多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

现在位于洛阳市东约十五公里的汉魏洛阳城遗址公园恢弘,可以窥出当年洛阳繁华的盛景。

其中,位于遗址南郊的东汉灵台遗址,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

隋唐、后梁、后唐、后晋时期,洛阳又称为洛京、京洛、东都、神都、洛城等。

这个时期是洛阳的鼎盛时期,自隋朝定都洛阳后,后续的唐、后梁、后晋、北宋都已洛阳为京都,这时的洛阳是无以撼动的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富弼、欧阳修、李白、杜甫、白居易、理学家朱熹、二程、邵雍、李贺等无数当时的名人墨客皆以在洛阳著书讲学为荣,以至于有“洛阳纸贵”的成语脍炙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就是在洛阳完成的。

隋唐时的洛阳城,曾达到居住百万人的世界最大都市之列。

隋朝的国家粮仓——回洛仓、唐朝的国家粮仓——含嘉仓,这些至今已列为洛阳隋唐大运河遗址的景点,见证了当时洛阳城经济的繁华。

张九龄诗曰“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便可看出当时洛阳在隋唐时举足轻重的位置。

至此,由洛阳历代的不同称呼,看得出,作为夏、商、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朝古都的洛阳,有长达一千五百余年的建都史,它是世界古都史最长的城市。

于是我们整理出洛阳按年代先后的建都史,找出对应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个古遗址上窥出一斑。

夏朝——洛阳夏都二里头斟鄩城遗址。

商朝——洛阳商都西亳城遗址。

周朝——洛阳东周王城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朝——洛阳汉魏城遗址公园。

隋唐、后梁、后唐、后晋朝——洛阳隋唐城遗址公园。

看得出,古遗址各地常有,集十三朝古都遗址的却不常有。

而洛阳,就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隐形的乌龟
忧郁的棉花糖
2025-08-12 22:16:33
纪录
最北的世界遗产:弗兰格尔岛自然保护区(N71 11) 俄罗斯
最南的世界遗产:麦夸里岛(S54 35) 澳大利亚
最高的文化遗产建筑:巴黎,塞纳河沿岸的埃菲尔铁塔(法国)
第一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阿拉伯羚羊保护区(阿曼,1994-2007)
第一个被除名的自然遗产:阿拉伯羚羊保护区(阿曼,1994-2007)
第一个被除名的文化遗产: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德国,2004-2009)
首个爆发严重主权冲突的世界遗产:柏威夏寺(柬埔寨/泰国)
横跨最多国家的世界遗产:斯特鲁维测地弧(由芬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挪威、摩尔多瓦、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共10国拥有)
唯一未明确标示所在国的世界遗产:耶路撒冷老城及其城墙(由约旦代为申报)
首个被国家政府破坏的世界遗产:巴米扬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由当时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所毁)
濒危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
中国名录编辑
概述
截至2015年7月4日,中国已有48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4项(含跨国文化遗产1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38项、记忆遗产9项。[7]
文化遗产(33项)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2长城(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198712;辽宁,200211)
3敦煌莫高窟(甘肃酒泉,198712)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沈阳),20047)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西安,198712)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承德,199412)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济宁,199412)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十堰,199412)
9布达拉宫和大昭寺(199412);罗布林卡(西藏拉萨,200112)
10庐山(江西九江,199612)文化景观遗产
11丽江古城(云南丽江,199712)
12平遥古城(山西晋中,199712)
13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江苏苏州);199712(狮子林、沧浪亭、退思园、耦园、艺圃(江苏苏州)200012)
14颐和园(北京,199811)
15天坛(北京,199811)
16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17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荆门)、清东陵(河北唐山)、清西陵(河北保定),200011 ;明孝陵(江苏南京)、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沈阳、抚顺),20047)
18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黄山,200011)
19龙门石窟(河南洛阳,200011)
20都江堰及青城山(四川成都,200011)
21云冈石窟(山西大同,200112)
22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通化、辽宁本溪,20047)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7)
24安阳殷墟(河南安阳,2006713)
2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江门,2007628)
26福建土楼(福建漳州、龙岩,200877)
27五台山(山西忻州,2009626)文化景观遗产
28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河南郑州,201081)
29杭州西湖(浙江杭州,2011625)文化景观遗产
30元上都遗址(内蒙古锡林郭勒,2012629)
31红河哈尼梯田(云南红河,2013622)
32中国大运河(2014622)
------浙江段:
遗址点:富义仓、凤山水城门遗址、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拱宸桥、广济桥
河道:杭州塘段(起点在海宁,经余杭临平进入杭州)、江南运河杭州段(即拱宸桥到三堡的运河杭州段)、上塘河段、杭州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主线
------江苏段:
苏州:河道包括山塘河、上塘河、胥江、平江河、环城河、古运河、江南运河。遗产点包括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盘门、宝带桥、吴江古纤道
无锡:河道包括古运河和老运河。遗产点包括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
常州:河道包括古运河和江南运河
淮安:河道包括里运河、里运河故道、古黄河、中运河、张福河。遗产点包括双金闸、清江大闸、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
宿迁:河道包括中运河宿迁段。遗产点包括龙王庙行宫
扬州:河道包括:高邮盂城驿、镇水铁牛(高良涧铁牛、邵伯铁牛、三河铁牛、高家堰铁牛、马棚镇湾铁牛)、淮扬运河段主线 、宝应宋泾河、宝应明清运河故道、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邵伯明清运河故道、古邗沟故道(邗沟东道,扬州城区段) 、扬州城遗址、茱萸湾古闸、高邮南门大街历史地段、平津堰遗址、镇国寺塔、扬州个园、扬州天宁寺行宫(含重宁寺)、扬州盐业历史遗迹、扬州汪鲁门住宅、扬州卢绍续住宅、扬州盐宗庙
------安徽段:
淮北:柳孜运河遗址、通济渠泗县段。
------河南段:
洛阳: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
------山东段:
南运河段:南运河德州段
会通河段:会通河临清段(元运河、小运河)、会通河阳谷段、会通河南旺枢纽段、小汶河、会通河微山段
中河段:中河台儿庄段
------河北段:
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
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沧州至德州段运河河道
------天津段:十四仓遗址、八孔闸、宜兴埠、独流木桥、九宣闸、三岔河口
------北京段:万宁桥、东不压桥遗址,通惠河段、旧城段(包括西城区什刹海、东城玉河)
33中国土司遗址(湖南永顺、湖北恩施、贵州遵义,201574)[8]
注释:“文化景观遗产”往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中。
跨国遗产(1项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2014622)
------中国(河南省: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陕西省: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张骞墓、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甘肃省: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尔尕哈峰燧、克孜尔石窟、苏巴什佛寺遗址、北庭故城遗址。)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卡拉摩尔根遗址;江布尔州: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亚塔斯遗址、科斯托比遗址)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自然遗产(10项)
1九寨沟(四川阿坝,199212)
2黄龙(四川阿坝,199212)
3武陵源(湖南张家界,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迪庆、怒江、丽江,20037)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四川雅安、成都、甘孜、阿坝,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2007627;重庆金佛山、贵州施秉、广西桂林、环江,2014623)
7三清山(江西上饶,200878)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含龟峰)、浙江江郎山,201082)
9澄江帽天山化石地(云南玉溪,201271)
10新疆天山(新疆昌吉 博格达峰、巴音郭楞 巴音布鲁克、伊犁 喀拉峻 库尔德宁、阿克苏 托木尔峰,2013621)
双重遗产(4项)
1泰山(泰山、岱庙(山东泰安)、灵岩寺(济南),198712)
2黄山(安徽黄山,199012)
3峨眉山及乐山大佛(四川乐山,199612)
4武夷山(福建南平,199912)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遗产(含跨国)(38项)
昆曲(2001)
中国古琴艺术(2003)
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 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7)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009)
福建南音(2009)
南京云锦(2009)
安徽宣纸(2009)
贵州侗族大歌(2009)
广东粤剧(2009)
《格萨尔》史诗(2009)
浙江龙泉青瓷(2009)
青海热贡艺术(2009)
藏戏(2009)
新疆《玛纳斯》(2009)
蒙古族呼麦(2009)
甘肃花儿(2009)
西安鼓乐(2009)
朝鲜族农乐舞(2009)
中国书法(2009)
中国篆刻(2009)
中国剪纸(2009)
中国雕版印刷(2009)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2009)
中国端午节(2009)
妈祖信俗(2009)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京剧(2010)
中医针灸(2010)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
中国皮影戏(2011)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优秀实践名册 2012)
中国珠算(2013)
记忆遗产(9项)
传统音乐录音档案(1997,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清朝内阁秘本档有关十七世纪在华西洋传教士活动的档案(1999,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大金榜(200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纳西东巴古籍文献(2005,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
中国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案(2007,中国国家图书馆等)。
《本草纲目》(2010,1593年金陵版)
《黄帝内经》(2010,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
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 (2013,广东省档案局与福建省档案局)
中国元代西藏官方档案 (2013,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南京大屠杀档案(2015,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预备名单
中国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单
(28项)
1.北京市房山岩溶洞穴及峰丛地貌
2.河北省承德丹霞地貌
3.河北省嶂石岩地貌
4.山西省壶口风景名胜区
5.辽宁省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
6.吉林省长白山植被垂直景观及火山地貌景观
7.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
8.浙江省方岩风景名胜区
9.福建省冠豸山风景名胜区
10.福建省太姥山风景名胜区
11.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12.山东省昌乐古火山群
13.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14.湖南省万佛山—侗寨风景名胜区
15.四川省贡嘎山风景名胜区
16.四川省若尔盖湿地
17.四川省佛宝、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
18.四川省光雾山—诺水河风景名胜区
19.四川省花萼山—八台山
20.贵州省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21.贵州省兴义锥状喀斯特
22.贵州省平塘风景名胜区
23.贵州省梵净山风景名胜区
24.西藏自治区纳木错
25.西藏自治区格拉丹东—长江源
26.西藏自治区土林—古格
27.青海省青海湖风景名胜区
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
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名单
(18项)
1.山西省芦芽山风景名胜区
2.山西省碛口风景名胜区
3.黑龙江省兴凯湖风景名胜区
4.江苏省南京中山陵
5.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名胜区
6.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名胜区
7.福建省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8.江西省井冈山风景名胜区
9.江西省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
10.山东省济南名泉
11.湖南省紫鹊界—梅山龙宫风景名胜区
12.湖南省炎帝陵—桃源洞
13.湖南省里耶—乌龙山风景名胜区
14.四川省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
15.四川省泸沽湖风景名胜区
16.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及屯堡文化
17.云南省普洱野生茶林暨古茶园
18.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
19.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2012年已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共计11个省9座城市:南京、扬州、泉州、广州、宁波、北海、漳州、福州、蓬莱及高邮菱塘清真寺、普哈丁墓园、郑和墓、南越国宫署遗址等50个申遗遗产点。)
世界遗产预备清单涉及中国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项目名单
(20项)
1.东寨港自然保护区(12/02/1996,自然遗产)
2.鄱阳自然保护区(12/02/1996,自然遗产)
3.神农架自然保护区(12/02/1996,自然遗产)
4.扬子鳄自然保护区(12/02/1996,自然遗产)
5.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12/02/1996,自然遗产)14年申遗
6.天坑地缝风景名胜区(29/11/2001,自然遗产)
7.金佛山风景名胜区(29/11/2001,自然遗产)14年申遗
8.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29/11/2001,自然遗产)
9.中国阿尔泰(29/01/2010,自然遗产)15年申遗
10.喀拉昆仑—帕米尔(29/01/2010,自然遗产)
11.塔克拉玛干沙漠(29/01/2010,自然遗产)
12.西藏雅砻河(29/11/2001,双遗产)
13.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29/11/2001,双遗产)
14.大理苍山洱海风景名胜区(29/11/2001,双遗产)
15.海坛风景名胜区(29/11/2001,双遗产)
16.麦积山风景名胜区(29/11/2001,双遗产)
17.楠溪江(29/11/2001,双遗产)
18.雁荡山(29/11/2001,双遗产)
19.华山风景名胜区(29/11/2001,双遗产)
20.中华五岳—泰山扩展项目(包括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07/04/2008,双遗产)

专一的便当
老实的高跟鞋
2025-08-12 22:16:33
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作用:,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在今广西兴安境湘水上游开凿灵渠,分湘水一支西流,经今兴安溶江注入大溶江,沟通湘、漓二水,今称兴安运河。灵渠使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接通,从此黄、淮、江、珠四大水系皆有运河相连,黄河流域的船只可以由水路直航岭南地区,这是中国水运史的一大发展。
隋:
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3永济渠 608年,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元:
元朝的大运河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
- 济州河和会通河。从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东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间、临清和济州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来根本没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贯通的关键就是在这两个区间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临清和济州之间的运河,元朝分两期修建,先开济州河,再开会通河。济州河南起济州(今济宁市)南面的鲁桥镇,北到须城(在今东平县)的安山,长150里。人们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汶水和泗水为水源,修建闸坝,开凿渠道,以通漕运。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250里。它同济州河一样,在河上也建立了许多闸坝。这两段运河凿成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通州。会通河是元代时为了使大运河南北贯通而修凿的,河上曾建闸三十一座,以调节流量,故名闸河。但因水源不稳定,河道时患浅滩,不胜重载,故元一代漕粮北运仍以海道为主;元末,会通河废弃不用。
- 坝河和通惠河。由於旧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与通州之间修建一条运输能力较大的运河,以便把由海运、河运集中到通州的粮食,转运到大都。於是相继开凿了坝河和通惠河。首先兴建的坝河,西起大都光熙门(今北京东直门北面,当年这里是主要粮仓所在地),向东到通州城北,接温榆河。这条水道长约20多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较大。为了便於保存河水,利於粮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闸坝,因而这条运河被称为坝河。后来因坝河水源不足,水道不畅,元朝又开凿了通惠河。1292-1293年,负责水利的都水监郭守敬(1231-1316年),从昌平引水源到积水潭集蓄起来,然后经皇城东侧南流,东南去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东至通州接白河。全长82公里。这条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后,从南方来的大批漕船可直达城内积水潭。积水潭成了繁华的码头,“舳舻蔽水”,热闹非常。 元朝开凿运河的几项重大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运河不少河段,如果从北京到杭州走运河水道,前者比后者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目前国外著名的大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这些运河的长度不但都比我国的大运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时间晚1000多年。。

参考资料:

希望能帮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