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王占稳汝瓷值得收藏吗

眼睛大的西装
体贴的电话
2023-05-04 02:08:56

王占稳汝瓷值得收藏吗

最佳答案
时尚的早晨
标致的学姐
2025-08-17 22:36:36

值得。王占稳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收藏有宋代汝瓷瓷片10余片和宋代青瓷碗两个,还有《汝瓷发现》,其作品是十分值得收藏的,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新回答
愉快的柜子
鲤鱼电源
2025-08-17 22:36:36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青花瓷》中的这句歌词,写的其实是北宋汝瓷。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即汝、官、哥、钧、定)之一,在古瓷收藏界极为珍贵,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说法。
古书上说:“当时请柴窑样式,世宗曰: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现在附会成宋徽宗做了个梦,梦醒命令工匠烧制出雨后天青色的陶瓷。

实际上宋徽宗作为一个崇信道教的帝王,他不喜欢定州白瓷的颜色。汝瓷的淡天青色釉,冷暖适中,不愠不火,内敛,不张扬,展现了自然天工、典雅静穆、质朴淳实的境界,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也符合道家以质朴、朴素为美的审美观。

宋朝之后,汝瓷天青釉色逐渐被中华传统文化认为是最美的一种釉色,历代文人争相采用、模仿。
2017年10月3日,香港苏富比举办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中,“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一亮相便引起现场激烈竞投,最终以20786亿港元的天价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再次震撼了世界。
汝州民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件”的口碑也在收藏界中广为流传,足见汝窑瓷器之珍贵。汝瓷始于宋,也毁于宋,北宋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20来年。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长期兵灾战祸,汝窑尽废,汝瓷尽毁,技艺失传。
南宋人叫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连南宋人都觉得北宋的汝窑非常难得,那我们到今天就更为难得了。
天青釉炼制不易,虽历代民间窑场不断烧制,但是十窑九废,均未成功,技艺几近失传千年。
中国从明宣德年间就开始仿制汝窑,到清雍、乾时期达到高峰,数量虽大,质量也不错,但却从未有仿到九成像者。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等窑难度大得多,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烧制技术失传千年,难以复制少有乱真赝品。汝窑的烧制地只有一个清凉寺,釉色也只有天青月白天蓝(天蓝仅存在传说中,月白又称卵白)。

1987年清凉寺窑址开始发掘,上世纪90年代文物贩子蜂拥而至,基本上当地农民都掘地三尺,连汝窑瓷片也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

汝瓷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汝窑因稀而贵,真品难得一见,可查证的不超过79件,迄今为止,历代墓葬中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窑址出土的几乎都是残件。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目前也只有全球顶级的博物馆,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二十余件,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十余件,其他博物馆很难收藏得到。
汝瓷釉色多样,细分有天青、粉青、青绿、豆绿、天蓝、月白等,其釉面质感如玉,配釉原料主要是当地的黄金土、黑长石等,内含有三氧化二铁,加入玛瑙粉末后,和水搅拌均匀,呈乳浊状,沾到胎体上阴干,适时入窑。
2015年清凉寺村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的北宋时期玛瑙,可佐证汝窑在烧制时加入了玛瑙粉末

汝窑主要烧造于宋徽宗时期,此时的宋朝以文人治国,经济文化发达、生活富足奢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与审美水平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高峰时期。宋徽宗赵佶无疑是宋朝艺术与审美的代表,水平绝对是很高的,在他的熏陶、倡导之下,汝窑精品之简洁、大方之美达到极致

入窑后严格火控,窑内完全处于还原气氛,即一氧化碳之中,这个还原剂能夺取三氧化二铁中的一个铁原子,使之变成氧化亚铁,与玛瑙、长石等相融,生成新的青色化合物,便成了汝釉。
由于掌控火候和胎体、釉浆配方比例及其他操作方面的差异,便形成了釉色表面的差别。
汝窑的胎体并没有领先当时技术的多少,属半瓷半陶,胎体松软,敲击声发木,无悦耳之音。

明末才子张岱著的杂记《陶庵梦忆》卷六中的记载,张岱说 "香炉最好是实用、耐火,三代青瓷很容易见火就坏,官窑、汝窑都一样,不如宣德炉" ,这记载可以说明汝窑观赏性大于实用性。“见火就坏”的特点,还说明,汝窑的烧制温度并不高,可能没有达到1300℃,瓷胎还没有完全烧结,属于“半熟瓷器”。

胎体有吸水性,色泛黄灰,松软有细孔,就是俗称的香灰胎,汝窑的雅美全凭汝釉的包装。
“汝官”是支钉烧,支钉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就是当地的铝钒土。烧成针状支钉后,将其粘在垫片(垫饼)上。

将其放入匣钵内,遍身施釉的器物放在支钉上,盖上钵盖,用耐火材料泥封,烧成后取出。

器物隐蔽处只留下小的钉痕,使器物显得完美。器物上留下的疤痕,古人称之为“芝麻钉”。
汝瓷的最大特点是“粗粮细作”,胎土和釉料都是“就地取材”,胎土粗劣,便在釉料上下功夫,使用当地产的玛瑙入釉,这是大胆的创新。
特别是在“火控”方面,制作者摸索出一套完美的、适用于“此胎此釉”的烧制工艺。论材质、条件,其他几大名窑都优于汝窑,但却汝窑为“魁”,这就不能不归功于“工匠精神”。
汝窑瓷器的造型与釉色,那仿佛皎月当空的清朗、那犹如风雨过后的青草地、那绵绵无尽的清新,让人们为之惊叹、惊喜。这种与大自然生命融为一体的空明无尘诗境,大势若静、大态若凝,是一种很高的审美意境,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美学精神。

无私的橘子
鲤鱼棉花糖
2025-08-17 22:36:36
经过查询,我了解到浙江台州临海并没有专门的收藏汝军瓷片的博物馆或文化机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临海就无法收藏汝军瓷片。
首先,可以通过私人收藏的方式来收集汝军瓷片。这需要收藏者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和资金实力,通过参加拍卖会、私人交易等方式来获取汝军瓷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汝军瓷片的收藏市场非常活跃,价格也较高,因此需要谨慎考虑,避免被不良商家欺骗。
其次,可以通过参观展览、博物馆等方式来了解汝军瓷片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虽然临海没有专门收藏汝军瓷片的博物馆,但可以前往周边的博物馆或展览馆参观,如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从中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最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汝军瓷片的相关信息和市场行情。在网络上,有许多专业的文化机构和收藏家协会,提供汝军瓷片的鉴定、评估、交易等服务,可以借助这些平台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与其他收藏家交流经验,共同推动汝军瓷片的收藏事业。

冷傲的发带
贪玩的橘子
2025-08-17 22:36:36

由于汝窑瓷器存世量只有67件半,在拍卖市场上价格相当不菲,一片小小的瓷片也要百万有余。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

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10家。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之后,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汝窑三牺尊更是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

汝窑的过人之处:

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百度百科--汝窑

眯眯眼的项链
怡然的航空
2025-08-17 22:36:36
汝窑瓷片应该价值不高,完整的汝窑瓷才高。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细心的冬瓜
专一的外套
2025-08-17 22:36:36
一、鲁山段店古瓷窑概况鲁山窑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宋时属汝州所辖,现隶属于平顶山市。鲁山窑又称段店窑,因在段店村发现而得名。窑址北距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25公里,东距平顶山市30公里,当地瓷土、煤炭资源丰富,为陶瓷生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该窑遗址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窑炉众多,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经中央、省、地、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以及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两次小规模田野发掘,获得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窑具,证明该窑始烧于隋唐,延续至元明,其陶瓷烧制时间之长、遗物之丰富、品种之齐全、花色之多样,实属罕见。该窑瓷器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其中有花釉瓷、汝瓷、钧瓷、三彩、白瓷、青瓷、白地黑彩、黑瓷、绞胎、绞釉、酱釉、天目等;装饰手法有珍珠地、镶嵌等,器型几乎涵盖了一切日常使用器。唐代鲁山花釉腰鼓更使其产地段店名声远扬,产品受到了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及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均有收藏。该古窑址199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段店汝瓷的发现
段店窑烧制的瓷器品种繁多,质量上乘,尤以唐代花釉瓷闻名中外。但段店在宋代还生产汝瓷(即区别于民汝的官汝或贡瓷),在古陶瓷界知道者甚少。有些器物如果不仔细看胎质,仅在釉色和器型上很难分得清窑口。近几年来曾有小贩收购到段店汝瓷片后冒充清凉寺汝瓷在古玩市场上出售,获利颇丰,可见段店汝瓷之魅力。
据了解,多年前段店曾出土过天青釉带小支钉满釉圈足盘、平底支烧小盘及满釉圈足、卧足支烧碗残片(见赵文军、赵文斌著《汝窑》,文汇出版社2002年),实际上它就是汝瓷,但这并未引起有关方面重视。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富裕起来的段店村村民也舍弃了老屋,盖起了新房。在不少村民的院内及老屋下发现了多处古窑炉、窑具及其遗存,其中就出现了天青釉色的汝瓷残片,笔者就有幸搜集到一部分,器型有盘、钵、碗、瓶、壶、洗、尊以及香熏、套盒、盖盒、盏托、灯台、人物、动物、文房用品等,其品种、器型及烧造工艺与清凉寺出土的汝瓷近似。其胎体制作工艺经分辨有轮制、模制、捏制,烧制工艺有器底满釉裹足、圈足支烧,支烧处有三至六个细小支钉,在足墙底无釉垫烧。烧制窑具有垫饼、垫圈、支钉、支圈。釉色有天青、粉青、灰青、灰白、豆青、月白、卵白、青绿等。大部器内外满釉,釉质为石灰釉且稍有粘稠,有的釉质肥润如龙泉,颇有玉质感和失透感。器胎制作工艺多样,有素、刻、划、模印、镂空,装饰有莲瓣、龙、凤、鱼、鹿、蛙、海水、云气、折枝花纹等。胎土有土黄、白、灰白、深灰。胎质大部精细,有的似油腻感,部分胎土加工之精细程度极其罕见。产品烧成温度应高于1250摄氏度,瓷化程度高,敲之声脆。釉面大部开片为细小网状纹片、鱼鳞片,有的是大横纹、冰裂纹,甚至还遍布细小棕眼,有的并无开片。这些器物制作规整、工艺考究,有些还在施釉前先行素烧。从器型和用途来看,大部产品并不像是民间日常用品,也与同期生产的玻璃质青绿釉的民窑器物相比在工艺上差别很大,品种也无类似。有些器型独特,似仿制早期青铜器样式的祭祀礼器,如奁、尊、瓶等,有些器型古怪甚至叫不出名字。尤其一些龙纹、龙形器物的出现很具有官方色彩,其性质可能为官府定制或像清凉寺汝窑一样的民窑“贡御”瓷,这个结论是否确切,有待通过考古发掘来进一步证实。如果这一结论得以证实,那段店汝窑就是继宝丰清凉寺、汝州文庙和张公巷汝窑之后在河南发现的又一重要汝瓷产地。
三、段店汝瓷的器型及工艺特征
1 器型:有三足洗、三足尊、平底洗、碗、椭圆形洗、套盒、龙、狮形熏炉等,海水龙纹钵,除此外还有贯耳瓶、七管瓶、攒盒、鸟食罐、灯台、佛造像、文房用品等,还出现有模印文字和刻字的器物。
2 制作工艺:器物的制作工艺较精细,大量使用了模制工艺,使得器物形体规范、胎体较薄,有的器物胎釉厚度不到两毫米。因模具的广泛使用,异形器物也得以大量生产。
3 胎质:胎质坚硬致密,胎泥加工较精细,吸水率低。胎色有白、灰白、土黄,个别黑色。
4 烧成燃料及温度:大部分以煤炭为主要燃料,薪柴次之,窑温高于1250摄氏度。
5 釉色及开片:色调较多,有月白(有称白汝)、天青、淡青、灰青、青绿色,釉色较深的稍多些。个别釉面光亮如新,釉层较厚部分釉面多呈亚光。以煤炭为燃料生成氧化焰效果的器物其釉面色相不稳,有偏色现象。大多开细纹片,个别有大片纹,也有少量器物无开片现象。另外月白釉色的器物其釉层较厚,釉面开片较大,类似传说中的北宋官窑。
6 施釉方法:施釉饱满,尤其瓶类和其他器物的器内几乎满釉,足底垫物出现有窑粘现象。
7 试釉片:出现了大量的以天青釉为基色的深浅不一有各色阶釉面的试烧片,这些试釉片大部分采用器物素烧的残片进行试烧,一部分用较标准的梯形半釉半素且带圆孔的瓷片试烧,釉色由浅(月白)到深(深青灰),色差较大、品种较多、色相不稳。
8 质量:胎料加工较精细、密度大,手感重。
四、段店汝瓷生产的年代
1 段店窑出现的一些器物如莲座弦纹长柄灯台的造型有明显的五代遗风,且釉色有明显的钧汝不分的特征;还有一款八棱长颈执壶及套盒,造型有明显的五代典型风格,在北宋中后期其他窑口并不见有,推测其应为北宋早中期产品。
2 在段店出现的器物中还发现一个天青釉圈足满釉支烧折沿残盘,直径约16厘米,高08厘米,釉色青中透白,模制,窑粘严重,盘底部中心无釉处有印章形刻款,经辨认为“元祐年制”。这足可以证明在宋哲宗当政初期的元祐年间(1086-1093年)或更早时期这里已经在烧制相当成熟的汝瓷。
3 段店汝窑的釉色及制作工艺有显著的南方越窑的特征,而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越窑在北宋中后期开始走向没落,渐被新兴起的釉色莹润、如脂似玉的龙泉瓷所取代。据此,段店汝窑不会是师从北宋中后期落后的越窑而应是师从较早期(五代至宋初)的“越窑古秘色”。

无辜的向日葵
鲤鱼刺猬
2025-08-17 22:36:36
北宋清凉寺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此汝窑瓷片是清凉寺遗址所出,虽然不是完整器物但是绝对是研究汝窑的顶级瓷片,瓷器完整无缺,汝窑是以玛瑙如釉,在此件汝窑瓷器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有结晶状的晶体,釉面宝光内涵,光泽不强不刺眼,釉面有细小的冰裂纹开片,胎质细腻,是典型的清凉寺汝窑的香灰色的番灰胎,器物底部有五个芝麻支钉痕,是典型的汝窑烧制技法,从瓷片上可以看到釉面的厚度,内外釉面加一起快达到了胎体的厚度,从断裂的痕迹可以清初的看到胎质的颜色和质地,胎质较薄,釉面较厚,此汝窑瓷片完整无缺,不可多得,虽然没有修复但是依然是顶级的瓷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在此件汝窑瓷片上体现的淋淋尽致,值得收藏,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精明的糖豆
大力的雪碧
2025-08-17 22:36:36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谢肇淛在《五杂俎》记载:“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磁州窑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银称米提,墨称腴糜之类也。”当时出现的以“磁器”代窑器是由磁州窑产量最多所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使用瓷器称谓的史料。

化土为玉,即为瓷。中国最早的瓷器,就是青色和白色,玉的颜色。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又烧制出了青花瓷和彩瓷。约距今1000年,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发达,瓷器远销海外,精美的瓷器和高超的制造技术享誉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名片从丝绸变成了瓷器,中国被称为“China”。

常言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汝窑远超其他瓷器的身价,除了由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之外,稀有性更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

汝瓷,河南省汝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市而得名,形成过“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中国人对于瓷器的那份喜爱从古至今从未消退,而宋代更因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当时的瓷器制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现今存世的古代汝瓷,一般认为有65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戴维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

2004年07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汝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汝窑存世稀有是由几个因素共同导致的。

其一、汝窑的烧造时间非常短,只有20来年,加之其烧造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所以出产数量应该本身就很有限;

其二、汝窑为官窑,是上贡的御器,且其以当时看来十分珍贵的玛瑙为釉,因此生产的规模和数量都会受到很大限制;

其三、汝官窑作为中央官窑的产物,当年朝廷对汝官窑的管控非常严格,绝美的天青釉汝瓷更是专供御用,合格品被选入宫中,而其他的不合格品全部当场砸碎,就地深埋。1999年,在宝丰清凉寺的考古发掘中,发掘出天青釉类汝窑瓷器碎片数以吨计,是对这一说法的印证。基于这三点因素,汝官窑留存于世的数量必然相当稀少。

汝官瓷釉面厚泽滋润,含水欲滴,乳光莹莹,似玉非玉!甚是迷人!近观之釉面多布红斑。或如晨日出海,或似夕阳晚霞;或作七彩长虹,或为锦缎闪烁!其珠光宝气,典雅高贵无与可匹也,是故,古往今来人人皆欲得之!然无志者则只能望瓷兴叹矣!

汝官瓷胎质细密,胎骨坚薄,色如香灰,因其胎土中含微量铜原素之故!透过釉层薄处可见其胎骨微闪粉红色,故俗称“铜骨。汝官窑采用支钉烧和垫饼烧而种方法,官窑采用垫饼烧甚少,故难得认可,也因此历代仿品不用之!而民窑则有之!支钉烧时因其使用支杆甚小并为椭圆型状,少则三空多则五空到七空,而留下痕迹为芝麻形,若钉痕过大或为圆形方形三脚形者皆后仿!元明清民直到现在仿品多多,而数今日之河南仿得最好,然其岁月痕迹及古韵味却不如古仿!只要有灵性有基础肯钻研多请教能者并有到代瓷片为标本,识之者不难也!汝瓷之开片或做鱼鳞状,或做斜线形状,各种开片皆有不一而足!然其共同处乃深浅不一,看上去杂乱无章,那就是自然开片!开片唇口多有氧化而成锯齿状并在同条开片上齿之大小亦不相同,有的开片有土沁而有的则无,土沁亦是深浅浓淡不一,此为自然岁月所然,而非人力可为之!不管是传世品或是出土皆如此,只是状况不同而已!

汝瓷之釉下气泡不一而足,但皆为廖若晨星!而宝丰清凉寺之汝瓷气泡特少特小与其它窑口之廖若晨星之气泡不同!并在气泡四周显有莹莹晶晕!若是气泡于釉上釉下皆有而成重叠状时可定为仿品!因汝瓷胎骨细密坚硬,胎土结合紧密,在烧造中水份不易透入胎骨,故气泡自然不生!若气泡繁多则说明其胎土不精细胎骨不坚硬则可知之非到代之汝瓷也!元明清之气泡虽多但尤在釉层之中而并无重叠现象!故自气泡状况亦可知一二,配以造型,釉色,釉面,胎骨,支钉痕,开片,土沁和其它岁月痕迹及手感,再加上手中若有开门标本,则判断汝瓷真假新老并非难如登天矣!事之成败皆在于己,青出于蓝而青于蓝,莫以为拥有几十年之收藏者皆可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