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瓷房子拍过什么?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它是一幢举世无双的建筑,它的前身是历经百年的法式老洋楼,它的今生是极尽奢华的“瓷美楼奇”。2002年9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一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瓷楼,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建一座瓷文化的纪念碑。最初,张连志只是想着把屋檐贴上瓷片就够了。2005年,张连志出席天津出席亚欧财长会议的的时候,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张连志于是想,如果把房子全部贴上古瓷,效果可能会更惊人。于是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2007年9月3日,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马上成为天津市的地标建筑。2010年9月23日,美国《赫芬顿邮报》评选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美国丹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悉数上榜,其中,瓷房子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博物馆。
天津“最无奈”景点,本是地标却被本地人嫌弃,游客却都趋之若鹜
受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包括建筑风格都会有差异,但也正是这些差异才造就了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灿烂。
随着现代艺术的崛起,不少地区都开始为本地设计地标性建筑,除了能展示当地的建筑水平以外,还能成为吸引客流量的新一代网红打卡点,这不,天津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地标性景点,外地游客都赶着趟的过来看稀奇,然而在本地人眼中却是个被嫌弃的地方。
天津人把这个地标性景点叫做瓷房子,从照片上来看,这个建筑还是非常漂亮的,像一个华丽的宫殿一样,但是有不少游客到过实地参观以后却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因为这些建筑,从照片上或者远观还是不错的,可是走近了看,不但非常的丑陋,而且异常的恐怖,建筑上有很多弯弯曲曲的装饰品,看上去就像一条条蛇一样,而且数量非常的多,对有密集恐惧症的朋友确实不太友好。
既然名字叫做瓷房子,那这个景点当然和瓷器脱不了关系,据说这里面有4000多件瓷器,而且个个都是奇珍异宝,还有不少的汉白玉石雕呢,瓷片数量加起来超过了7亿,所以才会呈现出这么宏观的景象。
除了这些瓷器以外,瓷房子里面还收藏有其他许多值钱的宝贝。虽然面积不怎么大,可是里面的稀奇宝贝多,所以这样一个景点的门票价格已经要到了50元一人,尽管有些偏高,可还是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前来。
这个景点的诞生也算是一个意外,当年这里的屋主人只是想把它改成一座瓷楼,后来突发奇想就把整个房子都贴上了瓷片,还脑洞大开的,加上了其他许多宝贝,对于这个稀奇的景点,外地朋友们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不过在许多当地人眼中这个景点就比较奇葩了,似乎不太受欢迎。
原因:
首先,佛头是整尊佛像文化的凝聚,也是雕刻耗时最长,最为精美之处。古代工匠只有怀有一颗赤诚之心才能雕刻出好的佛像,一生只打造一尊佛。
统治者发起灭佛运动,佛头就是首当其冲受到迫害的。削掉头颅,没有了思想的寄宿之地,佛头是不能随便摸的。甚至有的佛像被手脚斩断,佛教文化自然会受到挫折,或者说是一种思想压制。
加上各国列强侵华战争时期,对中国进行了大肆地劫掠,佛像难逃其祸。整尊佛像太过于笨重,贪婪的他们就选择了最值钱的佛首,砍掉带走,贩卖。
扩展资料
瓷房子博物馆的建筑结构
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天津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近和平路商业街)。
这座“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由瓷房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瓷房子建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上。赤峰道东起海河,西到墙子河,横贯原来的法租界。
2005年,张连志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张连志于是想,如果把房子全部贴上古瓷,效果可能会更惊人。于是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瓷房子的建筑结构
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粉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