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明天启和崇祯哪个瓷器价值大

斯文的花瓣
玩命的电话
2023-05-03 23:26:07

明天启和崇祯哪个瓷器价值大

最佳答案
怡然的钢笔
想人陪的柚子
2025-08-20 23:18:37

明天启青花瓷明朝天启(公元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年号)朝仅7年,又处于明末多事之秋,景德镇官窑陷入衰落状态,至崇帧时官窑停产,但民窑在大量外销订单的刺激下,青花瓷的风格百花齐放,一直受到官窑影响的民窑,此时摆脱了几百年的精神束缚,逐渐离开了长期依靠的官窑蓝本,有很大的创新。其时代特点是大件产品渐少,小件产品增多大件产品规整度略差,小件产品则很精细,颇有万历遗风。基本信息中文名明天启青花瓷所属年代公元1621—1627年造型主要是小件器物特色明清之际过渡时期摘要胎釉青料造型纹饰款识1胎釉故宫藏明天启青花罗汉图炉瓷胎均由全白高岭土制成,胎质完全瓷化。胎体继承了万历朝的特点,大件器物胎质较粗糙,胎体粗重,器形不太规整。釉面玻璃质感不如前朝,釉色白中微带青,有个别釉面灰暗、粗糙。2青料故宫藏明天启青花出戟花觚天启朝采用石子青钴料,青花颜色多种多样,有万历时的淡描青花,亦有纯净艳丽与浓郁的色调。总之,具有明清之际过渡时期的特色。一些青花器物(主要是民窑瓷)有浓郁的东邻日本风格(即所谓的古染付瓷)。流行别具一格的两支笔的分水(混水)绘瓷技法,与当时青花料色十分配合,看上去别有情调。天启官窑青花极为罕见,常见多为民窑产品—其绘纹草率写意,青花晕散或带有浓褐现象,很像清初青花瓷,而民窑中青花精品,绘画别致,工艺精细尤为别致可爱。此时期青花颜色可分4种:(一)继承万历传统,呈色稳定,为鲜艳的浅蓝色,但己有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类似清初青花颜色。(二)青花色泽清谈,青中泛浅灰色,呈色稳定,绘图工整,线条纤细。淡描技法与万历晚期如出一辙。还有更浅淡者。(三)青花呈色不稳定,有晕散现象,纹饰的线条与釉面呈熔融现象,类似永宣青花,但没有永宣那种入木三分、深入胎骨的刚健之风。此类青花多为佛前供器。(四)青花色调浓重,泛蓝黑或灰黑色的,多见于胎体厚重的青花器上。彩瓷及写款上。其釉面多数稀薄且泛青色。以上4种呈色,前两种属标准官窑青花,后两种多见于民窑青花。3造型天启青花瓷大致可分为四类:传统的官窑器、寺庙用供器、国内外市场的日用瓷器、日本市场订制的外销瓷。造型主要是小件器物,制作精细;大件器物少见,规整度略差。器形有:贯耳瓶、菱形瓶、花觚、炉、香盒、罐、碗、盘、杯、壶、筒瓶、龙钮钟、烛台、净水盂、钵等;出口日本的日用瓷多为四方、六方、八方、花口、斜方、扇面式、海棠式、菱花式等各种造型。4纹饰故宫藏明天启仿成化款青花兔纹花口盘官窑器绘画手法大多采用“双勾混水”,线条流畅,类似淡描青花。画风豪放简练,简笔写意,十分清爽,一改万历时繁满的凌乱布局,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为后代青花开启一代良风。其纹饰也显露出受日本风格的影响。天启民窑此时逐渐摆脱官窑的束缚,向其他艺术领域借鉴和寻求创新图案及纹样,当时的江南地区和安徽新安地区活跃着许多文人画家和版刻家,大量的画谱和刻印作品影响了景德镇的陶瓷艺人。青花瓷大量采用各种画谱为蓝图和版画插图,有大量的小说、戏曲故事,构图布局明显是继承了新安画派。绘画风格以写意为主,笔意无力,画工草率,布局简单。有大量的简笔写意画,线条粗犷豪放。画法多为单线平涂,初创皴染法来描绘山水人物,称为“山石皴染分水法”,这种绘画技法以致影响到清初的绘画风格,孕育了康熙时期的“青花分五色”技法。纹饰题材较常见的有:临江独钓、板桥归人、山庄屋宇、八仙、罗汉、吉象、牧童骑牛、双鹿、双狮戏球、人物仙鹤、白兔、葡萄、梅花、缠枝花卉、桃猿图、高僧图、仙人乘槎图等,还有一些是画诗相配。民窑青花纹饰中有一些特殊之处,如人物脚下画链状纹,器心画鱼、蟹,碗心灵芝托“喜”字或“寿”字纹饰,灵芝成菱米状(万历灵芝呈椭圆形),碗心莲花托“寿”字纹饰。天启青花瓷中的人物纹饰比较具有时代特点,历史人物图纹饰较常见,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得社会更加动荡,大明王朝正在风雨中飘摇,陷入内忧外患、穷途末路的境地。官窑的几乎停顿使得大部分制瓷技工涌向民窑,民窑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得青花瓷工匠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所擅长的绘画内容,更易吸取当时文人绘画的影响,对于青花瓷人物纹饰题材的选择便是这种自由性开放现状的产物。人物纹饰的内容有婴戏图、历史人物画、戏曲小说人物画、神话传说人物类、人物山水画等几类。婴戏图是贯穿明末清初瓷器的主要纹饰之一。描述天启时期婴戏纹的内容特点,需要与宣德时期婴戏纹对比分析:宣德的婴戏纹多为所谓“庭院婴戏”,画面多定格为孩子们在庭院内活动,人物写实,绘画工整,孩童面部圆润,表情丰富,线条流畅。宣德后,婴戏题材逐渐转移到郊外婴戏,即孩子们嬉戏在户外,婴孩的形象变化也尤为分明,人物画面抽象化,面部几乎无描述,近乎简笔绘画。婴孩形象多身材单薄,有时穿起厚大长袍显得头重脚轻,头很大,稍显瘦弱,长脚不对称,后脑突出,形体抽象,奇形怪状,绘画内容较多用的图案是加官进爵图、百子图等。神话传说人物类纹饰里有代表典型道教色彩的八仙纹,表现八位道教神仙,即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等人的形象。也有暗八仙纹,即以其各自手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也有故事型的神话传说纹饰,如天启时期独创的梦幻人物纹饰、天宫麋鹿图以及关于神人仙道修炼图的纹饰。分析这些神话传说人物故事,多包含了弘扬正气、鞭打腐恶、惩恶扬善、迁善改过、勇猛精进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本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此时盛行的以人物山水为题材的纹饰多是与文人相关的画面,其写意大于写实。如竹林七贤图、郊游图等。此外还出现大量戏曲小说人物画等类型的纹饰,《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传》《西厢记》《汉宫秋》《破窑记》《还魂记》《金线池》《浣溪沙》《文姬归汉》,以及“三言”“两拍”等戏曲、小说中的人物经常出现。5款识天启官窑的年款以四字居多,字体扁宽。有“天启年制”四字双行青花楷书款,款外围以青花双重圈或双方框。另有青花料楷书“大明天启年制”六字双行款,落款于器物外底,款外围以青花双重圈。此外还见“天启年制”、“天启元年”、“天启八年”、“大明天启年制”、“大明天启米石隐制”款,有的带双圈。民窑瓷器上的纪年款多以青花料书写,另有少数刻划款,未见釉上彩书写款。除上述仿官窑年款,另有“天启元年”、天启三年”、“天启四年”、“天启七年”、“天启八年”、“天启三年唐氏制造”、“天启五年吴各冬香”、皇明天启元年孟秋月谷旦立”、”天启元年仲夏月吉日立”、“天启三年仲冬月谷旦立”、“天启年米石隐制”、“大明天启年办”等。其中以“天启元年”款较为多见。署前朝款的有署永乐款、仿宣德年号款、成化款,还有“正德年造”、“大明嘉靖年制”、“隆庆年造”等。另有“大明年制”款。吉言款如:“万福攸同、福寿康宁、长命富贵、永保长春、天下太平”。堂名款如:“富贵佳器、玉堂佳器、上品佳器、天禄佳器、长春佳器、同乐佳器、永昌佳器”等款,还有“竹石居”、“于斯堂”、“京兆郡寿房记”。天启年青花瓷上以青花料书写的年款,其呈色不一,或明快,或灰暗,或浅淡,或浓重。笔道租重浓深者,大都写得很有功力;浅淡者则显得清新雅致。天启年款除落于器物外底,还常落于外口沿、肩部、腹部等。明代崇祯官窑瓷器,这不得不说一说明朝时期官窑的瓷器价格。1994年,瀚海拍卖会上,明代永乐青花葡萄酒纹菱口盘以50万价格起拍,最终以150万元价格成交。明代宣德青花凤纹十棱洗,以120万价格起拍,最终以420万价格成交。明代永乐青花轮花扁腹复绶带壶以220万元价格起拍,最终以1100万元价格成交。从这三件藏品的拍卖记录和成交价格可以看出,明代瓷器的价格非常高,而且非常受欢迎,参与拍卖的人数也是非常多。事实上,从1997年开始,国内的瓷器价格就不断上涨,很多古董商会从其他小型拍卖会上竞拍得到精品,然后到大型拍卖会上去拍卖,价格还会上涨不少。相对于民窑的不确定性,官窑的价格一直都是很高的。不过,因为官窑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高,因而收藏人数也多,竞争尤为激烈,很多时候,大家即使看到不错的明代官窑瓷器也会因为资金等问题而不得不放手。明代崇祯官窑瓷器的颜色深浅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自如,胎底平整,胎釉均匀,且画面惟妙惟肖,让人赞叹,十分受现代人的追捧。不仅如此,明代崇祯官窑瓷器无论是什么类型,都有大量收藏人士。据知名艺术鉴赏人解释,明代崇祯官窑瓷器题材更加丰富,且人物画像更加逼真。受绘画的影响,明代崇祯官窑瓷器还会在空白的地方书写干支纪年、作者字号、摹绘印记等,个别的还会题诗,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艺术篇章。不过,到了崇祯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在烧制过程中,多以萱草、合欢来作为装饰,其目的是为了借此消除内心因为战争引起的烦恼和忧虑。明代崇祯官窑瓷器中的萱草多为鱼鳞状,合欢树的叶子也很小,由若干小枝放射性组成圆形,这也是明代崇祯官窑瓷器的一大特点。明代崇祯官窑瓷器的市场价格不低,只要是真品,就会有大量人收藏。因而,一旦出现,竞拍非常激烈。不过,也有一个前提就是真品,因为现在市场中有很多仿品,导致收藏难度系数增大。所以,业内收藏人士也提醒大家,在收藏明代崇祯官窑瓷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鉴定真假。论价格肯定是崇祯瓷器价格高。

最新回答
含蓄的小懒虫
知性的乌龟
2025-08-20 23:18:37

万历官窑瓷器近期估价。明历官窑青花“四爱图”大-----估价:rmb2,820,000---估价日期:2016-03-12;明历斗彩葡萄纹高足杯---------估价:rmb1,310,000---估价日期:2016-02-11;明历官窑青花五彩瑞兽纹鼓-----估价:rmb1,250,000---估价日期:2017-03-11。
万历官窑瓷器近几年成交纪录。明历斗彩八祥瑞灵芝纹盌-------成交价:rmb4,120,000---成交日期:2017-03-01;官窑斗彩龙凤纹杯-------成交价:rmb4,970,000---成交日期:2017-01-02;明历斗彩葡萄纹高足杯---------成交价:rmb4,210,000---成交日期:2016-03-12;明历青花五彩花蝶云龙纹捧-----成交价:rmb4,570,000---成交日期:2017-03-12。这是近一两年万历瓷器交易价格,你可以看一下,参考一下。谢谢

爱笑的眼睛
无语的书本
2025-08-20 23:18:37

周杰伦的《青花瓷》让人们对于青花瓷这种瓷器开始有了更多的认识,青花瓷也是元明清三代运用比较多的瓷器之一,外形优美,即使在当代,也有极佳的观赏价值与意义。目前市面上的青花瓷大多是收藏用,在价格上也有高有低。有些人偏爱明代的青花瓷,就想要了解青花瓷的价格。下面是小编针对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

明代青花瓷价格谁也说不知道,主要要根据明代青花瓷本身的情况来规定。想要了解明代青花瓷价格的人,可以根据近些年来明代青花瓷在拍卖市场上成交的价格来做个估计: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2亿2千400万元。

明洪武青花四季花卉纹石榴尊:1亿九千万港币。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1亿4千万港币。

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1亿2千多万元。

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3千万元。

明隆庆青花团龙纹大缸:2千1百万元。

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3千万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明代青花瓷都能够卖到上面的这么高价,主要是要看明代青花瓷本身的质量和是不是官窑。明代青花瓷主要分官窑和民窑。官窑青花瓷做工精细、完整,讲究精神文化,一般都能卖到比较高的价格;民窑青花瓷粗诳豪放,价格没有官窑那么高。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明代青花瓷大多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是洪武、宣德(1368-1435年)年间;中期是正统、正德(1436-1521年)年间;晚期是嘉靖、崇祯(1525-1643年)年间。时期的不同对于青花瓷价格也会受到影响,早期青花瓷的价格自然比较高。

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在呈色与纹饰上、青料与胎釉结合等情况下都会随着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差异,而且有些瓷器工艺、烧法的改变等,导致青花瓷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众多时期青花瓷的评价上,宣德为上、成化次之、永乐最差是比较公道和标准。所以宣德年间出产的青花瓷,价格一般比较昂贵。

明代青花瓷价格与介绍就到这里,提醒大家明代青花瓷价格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是比较大,如果是官窑的话,品质又非常不错,价格一般只会上升不会低。市面上也有不少假冒明代青花瓷,在收藏明代青花瓷的时候要能够留个心眼,多认识一下明代青花瓷,避免买到假的产品。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瓷片收藏可以让人与古瓷器零距离接触,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片。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古瓷片的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瓷片的收藏价值

第一,它量大品全,容易寻找。自东汉至今,无论何朝何代,全国各地瓷窑林林总总,有的此起彼伏,有的长盛不衰。除有宋以来朝廷设官窑专为宫廷烧制非卖品的御用瓷外,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各地民窑,生产过数量极大的古瓷运销大江南北。虽经历史的振荡,传世的完整器为数不多,但这无数古瓷以残伤或碎片的状态仍然留存下来,或在窑址,或在弃坑,或在村落旧址,或在城镇遗迹,甚至田间地头、断崖陡坡都会有古瓷残片散布。它像一座古代瓷器的实物宝库,供给学习者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参考资料。

第二,古瓷片内涵丰富,信息量大,几乎专家著作中对各朝代各时期古瓷特征的所有论述,都能从古瓷片中找到实物证据,这为学习者从本质上理解古瓷特征与发展规律提供了直观的教材。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瓷器的造型、胎质胎色、釉质釉色、彩料呈色、纹饰特征、烧制工艺以及明代以降各朝官民窑器的款识花押等,都能通过瓷片的收集得到感性认知。古瓷片真是一部能看能摸的古瓷百科全书!

第三,碎瓷片真品率高,通过对它的观察学习能得到真知。一般说来,古瓷片大都是从工地、遗址以及古代各个时期人们生活过的地方出土或散布于地表浅层的。它售价低,利润少,几乎无人专门仿制,因此,在古瓷仿品泛滥成灾之今日,古瓷片的真品率是最高的,是古瓷收藏者最廉价、最可靠的学习材料。

瓷片收藏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城市化、小城镇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不夸张地说,整个中国像个“大工地”。如此的“大兴土木”,基础设施建设纷纷打桩筑基,带来一个直接的结果是:诸多不同年代堆积的文化层,因“掘地三尺”而见天日。几乎每个城市,均有基建带来的“抢救性发掘”。而一块工地,只要历史上该处有人“安居乐业”过,古瓷片被挖掘出的例子便不胜枚举,繁复缤纷。以往,也许偶然有爱好者来到工地寻寻觅觅,图省事的只需花包香烟钱,请推土机师傅手下留情,就能在推土掩埋之前,拾捡起一些有年代、著名窑口、图案完整而稀有的古瓷片。更多的情况是,这些古瓷片在施工者的“视而不见”中被掩埋。甚至,为了土地不含“杂质”,有些工程处还专门请人来拾捡这些“麻烦”,然后集中敲得更碎,倾倒河沟或掘坑深埋。无数古瓷片也许失去了再“见天日”的机会。

伴随着国内历史上的第4次收藏热潮掀起,在媒体的宣传鼓噪、周边收藏人士增多的影响带动、以及完整古瓷器传世少、价格越来越昂贵使一些初学者却步的情况下,拾捡无赝品、几乎“零成本”的古瓷片之风在这两年内陡然兴盛。以至于一旦一个新工地开工,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淘宝者”前来搜索;推土机师傅也“嗅觉灵敏”,附带主动“帮助”施工单位捡起混于土中的古瓷片然后“待价而沽”。古玩地摊、网上平台上,古瓷片的交易也开始“火”起来。

长期被藏主忽视、“不待见”的古瓷片,如今境遇稍稍改变,其价值到底何在

首先,中国是瓷之国,自东汉以后,瓷器出现,窑口陆续遍布大江南北,官窑、民窑、外销瓷,宋五大名窑,明永宣青花……瓷器的生产总量数以亿计。瓷器的特点是易碎,但神奇之处在于,碎了之后被掷弃到任何地方,无论是丢进河里,还是为泥土逐渐掩埋,这些瓷器依然千年不腐烂、消解,青瓷的花纹、图案及至釉下的“青花”均永不凋谢。山水、庭院,人物,花鸟,走兽……曾经的碎片待到重见天日之时,只需擦去泥土、积垢,水中一洗,即清亮如新。时代的特征、文明烙印一目了然。中国幅员辽阔,瓷器生产虽历时漫长,但除了宫廷、达官贵人之收藏,民间保存的古瓷完整器总体数量还不是很多,而古瓷片浩繁如海,灿然若星,真正存留完整图案者,也不是太多。加上许多古瓷片虽埋在大地中却不知具体在何处,有机缘在当下这个时代见天日且图案纹饰完整、稀缺者,总体而言,更是数量有限。

古瓷片的优点在于,它们“出土”后几乎没赝品,除非这瓷片所属的瓷器当初是仿品,但碎骨后到今天,因时间久远也成了文物。

瓷片收藏前景

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