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潘家园 由来

爱笑的镜子
敏感的大门
2023-05-03 21:21:19

潘家园 由来

最佳答案
秀丽的小蜜蜂
明理的冥王星
2025-08-21 17:51:49

北京有一个著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众多收藏爱好者的乐园,这便是潘家园旧货市场。近日,记者专程走访了北京潘家园国际民间文化发展中心总经理崔新未,请他聊聊这座全国最大、品类最全的收藏品交易市场。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一些不起眼的零散地摊,发展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收藏品交易市场,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吗? 崔新未(以下简称“崔”):潘家园旧货市场最早自发形成于1992年,当时北京乃至全国形成了一个全民经商的热潮,各类市场都应运而生,潘家园旧货市场就产生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最初只是一些商贩沿街摆摊,出售各种旧货,但后来越来越多,地摊从几十个发展到几千个,市场逐渐形成。1995年施行了“双休日”制度,使其更具人气。1995年至1997年,政府对它进行了规范管理和引导发展,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分两次投资了350万元建造了现在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于是地摊从街头走进大棚。经过几次改造,市场面积进一步扩大,后又建起了仿古建筑的店面,形成地摊式与店堂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目前,潘家园旧货市场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24个省市的商户经营的2700多个摊位,从业人员近万人,家具字画、玉器陶瓷、书籍钱币、服装服饰等各种藏品应有尽有,每天的客流量达六七万人次。到今天,潘家园旧货市场已经走过了13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它已经不只是一个街道或是地域的名称,而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的一个知名品牌,或者说是一个中国古玩和古旧物品交易市场的代名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记:那么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曾遇到过哪些困难? 崔:潘家园旧货市场作为全国很具代表性的一个收藏品交易市场,应该说它的发展还是经历了一个人们对它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从比较肤浅到逐渐深入的过程,走过了一条很不平坦的发展道路。潘家园旧货市场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民众给予了这个市场极大的关注,潘家园旧货市场从一开始形成就很火,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一种很旺盛的势头,很有生命力,说明它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反映了一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内在需要,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同时潘家园旧货市场在促进民间文物保护上也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 记:您认为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经营特色是什么? 崔: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经营特色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市场中有大量的古旧物品。比如古玩、古董这些收藏价值和收藏空间比较大的,也是人们比较看好的东西,可以让顾客有宝可淘,有漏可捡。二是地摊的经营方式。地摊是老百姓比较喜欢的一种交易方式,藏品就摆放在地上,人们穿行其间,可以随意观看,也许在无意中就能发现“宝贝”。但是,最近有关部门组织的中国十大古玩市场排行榜的评比没有把潘家园旧货市场列入其中,他们认为不符合评比条件之一就是由于地摊这种交易方式,但也许正是这个经营特色才使潘家园旧货市场吸引着众多中外宾客。三是假日开放。假日是聚集人群的最好时段,如果平时开放,就会有相当多的上班族不能前来,也就不会有“市”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潘家园旧货市场的一个经营特色就是假日开放。周末有很多收藏爱好者都把逛市场当做一种乐趣,一种休闲和习惯,可能逛一天不见得买什么东西,但从精神上和心理上能够得到一种满足和放松。四是市场经营的综合性。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个集文化品、收藏品、工艺品和装饰品于一体的交易市场,在这里可以找到全国各地带有不同地域特点的藏品,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记:刚才您也谈到潘家园旧货市场经营的藏品种类非常多,因此现在有些收藏爱好者感慨这里更像是一个民俗产品市场,同时市场的名称也被称为“旧货”,好像与古玩不是很贴切,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崔:收藏的范围非常广泛,潘家园旧货市场经营的藏品种类多就可以使各类收藏爱好者在这里都有所选择。至于这个名称,当时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成立初期,我国的文物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为了规避这个矛盾,我们起名为“旧货”,这样就避开了古玩、古董和文物,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会更好一些。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旧货”与我们市场所经营的商品应该说不是特别吻合。我们现在已经有更名的打算了,但由于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影响和名声已经在外,目前还不能做,另外如果我们自己不用这个名称的话,恐怕别人也会用,因此更名还需要过渡一段时间。 记:现在有一些政协委员指出,潘家园旧货市场开放时间太集中,每到周末逛的人很多,市场门前车水马龙,附近的道路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许多人呼吁增加开放时间,您认为这个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崔:刚才说过假日开放是我们的一个经营特色,如果改为每天开放顾客就会失去兴趣,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潘家园旧货市场周边的交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说还是很重视的,现在潘家园区域整个交通规划还没有完全实现,需要一段时间,我想随着政府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投入不断加大,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记:在总面积仅为43平方公里的潘家园区域内,有多家类似的收藏品交易市场,甚至有人称潘家园地区现已形成了古典文化商圈的初步模型,在这种同行林立的状况下,您认为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崔:目前,潘家园区域聚集了北京古玩城、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和潘家园旧货市场在内的多家收藏品交易市场,这几家都各具特色。北京古玩城完全是店堂式经营,商品大多适应高收入阶层的需要,北京古玩城书画艺术世界那就更高端了。而潘家园旧货市场适合的消费阶层可能更广一些,高中低3个档次都有,从经营和交易方式上既有店堂式,又有地摊式,不仅周末能形成一个交易高峰,平时古典家具和现代收藏品大厅也全天候开放,这是其它市场不能比拟的。因此,应该说潘家园区域现在处于错位经营阶段,不存在竞争问题,而是共同构成了这个古典文化品的交易区。 记: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经营非常火爆,有没有扩大市场规模的想法,今后有哪些发展计划? 崔:现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的规模相对稳定,如果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更好。目前,我们在认真总结市场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准备在全国省会城市选择一些比较有规模、有影响、信誉度高、效益好的企业作为加盟伙伴,全国中等以上城市或多或少都有类似不同规模的这类市场,因此我们实现起来还是有条件的。现在上海、郑州、石家庄等地的一些市场也有这样的意向,正在与我们联系接洽中,但我们现在还不急于推出去,比较慎重,认为条件还不够成熟,因为我们必须把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灌入到他们的市场之中。 记:如今,全国各地都有很多收藏品交易市场,市场上的藏品也种类繁多,但有些人却说真品越来越少了,您对现在全国收藏品交易市场及其存在的问题有何看法? 崔: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对精神生活也就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恰恰是这种星罗棋布,遍布全国的收藏品交易市场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这是个好事,是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盛世收藏嘛。同时这类市场对于民间文物收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一些文物光靠国家收藏无论从条件还是财力上都满足不了要求,但如果能藏宝于民,对于民间文物的保护是很有意义的。我相信,全国收藏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的确,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很多古玩、古董有相当数量都是赝品。赝品在历史上就有,一个物件,如果存量很小,但又有很多人喜欢,就只能做仿品,从满足人们需要的角度看这是有价值的,而且仿品能够做到十分逼真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水平的进步和传承。因此,市场上不可以卖仿品是没有道理的,但老物件是一个价,仿品是一个价,新品当老品卖那是不行的,市场中必须要有所规定。相信随着人们收藏意识、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赝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小。

最新回答
忐忑的电话
忧郁的早晨
2025-08-21 17:51:49

山村里一般收不到好的瓷片,除非那里有一个比较大的窑口.比如龙泉窑.
瓷片最热的市场在景德镇,北京,南京,扬州,杭州和上海,济南,福州等几个城市.其他城市的瓷片相对来说质量和数量都不高.
你要元明清的瓷片的话,最好是去南京,北京,扬州,上海,福州,景德镇等城市去买;如果是唐宋元时期的瓷片,那么北京,南京,杭州,扬州是首选,河南河北等地其次.
价格的话,具体看窑口,年代,工艺和稀有程度而定.
我曾有一批福建窑口的青花瓷片,平均五角钱一片就卖了.因为那些都是普品中的普品.
但同样景德镇窑的人物青花瓷片,却是五十元到两百元不等;如果是官窑或者民窑罕见纹饰,价格甚至高达千元.
北京潘家园的最一般的瓷片一般10-30元左右,上海藏宝楼是8-15元;中档一点的,30-50元;精美品,50-150元;珍品,150-500元;稀品,上千元
我个人最喜欢瓷片啦,你有好瓷片,和我交流一下哈

粗心的墨镜
机智的鱼
2025-08-21 17:51:49

1、潘家园旧货市场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南路,占地485万平方米,它是中国最大的旧货市场。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

主要经营各种旧货、工艺品及古玩,这里是品类最多的收藏品市场。每天清晨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这里购买各自喜欢的物件。

2、北京古玩城

北京古玩城,是全国首家文物监管旧货市场,坐落于京城东南,始建于1989年9月,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25800平方米,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有600余家文物公司、古玩经销商驻场经营,其中包括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丹麦等外国古玩经销商50余家。

3、天雅古玩城

天雅古玩城设计的街市模式提升了整个中国古玩行业的品味,更创造了恒久的商业传奇。目前天雅古玩城资深古玩经营商家670余户,主要经营翡翠、白玉、奇石、古玩杂项、瓷器、书画、牙雕、佛像、海外文物等上千个种类。

一、二层经营白玉、翡翠、宝石,三层是半宝石、古玩杂项经营区,四到六层主要经营古玩杂项,七层是书画、古玩杂项经营区,八层汇聚海外回流文物。

虚拟的柜子
欢呼的大白
2025-08-21 17:51:49
中国地名中,不乏有异体字存在,让很多人都念不对。比如,“神垕”,许多人也是连蒙带猜才知道,后面这个是念hou。翻开《新华字典》,你会发现这个这个“垕”字不简单。

在中国 历史 上,“垕”字仅用于两处:其一,如上面所说是一个地名,专门代指河南禹州市神垕镇;其二,明代有个隆庆皇帝,名叫朱载垕。

不过,这个皇帝活的时间不长,因为纵欲过度,不到36岁就嗝屁了。而河南神垕镇,则一直从明代流传至今,发展势头还不错。
神垕镇面积不大,大概有49平方公里,人口也就4万多。其中,3万多人集中在10平方公里的神垕镇区,靠传承下来的陶瓷文化技艺为生。

在宋代,这里是五大名窑之一——均窑所在,烧制出来的瓷器供宫中御用。此后一千多年,神垕人烧制瓷器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且已不局限于钧瓷。据当地小有名气的陶瓷艺人介绍,“神垕的匠人不仅熟稔生产钧瓷,而且擅长制作汝、官、哥、定等其它著名窑口的瓷种,甚至在磁州窑、耀州窑等其它窑口的瓷种制作工艺下亦不输于原产地的工匠。”
基于此,仿古陶瓷在神垕本地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烧制、做旧等流程均可在神垕镇中实现,且很多高仿瓷器专家也无法辨认真假。曾经在拍卖市场高价成交的各种高古瓷器,其实就是神垕一些当代民间高手的“杰作”。

除了“制作陶瓷”外,神垕镇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古玩交易中心。从地理位置上看,神垕镇位于禹州、汝州、郏县三地交汇处,而这三地均为中国著名的陶瓷文化中心,这位神垕发展古玩商贸提供了重要条件,素有“中原潘家园”之称。

据悉,神垕古玩市场创建于2001年,每逢周二开市,平常生产陶瓷的街道,摇身一变就成了销售古玩的店铺。在这里,销售的古玩不仅仅是陶瓷制品,而是五花八门,有铜器、玉器、石器、木器、首饰、字画等数十类上千个品种。
与此同时,这种古玩交易也反向带火了神垕的陶瓷仿古作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神垕人为了销售仿古瓷器,只能跑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千里奔波,或者只能坐等客户上门。如今,到了古玩市场交易日,神垕人只需要把自己制作的商品往街上那么一摆,即可供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们挑选,有实力的还发展成为“前店后厂”的生产—销售一体化企业。

不过,随着人们古玩鉴赏水平的提升,以及神垕镇高仿品的不信赖,没有清晰来源的高古瓷器终究会沉寂下去。如此一来,神垕镇又靠什么发展呢?

繁荣的花卷
淡淡的小蝴蝶
2025-08-21 17:51:49

古瓷片价值昂贵,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的新宠,那么你知道瓷片有哪些收藏的价值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片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片收藏




瓷片收藏价值

古瓷片有传世完整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凡历史上生产过的瓷器,都会因最终破碎而产生瓷片,而传世完整瓷器因为改朝换代、兵荒马乱,有些器皿已不存世。如景德镇前些年在施工中,掘出了大量的官窑瓷片。因当时是集中掩埋,今日拼出器型后,发现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发色,仍发现很多迄今为止,世人所从未见过的东西,甚至,有的制瓷技艺早已失传。如以往一直认为孔雀绿釉制品以明宣德朝为早,近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元代遗址中发现了基本可复原的元代孔雀绿地青花研盒等古残片,证实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中部出土的孔雀绿釉玉壶春瓶是元代制品的推断确实可信。而2005年北京西城区毛家湾1号发掘出全国最大瓷器坑,瓷器残片近百万片。瓷片显示当时有些器皿采用不施釉手法,此种技术目前已失传。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中国陶瓷》等理论书籍,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北京藏家白明,收集的古瓷片不仅量多且来自全国不同的窑口,还建起了“睦明堂瓷片标本博物馆”。其中有些珍稀的瓷片,当初得来的价格,皆高于一般完整器。笔者所在的浙江湖州,个人或群体古瓷片展览也不时举办。如,今年2月20日,湖州8位藏家联合展出了他们收藏的500余件精美古瓷片,既有“瓷之源”的德清窑原始青瓷,也有唐代长沙窑,五代越窑,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等“五大名窑”以及明代的青花等。一枚枚“文明的碎片”,带有先民使用的“文化体温”,闪耀着作为原始瓷发祥地之一的湖州及国内各地民窑先民的智慧和创造,也以独特的载体传播着中国的瓷器文明。5月10日,“积微居”收藏明清青花古瓷片也在湖州衣裳街古城区展出。

古瓷片收藏在近年来的一个“命运转机”,不仅是收藏群体扩大而带来的标本之需,更在于它因为精致小巧,蕴含货真价实的文化价值,从而被制成时尚的“工艺品”。

最早是在2010年以前,笔者就曾在江苏扬州文物商店内,看到了诸多晚清浅绛或民国新粉彩的人物瓷片,被机器切割、打磨出更完满的“画片”,通过包银制成种种挂件或饰品,既可佩在胸前,又可挂钥匙串。如此,这种古瓷片饰品,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而经典的结合。而其时的售价,也只在数百元之内。

事实上,以古瓷片做饰品,很多年前就在日本风行。佩戴它,不但风雅、时尚,而且也很有“文化”。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陶瓷很推崇,宋五大名窑的单色釉瓷片,本身很珍贵,“输入”日本的就更少。他们以金银包裹镶嵌,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而在更早的清代、民国,以钧窑、汝窑瓷片嵌入黄花梨或酸枝木内之挂屏,也时有所见。玩家马未都称其第一件上档次的藏品,就是一组钧窑瓷片挂屏。

近一两年,笔者在长三角很多城市的古玩店、文物商店,开始更多地发现此类古瓷片“工艺品”的显现。一些高古瓷如宋五大名窑或龙泉窑等,瓷片按原来“出土”的模样见售;明清有文字、图案的青花粉彩或单色釉的瓶底碗底盘底,被打磨后售卖;一些人物、山水、花鸟的瓷片,尽可能地“撷取”完整图案而制成挂件、饰品;硕大的残件被镶框做成更大的上墙悬挂“工艺品”……古瓷片获得了“新的生机”。来来去去的购置顾客,不仅有收藏爱好者,也有时尚的年轻男女。

在保证具文物级价值的古瓷片发现后,能上交国家的前提下,古瓷片制成“工艺品”的潜力很大。相对于一般的创意产品、现代文化产品,具有资源不可再生、积淀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特性的古瓷片“工艺品”,还有待更深入广泛的开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国民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加深入,此类古瓷片“工艺品”必将在市场上“更红”,更时尚、风雅、体面。而散落街巷、乡野的古瓷片,必会有更多人在业余时间去搜罗、找寻。古瓷片的春天,会因此而更灿烂,散发出浓郁、盎然而深远的文化馨香。

瓷片收藏的现状

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