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壁画的景德镇陶瓷壁画
至于世界瓷都——景德镇的陶瓷壁画,是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著称。那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在康家钟等陶瓷艺术家的支持配合下,创制了以《井冈山》为题材的陶瓷浮雕加彩壁画,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的词意,用于装饰当地政府礼堂,这可算是世界瓷都——景德镇解放后最早问世的一幅大型陶瓷壁画,这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幅陶瓷壁画;而用于装饰我国首都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以《井冈之春》为题的陶瓷壁画,则为另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所创作,其绘制也是出自世界瓷都——景德镇陶瓷彩绘名人集体之手,都是以其隽永的艺术魅力,在壁画家族和陶瓷艺苑中独领风骚。从此,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在世界瓷都——景德镇形成一股热,并影响到全国各地陶瓷产区都来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座落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我国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大兴创制陶瓷壁画之风,一次展出大小陶瓷壁画竞达二十幅之多,使陶瓷壁画创制进入旺盛时期。被誉为“瓷国明珠”的景德镇市艺术瓷厂,是一家兼营创制和复制陶瓷壁画的企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祝大年制作的《森林之歌》就曾得到该厂一批陶瓷彩绘高手复制成陶瓷画,高3米3,宽21米,它是由景德镇24位工艺师费时3个月在3000片瓷板上用新彩精致的描绘,烧制而成。那宏大幽深的意境,贴近生活自然气息,以及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写实中带装饰意味的艺术表现手法,均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追求和创造能力,作者根据有名风景“小鸟天堂”,并集中漓江、澜沧江等名胜创作,很好地表现了亚热带雨林、万木丛生、百花争荣、百鸟喧哗、生意盎然的景象,奏响了一曲生命之歌,镶嵌在首都国际机场,受到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王学仲设计的,也是该厂一批陶瓷彩绘高手复制成的,我国首次出口日本的《四季繁荣图》大型新彩陶瓷壁画,色彩柔和,清秀雅致,画面上呈现出中日人民在美丽的樱花盛开时,游览壮观的日本古典式上野村,欢快的大熊猫在大口地吃翠竹,象征吉祥的腾龙飞凤在富士山前舞荡。这幅壁画镶嵌在上野火车站的厅壁上,与环境非常和谐,显得气势格外雄伟,使人顿生“人在厅前立,身在画中游”之感。余工陶瓷壁画当前,要谈陶瓷壁画不得不谈余工陶瓷壁画。余工陶瓷壁画是一支集陶艺师、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和工艺师、工程师为一体的环境陶艺团队,由余炳锋教授担任艺术总监,艺术设计一流,技术力量雄厚,制作工艺精湛,陶瓷材质独特、丰富、精良,设有业务部、设计部、制作一室、制作二室、工艺材料研究室及施工队,门下有陶瓷壁画有限公司、景观瓷厂等。仅2011年重点工程有:由张婧婧教授设计、余炳锋教授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集旅游购物为一体的陶瓷古街——景德镇红店街设计制作的世界上首幅106平方米的高温(1220摄氏度)快烧釉中彩陶瓷壁画《景德镇红店街》,已成为红店街最亮丽的景点;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景德镇一江两岸设计制作的高8米、长542米的4336平方米的高温(1320摄氏度)烧成巨幅釉下彩陶瓷壁画《景德镇瓷与茶》,以一幅长卷的形势倘佯在世界瓷都的昌江河畔,为家乡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政府工程,景德镇沿江西路设计制作的陶瓷景观《瓷源》镶嵌在昌江两岸十八渡的山体上,“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陶瓷壁画与实物相结合,古代工匠挖掘瓷矿石,釉果的劳动场景以壁画形式描绘,而山体上的瓷石、坯房、窑房、窑炉、窑材、匣钵、青花瓷均以实物再现了古代制瓷过程,受到陶艺界的一致赞赏;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景鹰高速设计制作的世界上最大(高47米、肚径15米)的青花梅瓶(已申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证书编号:08197-1102-01)和最大(直径45米)的镂空青花八角瓷盘,成为高速上独特的景观;由余炳锋教授设计、担任艺术总监,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楼设计制作的1377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高温(1220摄氏度)快烧釉中彩陶瓷壁画《阳明山》(正在申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相信余工陶瓷壁画能创制和复制越来越多的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陶瓷壁画来;祝愿余工陶瓷壁画朝着洋溢时代精神,弘扬陶瓷文化,坚持艺术品味,拥有观念效应的目标,继续走下去,再上新台阶。
大自然中的花鸟不仅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以优美的品性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陶瓷花鸟画创作正是通过追求画外之情、象外之意的诗意性、内在意蕴,以细腻幽雅的技法表现以及感情色彩的建构,来形成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空灵悠远的艺术境界。
古人云:意造境生。艺术创作总是不同程度地包含着某些幻想的成分。重感情的幻想和浪漫在艺术创作中产生着巨大的作用。由于花鸟画对自然背景和环境的刻画多有诗意的注入,使得作品在揭示大自然美丽的同时,其形象变得鲜活律动、疏放空灵,达到“以气韵求其画”的效果,此时的艺术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形象的再现,同时也是艺术家理想世界的现实表达。创造绘画的意境,既要求“外师造化”的描绘,亦要求“中得心源”的抒情。自然界的生物本无精神可言,它只有自身的自然属性,而画家依据它们自然属性的特征、环境等特点,赋予它们以人格化的精神内涵,这样原有的自然植物在花鸟画家的笔下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之物,而具有了一定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也就是说一幅花鸟画的意境表现是花鸟画作品中画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转化为艺术力量后所传达出来的意境美。这种美,源自生活,造化自然,情意发自主观。意境是意和境的有机结合,是情与景的水乳交融,是题材与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
意境既体现客观对象的真实性,也体现着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和表现方法的多样性。意境的创造不是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而是画家经过长期钻研、学习、体验、创造出来的,是艺术思维的结果。要创造鲜活动人的意境,首先要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生活观察和体验,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创造,才能有新的立意。人们在谈绘画的意境时,常常会从画有诗意、诗境的角度来谈论,这说明浓郁的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特点。欣赏一件好的作品,会令你有在一种精神境界里神游的感觉,进而得到美的享受,这种美感形式即为意境,意境体现着“物我合一”的创造精神,意境深远才能耐人寻味。花鸟艺术作品的创作,较为明显的改变之一就是构图。粉彩花鸟画的构图主要分两类:一是折枝式,二是通景式(全景)式。这要根据陶瓷不同器型特点来进行构图。
1、瓷板、瓷盘类的构图:由于此类器型和国画一样均属二维空间,其构图方法与国画无异。国画花鸟中的折枝式构图,如:纵式、横式、斜式、垂式、团式、三角式等形式;国画花鸟全景式构图如:平远、高远、深远、综远等四种形式均适用于瓷板与瓷盘。
2、立体陶瓷的构图:如瓶、罐、缸、简等。因为是三维空间,其构图方法有的可采用国画构图,有的必须有所变通。应根据器型特点灵活运用。
①镶器的构图:此类器型是由数个平面相接而成,其单个平面与国画的构图一样,可以每个平面各画一景物,如四个面的镶器可分别画梅、兰、竹、菊。如画紫藤等花卉便可采用全景(通景)式构图,四面连续延伸组成一幅通景画面。
②瓶类立体陶瓷的构图:艺术陈设瓷中,此类器型居多。其构图方法也可采用折枝式。虽然此类器型是非平面的,但可从底部或上沿部下笔进入画面。瓶类另一种构图是通景式。所谓通景(全景)式,要求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成画面。画中景物的布局要有参差变化、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纵深感。国画构图法则中关于主宾、疏密、开合、藏露、虚实、呼应等关系,同样要妥善处理。如果从器型中部入画,可利用岩石、假山等物将花木的根部隐于其后,或者在花木的根部以石头、小草、苔藓等表示地面。总之不能给人产生无根之木、凭空而来的感觉,而且要注意画面的连贯性和点线面的关系。花木鸟虫等物的大小比例要协调。此外景物构图还应根据表现的对象及其精神气质来选择器型,或根据不同的器型来选择所画的对象。
粉彩花鸟是借鉴、吸收国画写意花鸟的特征和技法,结合陶瓷材质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装饰。粉彩写意花鸟在技法上脱去了粉彩工笔花鸟那种线条勾勒轮廓,层层洗染的工序以及工致、细腻的刻求,拓展、发挥了笔触、料色痕迹的表现力,强化了笔触和料色在运转流动中所自然体现出来的韵致,并吸收了书法的用笔,融书画于一体。在形象刻画上重简洁、提炼,重神韵意向,而且易于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作者的艺术个性。
1、粉彩花鸟的创作要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因为粉彩花鸟具有国画的特点,要求形象高度概括,笔法洗练,追求神似和韵味,所以一般不打轮廓,做到心中有数,从画主体开始,大胆果断下笔,每画一个局部都必须顾及到整体效果,边画边看,统筹兼顾,逐步完幅,最后细心收拾,臻于完善。
2、粉彩花鸟的水点技法。粉彩花鸟水点法以水来调和颜料,这样可以较好地表现笔角和料色的韵致。一般用玻璃白打底,画花朵时往往在笔毫上先蘸较淡的料色,笔尖上蘸少许浓料色,使料色产生由深及浅的色阶,然后进行描绘,自然分出层次,犹如国画中的没骨法。这样画出来的花瓣色彩层次丰富、滋润鲜活。所画的枝干也富有立体感,再以羊毫笔稍加皴擦,便产生出丰富的肌理效果。画叶一般用油性颜料,叶片不先勾线,先勾线的缺点是上料时容易被樟脑油渗开。
3、粉彩花鸟是指整体而言,并不排斥在某些局部采取近似工笔的装饰。总体上是形象简约概括,笔法洗练洒脱,料色酣畅淋漓,但某些局部可画得精致一点,以形成强烈对照。这样的画面才饶有情趣和韵味。一般情况下,枝干花叶为写意,而其中的鸟、虫可画工笔。艺术大师齐白石的大写意国画《红叶蟋蟀图》中,红叶与枝干是疏笔大墨大色,色泽酣畅淋漓,而蟋蟀则工细入微,整个画面生气盎然,耐人寻味。
此外花鸟作品讲究静中有动,动静结合,讲究映照、呼应,情景交融,以获得神形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和审美情趣。
意境的创造,是艺术思维的创造结果,它除了自然、生活、情意这些基本条件之外,还需要构思、构图能力、笔墨造型技巧,以及对诗、词、歌、赋种种艺术的广泛吸收,我们只有真诚地对待生活和艺术,执着地追求,才能在艺术实践中创造出更多的充满诗情画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花鸟画作品。
壁画,顾名思义,是指描绘在建筑物的空间或室内外的墙壁及天花板上的图画。那么,陶瓷壁画又是怎样的一种壁画呢简单的说,陶瓷壁画不同于其他质地壁画,但是却是从其他质地壁画中发展演练而来的一种独具风格的壁画。具体来说,陶瓷壁画这种工艺究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向大家详细介绍陶瓷壁画工艺,相信大家看完小编的介绍后,对陶瓷壁画将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陶瓷壁画工艺是利用建筑贴面的陶或瓷的原料,制成方块,拼成画幅,或刻或画,不是一次烧成,有的再加彩,又在一次低温下烧成;或在没烧成的坯块上,用釉下彩颜料作画,在一次高温下烧成;或在烧成的坯块釉面上,用釉下彩颜料作画,在一次低温下烧成。釉上彩也好,釉下彩也好,前者有古彩、粉彩、新彩等等之分,后者有青花、色釉等等之别,由于彩类种数繁多、综合装饰的陶瓷壁画,也有出现。不过,以新彩与粉彩相结合绘制的陶瓷壁画为最多。
陶瓷壁画工艺,既可仿古,也可创新,包括古今中外画种、尤其是国画、版画、油画、水彩画变形图案等等,均可达到其艺术效果,论画法,无论工笔重彩、还是兼工带写,也不论是描图装饰,还是明暗洗染都能任凭自由施展,这是任何材质壁画无法比拟的。如果能把所有陶瓷装饰方法都加以充分综合利用,融合于陶瓷壁画工艺之中,那么,它将会产生更加奇观瑰丽的艺术效果。 论色彩,亦相当丰富,表现力极强,陶瓷壁画工艺还有高温色釉绘画,使生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壁画,尤其是用仅一厘米正方大的各种不同颜色的釉面块瓷,直接在墙壁上镶嵌而成的壁画,更是一种创新。被装饰在我国首都北京饭店宴会厅里的《漓江新春》便是一例。久经不变,不怕潮湿寒热,还能抵御大气污染和光化作用的影响。
陶瓷壁画工艺和其它不同质地的壁画工艺一样,也成了建筑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建筑、古今名胜、楼台亭阁、别墅客厅、宾馆饭店、车站码头、机场地铁等等,一概适用,其社会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不过,陶瓷壁画的工艺流程,必须考虑到其能否明确地表现出建筑物本身的特性,并要尽量避免那种不合逻辑、没有艺术境界的装饰,或脱离建筑物本身特性虚饰,否则,就会破坏建筑物在艺术上的整体感,致使两者各行其事,以致不能与建筑物在造型风格上取得一致。
看完了小编对陶瓷壁画工艺的详细介绍,以及附上的几幅关于陶瓷壁画工艺的,大家觉得陶瓷壁画工艺怎样呢小编发自内心觉得陶瓷壁画这项工艺真的很绝美,抛开它悠久的历史不说,它融合了很多其它的质地壁画工艺,并在它们的基础上,发展到了一个独特并且惊艳的高度。想必这也是其它工艺作品所难以比拟的!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