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钧窑,拍出天价还差多远

魁梧的钢笔
忧虑的白羊
2023-05-03 14:56:59

钧窑,拍出天价还差多远

最佳答案
诚心的机器猫
羞涩的香水
2025-08-23 03:01:36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但同样是五大名窑,市场对于它们的待遇可是三六九等,大不一样。汝窑已经连续创造了过亿元的天价纪录,定窑本年度的秋拍,也已经成交过了千万元级钧窑始终不温不火,过百万就已经是最高价了。 为什么呢? 我们取苏富比本年度全球秋拍的样本,看一看钧瓷的市场表现。香港拍场表现最优异,主要是乐从堂品牌的藏品给力。 宋至金 钧窑天青釉敛口大碗 成交价:100万港元 宋至金 钧窑月白釉紫斑折沿盘 成交价:514万港元514万港元,已经是本年度秋拍,全球市场钧窑瓷器的最高价了。没有“乐从堂”的护持,香港拍场上的钧窑,只能基本维持在百万元以内了: 宋-金 钧窑天蓝釉碗 成交价:15万英镑任何一个瓷器品类的崛起,继而有天价的爆出,肯定需要时间,还要有一个契机。我们宁愿相信,也许是最好的钧窑器物,还没有在市场上出现目前,最好的钧窑仍在博物馆中,尤其是在台北故宫。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钧窑: 金 钧窑青瓷葵花式碗 高54公分口径171公分底径71公分、侈口、六瓣葵花式碗,浅壁,平底;右侧口沿平折,作三瓣花式宽板沿,其下有细圆条半环形把手。全器施略泛灰浊的天青釉色,器底有三个支钉。 金-元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高265公分口径217公分足径17公分、造型仿古铜器尊,口沿外敞,喇叭状长颈接鼓腹,足胫外撇而下,矮圈足。器外颈、腹、足胫各装饰突出的方棱四道,故称为「出戟尊」。通体罩施月白色釉,釉质乳浊,釉表气泡稯眼十分明显。施釉至足际,口沿及扉棱边缘釉薄处,皆呈土。底涂赭色护胎汁,足内弧形釉面莹亮,局部出现蓝彩,并刻有数目字「五」。现北京翰海 北京保利 2018春拍藏品甄选壹捌柒,壹伍一壹,壹零肆伍。 王女士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携手国内一线拍行。 金-元 钧窑天蓝丁香紫渣斗式花盆 高261公分口径27公分腹围842公分足径16公分、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长颈,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表光亮明艳,釉色内外不一;器外丁香紫釉于颈部渗出蓝色的条斑,腹部有一周淡紫色的釉彩。器内天蓝釉面屡见蚯蚓走泥纹。口沿呈褐色边,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目字「一」。 金-元 钧窑天蓝玫瑰渣斗式花盆 高233公分口径236公分腹围76公分足径138公分、造型仿古铜器,作渣斗型。口沿削去一段,加镶铜扣,扁圆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浓,釉面色彩绚丽,器外颈腹衔接处,粉蓝釉层中出现紫红色的彩斑,腹部大片玫瑰红釉层中又跳跃着蓝紫色的彩斑,足胫紫蓝色。器内呈天蓝。施釉至足际,修釉边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平整,露胎处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目字「三」 金-元 钧窑天蓝玫瑰紫仰钟式花盆 高235公分足径161公分、椭圆口、口沿外敞,深弧壁、上丰下敛,矮圈足,底挖渗水孔五个。周壁胎较薄,底足渐厚。通体罩施浓釉,釉色内外不一,器外口沿呈褐色边,口沿以下一周蓝色釉,釉面间杂着紫色的彩斑,顺着外弧壁往下,蓝色釉彩逐渐转成深玫瑰紫色,在蓝紫釉彩交接处,骤地穿过一条不规则的酒红色釉彩。器内蓝、紫釉彩相间。施釉至足际,足边修釉痕清晰可见,足底缘修饰端整,露胎处皆涂酱色护胎汁,底刻数目字「一」。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莲花式花盆 高165公分口径228公分足径119公分、作六瓣莲花形,胎骨丰厚,侈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外壁依随莲花之形,作鼓起、凹进的变化。平底挖五孔,矮圈足,足圈对应折沿亦呈莲花形。通体罩施浓釉,釉面不匀,口沿一道褐色窄边,外壁葡萄紫釉局部出现天蓝色的釉彩,内壁则蓝、紫彩釉相间。施釉至足际,足内周壁与外底皆涂酱色护胎汁。足底缘与口下伤缺处皆露灰土色胎,底印数目字「七」,并有清宫所刻「养心殿随安室用」的款记。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籽长方花盆 高148公分口纵164公分口横203公分底纵95公分底横131公分、花盆作长方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挖五孔,底接四云头形足。形制端整,胎骨坚致。通体罩施蓝紫色釉,釉彩浓稠,釉表气泡稯眼明显。口沿边呈褐色,盆外蓝、紫釉层交错相间,釉面出现几条蚯蚓走泥纹;盆内釉色天蓝。盆底涂褐色护胎釉,周边有支烧痕十四枚、数目字「十」及清宫所刻「建福宫凝辉堂用」的款记。四足底露灰色胎。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籽海棠式花盆 高118公分、花盆作四瓣海棠形,广口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深腹、上丰下敛,平底挖五孔,底接四云头形足。形制端整,胎骨坚厚,器表有原伤补痕。通体罩施蓝紫色釉,釉彩深浓,釉表气泡稯眼明显。口部沿边皆呈褐色,折沿下一周月白色的流釉,盆外花瓣形壁面蓝、紫釉彩晕染成一片,弧形瓣面之间的流汁呈紫白色。盆内釉色天蓝。盆底涂褐色护胎釉,周边有支烧痕数枚;四底足底露灰色胎,底印数目字「九」。 金-元 钧窑月白鼓钉洗 高94公分口径254公分底径185公分、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二枚,下缘十八枚。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月白色釉,器内釉层均匀,釉面表有数道蚯蚓走泥纹。器外于口下、弦纹边可见流釉痕,边棱皆呈米。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汁,周边有支烧痕十九枚。底刻有数目字「一」,并有清宫所刻「瀛台香扆殿用」的款记。 金-元 钧窑天蓝葡萄籽鼓钉洗 高85公分口径222公分底径16公分、敛圆口,浅腹、腹形如鼓,平底,三云头形足。口沿、腹壁各饰弦纹一道,鼓腹按饰鼓钉纹两周;上缘二十一枚,下缘十八枚。胎骨厚重,通体罩施浓釉,釉彩内外不一致。器内天蓝,器外一变为葡萄紫色,边棱皆作褐色边,内外釉面皆有蚯蚓走泥纹。施釉至足底,釉质浓稠,鼓腹外壁的弦纹几乎为流釉所覆罩。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并有支烧痕十六枚,底印数目字「二」,足底露灰土色胎。 金-元 钧窑海棠红莲花式盆托 高76公分口径235公分底径149公分、盆托作六瓣莲花形,圆口出沿,沿边作细棱一道。浅壁,壁面依随莲花形,作拱起、凹进的变化,平底,下承三云头形足。整体而言,胎骨厚重,庄重典雅,棱线分明。通体罩施红釉,釉彩绚丽深浓。器外紫红色釉层中间杂着褐彩,至内周壁转成紫褐色;底部又晕染成一片褐、紫、蓝交融的釉彩,色泽的分布与釉药的呈色,千变万化,无迹可寻。棱边皆呈黄褐色,尤以内周壁鼓起的弧形棱线最为明显。施釉至底足,外底涂褐色护胎釉,周缘有支烧痕十八枚,底印数目字「二」。 金-元 钧窑天青葡萄紫六方盆托 高63公分口纵136公分口横205公分底纵10公分底横149公分、盆托作六方形,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浅壁,平底,下承六足。胎骨厚重,造型规矩。通体罩施浓釉,釉质乳浊具光泽,釉表气泡稯眼明显。器内釉色天青泛白,器外天青、紫釉相间,釉面有蚯蚓走泥纹。施釉至底足,足边积垂厚釉,棱边皆成褐;外底涂褐护胎釉,周边有支烧痕十八枚,底原印数目字「七」,后为人涂掉,露出灰色胎骨。釉面有清宫所刻「养心殿明窗用」的款记。 金 钧窑天青釉胆瓶 高278公分公分口径34公分公分足径67公分、此件作品小口微敞,口沿钤铜扣,细长颈,胆形腹,腹部下垂,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质莹润晶亮,釉表开透明细纹片,施釉至足际,圈足外壁、足底缘无釉处,皆加涂赭色护胎釉,外底局部有刮痕。长颈瓶为宋代北方窑场盛烧的瓶式之一,在定窑及耀州窑中皆曾出现相似的造型;证之田野考古,甘肃华池县宋代窖藏、北京怀柔县亦有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月白胆瓶,以及英国戴维德基金会之天青紫斑胆瓶,即与甘肃华池县、北京怀柔县出土者同一样式。院藏天青胆瓶则与河南鹤壁集出土者相似,而略异于北京怀柔县或甘肃华池县之出土物。但从天青胆瓶颈部随着直线上升略渐外敞的情形看来,其原型亦当如前述作品,瓶口略外敞,有一道唇边。至于天青胆瓶的年代,因颈、腹线条犹同华池县的青釉刻花瓶,华池县窖藏伴出物龙泉青瓷荷叶盖罐为金、元之物,故窖藏之定年或介于金、元之际。另一方面,天青胆瓶之瓶式完全迥异余阎德源墓、冯道真墓之长颈瓶,阎墓定年于1190年左右,冯墓墓主冯道真葬于元至二年(1262年),故两墓所出造型相似的长颈瓶,皆为十二世纪后半叶以后的作品。在考虑天青胆瓶介诸华池县出土物与阎、冯两墓长颈瓶之间的情况,此件作品遂定年于金。 金-元 钧窑天青圆洗 高58公分公分口径181公分公分底径97公分、敛圆口,浅弧壁,平底无足。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层匀薄,口沿一道细棱,呈米。釉质乳浊,釉表稯眼多而清晰。全器满釉支烧,外底留有圆点状支痕五枚。此件作品形制、釉色及口沿棱边的作法,皆雷同河南禹州钧台窑址的出土物。 金-元 钧窑天青单把洗 高6公分口径174公分底径79公分、敛圆口,浅弧壁,平底无足。口沿一道细棱边,一侧装饰一弦月形窄边,下接圆鋬。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色局部泛灰,釉层匀薄,口沿呈米黄边,釉质不透明,器内稯眼密布,器底满釉,留有三枚支烧痕,其中两枚呈圆点状,一枚滑掉不清晰。 金-元 钧窑天青海棠式碟 高24公分口沿最长224公分底部最长181公分、形仿金银器,作四瓣海棠花形,折沿,沿边凸起一道细稜。通体罩施天青色釉,釉色泛灰白,釉层较薄,积釉处可见流釉痕,口沿的稜边呈米。全器满釉支烧,盤底流有圆点状支烧痕四枚,口沿稜边伤缺处,露出灰白胎色。 金-元 钧窑粉青圆盘 高29公分口径197公分足径118公分、侈口,折沿,周壁极浅,平底,浅圈足。釉色为粉青略泛灰,釉质匀细并有蚯蚓走泥纹。全器满釉支烧,底缘及沿边皆成米,盘底并有五枚圆点状支痕。 金-元 钧窑天青釉碗 高59公分口径131公分足径44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平底并有矮圈足。施釉为天青色釉,釉色则呈青绿色。釉质较不透明,口沿则有一道米边。圈足壁留下一道修釉边,足外壁、底缘与内壁无釉处,皆露赭土色胎。 金-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83公分口径19公分足径76公分、敛圆口,口沿一道细棱边,深弧壁,圜底,矮圈足。通体罩施天蓝色釉,釉质乳浊,釉色蓝中带紫,釉层由上往下垂流,口沿釉薄呈现一道米边,釉面稯眼明显,釉表开深色纹片。施釉至足际,圈足外壁积釉现象特别明显。足壁下端及底缘和内周壁无釉处,皆露赭褐色胎,外底釉层匀称。 元 钧窑粉青莲花式碗 高119公分口径227公分足径71公分、全器作八瓣莲花形,深弧壁,平底,矮圈足。外弧壁因莲花之形,呈现有如波浪般起伏的变化。通体罩施粉青色釉,釉质厚润匀净。施釉至足际,口沿一道米黄边。圈足外壁局部沾釉,足壁厚薄不均,足底缘亦不平整。倘若拿「钧窑粉青莲花式碗」与院藏南宋「官窑粉青莲花式盘」做比较,会发现同样形如花瓣的口沿,其最突出的点所对应到的弧壁,在官窑的作品中是凹进去的,但在钧窑作品中反而是凸出来的,这个特征倒与山西冯道真墓出土的「月白釉紫斑轮花盘」雷同,不过细究口沿的轮廓线,院藏「钧窑粉青连花式碗」远比冯墓出土者来得细致、清晰。 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107公分口径217公分足径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圆底,矮圈足,足壁微外撇。通体罩施天蓝色釉,釉质匀润清澈,釉层由上往下垂流,口沿釉薄呈现一道米黄边。施釉至足际,圈足外壁局部沾釉,胎面坚致光亮,足底缘不平整,圈足无釉处,露出土色胎。 元 钧窑月白釉碗 高82公分口径188公分足径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尖底并有矮圈足。足壁微向外撇。施月白色釉,或因火候不够,釉色略成黄灰,釉质不透明。圈足外底滴一滴釉药,中心微凸,圈足壁、底缘和内周壁无釉处,皆露褐色胎。足底缘经刀旋削,内缘高过外缘。 元 钧窑天青紫斑碗 高89公分口径15公分足径4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尖底并有矮圈足,足壁微外敞。造型神似莲子碗,施釉为天青色釉,口沿一道米黄边,釉面浮现红紫色斑纹,形成蓝天彩霞的装饰效果。釉表面开浅色纹片,施釉至碗壁下缘,外底中心隆起,加施釉药一滴。足壁、底缘和内周壁无釉处,皆露出褐土色胎。足底缘经刀旋削,底缘高过外缘。 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8公分口径183公分足径56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平底并有矮圈足,足壁微向外撇。施釉为天蓝色釉,釉色蓝中带绿,釉表开灰色纹片,口沿则有一道褐色边,釉层丰厚,由上往下垂流,于碗壁下缘可见积釉痕。整只圈足无釉,露黑褐色胎,外壁局部沾黏一些釉药。 元 钧窑天蓝釉碗 高72公分 口径175公分 足径57公分、敛圆口,深弧壁,尖底并有矮圈足。施釉为天蓝色釉,施釉由上往下并未完全至底部。釉层上薄下丰,口沿釉薄则有一道褐色边,碗壁下缘处有两滴釉滴垂流。整只圈足无釉,皆露出土褐土色胎。 金-元 钧窑天蓝三足炉 高76公分口径91公分腹围325公分、敛圆口,口沿一道窄边,短颈,腹部扁圆,三短足。通体罩施天蓝色釉,釉层丰厚,釉色蓝中带绿,口沿一道褐黄边,局部有褐色斑点,施釉至足际,三足釉汁积垂成厚釉。内底与三足底无釉,露出褐土色胎。

最新回答
怕孤单的宝贝
谦让的发夹
2025-08-23 03:01:36

这种瓷器的最有可能是清末时期的数字款,因为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约1000多年,但一直没有流行起来,直到近100多年时间才广泛流行,时间约是清末时期,我国历史上带有数字款识的是钧窑,自后再没有数字款的瓷器,你的这件瓷器严格说来不是数字款,极有可能是序号,这样就极有可能是现代瓷器,没看到,只是分析。谢谢

激情的帅哥
大气的宝贝
2025-08-23 03:01:36
楼主你好~你的是福建顺昌制造“花开富贵”花釉瓷碗,花釉始于唐,在宋代复色釉的技艺得到了很大发展。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仍然属于青瓷系统,它的天青、灰蓝、月白诸色只是浓淡不一、色度差异而已。钧窑瓷器上所出现的红紫色相是由于在釉中加入了铜,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比较敏感,它必须在还原焰1250度以上,才能出现美丽的效果。不能上手,确实不能判断真伪,但是从相片来看釉色着色均匀,胎体光滑,最差也不会是近仿。还有楼下的,我没有说是宋代的,只是说不是近仿!!!!!!!!而且我有乱估价格吗

仁爱的音响
魁梧的老虎
2025-08-23 03:01:36

如果你热爱寻宝,或者时常关注一些拍卖会或者鉴宝类节目的话,那你一定知道宋代五大名窑。对于门外汉来说,一件古代的工艺品,纵然有它的历史价值,可当你看到一件造型极其简单的瓷器,竟然能拍卖出天价,而有时候价值连城的它们,仅仅是一个不足一握的小碗、小碟,甚至只是一块碎片,这时你就该哗然了。问号升起之前,我想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是的,它们就是传说中的五大名窑瓷。下面我们来介绍下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其不仅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还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它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恢复钧瓷烧制,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钧瓷是中国陶瓷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但是它很特别、很另类,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有着与众不同地位。东汉开始出现的瓷器,至唐代时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有例外。钧瓷则不同,它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至此,你可能已经可以初步领略到钧瓷的魅力,但是百闻不如一见,想尽情感受,还是希望能在真身面前一睹芳容。笔者不才,曾经在书中读到作者亲见钧瓷的感受,那么,看完这些的你,一定也在想象,那些识货的考古学家在第一次看到钧瓷的眼睛,是怎样的惊讶,和狂喜。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更加认识钧瓷!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中国最早的官窑,宋代官窑、元代枢府窑、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都是历代著名的官窑。宋代“官窑”号称“五大名窑”之一,分有“新官”、“旧官”之称,前者为南宋官窑,后者为北宋官窑。产品也称“官窑器”,是对民窑器而言;官窑器多按颁发式样承做。宋室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官窑,先置修内司官窑,后立郊坛下官窑,修内司窑址迄今尚未发现,现已确认的只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专烧青瓷。

钧瓷

钧窑有两大特色,即乳光釉和窑变。钧窑的基本釉色是深浅不同的各种青色,可分为天蓝、天青、月白三类。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成后就出现变幻莫测的红色窑变,有玫瑰红、砂珠红、海棠红、茄皮紫、胭脂红、鸡血红许多种。整个器物红紫相映、青白相间,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青瓷的另一特色。钧釉中的紫色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各种紫色是由于红釉与蓝釉互相融合的结果。钧瓷釉面上有一重要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后人在仿制宋代钧瓷时就无法烧出同样效果,因而是否有“蚯蚓走泥纹”成为鉴定宋钧瓷的重要依据。宋钧瓷另一特征是器外底普遍刷一层芝麻酱色釉。

哥窑

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当作划分时代的一条线索。”显然,“攒珠”指的是哥窑器中之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物的内壁和外壁或内身和外身上。

定窑

定窑白瓷的驰名始于北宋,而定窑白瓷的烧造则始于唐代。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涧磁村,唐代的定窑白瓷具有与邢窑白瓷相似的特征。定窑器物的底足类型不多,主要分为平底与圈足两大类,而其圈足具有与其它窑口器物圈足明显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后覆烧成型的定窑器上。定窑器物,尤其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整器。

汝瓷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汝州而得名,盛于宋,终于明。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汝官窑以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晶莹多变取胜。

认真的发箍
飘逸的航空
2025-08-23 03:01:36

导语: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太多太多优秀的文化瑰宝。有为世人所熟知的四大发明,有被人广为流传的“国粹”京剧,有传统的优秀技艺中医等等,太多数不胜数的优秀物质。那么,关于瓷器呢,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小编今天要介绍的是一种宋代的钧窑,关于钧窑,小编最初也仅仅是听说过,不过在经过一番查阅资料之后,下面,让小编来为您介绍吧。


  一:制瓷业的概述

说到瓷器,很多人都会想到唐朝的唐三彩以及唐代的青窑和白窑;很多人也会想到宋代的五大瓷窑;很多人也会想到明清时期的珐琅彩、五彩瓷和雍正粉彩。这些都是我国瓷器行业中的代表,诸如宋代的“瓷都”景德镇。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制瓷业中中心,其制作工艺闻名世界。而关于钧窑,是宋代五代官窑之一,这五代官窑主要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所谓“官窑”,就是专门为皇宫用品专门使用所制作的,那么这些瓷器的质量以及工艺制作的复杂程度就不用做详细介绍啦,皇帝用的东西,谁敢不用心制作呢。


  二:钧窑的价格

最近古代艺术品行业爆出重磅消息,由澳门舍得拍卖行拍出创记录的拍卖价35亿港元天价,约合人民币316亿。而被拍的艺术品就是宋代五大名窑其中之一的定窑所制的美人枕。这真真是艺术品,哪有人能够在脖子下面枕一个316亿的艺术品,小编最初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都惊呆了。


与此同时,同为五大官窑的定窑拍出的瓷器价格是如此之高,那么钧窑所制瓷器的价格会低吗小编通过查阅资料找到,在2001年,由美国MR Falk收藏拍卖行拍出一件宋代钧窑天蓝釉紫斑大碗,其最终的成交价格为100万美金,约合1100万人民币。不过,由于现代市场上钧窑的真品实在太少,像美人枕这样大型的瓷器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价格能够达到惊人的316亿也是理所当然。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得钧窑的瓷器在市场上的价格一路走高,并备受收藏家的喜爱,而且,据客观观察,在未来,钧窑的价格还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


瓷器作为一件艺术品,其价值不是所代表的人民币是多少,更多的是对中国古代制瓷业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在这个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遗忘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鉴别钧窑瓷器可以看胎质,钧窑瓷器有粗胎、细胎、厚胎、薄胎、夹砂胎之分,若是粗胎钧窑瓷器则大多是民窑。真钧窑瓷器胎质以厚胎著称,也有少量的薄胎和夹砂胎出现,其一般胎体规整,匀净者极少。假钧窑瓷器胎质较薄,并且胎体十分匀净,还常有气泡出现。

鉴别钧窑瓷器可以看釉色,真钧窑瓷器上的釉色以天青色最为常见,能给予人一种失透感,在釉色浓淡变化方面也有浓深、较浅、浅淡等三个层次的变化,能使人产生无限遐想,假钧窑瓷器上的釉色并无层次变化,看起来比较死板,并且釉色极其鲜艳。

鉴别钧窑瓷器可以看纹饰,真钧窑瓷器上的纹饰极少,几乎是排斥的态度,即使上面会出现一些纹饰,也多以花卉纹为主,纹饰布局合理、流畅自然,讲究对称之美,色彩也多为铁锈色。假钧窑瓷器上的纹饰则显得比较丰富,但线条则显得有些死板,色彩也是五彩斑斓的。

钧窑瓷器的相关艺术特色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中国青瓷历史悠久,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产的主流。钧瓷以其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特殊美感和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它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的珍视,并进入名窑行列之中。

宋钧特别是官钧窑的作品,窑变釉色自然温润,真正体现出火的艺术。宋钧瓷窑变釉色大体上分为三类:

一是窑变单色釉,主要有月白、湖蓝、天青、豆绿等;

二是窑变彩斑釉,以天蓝红斑或乳白紫晕为代表;

三是窑变花釉,主要有丹红、海棠红、霞红、木兰紫,丁香紫等品种。

其中以窑变花釉的艺术价值为最高,因为它最能代表钧瓷自然窑变的风格神韵。大多数意境精妙的景观图画,都是由花釉窑变自然形成,从而使瓷器成为艺术珍品。

百度百科-钧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