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拍卖价格
2008年中国瓷器前十大高价排行,清代乾隆官窑占四件,三件粉彩,一件青花;明代瓷器占三件,分别为钧窑、釉里红和甜白釉,年代皆集中在15世纪前半的明代初期;南宋官窑两件,元代青花一件,虽仍以明清官窑瓷器为多数,清代彩瓷也占一定比例,但已较往年减少,反之,宋元瓷器所占比例较往年提高。 此外,单色釉瓷器达三件、青花两件、窑变釉一件,居最高价者为南宋官窑等,由此数点观之,显示出中国瓷器市场益形多元,藏家买主购藏视野更加开阔,陶瓷相关知识更加深入。成交价与去年相比大体相若,成交地点仍以香港七件占大多数,其次中国两件,纽约一件,香港高价瓷器的国际市场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至于成交时间则有八件落在上半年的春拍,两件在秋拍,符合去年9月中旬后,全球性金融风暴爆发影响艺术市场交易的事实。十大高价瓷器详细介绍如下。 第一名为香港苏富比4月11日编号2601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高225厘米),小口,细长颈,丰肩,圆腹,全器满施如丝缎般饱满的粉青色釉,釉厚度在肩膀和足部变薄,故产生金线般的细长龟裂纹,器底刻写「玉津园」三字,刻划处发现朱砂颜料残留,失去碟形口的长颈边缘与器底镶有金边,购藏于二次大战前的日本关西。 1978年10月15日~11月12日曾于大阪市立美术馆「宋元美术」特展展出,原估价待询,底价超过5,500万港元,成交价6,752万7,500港元。 第二名为香港佳士得12月3日编号2388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高457厘米),器颈与器腹通体在粉红色地上,以各色粉彩描绘姿态各异的蝴蝶飞舞于各种折枝花卉间,粉红色地上满施轧道纹样,口沿处另饰黄地紫花,肩部饰如意云饰带,近足处饰含纹样之花瓣形饰带,为目前仅见例子。 此瓶源于19世纪英国最负盛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阿尔弗雷得?莫里森(AlfredMorrison)的放山居(Fonthil)旧藏,阿尔弗雷得为英国19世纪平民首富纺织业大亨詹姆斯次子并继承家业,毕生致力于艺术收藏。放山居珍藏传至约翰?莫里森手中时,此拍品方由英国学者詹宁斯(SoameJenyns)收录于其1951年的著作《LaterChinesePorcelain》中,预估价4,500万~6,000万港元,成交价5,330万港元。 第三名为香港苏富比4月11日编号2508的15世纪明代〈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高22厘米、径282厘米),圈足微外撇,全器施天青色乳浊釉,口沿釉薄呈铁褐色,内外壁有明显的蚯蚓走泥痕,盆底有五圆孔,圈足内露胎呈深褐色,并有数字「二」戳印纹,为戴福保旧藏,1985年5月21日香港苏富比上拍,收录于2005年出版的《乐山堂藏瓷》。 仰钟式器形在钧窑花盆中少见,器形、釉色、戳印数字皆相同的例子可见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其它同器形但施紫红釉且尺寸不一的数字钧窑花盆可见于日本出光美术馆和台北故宫。原估价待询,成交价3,952万7,500港元。 第四名为香港佳士得5月27日编号1566明洪武〈釉里红梅竹茶花纹军持〉(高152厘米),小口出沿,短颈,扁球形腹,平底。一侧有流,小口,包金,无执柄。通体釉里红纹饰,口下饰莲瓣纹、忍冬纹,肩饰云头纹,腹绘竹、梅和牡丹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 釉色洁白莹润,发色鲜明艳丽,原为RuthDreyfus所藏,后由赛克勒博士(DrArthurMSackler)收藏,1994年12月1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军持是梵语「kundika」的音译,为佛教僧侣和伊斯兰教徒饮水或净手所用的盛水用具。军持属于外销瓷,明初洪武年间虽然一度实行海禁,但瓷器的出口却没有停止,作为宗教器物的军持远销到亚洲、非洲和欧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在东南亚就有釉里红和其它品种的军持出土,表明了当时东南亚地区的教徒对中国军持的赏识。原估价待询,成交价3,392万7,500港元。 第五名为香港佳士得5月27日编号1582清乾隆〈御制青花跃龙捧寿六方尊〉(高51厘米),器呈六方形,撇口,细长颈,颈饰螭龙耳,垂鼓肩,敛腹,底足外撇,通体以钴蓝青花描绘各式纹样,口沿、肩及足墙均饰回纹,颈上下饰如意纹和莲纹,中间饰篆体「寿」字,腹绘五爪龙抱篆体「寿」字珠宝,近足处绘蝉纹、螭龙纹和连珠纹,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为乾隆督陶官唐英设计创新作品,乾隆七年的清宫档案中有相关记载,北京故宫收有一相同对象。 1998年11月香港佳士得和1994年香港苏富比分别拍出相同器形和纹样的黄地青花物件,先后经戴福保和EvelynAnnenbergHall收藏。原估价待询,成交价3,280万7,500港元。 第六名为香港苏富比4月11日编号2821清乾隆〈黄地轧道锦纹粉彩开光式「婴戏龙舟」图螭龙耳扁壶〉一对(高264厘米),平底扁壶具两螭龙耳,两面于绘各式花卉并轧道装饰的黄地上开光,开光内以各色粉彩细描河面上众孩童协力竞渡的两艘龙舟,河岸旁亭台里挤满其它看热闹的孩童,有的舞龙、放风筝,有的提灯笼、放鞭炮、鼓奏乐器,活泼热闹,为乾隆时期仅见的粉彩扁壶器形。 其它乾隆时期粉彩扁壶于器形上同中有异,有的有三口,有的具窄足,有的为方底。原估价待询,成交价3,168万7,500港元。 第七名为北京翰海5月11日编号2183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镂空开光粉彩荷莲童子转心瓶〉(高281厘米),由内瓶、外瓶和底座分别烧制后组成,内外瓶套合后放于瓶座上,座上突起处嵌入内瓶底部凹槽,内瓶因此可旋转,内瓶上部即外露的瓶口与瓶颈。 口外撇,粗颈,溜肩,鼓腹,圈足,器表以粉青釉为地,自上至下以金彩描绘蕉叶纹、如意云头纹、花瓣形纹、仰覆洋莲纹等,并于器腹四面椭圆形开光,开光内镂空雕粉彩荷花与荷叶,可透视白地内胆上所绘之粉彩采莲图。颈部堆塑四童子,分着金红、浅绿、粉紫和天蓝色衣服,外底具「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原估价待询,成交价人民币2,133万6,000元。 第八名为香港苏富比4月11日编号2927元〈青花缠枝牡丹「海马」图狮钮盖罐〉(含盖高42厘米,罐高318厘米),胎体厚重,唇口,束颈,丰肩,鼓腹,白胎上以浓艳钴蓝釉绘饰多层隔弦纹饰带,唇口下饰朵花菱形纹,束颈处饰卷草纹,颈下端隔环状突起饰缠枝带叶莲花纹;丰肩处饰内含海马纹如意云头,马匹姿态各异,奔腾于水波翻涌的海面上,肩两旁贴狮形铺首,腹部另饰带叶折枝牡丹纹,盛开的牡丹正侧俯仰交错,近足处再饰卷草纹和花瓣形纹,底部露胎呈烧后火石红。此罐后配一狮盖,纹样大方,气势磅礴。 曾于1977年假东京三越百货店「东洋の染付」展出,1978年假大阪市立美术馆「宋元の美术」展出,1985年假大阪东洋陶磁美术馆「元の染付展」展出,收录于1974年东京出版《陶磁大系》第41册、1976年东京出版《茧山龙泉堂七十周年》第一册、1978年东京出版佐藤雅着《中国陶磁史》、1980年东京出版《宋元の美术》、1981年东京出版《世界陶磁全集》第13册和1998年北京出版叶佩兰着《元代瓷器》。 无盖的类似对象可见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炮门宫博物馆、英国牛津艾胥莫里安博物馆,缺颈的类似残件可见1963年12月3日伦敦苏富比拍卖,同样装饰题材的梅瓶可见于土耳其伊斯坦堡炮门宫博物馆。预估价2,000万~3,000万港元,成交价2,272万7,500港元。 第九名为中国嘉德4月27日编号2110南宋〈官窑琮式瓶〉(高195厘米),器形仿新石器时代良渚玉器作玉琮造型,圆身方角,四角皆分五节,釉色灰青,厚润如堆脂,釉光盈润,釉面出现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于烧窑后出现的金丝铁线大小开片,采垫烧法烧制,故底足露胎现出一圈含铁量高的黑褐色「铁足」,典雅稳重。 类似对象可见东京国立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和台北故宫。曾先后于1995年10月7日和2006年6月26日的北京翰海拍卖,预估价人民币1,800万~2,500万元,成交价人民币2,016万元。 第十名为纽约佳士得9月17日编号245明永乐〈甜白釉暗花牡丹纹梅瓶〉(高324厘米),器形饱满端整,口沿下方刻画一圈内含花卉的如意云头纹,器腹通体刻画缠枝牡丹纹,近足处则刻画卷叶纹饰带,之后于全器覆盖永乐时期独创的甜白釉,纹样若隐若现,甚具韵致,较小的类似对象分见于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 预估价60万~80万美元,成交价277万500美元。 祝你好运
瓷器是很常见的收藏品之一,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要收藏瓷器。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器收藏入门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器收藏入门书籍
1、《中国陶瓷》冯先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
全书共分五编:古代陶器、原始瓷与青瓷的烧制成功、隋唐五代与辽的陶瓷、宋金时期的陶瓷以及元明清时期陶瓷等。考文物专业人员时候,必读的基础书,通俗易懂,内行可以入门,外行粗度也不会生涩。掌握一些中国古代陶瓷的总体特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每一个年代按着种类来区分,图少,理论性比较强,实操性比较弱。
2、《中国陶瓷史》,作者是叶喆民,新知三联店出版的图书(陶瓷专著)
以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为基础,补充近20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认识,修订而成。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生动、翔实,阐述了中国历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贸易往来等变迁。文物考试推荐参考书,虽然每年都考不了十分的题。此书应该和冯先铭的《中国陶瓷》放在一起,补充《中国陶瓷》少图的特点。此本着重于陶瓷的发展历史,比较简略。由于图多,阅读起来不乏味,而且权威。为无基础的人力荐。
3、《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两木出版
本书是耿宝昌先生积毕生心血写就的一部经典之作,内容论述周详,剖析精微,足以启迪后学,发人深思,实数文物鉴定方面富有真知灼见、图文并茂之难得佳作。本书主要内容有明代瓷器鉴定包括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代瓷器鉴定包括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明清瓷器款识,仿古与后仿瓷。此书为著名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老先生的唯一著作,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古董瓷器收藏方法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韩国历史上盛产李朝白瓷的时期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明朝,韩国人对它们极为珍视,品相上乘的李朝白瓷常常会被韩国人视作传家宝贝。目前,李朝白瓷佳品的拍卖成交价多在数百万元人民币,一般白瓷也有数十万元人民币的落锤价。虽说其在拍场上的价格远低于同时代的明朝青瓷,但相比现代的爱马仕瓷器而言,400 多年前的古瓷显然更具收藏价值,使用起来也更显“高大上”。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器少、人无我有,这样的古瓷便是人之所欲。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在当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多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而剧中的李朝白瓷因在16 世纪被韩国部分民窑模仿烧制,因此在总体稀缺性上尚不算极为罕有,都教授使用它们做餐具也不算太过暴殄天物。
第三,古瓷的价值还在于瓷器是不是“美”。器物精美、制造工艺复杂或别有艺术情趣的作品自然受人追捧,其收藏价值也就愈高。具体而言,古瓷器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型,看古瓷的器型是否完整、端正,是否能给人以堂堂大气或秀丽典雅的美感;二是装饰,判断古瓷还在于它的刻划、模印、贴塑、施釉、绘画、题词等装饰手法是否得当,装饰效果是否能产生相应的艺术美感。越是造型完整端庄、装饰得当的古瓷器,其市场价格也越高。在剧中,女主千颂伊在打扫客厅时不慎打破的瓷罐正是因有朝鲜16 世纪著名才子许筠先生的亲笔题词,所以其装饰之“美”、身价之高便不比寻常,所以也难怪“八风不动”的教授亦心疼得不能自已。
瓷器的收藏价值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
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价的精品,但部分国宝级瓷器并不在中国国内。欧美人士在结婚时,便特别喜欢送赠高级瓷器茶具。
瓷器做为古代文物的一种,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瓷器有三方面收藏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历史认知价值和经济投资价值。其经济价值决定于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同艺术价值的完美统一,造就了经济价值的高昂。
在古代,瓷器代表着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地位、习俗喜好、文化艺术修养、宗教信仰和制瓷工艺水平,甚至是使用者及制造者思想意识,根据使用者的地位在制造时被划分成了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两大发展系列。
事实上、任何一个时期的民窑瓷器都拥有着比官窑瓷器更加广泛的使用群体,更加活泼的艺术思想,体现着民众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好恶取向和思想变化。而历史的风雨虽然让绝大多数民窑瓷器湮没于历史的长河,让其中的幸存者焕发出灿烂的彩虹。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投资官窑瓷器实际上是投资它的皇家地位,而收藏民窑瓷器,收藏的是民窑瓷器的多元思想。
目前市场中能见到的明代民窑瓷器完整器多为青花罐和碗盘,彩瓷完整器十分少见,其中罐的市场价值已经很高,只有盘碗碟的价格还徘徊在相对的市场低位,呈现出理论研究和市场价格的两大洼地。
瓷器的质地较陶器致密坚硬,且光滑不易吸水,气孔壁较小,在纤维结构上含有较多的玻璃态和一定量的莫来石晶体,这些组合成瓷器的特征,即光线、有害气体、虫害等都不会对它产生作用。但在制造过程中的某些缺点及本身材质所限,瓷器脆而易碎,所以,瓷器保护的重中之重是防震、防挤压、防碰撞。小件瓷器必须入锦盒收藏,而且要一器一盒,以防相互之间的摩擦碰撞。裸放的大件器物要放稳,周围环境中不能有易倒的硬物。虽然瓷器不怕有害气体,但某些物质的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