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1994-03-10在四川省乐山市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注册地址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九峰路马鞍山二号。
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11100206960517F,企业法人姚钦,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水泥、水泥制品,石棉水泥制品、砖石、石灰石、轻质建筑材料制造、销售;水泥包装袋、塑料编织袋加工、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四川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128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5家公司,具有3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嘉华特种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采石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景区内有翠螺山、广济寺、三元洞、三台阁、太白楼、林散之艺术馆、万竹坞等诸多景点。 地址:采石镇唐贤街1号;交通:采石矶的交通非常方便,自驾车的话从沪宁高速公路到马鞍山市。如果从市内坐公交车的话,在马鞍山市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乘坐4路公共汽车(票价1元,约20分钟),至采石风景区。 开放时间:6:00—18:30(夏),6:00—18:00(冬),门票:50元,翠螺山索道单程15元,联票20元。 电话:0555-2101058
李白墓园 背依青山,面对青山河,山青水碧,环境幽雅,与采石矶、天门山形成李白文化旅游线。园内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青莲书院、十咏亭、盆景园等景点,以清代徽派建筑为主,是研究李白及其诗文、欣赏书法作品、品味园林艺术的江南著名文化旅游景点。地址:当涂县太白镇,交通:乘坐马鞍山到大陇、黄池的中巴可达。 开放时间:8:00—17:30,门票:30元,电话:0555-6683504
濮塘风景区 位于马鞍山市东郊,分为黄庄、剑湖和陵轩三个景区,虽与市区相距不远,却清幽静谧,如世外桃源。景区内层峦叠嶂、飞泉叮咚、竹海苍茫,为休闲度假的胜地。竹海、古树、清泉、钟鼓、怪坡并称濮塘“五绝”。黄庄景区位于濮塘东北部,主要特色是幽谷和清泉,有篁林古道、九龙戏珠、幽谷古庵、龙泉寿树、星湖山村等景点;剑湖景区位于濮塘西南面,主要特色是湖光、山色和鸟语,有剑湖画舫、绣帘鸟语、钟鼓奇观、龙尖揽胜等景点;元旭景区主要有供人瞻仰凭吊的烈士塔、烈士墓和展览馆等。地址:花山区濮塘镇,交通:市内乘坐游2、7路公交车可达。开放时间:8:30—17:00,电话:0555-3151666,门票:8元
三国朱然文物陈列馆 三国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之墓发掘于1984年6月,曾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我国三国美术史的空白,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地址:雨山区朱然路3号,交通:市内乘坐131路公交车可达。 开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夏)、14:30—17:00(冬),门票:7元,电话:0555-2515857
雨山湖公园 雨山湖,旧名洼儿塘,又称娃娃塘,是一个清澈见底,透明如镜的人工湖,周围有九座山峰远近错落,素有“九峰环一湖”的美称。因湖而开辟的公园景色秀美,还建有动物园和游乐场等,是人们休闲憩息的佳处。地址:雨山区湖南路中段29号,交通:火车站乘10路公交车可环湖游览。市内乘2、3、6、13、14、28、127路公交车即到公园处。开放时间:6:30—22:00,门票:免费,电话:0555-2519128
小九华山 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风景区的必经之地。相传,地藏王曾在这里住过,故留下许多神奇传说。山上准提寺始建于唐代,屡经战乱,数次重修,香火一直延绵不断。由于山峦秀美,香火极盛,酷似百里外的青阳九华山,所以人称“小九华”。地址:采石镇,交通:市内乘坐游1、4路公交车可达。开放时间:8:30—18:00,门票:免票,电话:0555-2103420
谢公祠 谢任宣城太守时在青山山南建了自己的住宅。后来他冤死于狱中,当地老百姓将他的住宅改建成纪念祠堂,李白生前曾多次前往吊祭。地址:当涂县太白镇,交通:乘坐马鞍山到大陇、黄池的中巴可达。由李白墓园继续搭乘汽车,前行不远即到。门票:免费
朱然文化公园 北邻朱然墓,是以三国名将朱然以及三国文化为内涵的纪念性主题公园,园内尚保存部分古墓。全园由朱然纪念广场、三国文化广场、朱然家族墓地保护区、休闲活动区、共青林、三国文化陈列馆六大景区组成。地址:雨山区湖西南路667号,交通:从马鞍山火车站广场乘坐10路公交车可以抵达。门票:免费,电话:0555-2224940
园艺村农家乐旅游示范区 坐落在青山脚下,与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园一山之隔,目前是安徽省最大的桃树连片生产基地,。成片的桃树北起姑溪河畔的晋朝古文化遗址,南至唐代名宦李阳冰故宅的万佳山,绵延数十里,形成了万亩果园,十里桃花的独特景观。近年来,该村以花为媒,以节会为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旅游兴业的成功之路,先后成功举办“桃花节”和“摘果节”,被批准为马鞍山市首批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地址:当涂县护河镇园艺村,交通:乘坐马鞍山到大陇、黄池的中巴可达,门票:免票。
甑山禅林 最初兴建于唐代,是一座禅宗丛林式寺院,为当涂远近闻名的古寺之一,历史上时有兴废。由苏南香客资建的妈祖阁,别具特色。 交通:当涂县城与马鞍山市区有湖西南路相通,当涂县城到马鞍山市区车行时间10分种左右。 餐饮:可以品尝一下寺中的斋饭门票:3元
金柱塔 金柱塔与黄山塔遥遥相对。该塔建于明朝前期,为六角七层宝塔,塔内有石阶,游人可拾级而上,登临塔顶,俯窗远眺。 地址:当涂县姑溪河入长江口岸,交通:从当涂城关打的或坐三轮车可到 门票:免费
黄山塔 此塔最初为南朝宋武帝刘裕代晋以后所建八丈佛塔,现存之塔已非原塔。现塔5层8面,高23米,中空,塔身上尖下阔,逐层收减。塔面檐角突出,用砖砌成仿木斗拱结构。该塔历经风雨剥蚀,现微倾斜,可见沧桑。地址:当涂县城北25公里处黄山山巅,交通:乘坐马鞍山到当涂的中巴可达。门票:免费
澄心寺 因南朝齐梁间“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隐居而闻名。澄心寺建于当年陶宏景读书堂的故址上。这里有关陶宏景遗迹甚多,其中陶宏景炼丹遗址“丹灶寒烟”是姑孰八景之一。澄心寺曾毁于“文革”时期,近年由民间募资重建。地址:当涂县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门票:免费
昭明太子阁遗址 慈姥山相传为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即昭明太子)读书的地方。昭明阁内原建有临江楼、显化阁等,清咸丰年间均遭兵毁,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昭明阁,为三层建筑。民国时期被毁坏。历代文人多有歌咏昭明阁的诗赋,其中清代孙佩琳《昭明阁》诗云:“慈姥矶头一棹停,昭明书阁掩松扃。萧梁一代才人尽,山色六朝江上青”。 地址:金家庄区慈湖乡慈姥山西北,交通:从马鞍山火车站广场乘坐105路公交车可以抵达。门票:免费
石门石刻 在横山的一条峡谷深处,原有两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状若大门。由于岁月沧桑,石门右侧已毁,在幸存的左侧石壁上刻有“石门”二字,笔力遒劲,乃为唐人所镌。石门摩刻的上侧极高处石壁上,还有明代文人王磐题写的“壁立万仞”石刻四字,至今仍可辨识。“石门古洞”是横山四景之一,也是安徽七十二处之一。石门一带,山水奇丽,盘道弯曲,游人到此,如入仙境。门票:免费
叶家桥 江东第一桥—叶家桥建于明弘治年间,是历史上当涂至溧水官道上重要桥梁青条石结构,5孔拱桥,长44米,高85米,宽8米,工艺精细,气势磅礴,素有“江东第一桥”之称。 地址:当涂县。门票:免费
凌歊台 始建于南朝。传说为宋孝武帝刘骏的避暑行宫。古凌台,宏伟壮丽,有“笙镛黛绿之胜”。凌歊台废于何时不祥,而今仅存古遗址。尚存之巨石右侧石刻有三,字迹依稀可辨,为明代倪伯鳌等人的纪行诗词。昔日的“凌夕照”,为姑孰八景之一。 地址:当涂县城北25公里处黄山山巅,交通:乘坐马鞍山到当涂的中巴可达。门票:免费
桓公井 据史书载公元三世纪,东晋大司马桓温镇守姑孰时曾命百姓连夜凿井,恰巧井下有一泉眼,流水汨汨,清澈见底,便取名为“桓公井”。传说桓温还在此饮马,故又名饮马泉。唐李白、宋王安石等都有歌咏桓公井的诗篇。 地址:当涂县城东五里外的白纻山上,交通:乘坐当涂到薛丹博的中巴可达,。门票:免费
邓家山商周遗址 1985年7月,马鞍山市文物普查队根据当地农民提供的线索,进行实地考查,采集到许多出土文物标本。同年8月经南京博物院考古部鉴定,确定为殷商至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邓家山商周遗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属于长江下游湖熟文化(又名吴文化)类型。这一发现弥补了湖熟文化研究资料的不足,还为研究马鞍山及苏南地区古人类的生活居住习惯、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地址:霍里镇杨坝村境内邓家山,交通:市内乘坐游2路公交车可达霍里镇。门票:免费
五担岗遗址遗址 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属台型遗址,地表土为灰褐色,今遗址上种有小麦、大豆、油菜。经专家鉴定,属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地址:霍里镇窑头村五担岗,交通:市内乘坐游2路公交车可达霍里镇。门票:免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旅游 是马鞍山最具特色的一条名牌旅游线路,它囊括了采矿、选矿、原料合成、炼焦、炼铁、轧钢、型材等炼钢的基本流程,游客可以参观东南亚最大的火车车轮轮箍厂,全国四大露天铁矿之一的矿山、名列全国第三的2500立方米的大高炉,我国引进的第一条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线等。门票:60元/人,含交通费、门票、讲解费、保险费,学生团队赠送工作午餐,电话:0555-2883372。特别提示:参加马钢旅行社的散客一日游团即可。行程需要一天左右,一般要参观马钢南山铁矿、马钢港务原料厂、马钢第四炼铁厂、马钢第三炼钢厂、马钢车轮轮箍公司、马钢高速线材厂、马钢H型钢厂。
马鞍山森林公园值得去玩那里有烧烤,有鸽子屋,可以划船,有猴山!
丁家山风景区!
太白楼
采石,小九华,翠林,濮塘
新街口!夫子庙!
121 项目实施及资金投入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体制、管理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一直处于粗放管理状态,大部分矿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致使矿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不仅威胁到矿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而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90年代初期,矿山环境屡遭受破坏和不断恶化的趋势引起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建设工作逐渐提到日程。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先后在全国建立了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黄金等矿山开采和燃煤发电、烧制砖瓦等20多个不同类型的土地复垦试点。国家环保总局结合全国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在马鞍山、淮北、迁安等10多个市、县开展了以矿区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工作。冶金、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等部门也从本行业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试点工作。如神华集团公司自1986年开发神府东胜矿区以来,坚持开发建设与污染治理同步实施,先后建起了污水处理厂、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等一批环保设施,营造了矿区防护林,不仅使矿区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而且,在矿区治理区内植被覆盖率也由原来的14%提高到39%。又如马鞍山南山铁矿是一个有80余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地表植被破坏殆尽。为了做好土地复垦工作,该矿专门成立了复垦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专职复垦队伍,通过几年的努力,废弃土地的复垦率已达到70%。山西潞安矿务局王庄煤矿采用人工造林绿化新技术,为矸石山的绿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不仅治理了矿山“三废”,复垦了土地,恢复了生态,而且树立了样板,为推动全国矿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贡献。
2001~2002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利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投资235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305216万元,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矿山环境问题突出的湖北、江西、黑龙江、四川、北京、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山东、江苏、浙江、新疆、甘肃16个省(区、市),安排18个国有老矿山进行矿山环境治理试点(山东和湖南安排2个试点项目,其余省(区、市)各安排1个试点项目)。治理矿区种类包括铁矿、煤矿、铅锌矿、铜矿和石材矿等,治理对象包括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地质灾害治理等。项目验收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相互支持,90%的项目超额完成设计工程量,18个项目工程质量均达到预期要求,全部验收合格。通过项目的实施,老矿区内长期威胁居民生产、生活安全的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得到治理,久弃荒废的土地得以复垦,千疮百孔的矿区生态环境重现生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11月10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下发《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通知,正式启动两权专款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主要治理对象是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国有矿山,重点开展:①因采矿活动造成的地面开裂、沉降、塌陷等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治理;②因采矿活动引起的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干枯、危损尾矿坝等的治理;③因采矿活动形成的矿山尾矿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近年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逐年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投入力度。2003年,在全国22个省(区、市)批复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74个,中央财政投资172亿元。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批复实施矿山环境治理项目339个,中央财政投资1316亿元。在项目的批复数量上,2004年和2006年的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12973%和7577%;中央财政对项目投入呈稳步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幅达6630%。2003~2007年底利用两权专款,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批复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1118个,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710亿元。
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据各省(区、市)矿山环境治理目标,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地方财政向矿山环境治理投入力度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再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参与矿山环境治理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个人投资矿山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用于矿山环境治理的地方财政资金达400亿元,企业自筹资金达1551亿元。
122 治理成效
随着我国关于矿山环境保护与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完善和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及国家和省(区、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和监管力度的日益加大,随着社会公众及矿山企业对矿山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矿山开发者重开发轻保护、肆意破坏污染矿山环境的势头已被有效遏制,在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恢复被占用破坏的土地、防治地质灾害和矿山“三废”综合治理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正式启动两权专款用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以后,在全国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一些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国有大中型矿山、闭坑矿山和无法找到责任人的矿山的地质环境逐步得到恢复治理,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已实施项目的示范作用,以及有关鼓励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企业和个人参与矿山环境保护治理的积极性,使矿山环境保护治理的资金投入更趋于多元化,治理范围更广泛、治理成效更显著。
1221 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恢复治理
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恢复治理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约1550万公顷,治理率达935%。现阶段,我国在矿山占用破坏土地恢复治理过程中,普遍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求土地的复垦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相协调,复垦后的土地应优先用于农业,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其次用于建设主题公园、人工湖等生态景观的恢复和其他建设用地。
(1)采空塌陷区治理现状
我国采矿塌陷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煤矿,其次是石膏矿、金矿等。塌陷区的治理措施根据塌陷规模区别对待:对深度较大的常年积水区,一般采取清淤扩建、淤泥造地等措施,建设成人工湖、鱼藕塘、水田;对季节性积水区,实行挖沟排水,修建台、条田,发展特色种植;对塌陷变形地,采取削高垫洼、回填整平、复耕复林复草或用作其他建设用地。例如甘肃省华亭县对东华煤矿塌陷区进行复平整治,改造成面积达86400平方米的人民广场,成为县城居民集会、休闲场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对煤矿塌陷积水洼地进行综合整治,治理塌陷地926公顷,建成了具有休闲和娱乐功能的落燕湖景区。山东省枣庄市针对石膏矿塌陷,坚持以挖塘造地为突破口,发展名优水产养殖,扩大植桑种田面积,创造了种、养、加工相结合的立体高效塌陷治理示范区。累计治理塌陷地3000余亩,开挖鱼塘133处,面积近900亩,改造良田整平耕地2700余亩,整个石膏矿区已开始步入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
(2)露天采场治理现状
随着生态省(区、市)建设活动的开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对“三区二线”(即城市规划区、风景区、地质遗迹保护区、重要公路或铁路沿线、沿海岸线)可视范围内的已损山体和废弃的采石坑的治理工作。
对露天采场治理的原则是减少引发崩塌、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保证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恢复采场范围内被破坏的地表植被,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目前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首先是对不稳定岩土体进行卸载,消除引发灾害的隐患,再对土质开采坡面和矿坑清理、平整,便于复垦绿化;对石质边坡进行打坑回填客土或者进行覆网客土喷播等技术,使裸露的开采作业面迅速复绿。治理效果较好的江苏省苏州旺山露天采场,在清理不稳定岩体的前提下,针对土质贫瘠、坚硬、坡比较大的基岩坡面采用客土喷播法,对土质较好、坡比小的山体采用厚层基质法等施工工艺和复绿技术,使原来裸露的边坡得到有效的防护,减少水土流失和滑崩灾害隐患,迅速改变了地貌景观。经过三年的治理,形成一个乔、灌木及地被混交的自然种群,植被生长旺盛、根系盘结,生物保护作用明显。改造后的露天采场成为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东省威海市按照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土石方工程、植物工程和喷涂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用于露天采场治理。2000年共喷涂陡峭坡面30万平方米,垒堰总长度9000米,填土量18万立方米、石方量9000立方米,栽植常攀藤植物15万株,各类乔木、灌木3万棵。福建省龙岩市上杭紫金矿业按照矿山每年编制的植被恢复计划,遵循稳定一块、恢复一块的原则逐步恢复。目前已采用草、灌、乔、藤相结合,通过人工种植、机械喷播等方法进行植被恢复工作。2001年金矿区种植草皮45万平方米,种树8万株,成活率均在85%以上。在2001年底,紫金矿业为实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实施紫金山工业旅游项目,经1年多的开发建设,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设成为福建省独具特色的一个新兴旅游区。2002~2003年度,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15万元。
(3)尾矿库、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治理现状
为了减少扬尘、净化矿区空气环境,预防污染水土环境、引发水土流失、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矿区土地的可利用率,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矿山,对尾矿库、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进行治理,成为目前矿山环境治理的主要工作。
现阶段,我国对尾矿库、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的治理原则是多元开发、变废为宝,提高利用、减少囤积,复垦占地,恢复生态。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尾矿和固体废弃物大量用于建筑业、发电等行业,如加工成新的建筑材料或制砖、铺路、充填塌陷区等。湖北省武钢矿山大冶铁矿利用尾矿砂制成微晶玻璃花岗岩新型建材及仿古陶瓷工艺品,利用矿石粉碎的细石灰石粉尾矿生产高标号的水泥。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五公里尾矿库已经建成无土复垦示范场,昔日尘沙飞扬的尾“沙滩”,今日已草树成荫,成为沿江绿化带。云南锡业集团有限公司左山采矿厂尾矿库,已复垦成225亩的竹林。对于无法利用的尾矿、固体废弃物可就地回填采场和采坑,覆土后用于人工造林、恢复成耕地等,或充分利用微生物技术直接在矿渣堆上复垦。通过多种形式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修复自然景观。如山西孝义和广西平果铝土矿在矿山固体废物复垦中,采取一系列加速生土熟化技术,建立了剥采、排土与复垦联合新工艺,使用了内生菌根真菌微生物工程技术,使土壤活性增加,将工程复垦与生物复垦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排土场的植被恢复。
1222 矿山废水废液治理
目前,我国矿山平均年废水废液产出量约为6088亿立方米,年处理量1681亿立方米,年综合利用量为1744亿立方米,综合利用率为2864%。
矿山废水按生产过程可分为采矿作业废水和选矿作业废水;按废水pH值可分为酸性废水、碱性废水等。矿山酸性废水主要来源于矿坑水、废石堆淋滤液等;矿山碱性废水主要产生于选矿作业。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酸、有机污染物、油类污染物、氰化物、氟化物和可溶性盐类等。重金属污染和酸类污染是废水污染中最普遍的,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铅、锌、镍、铜、汞、铬、镉、钴、锰、钛、钒和铋等。目前我国对矿山废水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微生物法、人工湿地法等。处理工艺较为先进、成熟,例如甘肃省金川公司针对采、选、冶以及化工动力等各生产环节不同生产工艺所排放的废水,先后建成了镍等贵金属离子、硫酸、氯碱、锅炉、高含盐等废水的处理站,年处理废水达500万吨,并将未被利用的废水排入尾矿库,减轻了对矿区附近水体、土体的污染和破坏。
1223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共发生由于矿山开采而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12000余起,影响面积3398万公顷,已治理面积679万公顷,治理率为1998%。
根据我国矿山各类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致灾机理、危害程度,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现阶段我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原则及工程措施是:①对于危害较严重、治理难度较大、治理投入回报不理想的地质灾害,一般采取搬迁、避让的措施。2003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辽宁考察期间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连下“四道军令”:要尽快实施、要公开透明、要责任到人、要增加投入。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就开始对东北煤炭城市沉陷区治理安排专项资金,东北三省政府全力以赴投入到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之中,治理总面积超过900平方千米。治理项目包括建设小区住宅、维修加固住宅、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对部分受破坏的学校、医院、道路、供(排)水管线、供热管线进行维修加固等。目前,辽宁已安置沉陷区受灾居民28万户,超过安置户数的70%,已建成居民楼房住宅240多万平方米,建成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25万平方米。吉林省采煤沉陷区新建楼房住宅小区竣工面积为82万多平方米,安置居民136万户,各项配套建筑设施也同步进行。黑龙江省治理面积超过400平方千米,截至2006年5月底,已开工新建住宅223万平方米,占下达计划的78%,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安置沉陷区搬迁居民33112户,约占下达计划的70%。②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呈点状分布的突发性地质灾害,采取部署群测群防的监测体系,实施治理工程,开展重点区域专门性监测等措施。例如甘肃省小厂坝铅锌矿1138平硐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变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主要诱发因素是汛期地下水水位上升导致高陡基岩坡面残坡积碎石土变形蠕动。在对其进行坡面位移定期监测的基础上,采取格构加固、修建挡土墙、地表排水等工程措施及植树育草生物措施,有效地抑制了坡体蠕动变形的进一步发展。
123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工作刚刚起步,无论政策法规、管理机制、资金保障,还是技术标准都有待健全和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31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尚未步入法制化轨道,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虽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局限于原则性的要求,可操作性较差,具体实施时存在一定难度。在管理体制上各执法单位之间时有交叉重叠,时有空白。特别是治理的主体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多方面的关系均缺乏明确界定。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各方责、权、利的关系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加以确立治理之后的成果,即环境产权和复垦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应如何确立和保护这些问题在原有法律中均未涉及,急需加以完善。
1232 我国矿山开采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治理难度增大
长期以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滞后,加之受开采条件、开采方式、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装备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矿山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造成全国矿山环境问题广泛分布,且类型复杂、致灾几率大、突发性强、隐患多、灾情严重。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而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起步晚、规模小、投入资金有限,随着矿山采掘规模和强度的增大,矿山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治理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1233 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短缺,投资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中央财政从两权使用费和价款中安排一定的资金,因历史欠账太多,远远不能满足矿山环境治理的需要。二是地方财政从收取的价款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安排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支出,用于矿山环境治理的费用极为有限。三是矿山企业交纳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由于矿山环境治理工程投入大,其经济效益不凸显或滞后,再由于缺乏矿山环境治理相关的鼓励政策措施,造成矿山环境治理投资回报率不大,因此极少有其他资金投入,投资机制不畅,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1234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标准、规范急需制定
虽然国内已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矿山恢复治理方面的零散研究工作,也开展过不同类型废弃矿山恢复治理的示范工程,但这些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数据资料距离形成系统的标准、规范还有很大差距,造成目前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目标、任务不很明确,治理成效界定缺乏依据,治理技术不规范。因此,出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布设较随意、技术含量低,部分治理工程的治理成果不显著,很难实现预期的效益。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术水平,规范恢复治理工程的技术路线选择、工作量布设、质量监控、预算编制、预期成果目标设定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集中一批技术力量,尽快研究制定矿山恢复治理的方法、标准或规范,用以指导全社会矿山的恢复治理工作。
1235 重前期治理,轻后期管理,影响了矿山环境治理效果
自2001年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以来,相继开展了大量的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大多数项目在前期的治理阶段,由于有资金保障,主管单位和实施单位的积极性都很高,不仅严格按照设计施工,而且监管力度大。而项目评审验收后,因没有后续资金支持,部分治理工程后期的维护工作处于停滞状态,行政监管也出现空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