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顶级的六大文物分别是什么?
中国最顶级的六大文物分别是:司母戊鼎、五牛图、《祭侄文稿 》、越王勾践剑、战国石鼓、曾侯乙编钟。
这六大文物分别代表各个领域里的顶尖工艺和技术,其保存完整,流传时间长,具有很强的华夏文化基因。它们都是中华文明流传几千年的重要代表。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高峰,该鼎铸造于商朝末期,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体积最大,重量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朝王室的祭祀用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个地区正是几千年前商朝的重要都城。司母戊鼎出土后经历坎坷,1939年被发现后就受到了侵华日军的注意,在当地村民的保护下才得以保存。
《五牛图》
唐朝韩滉创作的黄麻纸本设色画的《五牛图》,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画作,它可以说是宫廷画的鼻祖。《五牛图》对中国古代绘画技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无论是从技法、布局、留白各个方面都开创性的将宫廷绘画与民间国画想衔接。《五牛图》作为绘画作品能够流传近2000年,非常的不容易,图上留有多位历史名人的题、跋、章,该图不但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人文价值。
《祭侄文稿 》
《祭侄文稿 》是颜真卿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真迹,这副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实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在于行书与草书在唐代就已经逐渐融合表达,该文物展现的艺术成就非常的高,真正的将中国文人的精、气、神通过书法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祭侄文稿 》的著名还因为一段忠义、爱国的故事有关,颜真卿为了祭奠为国而死的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 所写的祭文。这副作品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
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是中国春秋时期兵器铸造的顶峰,该文物的出土让所有的专家都非常的震惊。越王勾践剑不但在春秋时期远超中原其他诸国,甚至在现在有很多的技术都可以说是“先进”,其中的镀镍、镍铝合金技术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才出现。
战国石鼓
战国石鼓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悠长,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石刻文物。这批石鼓雕刻于先秦时期,流传至今,被称之为“中华第一古物”,9个石鼓鼓身用“石鼓文”,也就是大篆刻着先秦时期的诗文,其文字被称之为篆书之祖。战国石鼓在唐代就被发现,一直受到了官方的保护,在动乱时期石鼓曾经消失过很长时间,其经历坎坷波折。现在这9个石鼓存于故宫博物馆,被当作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开创我国在音乐方面古代实物发现,此件文物制作精美,迄今连它的底座都无法复制。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曾侯乙编钟收藏于湖北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这个只能看出是四朵花图案的花押款瓷片,年代不好确定。四朵花图案指的是在双重圆圈内绘制四个似字非字的图案或四朵花朵。
明代天启年间,民窑瓷器底面刻绘一种纹样标识,形同元代人的“画押”,因此得名“花押款”。清代中晚期的民窑产瓷器也有花押款标识。明清时期,花押款纹样题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佛教图案、道教图案、动植物图案、博古图案、豆腐干图案及四朵花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