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做旧怎么鉴别
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首先是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物的基本特征,将所需鉴别的器物与标准器物对照、比较。其次,瓷器辨伪最根本的是从瓷器本身着手。因为,瓷器本身是由胎釉、造型、纹饰及款识和烧制工艺所组成,各时代有各自的特点。另外可以从瓷器所反映的外部特点入手,如瓷器所反映的各时代的文化特征(可以从器形、纹饰上体现出来),瓷器的用途(用作日常生活用器,各地域的不同使用情况)等来辨伪。 我们知道,仿瓷(或曰瓷器作伪)之难,第一是胎质。因为各时代、各窑口烧制瓷器的胎土是各不相同的,且“瓷质之贵,在于瓷泥”,不仅是瓷土的成份不同,其炼泥之法也不同,因此,烧制成器所表现出来的胎骨也是各具特征的。如龙泉窑器与哥窑器均为原处州(今龙泉县境内)的窑口,使用的基本是同一地区的胎土,两窑胎质均白,微带灰色。但龙泉窑淘炼最纯,哥窑则别有紫泥、黑泥两种。由此,就可分别出龙泉窑器与哥窑器。仿制、伪作之器的胎土则区别更大,由于时过境迁,很难找到相同的瓷土,这就是辨伪需掌握的第一要点。第二是造型品名。因为历代所制之器,造型品名不尽一致,有的称盘,有的称盆,甚而有称为洗的,加之尺寸规格没有一个统一的定制。历代仿制作伪之器,一是照蓝本模仿,虽形制正了,但尽寸规格又不能完全一致,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仿制作伪之器是根据文献或历代相传而作,故更差矣,而有些“创造性”的作伪则更无衡量的标准。第三是釉药。历代瓷制品的釉药多为凭经验所得而无文字的记录,除清唐英首先研究记录制瓷的方法和釉药的配方,在他之前几乎无人做此工作,因些仿制、作伪的器物由于釉药的配方,各种釉料的比例不同,加之烧造技术,包括窑温、气氛的掌握不一致,烧制出来的釉色很难与原器相同,另外,瓷器的纹饰(包括笔法、题材、表现手法)、款识、青花料、彩料等要仿制得如同真品一样,确实很难。 辨伪瓷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1)分类法:即将各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来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2)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总之,鉴定、辨伪中国古代瓷器,用以上三种方法,再从胎质、造型、釉料、纹饰、烧制工艺、款识、青花料等几个方面着眼,在掌握了出土的或传世的标准器物的前提下是一定能鉴定出好坏,辨别出真伪的。
关于工艺陶瓷品牌,大家都很想了解。今天,我就为大家一一介绍十大工艺陶瓷品牌的情况。
工艺陶瓷品牌十大品牌品名
要想了解各大品牌,我们首先得知其名。十大工艺陶瓷品牌的名字分别是蒙拉丽莎,马可波罗,强辉,利家居,冠珠,东鹏,卓远,鹰牌,新中源,欧神诺。
关于工艺陶瓷品牌介绍
蒙拉丽莎陶瓷。蒙拉丽莎陶瓷的总部在广东的佛山,它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营销为一体的大型陶瓷公司。于1992年成立。该公司先后投入一亿进行科研,开发出薄瓷板和轻质无机多孔板产品。同时该公司积极支持抗震救灾和扶贫等公益事业。并在29009年成立了“蒙拉丽莎艺术馆”。还在2010年的上海上成为了特许生厂商。
马可波罗陶瓷。马可波罗是国内最早走品牌化建陶的品牌,在业界有“仿古砖至尊”的美誉。个性,品味,文化气息浓郁是它的品牌特点。在2010年它与其他产品一齐强势入驻世博七馆。同时,它位列中国建陶的三甲。
强辉陶瓷。强辉陶瓷总部在广东佛山。此公司全线意大利陶瓷自动化生产线。而它的产品设计理念为自然,时尚。另外,被推选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利家居陶瓷。此品牌已成功跻身全国行业一线品牌竞争阵营。“创陶瓷品牌,铸陶瓷精品”是它的发展目标。其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冠珠陶瓷。它以创民族品牌,耀中华风采”为理念,成为2015年中国陶瓷十大品牌。同时与等高等学府开展“产学研”的活动,科技卓越。最重要的是,它践行清洁生产。
东鹏陶瓷。它“以此为生,精于此道”专注制陶39年,成为中国陶瓷行业的领导者。并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国际商标。也是中国陶瓷业的低碳先锋。
卓远陶瓷。卓远创建于2003年,2015正式完成"健康晶玉,健康微晶,健康釉石,健康瓷木,健康陶瓷,健康瓷片的战略部署。被广泛采用与知名建筑。
鹰牌陶瓷。次创建于1974年,一直是其行业的领导者。自1998年开始,一直代表中国建陶行业参加意大利“伯罗尼亚陶瓷博览会”。是中国陶瓷最具影响力的企业。
新中源陶瓷。它被业内誉为“建陶航母”,打造国际建陶品牌是其目标。它获国家专利超过1000项。
欧神诺陶瓷。它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企业。在意大利瓷都也有研发中心。开发出高档玻化砖产品,同时也是业界最齐全的陶瓷配件产品。
以上就是十大工艺陶瓷品牌的简介,望大家有所收益。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一、鲁山段店古瓷窑概况鲁山窑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宋时属汝州所辖,现隶属于平顶山市。鲁山窑又称段店窑,因在段店村发现而得名。窑址北距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25公里,东距平顶山市30公里,当地瓷土、煤炭资源丰富,为陶瓷生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该窑遗址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窑炉众多,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经中央、省、地、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以及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两次小规模田野发掘,获得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窑具,证明该窑始烧于隋唐,延续至元明,其陶瓷烧制时间之长、遗物之丰富、品种之齐全、花色之多样,实属罕见。该窑瓷器品种齐全,花色繁多,其中有花釉瓷、汝瓷、钧瓷、三彩、白瓷、青瓷、白地黑彩、黑瓷、绞胎、绞釉、酱釉、天目等;装饰手法有珍珠地、镶嵌等,器型几乎涵盖了一切日常使用器。唐代鲁山花釉腰鼓更使其产地段店名声远扬,产品受到了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及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均有收藏。该古窑址199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段店汝瓷的发现
段店窑烧制的瓷器品种繁多,质量上乘,尤以唐代花釉瓷闻名中外。但段店在宋代还生产汝瓷(即区别于民汝的官汝或贡瓷),在古陶瓷界知道者甚少。有些器物如果不仔细看胎质,仅在釉色和器型上很难分得清窑口。近几年来曾有小贩收购到段店汝瓷片后冒充清凉寺汝瓷在古玩市场上出售,获利颇丰,可见段店汝瓷之魅力。
据了解,多年前段店曾出土过天青釉带小支钉满釉圈足盘、平底支烧小盘及满釉圈足、卧足支烧碗残片(见赵文军、赵文斌著《汝窑》,文汇出版社2002年),实际上它就是汝瓷,但这并未引起有关方面重视。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富裕起来的段店村村民也舍弃了老屋,盖起了新房。在不少村民的院内及老屋下发现了多处古窑炉、窑具及其遗存,其中就出现了天青釉色的汝瓷残片,笔者就有幸搜集到一部分,器型有盘、钵、碗、瓶、壶、洗、尊以及香熏、套盒、盖盒、盏托、灯台、人物、动物、文房用品等,其品种、器型及烧造工艺与清凉寺出土的汝瓷近似。其胎体制作工艺经分辨有轮制、模制、捏制,烧制工艺有器底满釉裹足、圈足支烧,支烧处有三至六个细小支钉,在足墙底无釉垫烧。烧制窑具有垫饼、垫圈、支钉、支圈。釉色有天青、粉青、灰青、灰白、豆青、月白、卵白、青绿等。大部器内外满釉,釉质为石灰釉且稍有粘稠,有的釉质肥润如龙泉,颇有玉质感和失透感。器胎制作工艺多样,有素、刻、划、模印、镂空,装饰有莲瓣、龙、凤、鱼、鹿、蛙、海水、云气、折枝花纹等。胎土有土黄、白、灰白、深灰。胎质大部精细,有的似油腻感,部分胎土加工之精细程度极其罕见。产品烧成温度应高于1250摄氏度,瓷化程度高,敲之声脆。釉面大部开片为细小网状纹片、鱼鳞片,有的是大横纹、冰裂纹,甚至还遍布细小棕眼,有的并无开片。这些器物制作规整、工艺考究,有些还在施釉前先行素烧。从器型和用途来看,大部产品并不像是民间日常用品,也与同期生产的玻璃质青绿釉的民窑器物相比在工艺上差别很大,品种也无类似。有些器型独特,似仿制早期青铜器样式的祭祀礼器,如奁、尊、瓶等,有些器型古怪甚至叫不出名字。尤其一些龙纹、龙形器物的出现很具有官方色彩,其性质可能为官府定制或像清凉寺汝窑一样的民窑“贡御”瓷,这个结论是否确切,有待通过考古发掘来进一步证实。如果这一结论得以证实,那段店汝窑就是继宝丰清凉寺、汝州文庙和张公巷汝窑之后在河南发现的又一重要汝瓷产地。
三、段店汝瓷的器型及工艺特征
1 器型:有三足洗、三足尊、平底洗、碗、椭圆形洗、套盒、龙、狮形熏炉等,海水龙纹钵,除此外还有贯耳瓶、七管瓶、攒盒、鸟食罐、灯台、佛造像、文房用品等,还出现有模印文字和刻字的器物。
2 制作工艺:器物的制作工艺较精细,大量使用了模制工艺,使得器物形体规范、胎体较薄,有的器物胎釉厚度不到两毫米。因模具的广泛使用,异形器物也得以大量生产。
3 胎质:胎质坚硬致密,胎泥加工较精细,吸水率低。胎色有白、灰白、土黄,个别黑色。
4 烧成燃料及温度:大部分以煤炭为主要燃料,薪柴次之,窑温高于1250摄氏度。
5 釉色及开片:色调较多,有月白(有称白汝)、天青、淡青、灰青、青绿色,釉色较深的稍多些。个别釉面光亮如新,釉层较厚部分釉面多呈亚光。以煤炭为燃料生成氧化焰效果的器物其釉面色相不稳,有偏色现象。大多开细纹片,个别有大片纹,也有少量器物无开片现象。另外月白釉色的器物其釉层较厚,釉面开片较大,类似传说中的北宋官窑。
6 施釉方法:施釉饱满,尤其瓶类和其他器物的器内几乎满釉,足底垫物出现有窑粘现象。
7 试釉片:出现了大量的以天青釉为基色的深浅不一有各色阶釉面的试烧片,这些试釉片大部分采用器物素烧的残片进行试烧,一部分用较标准的梯形半釉半素且带圆孔的瓷片试烧,釉色由浅(月白)到深(深青灰),色差较大、品种较多、色相不稳。
8 质量:胎料加工较精细、密度大,手感重。
四、段店汝瓷生产的年代
1 段店窑出现的一些器物如莲座弦纹长柄灯台的造型有明显的五代遗风,且釉色有明显的钧汝不分的特征;还有一款八棱长颈执壶及套盒,造型有明显的五代典型风格,在北宋中后期其他窑口并不见有,推测其应为北宋早中期产品。
2 在段店出现的器物中还发现一个天青釉圈足满釉支烧折沿残盘,直径约16厘米,高08厘米,釉色青中透白,模制,窑粘严重,盘底部中心无釉处有印章形刻款,经辨认为“元祐年制”。这足可以证明在宋哲宗当政初期的元祐年间(1086-1093年)或更早时期这里已经在烧制相当成熟的汝瓷。
3 段店汝窑的釉色及制作工艺有显著的南方越窑的特征,而近年来学者研究发现越窑在北宋中后期开始走向没落,渐被新兴起的釉色莹润、如脂似玉的龙泉瓷所取代。据此,段店汝窑不会是师从北宋中后期落后的越窑而应是师从较早期(五代至宋初)的“越窑古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