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如何养冰裂青瓷

苗条的篮球
义气的彩虹
2023-05-03 07:32:05

求问制作紫砂茶壶的全部工序?越详细越好,最好配有。

最佳答案
欣慰的大白
震动的水蜜桃
2025-08-26 11:35:52

宜兴紫砂器,由独特的紫砂泥形成的手工成型方式,即泥片镶接法和打身筒法。 宜兴紫砂陶土,属粉砂质泥岩,有其优异的颗粒组成,经拍打挤压,使粗颗粒向内聚合,细颗粒于表面浮起,并产生良好的可塑性和结合性,它以手工成型方式,制作成千姿万态的紫砂壶造型。造型艺术中堪称世界之最,不受任何限制。古今中外的形态、结构都可以制陶表述,造型的复杂性以壶为最。悠久宜兴紫砂壶、溯其渊源,它在一九五六年前一直采用全手工成型方式制作,其间亦采用紫砂陶模作为辅助工具。它一可规正形态、二可提高产量。少量精陶的名品,仍以全手工制作。但工艺上不可遗忘,它是借助于距车规正尺度、以样板达到精度,用各式专用小工具、表达制作工艺的雅致精到。紫砂泥的优异性在于可反复地添加和削减,用套缸保持坯体的温度,紫砂泥可滋润,干燥膨胀的吸附性能。如油画颜料一样,成年累月地推敲、修琢达到“艺不精人辞不休”的境地。 常规产品一直以全手工成型方式制作,成年累月地反复制作,已形成熟练的工序和相应的专用工具,并作为生计,故有些紫砂艺人,一辈子仅作几种款式,如流行最多的几种特定款式,如鱼画龙、梅桃柿扁、寿星、洋桶等等。造型款式尽管相同,由于艺人的品相眼光不同(艺术修养)、同一品种感觉并不一样。在同行业中艺人有高下之分,制作工价不等。一九五六年,宜兴紫砂蜀山陶业社成立之后,方才采用石膏模挡坯成型,用于制作小红泥水平壶,这在当时已是技术革新的一大进步。一九五九年紫砂厂派人员在无锡惠山泥人厂学习石膏模制作,并在宜兴紫砂厂内成立模型组,从而推广石膏模具作为商品壶的辅助工具。一为统一容量规格,二为选用优秀造型风格,并加以推广,其式样都是大师级优秀艺人设计制作的。论造型艺术,文革前常规陶瓷工艺分注浆成型、机制成型、挡坯模型成型、手工成型等。宜兴紫砂陶只适宜手工成型,从商业角度从属手工艺类的紫砂壶造型,比较经得起推敲,制作工艺受工时定额限制相对比较粗糙。 宜兴紫砂全手工成型,也许是二○○○年之后制造的神话。人与动物的差异在利用和制造工具,全手工成型是完成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每道工序都要制作专用工具来完成,达到预先设想的要求。所用工具的材料有竹、木、铁、铜、塑料、牛角等,为解决形态的变化、凹凸、粗细、转折、细部加工,光润细腻的表面肌理,塑造形态的质感。辅助模具从陶模进化到石膏模、树脂模、金属模、塑料模。采用工具仅仅是达到效果的手段而已。关键是处理造型完成后的精气神韵,予人的视觉感官,品茗观赏的功效,收藏品鉴的艺术价值。 张扬宜兴紫砂全手工成型,仅仅是紫砂成型技法的特异性,它是由其紫砂泥材质决定的,从一九五六年开始技术革新,历史上曾有过骡锣车成型“农家乐壶”,车制壶身、铁模型压制壶盖,注浆壶嘴,手工修坯终因工艺粗糙,费工费时而告终。亦有过注浆生产高级工艺品“牡丹壶”、“蛤蟆莲蓬壶”,手工修坯也因费工费时,质次价高而告休止。宜兴紫砂工艺厂从1956年到1985年,花整整二十年时间搞技术革新,因违反紫砂本有的工艺规律,从而重新回到手工成型的方式上制作宜兴紫砂壶。全手工成型过程中的“全”,完全可以做到。这是工具加工工艺的功劳,并非手指间的功夫,凭空制作的捏塑。全手工成型的“方器”,比模具制作快捷、精到。“花塑器”、“筋纹器”需要制作较多的工模具,方可制作的精确些。园器固其造型简洁,用全手工打身筒制作,来得快捷而富有神韵和张力。全手工成型是紫砂工艺的一个工程、采用何种工具、模具处决于它的形态和工艺效果,具体问题应作具体客观的分析,并非一概而论。 全手工成型制作,艺人们有句口头禅:“三莳不入样”。即制作三次全过程,逐步改进,优化后,方才悦人心目,流入市场,被购买人接受。历代传统造型,何以广为流传,视为经典之作。它经几代艺人的改进,推敲方为成器。曼生十八式,出自杨彭年之手,终因时间紧,被后人评为工艺不精湛、有待改进的地方。名人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对紫砂造型艺术都有独到之处,对紫砂工艺计较的理解,上升为紫砂语言。曼生壶优秀的设计和独到的构思,完成这一构想,仍需优秀的工艺去解决,反复推敲制作专用工具,设计与施工相配合,方可造就精美的型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历代紫砂优秀造型,它是由造型外观制作技巧,陶瓷工艺,功能效用所决定的,自它的问世至今,一直经久不衰,被人们珍视。评定壶艺的的标准:一是紫砂材质 ,色泽纯正、肌理丰富。二是造型外观,形态完美、气质显然。三是制作工艺,精工修琢、巧夺天工。四是印章题款,气质高雅、易辨真伪。五是陶瓷工艺,烧成、加工到位,采用全手工成型,达到完美的程度比率较高。当今诸多的紫砂艺人,一般根据设计形态的要求,追求的艺术效果来决定采用何种成型方式和制作过程,它包含许多从艺所经历积累的成功经验。名品经典之作,往往采用全手工制作,配制相应的工模具。三时不入样,精心制作工模具,也许是一条规律,初稿是成器的雏形仅表达设计意图,反复修改逐步走向完美的成功。许多艺人往往十年磨一剑,优秀完美的造型往往一直在反复修改,常制常新的过程。它如写文章一样,初稿很快就完成,但需反复修改,有着漫长推敲的过程。赏析一个完美的造型,不必计较全手工或工模具,应鉴赏它的艺术价值,辨鉴工艺处理的完美性和独到之处。宜兴紫砂工艺有具独特的工艺操作过程。因为他集陶瓷、漆器、红木、金银器、玉器、青铜诸家工艺之大成,取各家工艺之长,为紫砂陶所用。成功的陶艺家,有来自师徒传承,学有所成的;有外地来宜兴,带一技之长发展的,各派各家走出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即遵循紫砂工艺陶自身特有的成型工艺技巧,以粉砂岩陶土为特性的工艺之路、制作优秀作品问世,广为人民欢迎。

最新回答
无聊的服饰
朴实的胡萝卜
2025-08-26 11:35:52

1、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

2、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3、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4、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扩展资料:

茶具的发展:

美食不如美器”历来是中国人的器用之道,从粗放式羹饮发展到细啜慢品式饮用,人类的饮茶经历了一定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历史发展长河中最重要的载体,为我们解读古人的饮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茶树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汉代四川一带的经济已相当繁荣,饮茶在当时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现。王褒《僮约》中记载“烹荼尽具,酺已盖藏”,明确提到烹茶用的茶具。

三国张揖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姜葱芼之……”,说明当时的饮茶方式是先把茶饼炙烤一下,捣成茶末后放入瓷碗中,然后冲入开水,喝时还要加些葱、姜等调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具

彩色的曲奇
淡淡的大白
2025-08-26 11:35:52
在辽宁抚顺有个老顽童, 他叫王振海,艺名“王老邪” ,因为他从读书时就不走寻常路,别人用碎了的瓷器到他手里就能重新变得完好,他是一名锔瓷匠人,人称 “天下第一锔” 。

▲ 江湖人称“王老邪”

有句话叫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说的就是锔瓷,这门手艺把打碎了的瓷器,用锔钉像订书机一样把瓷片钉起来。

王老邪的这门手艺是隔代单传,就是爷爷传孙子,不传儿子,他是第五代传人,祖上被称作 “山东巧工王神手” 。

当年康熙微服私访时,还摸过他家的金刚钻,他爷爷曾经是慈禧太后的御用工匠 ,王老邪家里的工具,随便拿一个,经常就有几百年的历史,几代人的时光都好像被镶在那了。

▲ 1962年山东锔瓷巧工王神手(前面的是王振海的爷爷,后面用手捂着嘴的是11岁的王振海,这是他爷爷生前唯一的一张照片。)

王老邪四岁就开始学艺,十一岁修成人生中的第一把壶 ,大半辈子都和锔瓷在一起,他是真心喜欢这门手艺。

当张国立带着破宝贝来找他时,王老邪玩心一起,做了个底托,锔成一朵会动的梅花,把张国立乐得要拜师,直说 “王老邪真是邪门得很” ,老头儿像个小孩,还高兴地在脑袋上比了二。

▲ 王老邪掌握着24种72样136道修复古旧老瓷器的绝活,他用镶嵌绝活给张国立带来的青花茶壶锔了朵会动的梅花。

王老邪回忆以前锔匠们走街串巷,都摇着个波浪鼓,吆喝着“锔活……锔活……”,人们就拿着破碗、破锅,锔匠修好活后会跟主人讨水喝,把水倒在修补的瓷器,得了! 滴水不漏,就是大功告成。

在王老邪家里,有一面墙堆了满满的快递箱子,那都是全国各地的人寄来的,希望王老邪能帮忙修补的,张国立就说: “人们寄来的是一个希望,王老邪给的是一份成全”。

王老邪说:”锔瓷最重要就是锻制锔钉, 他的锔钉和别人的不一样,里面加了十分之一的黄金 ,延展性更好,而且不会生锈,看,都金光闪闪。

他把铜板剪成两厘米宽的枝条,再剪成小小的菱形,在瓷碗上打针眼要打三分之二,不能打透它,打眼儿的金刚钻头其实不是尖的,是有点像屋脊的平,再把锔钉的钩角紧紧咬合瓷器,让其 “一锤嵌入” 。

最考验技艺精髓的是制作花钉 ,就是有图案的锔钉,锔匠们会根据瓷器的图案、文字来锻造,比如杯口锔一个荷花变成水中荷塘,装水的碗或盘就锔一条鱼是如鱼得水,锔一只蝙蝠是福从天降,这也是人们喜爱锔瓷的原因之一。

明明早已破碎的物品,经过锔匠的双手,残缺变成一种美,变成对生活的祝愿。

王老邪曾经花了一万多块钱,收集了五个朝代的六片碎瓷,经他双手锔成一个茶盏,严丝密合, 世间仅此一件,名唤“七合盏”,有人出到1200万的高价,王老邪都不卖 ,他说这是自己锔瓷手艺的代表,这些经历过人间沧桑的瓷片,经过锔瓷这门手艺,有了新的生命,这难道不是化腐朽为神奇吗?

▲ 五块拼接的瓷片分别:越窑(宋代)、景德镇龙窑(清代)、青花瓷(元代)、龙泉瓷片(宋代)、南海一号(明代),估价 1200万。

但现在越来越少人需要锔瓷,王老邪说,“现在锔一个钉要10块钱,买一个碗可能几块钱就搞定了,谁会来呢?”因此愿意来学艺的人越来越少, 王老邪不忍心手艺断在自己手上,毅然打破家规,将手艺外传给有心之人。

王老邪说自己带徒弟, 最重要是看人品,人品好,他才愿意教 ,尽心培养,即使因为他打破了家规,家族里的人都反对他,可是 为了传承这门手艺,他也在所不惜 ,说到这,本来总是笑哈哈的王老邪,一脸正气。

▲ 曹庆励,创办誉悟居,乃听松问泉之所。师从第五代锔瓷非遗传人王振海(王老邪),成为第六代传承人。

王老邪不仅是在锔瓷,更是在锔心,因为他不是把手艺当作谋生,而是当作人生。

自信的夏天
喜悦的奇迹
2025-08-26 11:35:52
1、用手摸:好的紫砂壶摸起来虽然有种磨砂的感觉,也不会有特别扎手的颗粒感,真正的紫砂壶的颗粒感是那种非常轻微的感觉。
2、掂重量:紫砂壶就是用紫砂做成的,而紫砂的密度较大,所以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质量就会相对较轻,用手掂的时候感觉比一般的陶罐要轻一些。
3、听声音:真正好品质的紫砂壶敲击声音不会那么脆,反而是有点闷的感觉,所以在购买紫砂壶的时候要用手敲一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