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开片有什么特征?
古瓷开片的特征开片其实就是瓷器釉面的裂纹。古瓷真品开片的裂纹均发源在釉层下面的胎釉结合处,裂纹由胎面向釉面的开裂呈内宽外窄的尖角状。也就是说,在胎釉接触处的釉层裂痕宽,而延及到釉表面时裂痕渐渐变窄,有些裂痕会透岀釉面,而有些还未到达釉面裂痕就闭合了。所以绝大部分厚釉开片的器物,从釉面上迎光斜视是看不到裂纹的(因为这些裂纹还未到达釉面已经闭合),用手抚摸也没有丁点糙手感,冰润柔滑。而仿品的开片往往是将刚刚出窑身带高温的瓷器猛然置于低温环境内冷却,器物由外及内骤然受冷,釉层及胎体因热胀冷缩的开裂也是由外及内的。所以,仿品的开片从器物表面迎光斜视可以明显看到裂痕。古瓷开片的过程古瓷的开片是在窑温自然降低过程中,和出窑后很长时间里持续形成的开片,开片有疏密深浅的自然过渡。
1、汝窑:是北宋后期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在河南汝州,因而得名。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胎体较厚,釉层较厚,有玉石般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2、官窑:南宋官窑则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造型肃穆典雅,釉色似玉,釉面开大纹片,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胎体显厚,且呈黑色,釉为淡青色,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不同于汝窑及龙泉窑瓷器,它也有"紫口铁足"的特征。北宋官窑存世很少,十分珍稀。
3、哥窑: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追求工艺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的开裂纹片,但哥窑却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称"金丝"。"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因迄今仍未找到确切窑址,是五大名窑中最为神秘的窑口。
4、钧窑: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目前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均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县(时称钧州)。
钧窑以神秘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为特征,色彩浑然天成,为历代宫廷所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