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摔不碎的陶瓷值钱吗

慈祥的时光
清爽的发箍
2023-05-03 06:47:50

摔不碎的陶瓷值钱吗

最佳答案
老实的发夹
香蕉鼠标
2025-08-26 17:37:36

碎掉的瓷器有价值吗?五分钟告诉你瓷片收藏里的门道 。

古时候瓷器碎了,大部分人可能就扔掉了,殊不知,这留下来的碎瓷片到了今天竟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

时下碎瓷片标本大幅度涨价,尤其是珍贵的、稀少的更是一片难求。一块元青花标本,如果绘画的非常出彩,发色艳丽、器形少见,价格再高都供不应求。

瓷片不仅仅是一块残片,它也是我们认识古陶瓷真品的最好的工具书,我们能够通过瓷片标本来感受古代老瓷器带来的鉴赏信息。

也正是这个特点,有多少古陶瓷爱好者在苦苦的找寻着这些残片,学习鉴赏陶瓷的深谙这点,所以,瓷片标本才被更多的藏友们认可、抢购、炒作。

古瓷器能够完整的保留至今的毕竟还是占少数,有句话叫做“十老九损”,不少的古瓷器由于年代的久远或人为的破坏,变得残损和破碎。

作为古代一些有名窑口出产的瓷器,它往往会成为我们这些后人们研究和考古古文化的重要物证依据,所以具有重要意义的,像南宋的五大名窑瓷片(汝,哥,定,钧,官)龙泉窑,元青花瓷片等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收藏,不单单是为了“一夜暴富”,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承文化,弘扬文明,陶冶性情。古瓷残片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好的瓷片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缩影。

我们可以从古瓷残片残存的图案、文字、色彩、胎釉、开片等方面和细节上,管窥到某一段历史、人文、政治,填补我们对历史知识的空白。

最新回答
大胆的滑板
含蓄的汽车
2025-08-26 17:37:36

不瞒楼主,我就是喜欢收集古瓷片.
从你简单的叙述来看,你的瓷片很可能是宋代左右的青白瓷片.
宋时的青白瓷和青瓷都有花纹,但你说白胎,那么可以排除青瓷的可能性,因为青瓷的胎是灰黑的.
这仅是我的猜测,具体还要看你的瓷片实物或者了.
瓷片是有收藏价值的,尤其是一些名窑的瓷片,一些能体现古代工匠高超手艺的瓷片,以及一些能系统帮助研究瓷器发展的瓷片.
有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阔达的信封
娇气的石头
2025-08-26 17:37:36
没有价值,也不值钱,你拿到手估计也没花几个钱甚至可能都没花钱,就这画片和青花用料,拿眼一搭四个字儿就蹦出来了“惨不忍睹”啊不仅青花发色难看,更重要的是画片粗陋,完全没有任何学习和鉴赏价值,就是这东西是个整器能过千元都算是艺术品市场的革命,就别期待什么了,早些年我学徒那会倒是见到过乾隆时期的卧足矾红碗的瓷片,05年那会五位数起步,你觉得这个数弄一个“碴子”回来能接受吗?瓷器这行有的大咖一年光是买书的费用就20几个w,一套乾隆时期的印谱就五位数,那是书啊,五位数买几本图册,这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但是你接受不了这行要学透了就很难,所以劝大家轻易别动这心思,没有什么瓷片或者一件东西就随便让你走上人生巅峰了,这太难了

美丽的含羞草
务实的乐曲
2025-08-26 17:37:36
中国是瓷器之国,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从生产瓷器的那一天起,就有瓷片的产生,那时的人们在烧制瓷器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残次品,而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埋入地下。
尤其是官窑烧制瓷器,例如皇上要求此批制做100件瓷器,那么必须烧制出几百件以上,精心挑选出100件瓷器后,剩余的瓷器全部要打碎深埋,不许任何一片流入民间。
游行流传下来的瓷器也是较难收藏的一类藏品,陶瓷在烧制、运输、使用、保存等各个环节中都易损坏。经过百年,能流传至今且又完好无损的瓷器寥寥无几。
收藏界流传着一句话:“瓷器有毛,不值分毫。” 指的是瑕疵对于瓷器价值的影响,很多藏家 “唯完整器为贵” 的观念也早就已经根深蒂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卖碎瓷片的商人一口袋一口袋地往北京运。
那时候完整器都没什么人买,瓷片的销路可想而知,一毛钱一片,而前段时间看到五六片碎瓷,经询价得知,碎瓷价格飙升到12万一片,竟然还是 ‘一枪打’(不挑拣商品,全套出售)。
人们喜欢瓷片,不仅仅它是珍贵的瓷器标本,还是更难得的收藏品。一是旧瓷片虽残缺,但它的制做、绘画艺术仍然是高水平的,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工艺水平,二是可以做为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
虽然碎瓷片很有可能价值不菲,但能轻易得到名窑碎瓷、“一口袋一口袋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况且,也不是所有碎瓷片的价格都是这样高昂的,挑选价格极高的碎瓷片同样需要眼力和经验。
无论稀有瓷片还是普通瓷片,存世量都远远超过完整器。所以想着囤积瓷片低买高卖的,要有思想准备,更要有眼力。中国是瓷器之国,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从生产瓷器的那一天起,就有瓷片的产生,那时的人们在烧制瓷器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残次品,而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埋入地下。
尤其是官窑烧制瓷器,例如皇上要求此批制做100件瓷器,那么必须烧制出几百件以上,精心挑选出100件瓷器后,剩余的瓷器全部要打碎深埋,不许任何一片流入民间。
游行流传下来的瓷器也是较难收藏的一类藏品,陶瓷在烧制、运输、使用、保存等各个环节中都易损坏。经过百年,能流传至今且又完好无损的瓷器寥寥无几。
收藏界流传着一句话:“瓷器有毛,不值分毫。” 指的是瑕疵对于瓷器价值的影响,很多藏家 “唯完整器为贵” 的观念也早就已经根深蒂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卖碎瓷片的商人一口袋一口袋地往北京运。
那时候完整器都没什么人买,瓷片的销路可想而知,一毛钱一片,而前段时间看到五六片碎瓷,经询价得知,碎瓷价格飙升到12万一片,竟然还是 ‘一枪打’(不挑拣商品,全套出售)。
人们喜欢瓷片,不仅仅它是珍贵的瓷器标本,还是更难得的收藏品。一是旧瓷片虽残缺,但它的制做、绘画艺术仍然是高水平的,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工艺水平,二是可以做为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
虽然碎瓷片很有可能价值不菲,但能轻易得到名窑碎瓷、“一口袋一口袋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况且,也不是所有碎瓷片的价格都是这样高昂的,挑选价格极高的碎瓷片同样需要眼力和经验。
无论稀有瓷片还是普通瓷片,存世量都远远超过完整器。所以想着囤积瓷片低买高卖的,要有思想准备,更要有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