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中国陶瓷的美文
今天的月亮格外圆,秋日的风凉煞煞的吹拂着枯落的扬柳,漫天的星辰发出闪烁的光芒,我喜欢这样月圆之夜的美丽。从我母亲家里出来的时候,老人家忽然告诉我,今天有瓷器展览,我兴致悠然,就信步到了那久违的广场旁边,已经千岁的龙泉古塔依然耸立在潺潺的荆河桥畔,闪亮的街灯照着那万千姿态的瓷器,穿梭的人流让这一片天地显得格外的明亮和温磬。精明的买卖人在有策略的讨价还价,聪明的外地人在原则的紧守价格的界限,买卖声音显得是那样的平和而有节奏,瓷器的市场没有那种声音高亢的喧闹。在一个摊位里我从众多的瓷器里面看到一个很景致的扁瓶,下面几乎成为一种方形的椭圆,一个很小很扁的瓶口成喇叭形往外翻卷着,瓶的两面刻绘了江南的的山水,显得葱郁而秀丽,瓶子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烧作的精致而细腻,用手抚摩有种舒适的感觉,凸凹的感觉给人一种立体的视觉感受,以前的时候我从未见过这样形状的艺术品,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仿佛是我从前的相识,感觉它有一种灵性存在,我爱不释手的看看有看,摸了有摸,于是萌生了想卖下它的愿望,经过和南方老板的几番讨价,最后以自己感觉很公道的价格拍板,于是我付了钱,拿起了属于我的瓷器准备去下一个摊位,我又珍爱的来回看了这个扁瓶几眼,忽然发现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有几点瘤子,淡淡的痕迹,不经意一般看不出来的,于是刚才的美好感觉大打折扣,好象感觉受骗的样子。其实再美丽的东西都存在着瑕疵,只是它的美丽绚烂迷惑了人的眼睛,所以最初的时刻发现的首先是美丽,当你真正拥有它的时候,才能真正的了解它、看透它,那时一切的缺点和不足才会暴露,人不也是这样的吗?人无完人,弱小的缺点其实我们应该接纳,只是有的时候如果从根本上看错的话,譬如那粗糙的瓷器当作了古物或者精品,把自己的眼睛迷糊的一塌糊涂,那时才应该真正的悔恨。于是我对于这微小弱点的瓷器有重新充满了好感,恢复了最初的美感,可是已经不是最初的那种似曾相识感觉了,因为毕竟有了污点。在我浏览的亮夜的瓷器里面,千姿百态,各具形状,有圆圆的瓷瓶、长条状的塔瓷、大肚的瓷坛、液嘴的瓷砂壶……形态各异,瓷的上面刻绘着这样那样的精美图画,有山水,也有是人物,山水的风光旖旎,人物的栩栩如生,我看到描绘的少女捧月图、常娥奔月图、清闲品茶图、梅花瑞雪图、香山枫叶图……千图万绣的精美作品,都在这平常的瓷器中显现出来,让这泥土的瓷器突显的品位非凡,让艺术留驻在它们的身体,我看的很陶醉,但是我知道这每一个漂亮的瓷器都隐藏着瑕疵,只是我的快速浏览无法发现的这样及时,是美丽掩盖了它们的不足。真正的精品万里不挑一,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眼力无法找寻。慧眼和耐心又在哪里呢?其实在我们的心中。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穷尽精美,即使上等的精品,其实也有瑕疵,只有宽容了一切才显得那样美丽。
朱文立、孟玉松、李廷怀
北宋汝官窑是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独领风骚,雄居宋五大名窑之首。专家普遍认为,北宋汝官窑只烧制了20年就神秘地失踪了,目前存世的不过60多件。在已知的65件汝窑传世品中,北京故宫存放17件,台北故宫存放23件,上博8件,流失英国、美国、日本的汝瓷传世品不会超过十件。
汝瓷原产地域保护范围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汝瓷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平政函[2005] 30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南省汝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和宝丰县大营镇、肖旗镇、商酒务镇、赵庄乡、城关镇、杨庄镇、石桥镇、张八镇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扩展资料
汝瓷是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汝窑为魁”之誉。北宋后期,汝窑被皇室垄断,专为宫廷烧造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汝瓷,为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廷御用瓷器。
宋人欧阳修在其《归田集》中其实已有非常清楚的指引:汝窑瓷真正最美的就是釉,不是天青色,而是粉翠,也就是翠青色。而汝瓷真正的瓷色是半瓷化作的,玻化不明显,器身不透光亮。
明代学者高濂的《燕闲清赏笺》则讲得更为详细:汝窑实为玛瑙末入釉,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其釉色有天青、粉青,还有葱绿和天蓝等。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
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汝瓷技艺从此断代800多年。明清两代都有人努力仿制,但均未成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汝瓷
1汝窑: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2官窑:
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
3哥窑: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
4钧窑:
钧窑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蓝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都具有荧光一般优雅的蓝色光泽。
5定窑: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
扩展资料
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是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分到了景德镇,一部分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钧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汝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