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北京玉渊潭有什么建筑特色

辛勤的帅哥
心灵美的板凳
2023-05-02 10:54:04

北京玉渊潭有什么建筑特色?

最佳答案
感动的水壶
任性的豆芽
2025-09-12 21:21:55

800多年前,在北京海淀区一带有泉水自地涌出,冬夏不竭。其间有不少封建士大夫追求隐逸的"养尊林泉"、"钓鱼河曲"等名胜,曾为金中都有名的游览胜地。

《明一统志》记载:玉渊潭在府西,元时郡人丁氏故池,柳堤环抱,景气萧爽,沙禽水鸟多翔集其间,为游赏佳丽之所。

由于这里地势低洼,西山一带山水汇积于此。1773年,浚治成湖,以受香山新开引河上水,又在下口建闸,俾资蓄泄湖水,合引河水由三里河达阜成门之护城河,东部建有行宫。

玉渊潭不仅是景色宜人,环境清幽,树木茂密,为西郊盛暑纳凉的场所,而且还在北京的水利方面起着引水、调洪的作用。

玉渊潭主要由西面的樱花园、东面的留春园、南面的中山岛、北面的引水湖景区、东南的远香园等组成。这里水阔山长,得天独厚的环境,成就了山上杨槐林立、水岸垂柳依依、湖边水草茂盛的自然野趣风格。

玉渊潭的西北部,有一山脉贯穿东西,园路蜿蜒四通,水岸翠绿拥绕的园林,就是以樱花为特色的园中园,总面积25公顷。

园内植被繁茂,成林的水杉,成径的竹溪,片片粉红的樱花,朴素和谐的建筑造型与不同植物的季相,使园内各个季节自有不同的风貌。

园内的"樱棠春晓"、"樱洲秋水"、"柳桥映月"和"云溪深处"等把园内的一草一木当成主人,每到春天,到处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繁华。

尤其是在雨中处处湿润而朦胧的时候,才能感受画中游的清新诗意。在炎热的傍晚漫步柳堤,夕阳与蝉鸣最能让人体味凉爽的珍贵。冬天则更容易体会清冷幽深。

留春园位于玉渊潭东部,占地面积16300平方米。它以中心开阔的草坪,环绕的亭廊和高大树木,以及遍植的四季可赏的花木为主,是座园中园。留春园建筑规整,有序安排了廊、亭、厅、架,并利用若隐若现的手法收春于园内,十分难得。

南入口处的壁画,画面由高温烧制的异彩瓷片拼对粘贴而成,色彩明亮,由东门而入,两行海棠树似叠架的花廊,步行其下别有韵味。坐落在对景上的"留春姑娘"雕塑格外夺目,她是坐在水中山石之上一少女,横笛引雁,给人以留春之意、恋春之美。

右行有藤萝架引导入敞厅,厅后竹影映墙,四周花池陪衬。四角亭位于西南隅,是留春园内登高览胜的制高点,在这里,可以把留春园的春色尽收眼底。

中山岛位于园的西南隅,长800米,宽约80米,是一道高低起伏、宽窄不一的狭长的山坡地。它是历史上几次开挖河湖工程的弃土堆积而成的一道屏障,横亘在玉渊潭湖和八一湖之间,被称为中山岛。临中堤的小山为园内的制高点,有一古重檐亭。

引水湖在湖的东北部,有一幽静湖区,原来为林木囤养区,植被繁茂。北部地形舒缓开阔,以雪松,银杏和挺拔的白杨等乔木为主,散布于开阔的草坪,沿环湖路北配以海棠等春花灌木带,春季成片的海棠,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景致。

远香园位于园区的东南部中心,留春园的西侧,原名取自咏荷"香远逸清",后几经调整,建筑成型,改名为远香园。

除建筑等硬质景观外,远香园的绿地景观也是别具风貌。中心庭院区域所种植的樱花、玉兰、牡丹、丁香和太平花等乔灌植物,使得这里春花烂漫、芳香四溢。

大道以南种有大量的樱花和几棵垂樱,其西侧还有林木茂密的山林坡地,种有紫叶李、白蜡金丝柳等彩叶树种,季相丰富,引人入胜。

在中堤以南土山之上有座仿古的重檐亭,据记载,在元朝时期,这里有一座亭,名为"玉渊亭",其亭边有一水潭名为"玉渊潭"。翠林掩映的重檐亭位于园内制高点,登亭观景尽收两侧湖光山色。

湖心岛岛上松树长青,灌丛茂密,因人迹罕至而成为水鸟的爱巢,清澈的湖水有游弋水禽相互嬉戏而显得生机勃勃。

樱花园因为有碧水环绕的此岛而增添了各个季节的风韵和层次,初春有鸟早知水暖,入夏有风轻送荷香,临秋天高芦苇瑟瑟,总有详和萧爽可引人入胜。

6月遍堤黄花随风摇曳,雨后的傍晚,泛舟西湖眺中堤,见参天立杨郁郁葱葱,嵌如翡翠,落日熔金,辉映玉桥如虹垮水雄浑壮丽。若东湖西眺,高耸的塔顶立长天,乱云与余辉映相灿烂。

东西湖的南岸,存有较大数量的洋槐林,玉渊潭畔槐香幽绵。

云溪深处,位于樱花园山南东竹径南口处,有点题石上镌刻有"云溪深处"4个大字。油松的翠枝映衬在蓝天中,成片的苍翠绿竹漫布于山南坡上,竹林中游路蜿蜒而出,犹如溪水贯穿竹林,引人探入幽深的谷地。走出那条路,竟可见远处如云樱花跳入眼帘。可谓竹径深处,柳暗花明。

此外,在玉渊潭南门昆玉河段的北侧,还有一片古松林,内有清代所种植的油松和侧柏,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据统计,林内共有古油松28棵,古侧柏250棵,古国槐8棵,都是极其珍贵的树种。

最新回答
傻傻的毛豆
危机的哈密瓜,数据线
2025-09-12 21:21:55

颐和园来历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浩浩荡荡次第展开,如此集中的园林也为世所仅见。 金、元、明三代的主要精力在修建北京城池和城内的皇宫,因此,西山花园多为私家拥有。从清朝康熙帝开始,内城已无发展,皇家园林才开始涌向西山。现存的皇家园林多为清代中叶所建。
最初,皇家园林只是帝后宫妃们的消闲避暑之处,政务、祭祀和生活都在城内。清雍正帝继位后,园林开始有了离宫的味道,最后干脆就长期居住在西郊园林里,政务、读书、游乐等都一并处理。园林成了政治的心脏。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著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周围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 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历史: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区域划分:慈禧大力修复此园的目的乃为了避暑和颐养天年,她独独看中了这块具有“万寿”名称的宝地。从1903年起,慈禧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由于慈禧常需在这里接见臣僚,处理朝政,为此在园的前部专门建置了一个宫殿区和生活居住区,所以颐和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全园可大致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
由于颐和园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因此,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处理朝政的地方。宫廷区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不大,相对独立于其后的面积广阔的苑林区,二者既分隔又有联系。其中,以仁寿殿为中心,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务实的仙人掌
明理的招牌
2025-09-12 21:21:55
问题一:什么时候去庐山旅游最好? 去庐山的最佳观景时间:最佳为夏季,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每年7月至9月的平均温度为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凉爽宜人。

问题二:庐山什么季节去_去庐山最好的季节 有关庐山旅游线路推荐》》》》 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暮春正是游览花径的最佳时节。径内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又恰逢多雨季节,三叠泉的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 庐山春-险峰夏:秀峰一带的山峰玲珑秀丽,风光旖旎,古人云“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开先瀑布也位于此。实在是盛夏避暑的绝妙佳地,游庐山切不可错过。 庐山夏-三叠泉瀑布秋:锦绣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猛虎跃涧、捷猿攀登、仙翁盘坐,无不栩栩如生,令人陶醉。大天池更是以其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闻名于世。 庐山秋-庐山植物园冬:冬雪庐山横看成玉侧成碧,远近奇幽各不同,奇庐说不尽的诗意和浪漫,无怪乎陶渊明选择此地逍遥生活。五老峰像极了白发老人端坐山间,寒山暮色,清新的呼吸里仿佛可以嗅到春天的味道。赏雪泡汤也是冬游庐山的首选 庐山冬-庐山含鄱口一年四季到庐山旅游都能欣赏到优美的风景,但是去庐山最好的季节尤以夏季最佳。夏季可谓庐山避暑和观庐山瀑布的最好时节。

问题三:什么季节适合去庐山旅游? 庐山上山转弯很多(晕车者准备晕车药),在山上过夜气温比较低,宾馆里都无空调,而且住宾馆要自备毛巾牙刷等用品,山上有很多超市,其中有个顺发超市东西比较便宜。旅游景点:山上多雨多雾,注意带雨具,而且气温低,冷空气大,注意防寒。
到三叠泉楼梯很长,上下大概2-3个小时,所以最好是轻装上阵。
最适合的季节,是四季中的夏秋之季,这个季节的气候非常适合出游。

问题四:庐山旅游什么季节去最好 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
所以最好的季节是夏季

问题五:庐山旅游什么时候去最好 去庐山的最佳观景时间:最佳为夏季,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每年7月至9月的平均温度为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凉爽宜人。

问题六:庐山什么时候去最好 我们上次去的时候是10月底,很漂亮,也不是很冷,你可以住在镇子里。

问题七:庐山的最佳旅游季节是什么时候 庐山最旺的季节当属夏季,因为是避暑的最好时期。
另外庐山一年四季有美景,各季有各风格。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秋的枫叶好看,现在正当这相时候。冬天庐山的雪景好看,但天气比较冷。

问题八:什么时候去庐山比较好?有什么看的。 夏天上庐山比较舒服,天气凉爽,避暑休闲。先就近上庐山,再从山上直接去上饶,再去婺源,从婺源靠着景德镇,很近了。再远的话就到南昌和井冈山了,稍微远点。
坐火车的话,要坐101公交到九江汽车站转到庐山的大巴,15块。
门票180,大学生七五折吧。住青旅,30/人。可以预定:footinn淘宝
庐山有3条线路,每条线路大约需要1天的时间。分别是:庐山一线:
牯岭街、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崖、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石门涧、芦林湖、博物馆、会址、美庐别墅、院返回牯岭街。
二线:牯岭街、老别墅群、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铁壁峰、玉川门、相辞涧、白鹿洞书院
三线:牯岭街、含鄱口、太乙村、天下第六泉、玉渊潭、海会寺、秀峰、陶渊明墓
另可选择早晚之间或漫步牯岭街市,或到小天池看日出,或游览诺那塔、月照松林、图书馆。
看日出需要四五点钟起来,徒步去最好。
九江有很多到玉山的车,玉山到三清山15元
三清山现在门票150元/人,学生半价。上下览车110元/人,山上住的也有,比山下稍贵。
三清山九大景区:南清园、万寿园、西海岸、阳光海岸、玉京峰、三清宫、西华台、三洞口、石鼓岭、玉灵观。
三清山十大绝景:司春女神、巨蟒出山、猴王献宝、玉女开怀、老道拜月、观音赏曲、葛洪献丹、神龙戏松、三龙出海、蒲牢鸣天。
婺源旅游多走“东线”:婺源县城---月亮湾---李坑---汪口---江湾--彩虹桥--晓起---江岭。都玩遍的话也要两三天吧。因为镇内景点和村庄分布比较散,来回不方便,最好随玩随住。
景德镇城市不是很大,可以分三条线路。少则一天,多则2到3天吧,看你的速度了。
1西线,北往南,陶瓷城-中国瓷园-古窑陶瓷博览区-新都民营陶瓷园。
2市区线,莲社北路-金昌利-国贸-樊家井,这几个地方由北往南一条线串着。
重点推荐:国贸的瓷片地摊和樊家井,樊家井能淘出不少好东西。
3东线,雕塑瓷厂-老厂-湖田,雕塑和老厂相隔两三站地,从东一路雕塑瓷厂大门进,东二路后门出,奔老厂。
南昌的话就是看看滕王阁吧。井冈山风景也可以,玩的话一两天吧。

问题九:庐山旅游几月份去合适 建议你12月至1月左右去好些,千万不要7,8月去,因为那时是旺季,会贵死人的。

问题十:什么季节去庐山好玩, 清明以后,上山进入春季,景色不错,缺点是雨多,天冷,看瀑布是好时机。
7-8月避暑好时机,旅游旺季。缺点人多物价贵。
9-10月初,进入秋季,景色尚可,秋高气爽适合旅游
12-12冬季,雪后庐山有北国的味道,景色迷人。缺点冷冷

难过的八宝粥
执着的往事
2025-09-12 21:21:55
1 关于晋江的诗句
关于晋江的诗句 1关于美丽新晋江的诗歌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母亲河

吉狄马加/彝族

曾记得少年时光

我们是多么地快乐

漂流在你的怀中

亲吻着水的花朵

是你那美妙的歌声

陪伴着我的成长

啊,母亲河,母亲河

是你的乳汁养育了我

当离开你的时候

我们是多么地惆怅

不知几回在梦中

才感到了你的忧伤

为何你的乳汁已经减少

是谁改变了你的模样

啊,母亲河,母亲河

是你的命运牵动着我

我就要回到你的身旁

永远不会再离你而去

让我用双手轻轻地抹掉

你那往日的泪痕

让我用全部的爱情和生命

报答你曾给予过我的一切

啊,母亲河,母亲河

是你的希望召唤着我
2赞美晋江的诗歌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母亲河 吉狄马加/彝族 曾记得少年时光 我们是多么地快乐 漂流在你的怀中 亲吻着水的花朵 是你那美妙的歌声 陪伴着我的成长 啊,母亲河,母亲河 是你的乳汁养育了我 当离开你的时候 我们是多么地惆怅 不知几回在梦中 才感到了你的忧伤 为何你的乳汁已经减少 是谁改变了你的模样 啊,母亲河,母亲河 是你的命运牵动着我 我就要回到你的身旁 永远不会再离你而去 让我用双手轻轻地抹掉 你那往日的泪痕 让我用全部的爱情和生命 报答你曾给予过我的一切 啊,母亲河,母亲河 是你的希望召唤着我。
3关于晋江安海八景的诗歌
文化古镇安海的“安平八景”形成于明代,《安平志》中保留了明清安平(安海)诗人吟咏“安平八景”诗数十首。在这些同题诗咏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安平风光胜迹图。查阅《安平志》中关于“安平八景”的记载、说明,有的景说明很好,但也有过于简略,甚至有误,存在不少疑点。如今我重读《安平志》,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历史知识来感悟故乡的景物,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东海晴光”海水从海门流至石井江进入安海湾,聚集各处的商船,天高云淡的日子,登高一望,海面犹如千里平湖,水天相接,浮光曜金,蔚为大观,令人心旷神怡。在古代安海人看来,“九十九湾”风光一点也不亚于浩瀚的大东海。清代黄帝赉诗云:“海门滚滚浴清晖,波静随阳镜里飞”,道出了其中真意。

“西畴春晓”水流自南安柏峰山出九溪龙潭,经溪尾洋而入安平西郊的田野,西面诸远山森耸苍秀,环绕相映,春和景明,南山倒景,十里之间,如画屏列障。光浮水面,人游其中,如图画中行。好一幅牧歌式的田园诗!“西畴”在今西安村东安福桥一带。西安村头一座侨建“大厝”的门楼匾上就写着“西畴春晓”四个字。清柯敦圃诗云:“自是晨曦耕插后,儿童相次欲驱牛”,描绘了农家乐的情趣。

“鸡峰耸翠”在安海南向隔海对山,即水头镇鸡笼山,这座小山圆静秀特,遍山尽树松柏。远远望去小巧玲珑、青翠可爱,好似架在五里桥的尽头。清代柯敦圃诗云:“耸得层峦积翠间,安平外障是鸡山”,说的就是这个对岸风景。

“象鼻拖蓝”熊岭诸山沿东南迤逦而行,至象陷山蜿蜒十里,从安海隔海望去,山形真像一头大象伸长鼻子,势奔入海,陷入海门。因山色如蓝,故名。这座“伏象山”,小时的我看去一点也不像,不知所云。后来随年岁增加,有一次隔海远眺对岸群山轮廓时,突然发现一头惟妙惟肖的“大象”,伸着长长的鼻子,大半身已陷入海中,这就是“象鼻拖蓝”!我激动得几乎叫出声来。明代黄伯善诗云:“襟江老象化为山,掀鼻蜿蜒石井湾”,生动地点名了它的特征。

其实,在这“四景”中,真正位于今安海镇范围的,只有“西畴春晓”一景,其余“三景”均在鸿江对岸的今南安水头、石井一带。有人说,这是因为古时安海的辖地很广,包括今“下南安”一带均属于安海管辖,此说可能不确。这应是古人发挥丰富的想像力,采用“借景”手法,把隔江海相望、天天进入安海人视野中的“对山”倒影天然美景,自然而然地纳入了“安平八景”中,而不管其地归属谁。使得远在天边的美景变成近在眼前,大大丰富了安海的风光名胜。
4描写泉州名胜的诗句有哪些
陈泗东祖籍金门,出生在泉州,乃书香世家。

他的祖父陈师海、父亲陈仲瑾是晚清举人,他的外曾祖许祖淳为泉州光禄卿许邦光之子,官任刑部郎,曾应金门吕世宜聘请主讲“浯江书院”。他写得一首好诗,20岁就被人誉为才子。

87年他恢复原祖籍地金门身份时曾写下三首七绝《怀乡》 1、吾家本在浯洲居,奕世务农更业渔。 流落郡城人不识,箪瓢陋巷诵诗书。

2、父祖蝉联宴鹿鸣,馨香俎豆最关情。 秋风送客浯江渡,忧记当年衣锦荣。

3、铎声自古振金门,讲学谈经礼义存。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蓬莱镇蓬莱山麓,始建于北宋元丰6年(公元1083年),明嘉靖43年(公元1564年)重修。

岩宇依山而建呈三层楼阁式,有“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之誉。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闻说儒师开绛帐,丝蔓长手衍儿孙。 草庵摩尼教遗址 类 别: 名山胜水 地 址: 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 距泉州市区南门外19公里的晋江余店苏内村,有一座万山峰,又名万石山、华表山,为我国仅存完整的摩尼教遗址。

因古用草构屋,故曰草庵。摩尼教又名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摩尼(公元216-276年)生于南巴比伦安息王族家庭,他以拜火教为信仰基础,吸收基督教、佛教和古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创立了摩尼教。

其教于唐代传入泉州,称为明教,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

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摩尼教寺紧依华表山麓,内有僧尼住持,原来庵前还有一座佛教寺,已废,近年又重建,焕然一新。

花木、果树相映,风景十分优美清净,为一番别致景色。草庵寺依山崖傍筑,建筑形式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华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 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032X0 25米,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

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佛龛的左上角阴刻一段文字“谢店市信士陈真泽立寺,喜舍本师圣像,祈荐考(女比)早生佛地者。

至元五年戌月日记”。五行楷书,34字,字径2 5X25厘米。

在右上角还有阴刻比较粗糙的文字“兴化路罗山境姚兴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荐先君正卿姚汝坚三十三宴,(女比)郭氏五九太孺,继母黄十三娘,先兄姚月涧,四学世生界者。”

这些文字价值性很高,是目前世界唯一摩尼光佛造像和庵寺建筑年代可借的文字佐证,非常可贵,同时也是研究泉州明教的一手历史材料。 在这草庵遗址前端的20米处,曾经出土一块元代完整的黑釉碗和60多件残瓷片。

这件完整的黑釉碗,口径185厘米,高65厘米,碗内底部在烧制时便刻有“明教会”三字,字径65厘米左右,其他残瓷片同样分别刻有“明”、“教”、“会”三个字样,这是当时泉州明教会活动情况的重要发现。宋未元初时烧制这种黑釉碗,在晋江磁灶为数较多,泉州市区近郊也有同类型的发现,说明罗山草庵摩尼教遗址的文字记载与黑釉“明教会”的瓷碗相印证。

泉州的摩尼教活动于元代是比较公开性的。说明泉州的明教是以佛为崇拜而盛行的。

据传有泉州十八位读书士子住于草庵勤奋读书,常于此显现佛的形象,说是文殊菩萨的显影,因此在摩尼光佛坐像两侧有弘一法师手书木刻对联“石壁光明相传为文佛显影”,“史乘记载于此有名贤读书”。 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

所以明初明教极盛一时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体”)于摩崖上: 劝 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正统乙丑九月十三日,住山弟子明书立。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泉州还有两位著名诗人游览草庵题诗于此: 黄克晦(公元1524一1590,号吾野,惠安崇武人,能诗善书画,著有《吾 野诗集》等) 《万石峰草庵得家字》 结伴遥寻太乙家,峨峨万石映孤霞。 坐中峰势天西侧,衣上梦阴日半斜。

风榭无人飘翠瓦,云岩有水浸苔花。 何年更驻苏杭鹤,静闭闲房共转砂。

诗人黄凤翔(1538-1614,号仪庭,止庵。泉州市区人,名士名宦) 《秋访草庵》 琳宫秋日共跌登,木落山空爽气澄。

细草久湮仙峡路,斜晖暂作佛坛灯。 竹边泉脉邻丹灶,沿里云根蔓绿藤。

飘瓦颓垣君莫问,萧然一榻便崚嶒。
5描写泉州名胜的诗句有哪些
(一)

“仿佛三株植世间,风光满地赤城闲。

无因秉烛看奇树,长伴刘公醉玉山。”

(二)

“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

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

(三)

“石氏金园无此艳,南都旧赋乏灵材。

只因赤帝宫中树,丹凤新衔出世来。”

(四)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五)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园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六)

“赤帝尝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千二楼。”
6用什么词来形容晋江的山和水
风光秀丽,山清水秀,依山傍水,山高林密,崇山峻岭,湖光山色,

不可阻挡,惊涛骇浪,

表明山上长满树木,河水或湖水清秀;“依山傍水”,形容地理位置好,后面依靠山岭,旁边还有河流。表现山脉连绵或山峰险峻的样子,如“山高密”,形容山势很高,树木很密;“崇山峻岭”,形容山岭很高、很陡。表现水域的美景,如“湖光山色”,形容湖水与周围的山林很协调;第四组4个词语主要形容水势汹涌,不可阻挡。如“惊涛骇浪”,形容波涛翻滚,令人心惊胆战

懦弱的哑铃
彩色的胡萝卜
2025-09-12 21:21:55

元景德镇窑釉里红龙纹高足杯 动脉影摄

战国水晶杯 杭州博物馆供图

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居游胜地,或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东南名郡,又或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南宋都城……杭州,这座古称“钱塘”的城市,留给人们数不尽的美好记忆与想象。

笔者日前来到位于浙江杭州上城区的杭州博物馆,徜徉文物海洋,一窥风雅钱塘的前世今生。

元“伯畿印章”铜印 杭州博物馆供图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穿过南宋御街,沿石阶走上吴山,至半山腰处,可见一座白墙黛瓦的建筑,隐藏在一片树林之中,这就是杭州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由南馆和北馆组成,拥有常设展《最忆是杭州——杭州 历史 文化陈列》《珍藏杭州——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馆藏文物2万余件,尤以陶瓷、绘画、书法、玉器为特色。”杭州博物馆馆长金霄航介绍。

“8000年前,萧山跨湖桥一带的先民已泛舟于湘湖……”进入南馆,“寻踪跨湖桥”单元以图文形式介绍了“中华第一舟”的发现过程。这艘独木舟出土于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已有7000-8000年 历史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见证了当地先民的生活。展柜里陈列着同时期出土的稻米标本,反映了杭州地区稻作农业的悠久 历史 。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件淡琥珀色的透明杯子,它是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这个水晶杯虽然今天看起来不算光彩夺目,但在2000多年前,它是非常难得的珍品。”金霄航说,它用一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是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录。

1990年,考古工作者在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1号墓中发掘出这件水晶杯。它呈上宽下窄的造型,材质晶莹,保存完好。古代开采技术有限,要找到这样一块优质水晶十分不易。水晶材质硬而脆,古人用何种方式把杯芯掏空而保证杯体不碎裂,今天的研究还未能解开这个谜题。水晶杯内外抛光非常光洁,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早在战国时期,杭州地区手工业已十分发达,为后世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金霄航说。

魏晋以降,北方战乱,大批民众南迁。杭州湖山秀美,吸引了众多文人与僧侣。隋唐时期,杭州已是东南名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建都于杭州。在吴越王钱镠“保境安民”国策下,杭州经济文化日益兴盛,著名的雷峰塔即建于这一时期。塔内曾藏有数万卷佛经,皆用当时盛行的雕版印刷术印刷,印数空前,印刷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杭州博物馆展出的雕版印刷《宝箧印陀罗尼经》卷,纸张洁白,墨色均匀,字体清晰悦目,图画也很精美,反映了杭州印刷水平之高。

“你看,这方砚台是用五代时建造雷峰塔的砖改造而成。”金霄航介绍道。1924年,雷峰塔轰然倒塌,不少民众捡拾塔砖收藏。永康的姚允中将捡到的一块藏经砖改造成砖砚,后来赠予杭州收藏家朱孔阳。2014年,朱孔阳之子朱德天将这块砖砚捐赠给杭州博物馆。砖砚背面刻有雷峰塔景观图和“雷峰塔坍塌古砖记”,两面长侧边一面刻有“西湖雷峰塔藏经古砖”几个字,另一面刻有鱼龙图案。砖质地紧密,做工精良,中空有孔,用以藏经。

战国玛瑙环 动脉影摄

商旅辐辏 华贵天城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吴自牧《梦粱录》中描述了南宋都城临安(即杭州)商业繁华的盛况。

南宋时,杭州成为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商贸繁荣之余,文人雅士聚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成为宋人的追求。在南宋修内司官窑瓷器前,不少参观者驻足欣赏。金霄航告诉笔者,南宋官窑是宋代青瓷烧造最高水平的代表,修内司官窑是南宋官窑的窑场之一,位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该窑址的发掘成果入选“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修内司官窑瓷器,均由窑址出土的瓷片修复而成。其中一件青灰色的盏托,托盘呈花口形,盏与托盘中间为一圆孔,上下相通,造型精巧别致,釉色淡雅润泽,体现出宋人高贵典雅的审美情趣。

“琴棋书画诗酒花”是宋人雅致生活的写照。馆藏《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是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宋扇页画精品之一,于小中见珍奇。咫尺扇面上,采用工笔双钩画法描绘出小鸟憩于荆棘竹丛中,表现了安宁幽静的意境。

元代时,杭州凭借京杭大运河和海陆丝绸之路优势,成为东南地区最大的都会,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杭州博物馆内,一件元代青花瓷塑海鳌山形笔架以其精巧绝伦而引人注目。

这件笔架出土于杭州朝晖路一处元代窖藏,整体为海兽驮峰造型,下部浪花翻涌,4座山峰饰如意云纹,一峰顶高悬一轮初升的太阳。通体施青白釉,胎质洁白细腻。背面自然凹凸,还留有当时工匠的指纹印迹。

“这件瓷器除了有搁笔功能外,海兽内部中空,可盛水作水盂,一器两用,设计巧妙,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难得的一件文房用品,具有极高的 历史 和艺术价值。”金霄航说。

“江南收藏甲天下”,书画之余,摹古鉴赏是江南文人日常消遣之必备。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生前流连西湖山水,死后葬于杭州。他墓中出土了多件文玩,包括端砚、剑饰、铜镜、铜印等。杭州博物馆展出的“伯畿印章”印与“鲜于枢伯畿父”印,印面小巧,笔法精妙,为研究鲜于枢书法造诣又添实证。

清青花釉里红莲花纹瓷盘 动脉影摄

山水环抱 人文渊薮

“四维图画本天成,三面云山一面城。”自南宋以降,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的格局基本形成。因景色殊异,历代文人莫不流连西湖。明清以来,杭州文风更炽,湖光山色在文人雅士笔下凝练成优美的传世佳作。

走进杭州博物馆北馆,高达3米的《层峦秋色图》铺陈在眼前,这是明末清初“武林画派”创始人蓝瑛的代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画中,距西湖不远的西溪秋色醉人,云淡天高,深山幽壑,又有回廊屋宇,游人于桥上扶栏缓行,轻漫潇洒,充满洒脱的文人意趣。

“欲借西湖作墨池,并邀春色入新诗……”明代散文家茅坤行书《西湖诗卷》以遒劲笔力书写了对西湖的热爱。茅坤耄年游西湖后作西湖诗14首,他的书法朴拙自然,是典型的“文人字”。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葫芦秋菊图轴》作于杭州西湖畔,笔法坚挺厚重,篆刻朴茂苍劲,对上海画派后期画风影响深刻。

明清时期杭州文人留下大量精美的文房四宝,成为杭州博物馆重要的藏品类目。“任伯年”款象牙大毛笔、“徐三庚”款紫檀木笔筒、“鹿原”款端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精神与艺术品位。

“风雅,是刻在杭州骨子里的。”金霄航说,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杭州人文故事,感受杭州风雅气韵,杭州博物馆在展陈手段上不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在史前至六朝展厅,借助光影手段,还原考古发掘现场。在两宋展厅,通过投影和三维动画,生动呈现南宫北市的都市格局、繁华喧腾的市井风情。

杭州博物馆还设计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参照四螭龙玉佩制作的壶承、以南宋莲花纹瓦当为原型设计的莲花纹碳雕等,备受观众喜爱。

随着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浙里光影,云看文博”系列直播活动走进杭州博物馆,风雅钱塘的气韵,飘得越来越远,打动越来越多人……(文/王丽玮)

靓丽的哈密瓜
优雅的跳跳糖
2025-09-12 21:21:55
当然是宋代的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恢复钧瓷烧制,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勤劳的服饰
糟糕的发卡
2025-09-12 21:21:55
江西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县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龙虎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09年,龙虎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当地的特产灯芯糕很有名,传承中华美食文化—江西龙虎山道教特色食品(本善坊灯芯糕)灯芯糕在江西也是一种民俗特产食品,每当过年、婚嫁、高中、开业等亲友都互赠灯芯糕,意指登新高、步步高升的意思,如今一到过年走亲拜友,灯芯糕更是必不可少的礼物和祝福。灯芯糕送给小孩,身高登新高,送给老人快乐登新高,送给父母幸福灯芯糕,送给朋友事业灯芯糕,送给同学学业灯芯糕,爱谁送谁灯芯糕。江西灯芯糕主要的成分主要是一、白砂糖和糯米粉,二、食用油三、是根状的、很细,形似灯芯,也因止而得名。灯芯糕,江西贵溪灯芯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清朝乾隆下江南周游在龙虎山脚下,偶感风寒口中无味。来人便向道观脚下的农民取来当地的特产灯芯糕。品尝灯芯糕后便觉精神大振。之后便题名“天下驰名,仅此一家”灯芯糕便美名传天下了灯芯糕也因此成为江西省进贡皇宫的贡品了。在贵溪地区有较多的灯芯糕民间纯手工作坊,比较正宗好吃要数星星糕点厂生产的本善坊系列的比较好吃。还保持原先的传统手工制作的生产工艺和制作方法,现在第八代继承人已经有30多年的灯芯糕的制作经验,在三十年来,本善坊一直坚持诚信经营,以食为天做健康糕点的理念为人民做好糕点,订购的电话是0701---3561055
--------------------------------------------------------------------------------
鹰潭地处东经116°41'至117°30',北纬27°35'至28°40'之间。东部、北部分别与上饶市的弋阳、铅山、万年、余干接壤,南面、西面分别与抚州市的金溪、资溪和东乡毗邻,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相连。2007年底全市总面积3554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达53平方千米。总人口1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万人。市树为樟树,市花为月季花。境内为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750毫米。著名景点:龙虎山、天师府鹰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位于市区南郊16公里处的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开篇描绘的名山,被誉为“华夏道都”。它集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保护宫观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众多品牌龙虎山鹰潭旅游景点(20张)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位于鹰潭市西南郊20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也是张天师炼丹的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是鹰潭市最主要的旅游资源。整个景区规划面积320平方公里(其中,龙虎山景区管委会管辖范围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正一观、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五湖六大景区,景区内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秀美多姿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是龙虎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三大特色。目前,龙虎山景区集七个“国家级”称号于一身,1988年龙虎山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2月被批准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月被评为全国“4A”级风景旅游区,2001年3月被批准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6月龙虎山仙水岩崖墓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龙虎山九曲洲农业观光园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上清天师府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宫观。2003年4月龙虎山又率先在江西省各大景区中同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09年,龙虎山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把“中国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虎山已经成成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1、难以忘怀的人间仙境——仙水岩。仙水岩是龙虎山六大景区之核心,碧水丹山的山水文化、华夏一绝的崖墓文化和久远纯朴的古越民俗文化浑然一体,使她成为国内独一无二的高品位景区。这里“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山因水活,水因山媚。四季有佳景、四时不相同。春游,水青山黛、艳阳融融,岩峰若明若暗、水波或皱或舒;夏游,清溪流翡翠、山荫草木香;秋游,锦崖如屏、倒影斑斓,红树迎霜、落英缤纷;冬游,银蛇飞舞、澄江似练,万千鹭鸶绕岩盘旋,好象在与游人共迎新春。2、绿色醉人的生态王国——天门山。天门山生态游览区位于上清古镇的东南5公里处,是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峰峦连绵,瀑布叠飞,绿树婆娑,珍禽欢歌,环境幽静,天人合一。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到5—31万个,堪称天然氧吧。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造就了她茂密的森林和繁多的物种,其中许多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二级和省级保护。人类生活源于森林,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是现代人所向往并且是旅游的最高境界。天门山就是这样一个绿色醉人的生态王国。3、纵观龙虎的绝顶仙境——仙人城。仙人城素称仙岩,为一座巨峰,东邻泸溪河,远远望去,四面陡峭。山上到处洞穴中通,石窦如井,茂林修竹,云蒸霞蔚。此山之所以叫仙人城,是因为它自古就是“仙人”所居。魏晋时,第四代天师张盛就在此山之顶修建庙宇,即今日“兜率宫”,塑老子神像,以诵老子功德;宋熙宁年间,宝月禅师自浦城来此建寺,香火兴旺。2002年4月,在仙岩之巅发掘出的旷世文物——七层“灵函”,就刻有“宝月行源,心记净空”的字样。唐代大诗人顾况的《安仁港口望仙人城》,把仙人城描写得仙气缥缈,令人神往。现在,横跨绝壁的仙风桥和环山游步道已全面贯通,登临绝顶,龙虎山九十九峰龙腾虎跃之雄峻尽收眼底,恰似“千尺云崖上,仙城白莲开;徘徊凌绝顶,好景胜蓬莱”。4、色彩斑斓的丹霞胜地——象鼻山。象鼻山位于泸溪河东侧,与清澈见底的河水并驾齐驱,形成龙虎山水陆联游的最佳线路。这里一座形象逼真、巨大无比的天然石象立于山中,硕大的象鼻似乎从天而降,又深深扎入大地之中,惟妙惟肖、灵性暗蕴,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神象”。象鼻山游览区是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峰崖崔嵬,红流奔腾,赤壁四立,绿树上覆,藤萝倒挂,瀑布斜飞,极具奇、险、秀、美、幽之景观特点和千姿百态的造型特征,是难得的一处丹霞地貌的景观集锦和科考、休闲之地。5、举世无双的天下绝景——仙女岩。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龙虎山的自然景观仙女岩,却是华夏唯一、域外无双的奇中之奇!这一绝景,深藏于泸溪河畔的曲径幽处,坐南朝北,数十丈高,其形态逼真,自然平和,毫不忸怩作态,被称为“大地之母、万灵之源”。这一约景集高贵与平易于一表,兼巧俏与敦厚于一身,踞万仞之上、俯亿兆生灵。山有绝景当为名山。龙虎山拥有此景而闻名,仙女冉又饱蘸着龙虎山文化更平添了浓浓仙气。6、引人入胜的江南小村——无蚊村。许家无蚊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出入靠船筏,耕作在彼岸。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江南小村,却隐藏着一个千古不解的神话——四季无蚊。唐末时,许家村老祖相一公打猎至此,早上挂在树上的竹茼饭,到中午时仍然温热如初,认为此地有神灵之气,是居家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迁居,至今衍嗣40余代。村内民俗馆陈列的生产、生活用具,展示着百姓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情趣;传统的婚俗表演,浓缩并表现出平常百姓最真实和最快乐的人生追求。到村内一游,已成为广大游人“龙虎山之旅”的必选项目。7、古风古貌的千年古镇——上清古镇。上清古镇是一个道教文化非常浓郁的古镇。镇名的来历就出自道教。所谓“上清”就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灵宝天尊”所居住的禹余天之上清仙境;唐武德八年开始设镇,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古镇群山环抱,依水而建,环境优美,文化丰富,名人荟萃,古风犹存。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建应天庙,发展了佛学禅宗一派;南宋儒理学家陆象山曾建象山书院,成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明朝宰相夏言的故里就在隔河相望的桂洲村;而几十代天师及其子孙更是在这里繁衍生息,掌管天下道教事务。镇内的长庆坊、留候家庙、天师府、上清宫、东岳宫、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名胜古迹仍历历在目。尤其是整条古街的民居、店铺、临河的吊脚楼、古码埠依然保持着明清建筑的遗风,并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记录着历史的繁荣与昌盛。游人在古镇吊脚楼内用膳品茶,凭水临风,便可真正领悟到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陶然意境。8、五斗米道的发祥之地——正一观。鲁迅先生说的好:中国根底全在道教。而中国道教发祥地就在龙虎山麓的正一观原址。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率弟子入云锦山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云锦山便由此而改名为“龙虎山”。第四代天师张盛回龙虎山,为祭祀祖天师而兴建起“祖天师庙”,每逢三元节,登坛传录,各地学道者纷至沓来,形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的繁华景象。桑海沧田,“天师庙”也几经修葺,名称也多次更改,明嘉靖时改为“正一观”至今。现在的“正一观”,是在原址按宋代建筑风格重建,并吸收了明、清时的一些合理建制和艺术特点,整个建筑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仙骨傲然。9、华夏唯一的仙家府地——天师府。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处所,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建筑群,坐落于上清古镇中部,背靠西华山,南对琵琶峰,门临泸溪河,依山带水,气势恢宏。府内豫樟蔽目,鸟栖树顶,环境清幽,恰似仙境。作为道教领袖的私第园林,在中国绝无仅有。10、中国道教的神仙都会——上清宫。上清宫是历代天石阐教演法、授录传度和历代高道修身养性之所,素有“道教总会”、“神仙所都”、“百神受职之所”的美誉,坐落于上清镇东首九龙聚会的风水宝地中,溪山环拱、仙灵都会。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108将就诞生于此,且由此演绎的故事,脍炙人口,妇蠕皆知。现在的上清宫,突出“俊逸、柔美、醇和”的特点,巍峨壮观,庄严肃穆。福地门、下马亭、灵星门、钟鼓楼、东隐院、伏魔殿、镇妖井重见天日,在现了当年香火缭绕、道乐悠扬的都会景象。现在,她正与正一观、兜率宫、天师府、东岳宫、留侯家庙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使龙虎山“道教朝圣游”的内涵愈益丰厚。11、四季飘香的生态花园——九曲洲。九曲洲是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一朵奇葩,2004年被列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九曲洲整个观光园占地600亩,背靠五指峰,面临泸溪河,东接汉蒲村,西连薛家寨,距上清千年古镇不到3公里,乘竹筏顺流而漂直需30分钟。这里杨柳依依袅袅,竹林亭亭玉立,果树四季飘香,各种奇花异草竞相开放,自然景观优雅秀丽,分“板桥风骨、东隅桑枝、桃映农家、梨园风韵、春华秋实”五大园区,是一个集光观、休闲、科考为一体的生态园。12、别具特色的水利景区——白鹤湖。白鹤湖风景旅游区位于鹰潭市19公里处,景区面积484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环境清幽,空气清新,水库、果林、山岭是景区的三大资源要素,2004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白鹤湖景区以水域风光为特色,四面环山,连绵成岭,与水库风光相得益彰。水库有5座形态各异的小岛,岛上生长着野生红豆衫、香樟、罗汉松、银杏等多种植物,并栖息着数千只白鹤、大雁、野鸭等珍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让游人于湖光山色、梨园飘香的“仙境”之中,享受远离城嚣、亲近自然的心旷神怡于一身,被世人称为“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鹰潭美食茄干为余江县的传统食品,江西省独特名优产品,主要原料有茄干、辣椒、米酒、蔗糖及多种辅助原料,科学配方精制而成,集香、甜、辣、鲜为一体,具有生津开胃、发汗祛寒功效。贵溪捺菜又称道菜和百岁菜,因其原料为芥菜,状若雄狮,根发九枝,故又称“九头狮菜”。此菜融鲜、香、嫩、脆、酸、甜、咸、辣为一体,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之开胃、生精、延年益寿。当年天师云游四海,随身携带食之。 饮誉中外的贵溪灯芯糕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江西四大名特糕点之一,清代为贡品,被乾隆皇帝誉为“京省弛名,独此一家”,连年被评为省优产品。
--------------------------------------------------------------------------------

参考资料:

龙虎山啊。鹰潭旅游景点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位于鹰潭市西南郊20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也是张天师炼丹的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是鹰潭市最主要的旅游资源。整个景区规划面积320平方公里(其中,龙虎山景区管委会管辖范围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正一观、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五湖六大景区,景区内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秀美多姿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是龙虎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三大特色。龙虎山已经成成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小吃要到了去找吃着才有味道。天师八卦宴,上清豆腐、泸溪鱼、天师板栗炖土鸡铁拐李灯芯糕、葛粉、鸽鸽豆角干,捺菜,鹰潭小吃全家福,西瓜皮,豆豉干,辣椒干,洋芋头,芋头干,腌青蒜,腌萝卜条,腌大蒜头,腌柚子皮,西葫芦干,茄子干。不全或不对的看楼下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