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永安门有官窑瓷片吗

大气的人生
优美的乌冬面
2023-05-02 05:35:09

永安门有官窑瓷片吗

最佳答案
坦率的寒风
风中的小甜瓜
2025-09-11 00:40:50

永安门有官窑瓷片,建议去景德镇更多。对很多人而言,老瓷片是存在的文化价值,但又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惦念。 每一块瓷片,都像是古老世界留下的时光胶囊,里面记录了许多值得追寻的线索。静静凝望,你不但可以感受到这种质朴,更可以体会到那一份厚重的中国之美。在景德镇,老瓷片是各种“鬼市”里绝对的主角,这些瓷片有宋朝、明朝、清朝和民国的,都是老百姓在地下挖出来的,都是过去民窑烧坏而丢弃的,一层层的埋在地下了。现如今,开采受到限制,市场中还在流通的老瓷片,成为了这座千年的古镇留给收藏爱好者最美的礼物。美丽的纹饰,注定是无法受到忽视的,艺术家们通过一双巧手,把它们变成了一件件惊艳的艺术品。当下珠宝首饰行业正大量被国外品牌占据,被黄金、宝石、钻石眩目双眼的时候,传统中国设计师希望用自己那无声的柔美与静逸,叩响“中国人文珠宝”的大门,雅致、内敛、含蓄、知性正是老瓷片首饰所要传递的符号。

最新回答
俊逸的冬瓜
标致的项链
2025-09-11 00:40:50

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地处汝州而得名,所烧陶瓷精美绝伦,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北宋后期,汝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瓷”,简称汝瓷。汝瓷烧制于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年)的二十年间。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
钧窑
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名。始烧于唐,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北宋徽宗定为御用珍品,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史所烧者曰“哥窑”,
弟者曰“弟窑”。瓷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弥足珍贵,现主要藏于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博物馆。
定窑
在今河北曲阳县,宋属定州,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元,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色釉瓷和绿釉瓷等品种,宋代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南宋官窑
北宋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庭。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内窑和新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烧造官庭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

不安的黄蜂
动人的宝马
2025-09-11 00:40:50
LZ是想要写调查论文什么的么。。。这个问题太大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讲完的,说个大致吧,
首先当然是江西景德镇了,代表瓷器有青花、粉彩、色釉和玲珑,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的英文叫China,也有瓷器的意思,却不知China发音由何而来---答案就是景德镇的旧称---昌南,而“景德”一词又体现了中国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宋,“景德”正是宋真宗的年号,需要注意的是青花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了近年来连创天价、家喻户晓的瓷器,但只是瓷器家族中的一朵奇葩,而整个中国陶瓷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各种瓷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其次就是五大名窑了,上面提到的中国陶瓷发展史的一个巅峰阶段---宋朝,就是这五大名窑的产生时期,这五大名窑分别是:汝、官、哥、钧、定。下面只能给出这五大名窑的窑址,若要展开来的话那就是每个窑址都有一段故事了,这里就省略几十万字吧。。。
汝窑: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官窑:这个比较特殊,官窑是“官府经营的窑瓷”的统称,由于篇幅问题我这里提到的只是宋代官窑(景德镇瓷器在明清时期也即官窑),宋代官窑也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窑由于尚未有东西出土因此说法存疑,这里只取大众说法,窑址据称在今河南开封,即北宋都城汴京,故又称“汴京官窑”。南宋官窑有两个--“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窑址都在南宋都城--今天的杭州,具体一点话就在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附近。
哥窑:哥窑的说法是和“弟弟窑”相对的,由哥俩在龙泉所开,所以这俩兄弟的瓷器统一可归类在龙泉窑瓷器下,哥窑窑址至今存疑,但可以肯定是在龙泉市。
钧窑:窑址在今天河南省禹州市的八卦洞。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和东西燕村。
除了上述六个以外,中国泱泱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瓷器占据了近四千年(这里说的是瓷器而非标准瓷,标准词则是出现在东汉时期),神州大地上出现过太多太多的著名窑瓷,官窑民窑相继争辉,同样由于篇幅问题,以下就让笔者以朝代为界限,捡取着沧海中的几粟来稍微的说一下吧:
唐:
邢窑--邢窑可以说是中国白瓷的发源地,窑址在今天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
邛窑--该窑虽始开于隋,但却是在唐朝被发扬光大,之后的宋也有烧造,主要有青釉、褐釉和绿釉等,窑址在今天的四川省邛崃县代方堂 。
五代十国:
柴窑--为周世祖柴荣所定官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窑址相传在郑州,至今无标准器出土(或是在某个地方早已出土却不被人所识)柴窑到底是如何烧制的,这一秘法早已遗失在历史的洪流中,经过无数代的尝试失败,至今仍令人魂牵梦绕。
宋元: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代表瓷是黑釉瓷,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国宝级文物--曜变天目盏即属建窑,笔者看过此盏之后在感叹瓷器烧制之登峰造极的同时,不禁为此类珍品流失于海外的境遇而略感失落。。。tnnd。。
宋元之后的明清又是瓷器发展得一个巅峰时期,但此时的瓷器精品大多出现于官窑,正如上文所说,明清时期的官窑都在景德镇,所以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至于瓷器的烧制方法,这同样是门大学问,术业有专攻,每种瓷器的烧制方法都不尽相同,根据烧制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瓷器分为各种类型,譬如:根据烧制温度的不同可分为低温釉,高温釉;根据釉彩相互间的位置可分为: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等等,烧制的方法千奇百怪,各代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手法无法一概而论。
以上全部手打,望LZ采纳,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笔者做出的一个最简单的片段描述,无法概括整个瓷器家族,如果LZ真的对瓷器有兴趣,推荐你先从百家讲坛马未都的视频开始,然后循序渐进学习瓷器发展史,最后希望LZ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乐趣!

执着的高山
大胆的西牛
2025-09-11 00:40:50

不知道朋友们平时对中国历史有多少的了解。中国5000年历史,遗留下来很多文化精髓,留下很多艺术瑰宝。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种瓷器——官窑瓷器。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官窑瓷器,但是具体的什么是官窑瓷器,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所以小兔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官窑瓷器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中国的官窑瓷器。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3年),泒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赿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明代采取“官办民窑”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 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五十几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於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型产品。

官窑也称御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从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11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江西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景德镇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绝流入民间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为中国目前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官窑遗址和“地下瓷都”。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

好了,那以上呢就是小兔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官窑瓷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官窑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呢,关于官窑瓷器小兔还有几句话想跟大家讲。瓷器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希望有实力收藏官窑瓷器的朋友们能够爱护它,文物脆弱、珍贵。让我们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得意保存,流传下去。请大家继续关注土巴兔吧。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