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胶使用方法
瓷砖胶使用方法
1、修整基面
在开始贴瓷砖之前都需要将铺贴面保持干净、整洁。确保施工后不会出现空鼓、裂缝的情况发生,同时如果基面上有养护剂、脱模剂都需要打磨粗糙后再进行施工。
2、瓷砖胶配比
在瓷砖胶配比上可以安装4:1的比例混合配比瓷砖胶和清水,然后倒入“搅拌桶”。要注意的是配比的过程中无需再在瓷砖胶中加入任何产品,如果想要增强粘力,只能用专用的瓷砖胶增强剂。
3、瓷砖胶搅拌
将混合好的瓷砖胶与清水倒入搅拌桶进行搅拌,保证搅拌后呈无颗粒、沉淀的糕糊状,之后等稍微干燥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4、施工材料
开始贴砖之前要注意,在施工时一定要使用专业的“齿形刮刀”将瓷砖胶均匀的批刮在基面上,还要注意每次批刮的施工面大约1平方米左右。还有,一般使用的齿形刮刀都是6CM和10CM这两种规格。
5、瓷砖铺贴
在将瓷砖胶刮抹于基面和瓷砖背面之前,先将瓷砖背面的灰尘抹掉整理干净,然后再用“齿形刮刀”将胶浆均匀的刮抹于基面上和瓷砖背面上后进行贴砖操作。
6、揉压调整
当瓷砖胶均匀的刮抹于基面和瓷砖背面后,用手将瓷砖揉压于基面上,或使用胶锤轻打调整瓷砖的平行度。
7、清洁完毕,等待填缝
当以上的施工步骤都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最后的清洁工作,这样使用瓷砖胶贴瓷砖的施工就完成了。然后再等待24小时,就可以进行后续的填缝工作,最后验收工序即可。
瓷砖胶使用时不要加水泥
瓷砖胶粘贴瓷砖是不能添加水泥的,在瓷砖胶中添加水泥会直接影响瓷砖胶的性能,导致后期粘贴的瓷砖出现开裂、空鼓、脱落,后果很严重。
因为瓷砖胶是由各种原材料按科学配方精制混合而成的,其配方都是经过常年的实验、实践不断改良而成,所以各个原材料的比例配比优势有严格要求的,首先在瓷砖胶中掺加水泥,会影响本身材料的配比。
从而影响瓷砖胶的性能。而掺加了水泥的瓷砖胶不仅会降低其粘结力,而且由于水泥的收缩率大,会大大增加后期出现收缩,导致瓷砖出现开裂、空鼓、脱落的情况发生,所以瓷砖胶是不可以掺加水泥粘贴瓷砖的。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关于贴瓷砖方面的技巧告诉我们,瓷砖后期是不是坚固牢靠、能不能达到美观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前期产品的选择,还取决于后期粘贴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的地方,常见的可能是胶水的选择,以及流程步骤方法方面学习,那么应该从何入手才可以达到满意的目的呢相信通过下文可以对此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好瓷砖本身的使用价值。
一、贴瓷砖技巧
1、瓷砖铺贴之前用水浸泡
首先将经过预选的瓷砖背面清理干净,并浸水2小时以上。浸水的目的是让瓷砖事先吸饱水分,以免铺贴后吸走粘接材料中的水分,影响粘接强度或导致粘接材料过分收缩引起空鼓、脱粘等。瓷砖浸水后,在铺贴前应从水中取出,并用棉布擦去表面水分或将表面水分晾干后才能进行铺贴。
2、铺贴瓷砖之前吊垂线
铺贴开始前还应当在墙面找平层上吊垂线,以确定瓷砖的出墙尺寸线,并拉水平线,这样铺贴时既能够做到表面平整,又能够做到瓷砖横平竖直。
3、设置木托板
铺贴瓷砖时应该以水平线为依据,设置对瓷砖起支撑作用的木托板。其目的是防止瓷砖在粘接材料未曾硬化建立强度之前下坠或移位。
4、贴瓷砖一般从门窗开始
铺贴瓷砖一般从阳角或门窗边开始,按由下而上,自左至右的顺序进行。铺贴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水润湿找平层,用小灰铲将拌好的粘接材料抹在瓷砖背面,再将瓷砖贴在墙面上,并用灰铲木柄或橡胶榔头轻敲瓷砖,使粘接材料挤满瓷砖与墙面之间的整个空隙,注意瓷砖的上边。口要与水平线对准,不平的话,可以在瓷砖下部垫小木片加以调整。贴完一排后应使用靠尺横,向找平,将高出的瓷砖敲平,将凹进去的瓷砖取下添浆重新粘贴。
粘接材料不宜过稠,否则不容易摊开,同时也不宜太稀,否则瓷砖粘贴无法固定,容易坠下来。
5、可用10%稀盐酸擦洗表面
根据整个釉面砖墙面污染的情况,可用10%稀盐酸溶液或自来水擦洗表面。如果用稀盐酸溶液清洗的话,应在最后用自来水彻底冲洗一遍。
这里还要提醒的是,墙面上阳角应该铺贴阳角条瓷砖,阴角原则上也应铺贴阴角条瓷砖,以使转角处形成美观的圆弧形。但现在人们一般为了图方便,对阳角一般采用瓷砖直接碰角处理,阴角一般不做任何处理。
釉面瓷砖铺贴完成并擦干净后,如果在上面喷一层很薄的碧丽珠光亮剂,并再次再软布擦试一遍,则表面显得既光亮又不易被污染。
6、瓷砖缝隙中的多余材料应刮理干净
铺贴瓷砖时,应及时将瓷砖缝中多余的粘接材料刮理干净,并用湿棉布擦去面砖上的污迹,千万不要等到粘接材料干硬后再擦拭清洗,那样不但不能清洗干净,如果用硬物刮除又会损害釉面层。等粘接材料凝固后,可以用白水泥、石膏灰浆或色浆将接缝刷一遍,并用棉纱将灰浆擦匀、填满。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关于粘贴瓷砖用到的工具,材料以及方法方面对比和考量,由此入手,能够得知,首先的话,瓷砖本身材质可能有一定的差异,适合的胶水和应该参考的工具有一定的区别,除此之外,在粘贴瓷砖过程中,首先应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能是不是牢靠,其次应该参考操作人员的技术进行选择,这样的话才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后期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