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为什么建盏有瓷的还有紫砂的呢

风中的飞鸟
高挑的音响
2023-05-02 00:21:10

为什么建盏有瓷的还有紫砂的呢

最佳答案
不安的蛋挞
忧心的黄蜂
2025-09-06 12:27:34

建盏和紫砂的区别 其实对原料的选择上,紫砂和建盏都有一个很强的地域性。紫前者原料主要来自宜兴丁山,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其他一些地方的土料都不能做成正宗的紫砂壶。建盏的原料则取自福建水吉,只有当地的黒釉瓷茶盏才能被称为建盏。 在烧制上,建盏和紫砂壶都是民间工匠的作品,无论是原材料还是生产工艺都是严格遵循古法烧制的。 但

最新回答
沉静的小馒头
心灵美的香菇
2025-09-06 12:27:34

如果是紫砂的茶具,最好还是里外都不施釉的,玩的就是原汁原味。
因为紫砂壶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这也是其他茶具无法比拟的
(1)用紫砂壶泡茶,茶香浓郁持久。紫砂壶嘴小、盖严,壶的内壁较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气过早散失。长久使用的紫砂茶壶,内壁挂上一层棕红色茶锈,使用时间越长,茶锈积在内壁上越多,故冲泡茶叶后茶汤越加醇郁芳馨。长期使用的紫砂茶壶,即使不放茶,只倒入开水,仍茶香诱人,这是一般茶具所做不到的。
(2)紫砂茶壶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气孔,透气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这是一般茶壶所不能比拟的。它能保持茶叶中芳香油遇热挥发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汤的晚期酸度,起到收敛和杀菌作用。故能稍微延缓茶水的霉败变馊,所谓“盛暑越宿不馊”,道理就在这里。
(3)紫砂壶泡茶,保温时间长。由于壶壁内部存在着许多小气泡,气泡里又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性能。
(4)用紫砂壶泡茶,提携抚握不易炙手。紫砂壶线膨胀系数比瓷壶略高,而且没有釉,就不存在坯釉应力的问题;烧成以后的紫砂壶,玻璃极少,有足以克服冷热温度差所产生的急变能力,故具有缓慢的传热性。紫砂茶壶适应冷热急变的能力极佳,即使在上百度的高温中蒸煮后,迅速投到零下的冰雪中,也不会爆裂。因此,用紫砂壶泡茶,提携抚握不易炙手;寒冬腊月,用沸水泡茶,也不必担心裂开,甚至置于文火上烧炖,也无炸裂之虞。

舒心的金毛
殷勤的蜗牛
2025-09-06 12:27:34

区别在于:

1、陶瓷一般都要上釉,紫砂不上釉。

2、陶瓷的产品可以做到很薄,紫砂产品很薄的产品做不了,紫砂泥是高岭—石英—云母类粘土,含铁量高,同时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丰富的矿物元素。

3、紫砂茶壶不仅透气性好,泡茶隔夜不变质,而且越用越亮。陶瓷产品由于上了釉,所以就没有了透气性,也就没有越用越亮的说法。

扩展资料:

紫砂壶的特点

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 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第三、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

第四、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第五、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紫砂

苹果白猫
会撒娇的苗条
2025-09-06 12:27:34

新紫砂壶产生白色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一、家用的饮用水是硬水煮成的!(就是包含钙镁等多种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的水!是不是这种原因就要看你家煮水的东西!不管是什么煲壶!有白色物质覆盖在煲的表面的!那你家的就是硬水了!)

二、紫砂壶表面的物质和你水反应生成白色物质!

三、如果是新壶开壶的时候发现有白色的,也不排除茶壶有打蜡的可能。要清洗掉的话,可以用稀盐酸,就用它洗一下壶的里外!不要再加任何东西了!先浸浸!要是没有稀盐酸就换家里用的白醋!也有效!不过慢点!因为白醋里含有HCl.浸到白色东西消失就用清水洗干净!

扩展资料:

材质特点

释延芫制供春壶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

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红泥(或称朱泥)则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矿形琐碎,需经手工挑选。周高起云:“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乃变朱砂色。”因其含铁量多寡不等,烧成之后变朱砂色、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

因为产量少,早期除销往南洋的水平小壶用朱泥制作胎身外,一般只用作化妆土装饰在紫砂泥坯上。至于朱泥的胎土,不过是制壶陶手,为了求得更精细的泥料,将红泥以洗泥沉淀,得到约140目到180目细孔的泥料,制成细如滑脂的朱泥壶。朱泥的土质成份。

最大的特色是含有极高的氧化铁,约在14%到18%之间,这是朱泥所以烧成后壶身成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朱泥的泥性甚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而朱泥由生坯至烧成,因收缩率高达30%至40%,故一般成品良率约仅七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砂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