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拔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哪些人适合

阔达的天空
忐忑的蓝天
2023-05-01 21:03:02

拔罐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哪些人适合?

最佳答案
舒心的夕阳
迷路的唇膏
2025-08-30 00:15:55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拔罐,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是和身体中的脏器紧密相连的,因此,可以通过外力刺激经络和穴位,达到调理内部脏器的效果,而拔罐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事实上,拔罐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治疗方法。那么。拔罐究竟有什么好处?其实,拔罐主要有三个方面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拔罐可以对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使得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也会加速,进而达到经络通畅和清除淤血的效果,改善人体的血循环。

第二个好处是祛湿散寒。拔罐可以通过外力,将体内的寒气吸出来,达到祛湿散寒的目的。

第三个好处是消肿止痛,排出体内毒素。我们知道,拔罐产生的负压是非常强的,在如此强的负压作用下,人体内的毒素可以直接从毛孔排出。

第四个好处是增强免疫力。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拔罐可以使患者体内偏高或偏低的免疫球蛋白回到正常水平,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自身抵抗力。

也正因为有这么多好处,才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拔罐。不过,拔完罐后,如果你有以下几种表现,那就说明你可能病了:

第一种表现是出现紫黑色印子并伴随有黑斑。这是人体供血不足的表现,表示体内有积寒。

第二种表现是鲜红而暗、并且局部发热。这表明我们体内的血脂过于黏稠、血脂含量高,一般都是阴虚导致的。

第三种表现是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皮肤微痒。这说明我们有一定程度的虚寒、湿症。

第四种表现是水泡、水肿、潮湿、罐中有水珠。这也说明体内有寒症,湿气非常重。

当然,有的人适合拔罐,但是有的人因为体质原因,其实是不适合拔罐的,这类人主要有:

一是以下病症的人,这些病症主要包括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慢性胃炎、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偏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阳痿、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损伤坐骨神经痛、落枕、网球肘、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症、急性扁桃体炎、牙痛、神经性皮炎、儿童消化不良、小儿腹泻、遗尿症等。

二是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人。

三是过于瘦弱的人。

以上这些人都是不适合拔罐的。总而言之,拔罐虽然可以治好很多病,但是在拔罐之前,最好还是要咨询医生,在自身身体状态最合适的时候拔罐。

最新回答
糟糕的身影
爱笑的刺猬
2025-08-30 00:15:55

针灸放血是一种传统的方法。针灸放血也有很多好处,但如果使用不当,危害很大。那么,你知道颈椎针灸放血的利弊吗?

中医认为发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阳盛发热,一种是阴虚发热。放血的退热作用适用于前者。因为阳气盛必然会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盛,放血可以减少血液的气盛,从而减少血管中的邪热,使身体的气血趋于正常。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一种有疼痛症状的疾病,必须在其经络中阻断。出血疗法可以直接找出经络瘀血的致病因素,调整堵塞情况,疏通经络,立即止痛。临床上的许多急性疾病,如咽喉痛、偏头痛,应用放血疗法可以迅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医解毒是指机体在病理状态下,由于自身功能障碍而不能抵抗有毒邪气的证候,如毒火过盛引起的“红丝疖”,有毒邪气引起的疮痈。出血不仅能使入侵体内的毒邪随血排出,更重要的是通过调血理气的作用,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从而抑制致病因子的扩张和再生。

的确,针灸放血疗法在治疗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很多方面存在很多隐患,有些患者并不适合这种疗法。这种疗法仅用于对症急救。待病情缓解后,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后再进行处理措施。千万不要滥用放血疗法

当使用这种疗法进行区域放血时,一些患者可能会有更快的血流速度。如果他们使用针灸放血疗法后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即使病人没有血流速度的问题,如果医生控制不好,这个区域还是会有问题的。即使最后获救,对身体的伤害也很大,造成气血亏损,长期无法恢复。

颈椎针灸后我们可以用温开水或乙醇棉絮清洗选定的穴位,并保持部分皮肤的适当温度,以免受凉的危害。因为施灸时要暴露一部分表皮,所以冬天要保暖,因为针灸是侵入性刺激,会伴随一些艾灸或红外线。这种温热的刺激,毛孔张开的时候,容易感冒。如果不注意或者冷风吹,颈椎症状会加重,一定要保暖。此外,还要注意室温的调节,打开排风扇,立即获得新鲜空气。艾灸一般不用于面部穴位(如迎香穴)。
施灸时,患者突然出现头晕、头晕、恶心、呕吐、惊恐、出汗、面色苍白、脉搏冰冷、心率下降甚至晕厥,称为“晕灸”。一旦出现眩晕艾灸,应先停止艾灸,患者应平躺在室内通风的地方。足三里两侧急灸3 ~ 5次即可修复。如有必要,可通过输氧和输液瓶的方式进行医治 。为避免第一次或身体素质差的患者出现眩晕艾灸,应遵循刺激量从小到大的标准,即从小到大施灸艾柱,从小到大加强艾灸次数。

针孔处的皮肤应保持清洁。一般进针后2小时不要沾水,以防感染。使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当天不要沾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皮肤感染,所以局部皮肤要保持清洁。

一定要改变不好的姿势,比如经常低头看手机,长时间伏案工作。一般建议运动20-30分钟,拉伸或移动颈椎,可以缓解颈椎症状,保护颈椎,增强疗效。

轻松的龙猫
独特的胡萝卜
2025-08-30 00:15:55
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基本内容」
一、针具的选择
1三棱针:由不锈钢制成,分为粗细两种,针尖部有三面三棱,十分锋利。粗针长7~10厘米,针柄直径2毫米,适用于四肢、躯干部位放血。细针长5~7厘米,针柄直径1毫米,适用于头面部及手足部放血。
2小眉刀:长7~10厘米,刀刃长1厘米,十分锋利。
3临时没有上述工具,也可暂用缝衣针、注射针头、瓷片、刮脸刀片等代替。
二、施术
1先将针具煮沸消毒,然后操作者的双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2临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络法和划割法两种。
(1)刺络法:该法又分点刺、挑刺、丛刺三种刺法。点刺有速刺(对准放血处,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后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该法运用较多,大多数部位都宜采用)、缓刺(缓慢的刺入静脉1~2毫米,缓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腘窝、肘窝、头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针刺入皮肤或静脉后,随即针身倾斜,挑破皮肤或静脉放出血液或粘液,适用于胸、背、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丛刺是用集束针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数多、刺入浅,以有血珠渗出为度,适用于扭挫伤、脱发、皮肤病等。同时还经常配合拔罐疗法。
(2)划割法:多采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为宜,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后进刀划割。适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络或划割放血的同时,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2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1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2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
4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5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按语」
本疗法通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为医家临床所习用,疗效也有所提高,特别对于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抢救及时,收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特点。本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临床证明,本疗法有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