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年代的青瓷碗能买多少钱啊
主持人:在老窑瓷器中,汝瓷、钧瓷等瓷器品种精美绝伦,在我国古代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唐代到元代近六百年的时间里,生产出了众多的官窑、民窑产品,直到今天,我们在古玩市场上,仍然能够看到不少类似的老窑瓷器,那么,它们究竟是真品还是现代仿品呢,它们的市场价值又如何?是否有投资升值的空间呢?我们就随着专家一起到河南的古玩市场上去看一看。 色彩瑰丽,雍容华贵的唐三彩;釉色浓淡相宜、蓝而不艳、存世极少的宋汝窑;以变幻万千的窑变著名的宋钧窑,它们都产自河南。大量考古发掘证明,河南曾是重要的陶瓷生产地。可是市场上数量众多、不同窑口的老窑瓷器,它们是真是伪,如何分辨。 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刘建洲 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员赵新来 刘建洲:这件东西是元代的钧瓷。 赵新来:宋代钧瓷特别少,汝瓷真东西基本上都没有。 王新治和他的几个朋友是老窑瓷器的收藏爱好者,像郑州古玩市场能见到的钧瓷、汝瓷、白底黑花瓷他们都有收藏。又到了周末,几人相约来逛市场,没想到巧遇了古陶瓷研究专家。 持宝人:刘老师你好,我非常喜欢三彩,我想让你帮我看一下。 刘建洲:这个三彩呢有几种情况,要鉴别真假的时候呢,要看它的胎,看它的胎是什么胎质,另外看整个造型,唐代的造型比较敦厚,不像,不是很轻薄的样子,比较浑厚。色彩呢,三彩器比较绚丽多姿。釉色比较明亮,尤其是这个巩县黄冶窑的东西,色彩是最好了。 河南巩县小黄冶村,是唐三彩的发源地。这里烧造的唐三彩,色彩十分艳丽,造型有动物、人物雕塑和盘、碗、灯、枕等品种。从民国时起,用仿品来冒充唐三彩就已经盛行。当时的仿品色彩逼真,但是造型的准确性稍差,主要仿制动物、人物类的大件。 刘建洲:现在收藏三彩的人不是很多,有些假的也很多,它这个三彩器,巩义三彩器呢,它有几种胎,一种最有名的胎是叫,就是藕粉,就是莲胎做成的粉,发点红红的头,咱农村说的藕粉色。 专家介绍,唐三彩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真品是手工制作,同一产品的尺寸会略有不同,第二、真品人物、动物俑的头部、足部和底盘都露胎不施釉。第三:真品的上釉方法为刷、淋、点,讲究自然流淌的艺术效果。 看完了唐三彩,喜欢钧瓷的朋友也不少,他们拿出自己的藏品,请刘老师给鉴定真、假。再讲讲钧瓷辨伪应该注意的几方面。 持宝人:刘老师麻烦你看一下。 刘建洲:这件瓷器是个赝品。这是宋代的(造型)但是是赝品。 持宝人:这个罐子怎么样? 刘建洲:这件东西,这件东西是元代的钧瓷。 持宝人:元代的钧瓷。这个窑口是什么窑口? 刘建洲:窑口应该是鹤壁窑的东西。鹤壁窑在盘石头出的东西。这个你看它这个胎是发点红色,不像钧瓷,都是铜口铁足呀,它铜口也没有,铁足也没有。但是从造型看,它是鹤壁窑盘石头的东西。铜口铁足,这样才称为钧瓷。露出这种发点儿黄颜色的这个口呢,这称为铜口,下边称为铁足。这样来说,区别宋代和元代的钧瓷。宋代一般比较精,这个元代比较胎也厚、胎也粗。 钧窑瓷器以瑰丽绚烂的钧釉闻名天下,窑址在河南禹县城北的钧台附近,故得名钧窑。宋代钧窑以烧制尊、花盆、洗子、花瓶等器型为主。元钧以碗、盘为主要产品。到了元代,河北、河南、山西、浙江等地都烧制钧釉瓷器,但是相对胎质粗松、釉色僵硬,市场价值与宋钧相差甚远。 专家:仿制的人很多,必须作很仔细的研究,可以看看真假。 刘建洲:它的胎呢,是发钢胎,属于烧成以后发一种红颜色,红颜色烧成以后就紫不溜的就认为是铁,这个釉色比较厚。釉色它有窑变,刷上去窑的时候是一种,一般是比较粗糙的,胎也粗,釉色上得也不怎么匀。 收藏提示:宋代钧瓷的釉色因为多次施釉,多层厚釉相叠,烧成过程中釉层开裂,形成自然流淌渗透的“蚯蚓走泥纹”;宋代钧瓷釉色变化丰富,釉层凝厚,没有耀眼的玻璃质感,给人以浓而不溢、艳而不跳的感觉,绚烂而含蓄。 主持人:现在的古玩市场上,真正的钧瓷、汝瓷存世量极少,不太可能在古玩市场上见到,那么,我们时常见到的一些精美的汝窑钧窑瓷器,它们的器型、釉色与宋、元时期名窑产品非常相似。有的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仿品,制作工艺也比较精湛,目前在市场上可以参考的价位从几百元到一千元人民币不等,有一定的投资升值空间,收藏爱好者在投资这类器物时要细心甄别。 听了专家的讲解,几位收藏爱好者对老窑瓷器有了更多了解,原来市场上的钧釉瓷器多数是元代钧瓷,宋钧非常少,而仿制的唐三彩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盛行了。他们请专家坐下来,再给讲讲汝瓷窑,还有现在市场上经常能见到的白地黑花瓷。 持宝人:刘老师啊,你再帮忙看一下这件东西,我看它像汝窑的,不过好像时间是清晚期。 刘建洲:我看看这个东西。这件东西呢,按照外形,按照釉色应该是汝官窑的,但是这件东西不是汝官窑的,这是后来仿制的。因为它从釉色、从器形,从这个重量来说都可以说明这是件赝品。也不是明清的,实际上,后来复原汝官窑就是近几年才开始搞这仿制汝官窑的东西。 专家题版:人们用雨过天晴云破处,来形容汝窑的釉色,汝官窑只烧造了短短二十年,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器型多为洗、炉、樽等仿古样式。 专家介绍:汝官窑瓷器的胎为灰白色,俗称香灰胎,釉色是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真品均有细小的芝麻酱色支钉痕,仿品的支钉痕迹过大。汝窑在未烧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和磁州窑类产品,其中的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的价格相差很远。 持宝人:刘老师,您帮我再看一看这个,我看像宋代的。 刘建洲:这个是宋代的东西那不错,这件东西呢,从这个器形上看,从釉胎上看呢,这个是一个很早期的,比较刻花,这里面刻的一个莲花的形状。这个窑,从这个器形上看,从釉胎上看,应该是新安窑的东西,就是洛阳西边呢,新安县城关窑的东西。汝瓷就分为汝民窑,汝官窑,这是汝民窑的产品。 持宝人:新安窑的是吗? 刘建洲:新安窑,对。 专家提示,汝官窑存世极罕,市场上除了宋代民窑的产品外,绝大多数都是现代仿品。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考古发掘证实汝窑在烧制贡瓷以前,曾经烧制刻花和印花瓷器,其市场价值与汝官窑相差很远。 听专家讲解了唐三彩、汝瓷、钧瓷,藏友们明白了名窑瓷器存世极少,必须小心甄别。市场上白地黑花瓷器较多,价格相对便宜,他们拿出自己的藏品,请专家讲讲如何辨伪识真 持宝人:你好,刘老师。 刘建洲:你好。 持宝人:你好。这是我的一个藏品,一个白底黑花。你给我看一下。 刘建洲:这个瓶子是叫玉壶春瓶,是宋代的东西,这个窑口呢,根据这个器形的大小呢,应该是修武当阳峪窑的东西。当阳峪大部分都烧些小件器物。黄黄的颜色不是这么黑。 持宝人:不是那么黑是吧。 刘建洲:这个比较黑。器形比较小,比较小巧玲珑,这就是属于当阳峪窑一个最大的特点。 持宝人:那它就是比较秀气是吧? 刘建洲:秀气。小巧。你看它一般的宋代的玉壶春呢都是比较大的,这都比宋代一般的玉壶春要小上一倍。一般它都这么高,这么大,这个非常小 持宝人:很小。 刘建洲:对,很小。 河南烧造白地黑花、剔花、画花、刻花白瓷和黑瓷的窑址,主要有当阳峪窑、鹤壁集窑、登封曲河窑、扒村窑等,当阳峪窑以剔花、划花见长,扒村窑也是以白地黑花见长,但是画面更加粗犷,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黑白刻画花瓷,我们找到了当地的陶瓷专家赵新来先生。 持宝人:我有一个比较大一点的这个,这是我前几年买的。 河南博物院副研究员赵新来:这个是元代的东西。 持宝人:这个筒形器原来是烂的 赵新来:这个是花盆的一种,这么多眼。还是花盆的一种,这画的很流畅。写意很不错的。 持宝人:我就看它的画工很舒服。 赵新来:大写意,不错,这是个好东西。 持宝人:我从前买了一个高足杯,我觉得有一点,挺漂亮的,挺完整的,你帮我看一下? 赵新来:这个不对,这个是新的,新做的,仿的。这个画得不好。不生动,画得不生动。很死板。 持宝人:因为买得时候,我也是刚学,反正看着觉得差不多,就把它拿回来了。 赵新来:这个造型还差不多,还接近一些,画的不行。画的太次了。 专家点评:白底黑花器形盘子、碗非常多,罐子也有一些,但是没有盘碗多。盘子碗最多了。其他一些梅瓶也经常见到,白地黑花主要是民间用瓷,所以在当时生产量比较大,像汝瓷、钧瓷,钧瓷有时候还能见到一些,但是宋钧特别少。 主持人:今天的专家带你逛市场,我们看到了汝瓷、钧瓷、黑地白花瓷器,通过专家的眼力,我们了解到,真正的汝瓷、钧瓷产品,古玩市场上还是可以见到的,特别是金元时期的罐、盘、碗等黑白瓷存世量最大,在市场上也比较常见,它们目前在市场上可以参考的价位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人民币不等。因此要收藏这些老窑瓷器,关键在于练就一双好眼力。
,青白瓷与青花瓷价格一致,青花瓷宋元人也称其为青白瓷。以陶瓷考古的实际来看,青白瓷与青花瓷有密切关系也属真实。宋元人所谓青白瓷器,主要是指四类产品:1、蓝釉剔花瓷器,这类瓷器是在霁蓝釉瓷器上剔刻出龙、凤等各类纹饰,这类产品在元代以前都是定窑烧制,景德镇元以前不可能有这类产品。这类产品以扬州双博馆藏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最为典型。蓝釉堆白瓷器,即在霁蓝釉瓷器上堆绘各种图案纹饰。这类瓷器以景德镇出土蓝釉白龙纹罐最具代表性。2、笔绘蓝地白花瓷器。南宋以后,定窑花瓷烧制出现了以笔代刀的情况,即以笔绘画取代刻、划、堆等工艺,用笔绘画蓝地,衬托白花主题。这类瓷器制作,宋元时仍以定窑为领军。通过以上图例,青白花瓷与青花瓷的联系显而易见。3、青花瓷,即以青料代墨,直接绘画图案,宋元人也称其为青白瓷。可见,青白瓷确实是宋人关于青花瓷的称谓,我们因此还得知两宋时期不但是名窑迭出的时期,也是青花烧制极其兴盛的时期,而且凭籍远洋运输之利,青花瓷还被运往世界各地,出现了青(白)花瓷天下的真实情况 但是,如果关于青白瓷问题同古人发生误解,关于宋代青花的烧制情况也就无法认识。目前,陶瓷鉴定出现的宋元不分以及定、饶不分甚至出现宋明不分的实际情况,都与关于古代青白瓷的认识问题有关。
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毛公洞第一(今江苏扬州一带)。南宋官窑瓷器沿袭北宋风格,规整对称,宫廷气势,高雅大气,一丝不苟。因为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处象死人骨头,俗称”骨董“)也是那时所造。我们今天所称官窑泛指历朝官府烧造瓷器,其实,历史上仅指南宋时期烧造的瓷器,后世再无此称呼。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官窑与民窑的区别:
民窑是对官窑而言。广义地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窑及其产品,都是民窑。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生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
据考证,在这些地区都发掘有唐三彩,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等。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唐代以后,各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章生一的哥窑“纹片瓷以及章生二的弟窑(龙泉青瓷)等。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三百座之多。
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的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
宋代官窑鉴定方法:
(1)产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两种,胎质较松,呈紫灰色。
(2)薄胎薄釉青瓷采用支钉支烧,通体满釉,外底留有3至4个或更多支钉痕。
(3)薄胎薄釉青瓷采用垫饼垫烧,釉多开片不透明,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淡黄和青灰色,纹饰少见,有紫口铁足现象。
(4)器形有碗、盘、洗和各式瓶、炉等,仿古铜、玉器造型较多见。
历年拍卖价格如何:
香港佳士得2014春拍南宋官窑菊瓣盘成交价:2080752万元香港佳士得2014春拍南宋官窑菊瓣盘成交价:2080752万元
除去高古瓷精品的珍稀品质,精品背后诸如坂本五郎等名家旧藏的吸引,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内藏家开始将目光对准高古瓷器,并跃跃欲试的进场搜罗一番。北京保利中国古董珍玩部总经理李移舟即表示:“目前明清官窑难有新鲜重器入市,再加上价格已被提升得很高,极具人文气息的宋瓷显然还有巨大的市场上升空间。”藏家争相入场也就不足为奇。
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成交价:116亿元香港苏富比2014春拍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成交价:116亿元
香港苏富比2015春拍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成交价:9190116万元2015年已经过半,艺术市场上各大拍行春拍也相继收槌。瓷器板块,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南宋官窑青釉八方弦纹盘口瓶,此件官窑瓷器拍卖价格最终为1亿1388万港元(约合9190万人民币)的成交价占据2015上半年的排行榜头名,这一价格也成为宋代瓷器历史第三高拍卖成交价。高古瓷器的市场走高也被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是古瓷市场回归理性的征兆。
只要是宋朝时期的为皇室所御用的官窑瓷器拍卖价格都能轻松突破千万级别,总体来说官窑瓷器在现代拍卖会上的市场行情正在逐渐升温,因为宋朝时期的官窑数量极少,所以其市场价格将会随着数量的不断减少而升温,这也满足了古玩市场供需关系。
本次征集范围
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
精品陶瓷: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杂项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全面鉴定展览展销拍卖
不上门不收购,只做正规合法拍卖,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