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明成化青花瓷的款识

难过的乌龟
体贴的百褶裙
2023-05-01 14:55:41

明成化青花瓷的款识

最佳答案
活力的唇膏
愉快的镜子
2025-08-26 14:50:56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最新回答
健忘的山水
从容的啤酒
2025-08-26 14:50:56

···基本上可以肯定是现代的仿制品,有龙的品瓷器呢,用的人级别是很高的,至少是亲王,但是他那个龙只是四爪龙,皇宫用的才会是真正的龙 你这如果是真的话,也不会壶的线条这么差的,而且上釉和画工这么差也就只有现代造假厂做得出 这么差,连高仿都差一截 而 且有翅膀的龙怎么会在古代的中国出现啊,你以为在欧洲啊, 所以这个东西绝对就是一低劣的造假货

从容的金毛
甜美的小蘑菇
2025-08-26 14:50:56

有些人的出生只是为了在这绵软的红尘里打个平淡无奇的滚儿,然后消散于天地间,无影无踪无人识。

有些人的出生似乎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在这天地间留一缕浩然正气。

杨继盛是第二种。

我是第一种。但这不耽误我仰慕他。

杨继盛的人生细读起来,简直就是草根英雄的崛起,只是结局让人唏嘘。

穷人家的孩子,七岁丧母,有一继母,继母无德,杨继盛就在家里打杂放牛,想读书被拒,每天放牛的时候,偷偷在学堂偷学。

小说里,一般偷学个十天半月就会感动贵人相助。

杨继盛真的命苦,他偷学了六年,他还是个孩子,简直闻者落泪,而且也不是什么贵人,而是他的渣爹终于良心发现,当然也可能他觉得这会是一笔有收益的投资,于是把十三岁的杨继盛送去学堂读书。

之后,秀才,举人,结识当时国子监祭酒徐阶,也就是后面的大明首辅,之后考中进士,那一年杨继盛31岁。

之后是他辛苦的官场生涯,南京六品主事这种官职似乎永远都进不了权力的中心,但是他很知足,但是他不会喊口号,不会做锦绣文章,不会逢场作戏,他还有谏言,于是被贬官到蛮夷之地,他在当地住破房吃淡饭,被当地人尊称为杨父。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莫名成为上面大佬们权争的棋子,于是杨继盛以坐直升机的速度升官,直至武选清吏司员外郎。

在这个职位上他干了一件事,就是死劾严嵩,明代当你弹劾一个人的罪名足以致其死的时候,称为死劾,遂入狱。

一百仗打下去,腿上的肉都打烂了,打烂了还没有医药,在昏暗的蚊虫乱飞的牢房里,从昏迷中醒来的杨继盛向狱卒提了一个要求,想要一盏油灯。

狱卒执一盏油灯给他,他拿着一块瓷片,开始刮腿上的腐肉,这一定是很恐怖一幕,这比关二爷刮骨更可怕,因为关二爷也不是刮自己,而杨继盛是刮自己,他平静的就像在刮一根木头,把腐肉刮掉,再刮骨上的筋膜。

狱卒都快吓疯了,手抖成了帕金森。

杨继盛平静的说:拿稳点儿,我看不清了。

在这暗无天日的据说没人能活着出来的地狱里,杨继盛活了三年,还写了书,当然这得益于当时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的保护,这也是在别人谈起锦衣卫的时候,我都要说陆炳的好话。

但是严嵩还是要杀他,行刑前,他将狱中著书转交家人,并作诗一首: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了事,留与后人补。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

其妻在其死后,自谥而亡。

十二年后,明穆宗追谥杨继盛为太常少卿。

最后:每一次读到杨继盛在狱中受难的情节,都要掉一次眼泪。大明朝唯喜二人,一是于少保,一是杨继盛。

醉熏的凉面
满意的棒球
2025-08-26 14:50:56
我认为有价值瓷片虽然破碎但它丰富的信息对我们鉴赏古瓷很大的帮助它直观的提供
给我们对于古瓷的胎,釉,器型彩料,纹饰,等方面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据,为我们
能区分各朝各代,真品仿品是学瓷必不可少的实物资料瓷器非常容易破损留
传至今也很难特别是官窑的噐物本就不多今天要收集官窑瓷都十分困难以
后只有越来越难

儒雅的金鱼
清爽的小蘑菇
2025-08-26 14:50:56
你这件瓷器是哥窑瓷,你说的“碎玻璃一小片一小片”是哥釉的金丝铁线。由于看不到图,不敢说“真假”。你自己可以根据以下对照一下:
宋元以前瓷器(鉴定)看造型,明朝以后瓷器(鉴定)看款式。
1、成化时期瓷器造型庄重圆润,玲珑俊秀,小件居多,俗称“成化无大器”,但也不是绝对的。
2、胎质纯洁细润,胎体轻薄,迎光透视呈牙白色或肉红色,如脂似乳,莹润光洁。釉质肥厚,光洁晶亮,胎精釉亦精,高穆深雅,同臻其妙。
3、成化青花瓷器,以淡雅、沉静的色调行于天下。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的最为突出。青花色调浓重者,相近于宣德晚期,并和多数浅淡色调,同时并存。
4、成化器足,凡饰有青花双边线很规矩,紧靠圈足底部,而靠近足跟无釉处,那条圈线,颜色较深重,上面一条则显清谈。可用这一点来做鉴定参考依据。
5、官窑款识字体,挺拔有力,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一般为“大明成化年制”,“大”字尖圆头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制”字上大下小,“衣”字一横不越刀。民窑则多样些,有“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成化年制”等。民窑瓷器款识字体略草率,不如官窑规整。无论官窑民窑,青花楷书款识占全部成化款识的绝大多数,其特点是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
由于成化官窑瓷器成就卓著,自明代正德朝开始即被仿造,嘉靖至万历时期已成为一种时尚,虽有破绽可寻,毕竟已达到形似的程度,给鉴定造成一定困难。清康、雍、乾时期,仿成化款非常盛行,有些仿得很成功,能达到神似的程度。
我百度空间里有详细介绍,还有成化本年的和康熙年彷的瓷片标本,你可以参考一下

善良的黄豆
生动的鱼
2025-08-26 14:50:56

 

中华陶瓷博大精深,但大多因为年代久远,保存民间的传世品甚少,如发现有出土文物,可借助墓葬品仿证参考,同时还可借助历代窑址标本,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因距今较近,传世品较多,加之当时仿制摹古之风盛行,所以对明、清时期的瓷器鉴定,除了需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知识有综合性的了解外,还要靠我们掌握各朝代瓷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作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实践,在白己脑子里形成了概念后,才能对瓷器进行科学鉴定。因明、清两代瓷器还可以见到,因此,neil将明、清两代瓷器概述如下:

明清瓷器鉴定的方法/步骤


1 根据瓷器造型明清瓷器鉴定:

明代瓷器造型: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清代瓷器造型: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2 根据纹饰来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纹饰:纹饰多为写意,画面豪放生动,画龙多凶猛,咀巴象猪咀,俗称“猪咀龙”, 怒发前冲,爪部团成圆形,有三爪、四爪、五爪,晚期龙纹有衰老之态。前期所绘凤纹与元代一样,颈部无发毛,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火焰纹。嘉靖以后所画儿童形象,头部很大,额角及后脑勺凸出。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文字装饰有回纹、百寿字、福字等。

清代瓷器纹饰: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御用官窑瓷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缛。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皴,并加皴点,古装仕女高髻秀丽,柔细的花绘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支脚立体感强,龙身体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清代由于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瓷器上出现了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如在珐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绘画西洋人物,楼房、船和狗之类的花纹图案。

3 根据款识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书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物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在民窑器上有图记款,吉祥语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朱书等。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有篆书外,其余多为楷书款,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为主,亦有极少数为单行横款、环形款、竖款。一般格式为“大明××年制”,隆庆时期多为“大明隆庆年造”,书写位置,一般写于器足底面口沿或器身上。所有青花书写的款字、色调都较深沉、无飘浮感。

清代瓷器款识:景德镇宫窑多署皇帝年号款,民窑有干支年款、吉祥语款、私家款及图记款等。有印、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多种,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并用,乾隆以后篆多楷少。晚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以楷书款为多,外围以圆圈或方框格式。民窑款识,多随意乱写,字体草率。

4 根据底足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底足:器足,大件器足,多为砂底,永乐、宣德大盘均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圆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状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为明显。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圄足、浅圈足、刮削平足等。

清代瓷器底足:大件器物和早期器物,多为光滑的砂底。顺治、康熙时瓷器足型较为多样,有双圈层底、斜削式底、二层台式底、卧足、滚圆泥锹背形足等

5 根据釉面鉴定明清瓷器:

明代瓷器釉面: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品种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数器物釉面洁白外,其余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这种白中闪青釉面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边微有垂釉痕迹。

清代瓷器釉面: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稍面细白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轴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更多关于明清瓷器的资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的官方百科知识大全,希望介绍的这些可以帮助到您。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