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陶瓷片单向和双向区别
比较方便的方法是利用准静态d33测试仪测试,你需要知道正极朝上时测出来的值是正还是负,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判断(个人经验:测的数值为正,就是正极朝上。不保证适合所有型号的准静态d33测试仪测试)还有一个简陋的办法是利用万用表的电压档,0到3伏档即可,能显示正负值的。将红黑表笔与两个电极连接好,然后用力压陶瓷片一下(在两个电极方向加压),看万用表出来的数值是正还是负(一般是显示一个变化值,正负也会改变,要看最开始的值是正还是负)如果最开始是正值,则红表笔所连电极是正极。这种方法容易出错,建议多测几次。其次是看陶瓷片上的标示,标有+ 的就是正极了,或者标有- 的就是负极
目前我国常用的交流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直流电压等级为:±500kV、±660kV、±800kV、±1000kV。
其中,西北地区使用330kV、750kV,对应的其他地区使用220kV、500kV;东北地区仍有部分66kV线路。直流主要是在特高压输电工程当中使用,数量较少。
首先说说交流线路,主要是三看:看导线分裂数、看绝缘子串长度、看杆塔高度
1看导线分裂数
a)导线分裂的原理之所以把一相导线要分裂成好几股,是因为在超高压线路上,导线附近的强电场使空气电离,产生电晕放电,造成电能损失和对通迅干扰。要减少这种不利因素就应增大导线直径。但随着输电线路的电压越来越高,要增加的导线截面也越来越大,这对架线施工又十分不利,经济上也不合算。因而产生了把一根导线分裂成多根的办法,这样就相当于加粗了导线直径,同时也提高了输送功率。因此,超高压输电线路普遍采用分裂导线。
b)如何根据分裂数判定高压线的伏数首先来说说咱们的特高压,1000kv特高压一般是八分裂
接下来750kv一般采用六分裂(这个电压等级只有西北电网有)
500kv一般是四分裂,但是现在随着输送功率的增大,大城市周边采用六分裂居多,所有看分裂数不能特别准确的判断出电压等级。
220kv一般是两分裂,某些地方也会因为功率的原因采用四分裂导线。
110kv及以下,由于电晕不严重,不用分裂导线了,当然有的地方110kv采用两分裂。
2看绝缘子片数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空间,通常是玻璃或陶瓷制成,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其形状时飞碟状的,一个飞碟算一篇绝缘子,绝缘子串是把若干飞碟串起来,隔离导线与杆塔用。
一般情况下:
1000kv特高压,好长。。。
750千伏,32个
500千伏,25个
330千伏,17个
220千伏,13个
110千伏,7个
66千伏,5个
35千伏,3个以上数据供参考!
如果高海拔,污秽重的地区或者重要的塔,片数还要增加几片。基本上1片绝缘子可以承受1-15万伏特的电压,但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绝缘子片数可能差别也比较大,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绝缘子,要求也不同,详细可参考国标GB50545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
3看杆塔的高度
在居民区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分别为:
35~110千伏是7米,
220千伏是75米,
330千伏是85米,
500千伏是14米,
750千伏为195米。
如果考虑导线弧垂和绝缘子长度,则:
110千伏大概离地面十几米,
220千伏和330千伏是二十几米,
500千伏是三四十米,
750千伏是五十几米,
1000千伏是七八十米。
1000kv杆塔高度
换算成楼房高度,那分别是5层楼、8层楼、12层楼、18层楼和25层楼,有点印象了吧。不过这都很粗略,根据气候和地形不同,高度是要调整很大的。同样的,不同的气候和地形,高度也是有区别的。
总结,区分电压等级最容易的导线分裂数,最准确能判断是绝缘子篇数,最有震撼力的是杆塔的高度。
你好:
——★1、压电陶瓷属于电容性负载,集振荡与发声为一体的器件。它的基板是金属铜片,厚度会影响陶瓷片振动的强度:薄一点输出功率要相对大一点。
——★2、压电陶瓷片的厚度,对电压没有影响,但对陶瓷片的电容有影响:越厚、电容越小。 另外,根据金属片的振动特点看,直径越大,振幅就越大,输出功率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