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具与空间。展示。视觉效果
如何欣赏中国古代家具,有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就是以历史为线索,明式家具的成就最高,清式家具次之,民国家具再次之。横向可分为两条线,其一是流派,明式以苏式为上,清式以广式居先;其二是材质工艺,一般的排列为黄花梨、紫檀老红木,再下是各类旧木。鉴赏古代家具的五要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家具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通常来讲,一件古典家具本身的艺术含量越高,它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我们可以从下述五条,评定古董家具的价值。材质 —件上好的工艺品,质地美是首要条件,如玉器中的新疆和田白玉,砚台里的端石,角雕中的犀牛角等。如果缺乏了质地上的珍稀,工艺品就谈不上有否精品、珍品,甚至于绝品。因为最优秀的材质,必须是最稀罕少见,有—种不可代替性,就产生了一种来自于天然的价值。家具也是这样,像黄花梨、紫檀这样珍贵的木材存量并不多,有的甚至己绝种,至于最近开发出来的花梨与紫檀,其质地已异当初,另当别论。清以后,涌现了大量的老红木家具,它包括鸡翅木、铁力木等,也是上乘之材,这些大多原产于印度、泰国与中国海南的硬木,经过半世纪以上的使用与磨揩,至今光泽鲜亮,显示出木材本身的自然之美。白木类也有好料,例如楠木,尤其是金丝楠木,其身价也不菲。年代 时间的积累,对一件家具非常重要,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时代的烙印。由于家具在历史的流传过程中,它的最主要功能是使用,人们在使用中,使绝大部分家具损坏或毁失,年代越久,这种毁损的可能就越大,存世下来的东西也就越少,稀少性决定了藏品的身价。例如,—件明代的榉木半桌,其身价要超过现代的紫檀柜。随着古家具收藏的深入,现在不少藏家与爱好者将投资的目光转移到民国时期的老红木家具,虽说它的历史不如明清家具悠久,但老红木家具所产生的不可再造性,显示了民国家具的魅力。工艺 所谓家具工艺,它包括器物本身的造型、结构、做工、雕刻与镶嵌。明代家具在继承宋代家具艺术的同时,又得到了新的更大的发展,从而确定了以线条为主的造型艺术。明中期后,由于许多文人的参与,使明代家具充满了一种书卷气,产生了明快脱俗,洗练流畅的风格,成为中国家具的典范。清代家具由于受西方文艺复兴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西方那种精雕细琢及镶金嵌玉的工艺渗浸到中国家具制作中,这种风格特点以广州产品最为突出,并得到清朝统治者的赏识。由于片面追求装饰,追求雕琢,在用料上任意放大放粗,结果造成了家具结构比例失重,华丽有余,凝重不足,过分的雕饰,反而显得笨重俗气,缺乏明式家具那种简洁明快的艺术魅力。总的来说,清代家具不如明代家具的成就大。但清代家具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善于运用雕、嵌、描、堆等多种工艺手段。所以,在我们今天评价清代家具时,它的雕、描、堆等工艺的优劣,就成为主要的鉴赏标准了。家具到了民国时期,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变化,随着外来家具工艺的影响,越来越商品化,工艺也越来越机械化,例如车工工艺、贴面工艺,其收藏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民国时期有身价的家具,还是那些以手工为主,以传统工艺为主的仿古产品。品类 根据中国古代家具的用途及功能,通常将其划分成厅堂、书房、卧室三大类。其中厅堂家具的价值最大,这是因为厅堂是官邸或私宅的门面,主人会不惜代价去营造厅堂的气氛,除了建筑本身外,家具就成为最主要的装饰与摆设手段。由于旧时富贵人家的住宅与花园融为一体,客厅家具也就成为园林家具了。厅堂家具常呈这样的陈设模式:厅中间以八椅四几对置,大多为太师椅。两边墙上张挂云石挂屏,厅到底有栏板,前置长翘头案,案下放供桌,还有的布置罗汉床,另有围屏、衣架等。这些厅堂家具的材质起码是老红木的,甚至还有紫檀、黄花梨。香港曾有明式紫檀一台四凳家具以120万港币成交,在海外,一堂十二折明式紫檀围屏曾拍卖到200多万元。最近,上海拍卖行以31万元成交了清代一套八椅四几太师椅。这些都是厅堂家具。典型的书房家具有书桌、画桌、香几。古董柜、博古架、桌、琴桌、玫瑰椅等。书房家具的身价也不菲,因为书房是文人活动的天地,书房家具的文化气息就显得特别浓厚。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完美。这些家具,一般都不大,比例和谐,款式古朴,有一股轻盈文雅之气。特别是在住房条件普遍改善的今天,人们拥有一个书房已不是一件奢望之事。有了书房,人们便会寻觅与之配伍的家具,这种需求的增大,对于古色古香的书房家具身价就会大增。例如,一件清代的榆木四面空博古架的拍卖价16万元,一对清代的紫檀古董柜,香港拍卖价60万港币。在古代家具收藏价值中,卧室家具最次,这一点在民国时期老红木家具最能体现。例如,前几年的“大三联”(即三门大橱)的市场价在3万元左右,而如今的价格只有当时的一半了。另外如镜台,市场价在4000—5000元左右,其实就其材料与做工,都要超过写字台,但镜台的价格只值写字台的一半,而且还很难成交。还有如老红木雕花架子床,其用料很大,工艺也精到。但问津者却不多。为什么卧室家具的收藏价值最差呢原因有三:其一,住宅房屋结构的变化,原先的家具已明显不相适应;其二,文化气息较差,只注重实用性,而这种实用性早已过时;其三,工艺与材质平平,很少有精品、珍品。但在卧室家具中有一类另当别论,那就是古代闺房家具,尽管它地属“内房”,但这类家具相当玲珑精美,例如贵妃榻、绣墩、香几等。完整 古代家具在流传过程中,极容易损坏、残缺。家具的修复,与陶瓷器、玉器、竹木牙雕等古玩相比,难度要低。但我们在鉴赏收藏古家具时,家具的完整还是很重要。现在古董家具市场上修整过的家具很多,俗称“扒散头”,这种“扒散头”的手法多样,有的东拼西接,有的张冠李戴,有的偷梁换柱。凡此种种,都破坏了古代家具的身价。现在国外的古家具整修手段要比我们先进。修复的目的性很清楚,即在复原上下功夫、做文章,即使是补料,也决不马虎,一切以恢复完整的原始面目为宗旨。懂得了材质、工艺、年代、品类、完整这几条鉴赏古代家具的要素,鉴定家具也就有了基础。鉴定一件家具,先要弄清它是什么材质,是紫檀的、还是花梨的,是楠木的、还是榉木的。什么样的材质,就是什么样的价值;其次搞清什么年代的,是清代的,还是民国的、是民国仿的,还是现代仿的。这里有个概念问题,就是“代”与“式”。比如“明代家具”就是指明代时生产的家具,如果是“明式家具”那系指明代样式的家具,它可以是明代的家具,也可以是清代仿明代的家具,民国仿明代的家具,甚至是当代的仿品。现在一些商家常常在这个方面玩弄词眼,以蒙人耳目;再次就是工艺、品类与完整性。另外在向你推荐一本书中国古代家具鉴赏 目录第一章 原始古拙 质朴浑厚第一节 原始社会家具一 社会简况二 家具的起源三 结语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家具一 社会简况二 奴隶社会家具特点三 结语第二章 色彩绚丽 浪漫神奇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家具一 社会简况二 家具工艺进入新阶段三 结语第二节 秦汉时期空具一 社会简况二 汉代家具工艺的长足发展三 结语第三章 崭露新风 婉雅秀逸……第四章 缤纷世界 华丽润妍第一节 隋唐时期家具第二节 五代时期家具第五章 成熟普及 简洁隽秀第一节 宋(辽金)时期家具第二节 元代时期家具第六章 民族精粹 古雅精丽第七章 盛世风度 雍容华贵第八章 古风犹存 精口揽粹附录后记
right:汉代“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连坐具也称床。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如今人们习惯上以“床榻”并称。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隋朝“胡床”变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
到了明代:1、出现了“架子床”,因为床上有顶架;2、出现了“拔步床”,外形像独立的小屋子,又称“八步床”;3、出现了“罗汉床”,是原来汉榻的演变。“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榻,如现代的“沙发”。
清代前期床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变化的是用料和工艺,如用材越来越厚实,装饰越来越华丽。清代的床榻大多采用雕花镶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镶嵌的多以玉石、玛瑙、瓷片、大理石、螺钿、珐琅、竹木、牙雕等为材料。
民国床榻工艺衰弱,样式继承清代。
回答者:sniper03 - 高级经理 六级 12-17 20:35
榻
回答者:lrdd - 助理 二级 12-17 20:38
卧榻,寝榻
回答者:八千梦回 - 助理 三级 12-17 20:43
古代床的演变及行情
在与大自然的风雨、野兽搏斗之中,人类从洞穴里走向原野,原始人最早是睡在洞穴里的草叶上的,尔后才睡在茅草屋里的草堆上的。
关于中国床的发明的传说,出自一本《广博物志》: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
中国最早的床的实物是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木床。该床长218厘米,宽139厘米,六足,足高19厘米,床面为活抽屉板,四面装配围栏,前后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体髹漆、彩绘花纹,工艺精湛,装饰华丽,说明床当时已经普及。
汉代“床”这个名称使用范围更广,不仅卧具,连坐具也称床。如梳洗床、火炉床、居床、册床等。
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的名称,专指坐具。如今人们习惯上以“床榻”并称。
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足坐具;隋朝“胡床”变称“交床”,唐朝又变称“绳床”,宋代又变称“交椅”或“太师椅”。宋代真正的卧具称“四面床”,大多四面无围子。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四面有围栏的床榻。
到了明代:1、出现了“架子床”,因为床上有顶架;2、出现了“拔步床”,外形像独立的小屋子,又称“八步床”;3、出现了“罗汉床”,是原来汉榻的演变。“罗汉床”是明清宫廷“宝座”的前身,小的称榻,如现代的“沙发”。
清代前期床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变化的是用料和工艺,如用材越来越厚实,装饰越来越华丽。清代的床榻大多采用雕花镶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镶嵌的多以玉石、玛瑙、瓷片、大理石、螺钿、珐琅、竹木、牙雕等为材料。
民国床榻工艺衰弱,样式继承清代。
如今明清、民国家具市场行情:民国镶骨单人床1至2千元;清代椐木架子床5千至1万元,红木架子床2万至5万元;明代黄花梨月洞门绝品架子床150万元。此外,民国、清代白木红漆鎏金架子床、拔步床在2万至6万元之间,椐木嵌大理石罗汉榻8千元至1万5千元,红木雕花罗汉榻2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