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的吸水率是决定他质量吗?
正常来说,吸水率低的产品强度大,不易膨胀,紧密坚硬,因此稳定性比较高,不容易藏污纳垢,便于清理。而吸水率高的瓷砖密度相对稀疏,吸水后,更容易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而导致瓷砖容易膨胀开裂,若是墙砖,就会容易脱落、地砖容易空鼓,而且瓷砖本身也容易吸收污渍,影响整体美观。在施工方的角度来说,吸水率高的瓷砖用普通水泥砂浆铺贴,而吸水率低的瓷砖则需要更有粘度的粘合剂辅助。|如何测试吸水率|滴水法:在瓷砖背面倒一些水,静置5分钟后观察水的扩散以及吸收情况,如果完全没有扩散或者吸收速度很慢,说明吸水率低。轻敲瓷砖:用手轻敲瓷砖,如果声音是清脆的,说明吸水率低,反之声音沉闷的,吸水率高。专业工具测量:瓷砖的坚硬度与吸水率的高低也有关联,如果用硬物器在瓷砖表面划动,没有留下明显划痕的话,这样的瓷砖往往吸水率低。|各类瓷砖吸水率的范围|各类瓷砖的吸水率范围为:陶质砖>10%≥炻质砖>6%≥细炻质>3%≥炻瓷质>05≥瓷质砖;地砖一般为瓷质或炻瓷质,国家通用标准:3%≥地砖吸水率≥05%属于合格;墙砖一般为细炻质、炻质砖或陶质砖,国家通用标准:12%≥墙砖吸水率≥3%属于合格。|不同空间对应不同的吸水率瓷砖|厨房墙砖:光面、抗油污、耐磨,建议釉面砖厨房地砖:耐磨、防滑,建议抛光砖、通体砖卫生间墙砖:亚光、防潮,建议釉面砖卫生间地砖:防滑、耐磨、吸水率低,建议抛光砖、通体砖客厅墙砖:耐磨、耐染性强、易清洁,建议玻化砖、抛光砖、通体砖客厅地砖:光面、耐擦洗,建议瓷片、全抛釉|吸水率越低,瓷砖的质量越好?|吸水率越低,瓷砖的质量越好。这句话其实是不科学的,很多东西都会物极必反,瓷砖也不例外。如果吸水率太低反而导致瓷砖脱落问题。为什么?由于瓷砖具有一定的吸水率,因此用水泥浆铺贴的时候,瓷砖会吸收水泥浆中的水分并且固话,形成对墙面的抓力,如果吸水率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则无法吸收应有的水分,从而降低对墙面的抓力。另外,可以利用瓷砖粘合剂辅助瓷砖铺贴。但如果只用水泥浆来铺贴的话,建议采购吸水率在10%左右的瓷砖,其粘合牢固度是最好的。
瓷砖的吸水率其实不是越高越好
瓷砖的吸水率其实不是越高越好,瓷砖吸水率是指吸收水程度的大小,很多人认为它越低就越好,其实不然,瓷砖吸水率过高过低均有可能造成瓷砖脱落,瓷砖的吸水率其实不是越高越好。
瓷砖的吸水率其实不是越高越好11、吸水率低一般是地砖
地砖的吸水率如果过高容易吸水,经过冷缩热涨后便会导致瓷砖表面龟裂及整块瓷砖剥落,或者使地板产生黑斑。因此地砖选择吸水率低的瓷砖,当然平时水气比较多的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方应该选择吸水率高的地砖。
2、墙砖要吸水率高的
对于墙砖来说,它还是需要一定的吸水率来保证使用水泥砂浆铺贴时降低墙砖的空鼓率,铺贴牢固,如果不用任何瓷砖黏合剂,只用水泥砂浆的话,建议选择吸水率在10%左右,同时,铺设时一定保证墙砖浸泡时间充足,2—4小时为宜。
3、地区不一样吸水率也不一样b
室内和室外两个不同的环境也选择吸水率不一样的瓷砖,又如南方和北方对瓷砖的吸水率的要求也不一样。
既然瓷砖的吸水率关乎着瓷砖的质量那如何判断瓷砖的吸水率呢?
1、在瓷砖的背面倒少许的水,放置5分钟左右,观察水分的吸收情况。渗水快,吸水率就高,渗水慢,吸水率就低。
2、由敲击声音判断瓷砖的吸水率。声音清脆且大,证明瓷砖的`烧结效果好、密度高,声音发闷,则说明密度低,吸水率就偏高,这样的瓷砖质量不是很好。
当然啦,家装瓷砖的吸水率高低都是有一定标准的,标准将吸水率小于等于05%的划为瓷质砖,大于05%小于等于3%的为炻瓷质,大于3%小于等于6%的为细炻质,大于6%小于等于10%的为炻质砖,陶质砖则是指吸水率大于10%的产品。因此,超出了标准也就是质量不好的瓷砖了。
瓷砖的吸水率其实不是越高越好2瓷砖的吸水率一直是衡量瓷砖质量的标准之一,因为吸水率低的瓷砖不易吸收污垢,打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但过犹不及。以前的瓷砖产品吸水率在百分之几,现在很多企业都将其控制在千分之一,而施工普遍使用的还是从前的水泥,这就导致瓷砖产品贴不住,尤其是直接上墙的产品。
卡诺尔瓷砖卡丽卫浴
事实上,瓷砖还是需要一定的吸水率来保证铺贴牢固。如果不用任何瓷砖黏合剂,只用水泥砂浆的话,选择这种吸水率在10%左右的陶砖,其背面一般比较粗糙,有利于贴上墙,黏合牢固度也更好。
陶制的瓷砖吸水率高,缺点是容易渗入液体,有的甚至在贴砖的时候,就会将湿水泥砂浆中的水从背面吸进来,进入釉面产生印迹,而受温度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还容易导致瓷砖釉面和坯体之间开裂。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在铺贴时应对墙面做一个全面的清洁,并提前一天给墙面上洒水。此外消费者一定要保证瓷砖浸泡时间充足,仅往瓷砖上浇水是不行的,应将瓷砖放入盆中,浸满2至5小时为宜,以瓷砖不冒泡为准。
除了瓷砖本身的质地,要保证铺贴强度还有一些方法,在粘贴前首先要选用质量好的水泥,有一个方法可以检测,在容器中放入水和水泥搅拌,第二天后检查其凝固程度,凝固力强的可使用。
其次水泥砂浆比例要得当。粘贴时要注意,粘结材料的厚度应控制在7-10毫米之间,不得过厚或过薄,附着过多的水泥砂浆,也会因太重而容易脱落。瓷砖背面满抹砂浆时,应在瓷砖的四周边上抹成斜边,中间少许留一些空隙,这样在按压、轻敲瓷砖时,既不使砂浆溢得到处都是,又能使砂浆饱满,瓷砖与墙面结合牢固。
瓷砖的吸水率其实不是越高越好3为什么吸水率不宜过高?
在陶瓷砖的质量抽检中,吸水率是一项重要测试指标,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瓷砖的硬度、强度、耐磨度等性能。
在标准范围内,吸水率越低,说明瓷砖致密度比较高,产品的硬度、强度等性能更好,内在稳定性更高。如果吸水率高于国家标准,瓷砖吸水过多,铺贴后易出现变色、空鼓、脱落、开裂等质量缺陷,从而引起消费纠纷。
吸水率越低越好?
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瓷砖吸水率,很多厂家也会将低吸水率作为卖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瓷砖吸水率越低越好,相反,某些产品和位置反而需要高一点的吸水率来保证铺贴质量。
事实上,现在陶瓷砖铺贴仍以水泥砂浆作为主要粘结剂,这种铺贴方式就是通过水泥浆液中所含的水,可以被瓷砖吸收进去并固化,进而形成瓷砖对于墙面的抓握力。所以墙砖如果吸水率过低,可能会顾此失彼,导致粘结力不足。
吸水率多少算合格?
根据最新修订的《陶瓷砖》(GB/T 4100-2015)标准,陶瓷砖按吸水率可分为:
瓷质砖(吸水率E≤05%)、
炻瓷砖(吸水率05%≤E≤3%)
炻质砖(吸水率6%≤E≤10%)
陶质砖(吸水率为10%以上)
可以看出,瓷砖并没有统一的吸水率标准。不同产品因适用空间不同,标准也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地砖大多为瓷质或炻瓷质,国家通用标准为3%≥地砖吸水率≥05%属于合格;墙砖一般为细炻质、炻质砖或陶质砖,国家通用标准:12%≥墙砖吸水率≥3%属于合。
哪些空间对吸水率要求更高?
卫生间、淋浴间、厨房、阳台等湿度大、易脏污、需要经常清洗的空间,一般建议选择吸水率相对较低的瓷砖。
卫生间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残留水渍,如果瓷砖吸水率过高,容易出现变色、霉点、空鼓等情况。厨房由于受到油烟侵扰,墙砖要抗油污、耐擦洗,同样要考虑吸水率低的瓷砖。
购买时可以查看瓷砖外包装上的相关说明,了解产品吸水率。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吸水率测试:将水滴于陶瓷砖的背面,观察水的扩散情况,扩散较快的砖吸水率较大,反之吸水率较小。
低吸水率瓷砖铺贴时要注意什么?
铺贴前,陶质砖一般需要进行泡水处理,如果吸水率在05%以下,铺贴前不泡水也影响不大。对于过低吸水率的瓷砖产品,应该选择粘贴强度更高的辅料。瓦工在铺贴低吸水率的瓷砖时,一定要预先了解粘贴辅料的粘贴强度,以免出现由非瓷砖质量问题导致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