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装修中,用瓷砖胶会不会掉砖

酷炫的书包
甜蜜的秋天
2023-04-30 11:52:58

装修中,用瓷砖胶会不会掉砖?

最佳答案
坚定的缘分
完美的小懒虫
2025-05-18 02:13:34

装修中用瓷砖胶会不会掉砖?也就是说用瓷砖胶来贴瓷砖会不会掉对吧?雨哥虽然是个贴瓷砖的“老手”,但也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才敢下定论,一起来了解一下呗!

第一点,使用瓷砖胶贴瓷砖会不会出现脱落现象要先从瓷砖的坯质说起!

以我们对瓷砖的了解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泥质砖,二是石质砖。泥质砖指的是需要经过泡水后铺贴的瓷砖,而石质砖则是没必要泡水铺贴的瓷砖。

在雨哥这边对泥质砖的俗称也就是瓷片或者墙裙砖,石质砖指的就是地板砖系列。这两种坯质的瓷砖按照以前传统的铺贴工艺都是直接用水泥铺贴,需要泡水的瓷砖用于墙面装饰,不必要泡水的瓷砖用于地面装饰,以传统的铺贴工艺来说两种坯质的瓷砖是不能混淆使用的。

而使用到瓷砖胶来贴瓷砖就是因为两种坯质的瓷砖改变了真实用途,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喜欢用地砖上墙,而很多瓷砖的脱落问题也都是因为地砖上墙引起,而普通的墙裙砖则很少有这种情况发生!

第二点,用瓷砖胶会不会掉砖还应以铺贴工艺分析!

用什么材料来贴瓷砖主要讲究的是瓷砖坯质,而用比水泥具有更高黏性的瓷砖胶来贴瓷砖,主要讲究的还要区分以什么样的工艺来贴?而贴瓷砖的工艺大体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传统的湿贴:传统的湿贴也就是直接用水泥浆贴瓷砖,一般都是针对哪些需要泡水处理的普通墙裙砖,或者是铺贴地板砖都可以只是以水泥为主来铺贴。

第二种就是现在的组合式湿贴:所谓的组合式湿贴是雨哥这边的一个俗称,它的正式名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湿挂方法,需要用铜线或挂件来辅助的一种贴砖方法。

第三种就是干挂瓷砖:干挂瓷砖也就是专门针对地砖上墙,能有效的预防瓷砖脱落的现象,参照干挂石材的方式来解决脱落问题!

从以上了解了瓷砖的坯质和铺贴工艺,以下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用瓷砖胶来贴瓷砖会不会掉砖这个问题。

雨哥有话说:如果是贴普通的泥质砖,经过泡水处理后按照正常的传统工艺来贴的话,如果不是“天灾人祸”雨哥也敢保证十年八年也不会有掉落的可能!如果是“地砖上墙”的话,哪就要从长计议了。以下给大家分享一下地砖上墙最简单的施工工艺!

先来看一下瓷砖胶的面貌

以下就以地砖上墙简单的湿挂方法为大家介绍瓷砖胶的正常使用方法!

第一步:针对石质砖上墙我们的操作必须是要以湿挂的方式进行,因为我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简单有效的,也是最经济实惠的,这也是很多老百姓首选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先在瓷砖背面开槽挂铜线,或者以干挂的方式一样先用结构胶将挂件粘在瓷砖背面备用。不过我们还是比较热衷于使用挂铜线的方式!

第二步:将瓷砖背面开槽时留下的粉尘清理干净,然后涂上信得过的瓷砖背面胶。为什么要涂背面胶呢?因为石质砖的坯体密度较高从而降低了吸水率,也因此影响了与粘贴材料的粘接力,而瓷砖背面胶则能改善这些问题。

涂瓷砖背面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要涂得均匀之外还应该留着一些空位,方便施工时手不会被背胶粘住而影响到背胶的黏性。

第三步:完成以上操作之后进入贴砖工作,以湿挂的方式做地砖上墙一定要用瓷砖胶来辅助,因为水泥的黏性虽然足以应付普通的墙裙砖,但对于地砖上墙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应该用到瓷砖胶的。

而雨哥的习惯则不是直接全用瓷砖胶来贴,因为我们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我们要为业主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要做到保证质量!而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将水泥与瓷砖胶混合使用,第一目的是用瓷砖胶来增强水泥结构黏性,第二目的是节约成本,第三方面考虑的主要还是不完全相信瓷砖胶的能力!

以上就是雨哥对地砖上墙给出的一些基本操作,以下再跟大家提一些地砖上墙为了更加安全而必须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1墙体的问题是关键,地砖上墙对墙体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哪些“摇摇欲坠”的墙面问题必须处理好才能保证地砖上墙后的不会脱落。2贴砖前要把握好墙面的湿度,太干燥的墙面需要浇水湿润,以此来增强附着力避免分离式脱落现象。3留缝铺贴也是主要的因素,无论什么坯质的瓷砖都建议留缝铺贴,避免瓷砖热胀冷缩产生的脱落现象。

以上这几点虽然都是些常识问题,但雨哥还是要反复强调,因为就是这些常识问题往往会不被重视,也是因为这些常识问题不被注意的话造成了后期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本文结语:虽然从以上内容中大家可能会觉得与本题无关?但从这些贴瓷砖的常识问题里却也能看到一些关键所在,用瓷砖胶会不会掉砖的这个问题从本文中得出的结论最关键的就是要依据瓷砖的坯质和铺贴工艺来决定!以及哪些需要注意的常识问题也是关键因素,只要下足了功夫剩下的就该由时间来验证了!

最新回答
甜美的小猫咪
魁梧的睫毛
2025-05-18 02:13:34

用瓷片建造龟池的方法:

1、为了方便在池底埋排水管,要把池底架高,用110排水管做池底的支撑柱。按需要的高度裁好,110PVC管的长度,可以做龟池度的平水,也可以做向排水口的方向斜。

2、用水泥沙灌柱子,水泥大概十斤左右。沙就用龟池的粗沙用建筑沙。垫纸皮在地上防止弄脏地板,要多少和多少,不要一次用完水泥。慢慢加水和,过程不用太过讲究。

3、然后把混合物灌进PVC管里。底下要垫张纸哦,不然干了粘在地上,拿不起来这是龟池所需要的支柱,还有根小的是75PVC管,长度20CM,是用作二层沙池的支柱用的,小的用得越少越好,不会妨碍龟在水池活动。

4、开排水口,装的是50的水管,开底瓷砖的钻头是80的。加水钻孔,玻璃开孔器一定要一边加水,一边钻。孔开得离边近,开那么边是为了防止以后龟夹在排水管中间。孔离边很近龟就钻不进排水管与池边之间了。

5、调整排水管方向。做好记号,准备粘弯头。一个耐不耐用的龟池主要是看玻璃胶了。用一块大过80孔的废瓷砖,钻60的孔。再用一块小的瓷砖也是钻60的孔,然后中间断。50弯头准备。

6、50弯头放进60的孔用AB胶粘住。

7、切断的60孔瓷砖光面打上玻璃胶。

8、切片粘合,动作要快。两片粘上去用,有空隙可以再补AB胶,可以先补一层A,再补一层B胶。管口完成(注意瓷片做的记号,那是排水的方向),两层瓷砖粘住弯头主要加大PVC弯头的黏液面积,第二层瓷片切断是为了可以更加用力接触管头。

9、支柱开始定位粘贴,上下两面打上厚玻璃胶,用来防止缓冲,平衡受力作用。然后开始打胶,靠墙的地方不用支柱,用来作支力点的。(两片瓷片T型粘住再粘住墙)高度量好就行了。在池的底下看入去,排水管接好,垫几块边角料瓷片,打上胶,固定。

10、将瓷砖粘边,打胶、拼接,再打胶,用手一抹。两块瓷砖的接口处用铁的文件夹固定,本文用的是60×60的瓷砖包边,池不大可以不用接口的加固条,作用不大。池正面高度40CM。

11、二层复式沙池,可以粘好池边继续开工。

12、这是靠池边的沙池支柱受力点。用玻璃胶粘瓷片条,20CM高。

13、沙池底是一块60+一块80的瓷砖,目的是留20CM晒台。沙池高是60,沙厚20CM。太矮的沙池龟会踩背逃跑。60×30的斜波,沙池入口。

14、这是活动的斜波,不让龟上沙池时,可以拿开。活动斜波的制作:拼上去,防滑垫剪好放上去;上斜波,晒台,全部有防滑垫。

16、池底有个用来排阳台的积水的管。排水插管的设计:40CM长,钻孔。一头是18CM,另一头20CM,溢流水位,两面钻穿。反过头过又是另一个水位了。

17、十天后,消毒,养水,可以下龟了,瓷砖包边用的是20的PVC线管,美观,防逃。

怡然的月饼
甜美的灰狼
2025-05-18 02:13:34

古瓷片价值昂贵,成为很多收藏爱好者的新宠,那么你知道瓷片有哪些收藏的价值吗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瓷片收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瓷片收藏




瓷片收藏价值

古瓷片有传世完整器所不具备的优势:凡历史上生产过的瓷器,都会因最终破碎而产生瓷片,而传世完整瓷器因为改朝换代、兵荒马乱,有些器皿已不存世。如景德镇前些年在施工中,掘出了大量的官窑瓷片。因当时是集中掩埋,今日拼出器型后,发现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发色,仍发现很多迄今为止,世人所从未见过的东西,甚至,有的制瓷技艺早已失传。如以往一直认为孔雀绿釉制品以明宣德朝为早,近年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元代遗址中发现了基本可复原的元代孔雀绿地青花研盒等古残片,证实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中部出土的孔雀绿釉玉壶春瓶是元代制品的推断确实可信。而2005年北京西城区毛家湾1号发掘出全国最大瓷器坑,瓷器残片近百万片。瓷片显示当时有些器皿采用不施釉手法,此种技术目前已失传。

故此,古瓷片有作为历史“标本”的意义。初学者拾捡不同年代、窑口、图案纹饰等的古瓷片,通过观察、对比,再结合《中国陶瓷》等理论书籍,学习瓷器鉴定长进就会很快。一些资深瓷器藏家,多年来也是“瓷片不离手”。北京藏家白明,收集的古瓷片不仅量多且来自全国不同的窑口,还建起了“睦明堂瓷片标本博物馆”。其中有些珍稀的瓷片,当初得来的价格,皆高于一般完整器。笔者所在的浙江湖州,个人或群体古瓷片展览也不时举办。如,今年2月20日,湖州8位藏家联合展出了他们收藏的500余件精美古瓷片,既有“瓷之源”的德清窑原始青瓷,也有唐代长沙窑,五代越窑,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等“五大名窑”以及明代的青花等。一枚枚“文明的碎片”,带有先民使用的“文化体温”,闪耀着作为原始瓷发祥地之一的湖州及国内各地民窑先民的智慧和创造,也以独特的载体传播着中国的瓷器文明。5月10日,“积微居”收藏明清青花古瓷片也在湖州衣裳街古城区展出。

古瓷片收藏在近年来的一个“命运转机”,不仅是收藏群体扩大而带来的标本之需,更在于它因为精致小巧,蕴含货真价实的文化价值,从而被制成时尚的“工艺品”。

最早是在2010年以前,笔者就曾在江苏扬州文物商店内,看到了诸多晚清浅绛或民国新粉彩的人物瓷片,被机器切割、打磨出更完满的“画片”,通过包银制成种种挂件或饰品,既可佩在胸前,又可挂钥匙串。如此,这种古瓷片饰品,很好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完美而经典的结合。而其时的售价,也只在数百元之内。

事实上,以古瓷片做饰品,很多年前就在日本风行。佩戴它,不但风雅、时尚,而且也很有“文化”。日本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陶瓷很推崇,宋五大名窑的单色釉瓷片,本身很珍贵,“输入”日本的就更少。他们以金银包裹镶嵌,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很高的价格。而在更早的清代、民国,以钧窑、汝窑瓷片嵌入黄花梨或酸枝木内之挂屏,也时有所见。玩家马未都称其第一件上档次的藏品,就是一组钧窑瓷片挂屏。

近一两年,笔者在长三角很多城市的古玩店、文物商店,开始更多地发现此类古瓷片“工艺品”的显现。一些高古瓷如宋五大名窑或龙泉窑等,瓷片按原来“出土”的模样见售;明清有文字、图案的青花粉彩或单色釉的瓶底碗底盘底,被打磨后售卖;一些人物、山水、花鸟的瓷片,尽可能地“撷取”完整图案而制成挂件、饰品;硕大的残件被镶框做成更大的上墙悬挂“工艺品”……古瓷片获得了“新的生机”。来来去去的购置顾客,不仅有收藏爱好者,也有时尚的年轻男女。

在保证具文物级价值的古瓷片发现后,能上交国家的前提下,古瓷片制成“工艺品”的潜力很大。相对于一般的创意产品、现代文化产品,具有资源不可再生、积淀深厚历史文化信息特性的古瓷片“工艺品”,还有待更深入广泛的开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随着国民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更加深入,此类古瓷片“工艺品”必将在市场上“更红”,更时尚、风雅、体面。而散落街巷、乡野的古瓷片,必会有更多人在业余时间去搜罗、找寻。古瓷片的春天,会因此而更灿烂,散发出浓郁、盎然而深远的文化馨香。

瓷片收藏的现状

所谓“瓷片”,就是瓷器破碎后产生的瓷器残片。产生瓷片的原因很多,中国制瓷历史悠久,历代瓷窑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出大量的残次品,这些残次品的命运就是被打碎埋入地下。特别是古代官窑瓷器,生产时都有专门的官员监督制作,不论成品多少,只要选出官家所定数量,其余瓷器都要全部打碎深埋。另外,我们的先人由于陪葬及日常生活中的损坏等原因,也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瓷片。瓷片虽然残缺,但它的制作、绘画艺术等一如完整瓷器,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瓷器工艺水平,因而也有着比较高的收藏价值。而且,瓷片往往还是瓷器收藏者学习鉴定的依据,有许多民间的瓷器收藏家都是从玩瓷片开始的。

藏界收藏瓷片者历来不乏其人,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施工高潮迭起,很多深埋地下的瓷片被从地里挖出,被一些有心人发现,于是出现了“瓷片一族”,瓷片收藏遂成为古瓷收藏的一个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各地逐步出现了古瓷片交易场所,而其中尤以北京、南京、郑州等一些古城为胜。北京的报国寺、潘家园也是瓷片交易的重要场所。不少大中城市还开设了专门鉴赏、研究瓷片的沙龙。北京甚至还有专门收藏和展览古瓷片的睦明唐瓷片标本博物馆。当今,江河之畔、工地上下,乃至遗址周围,处处可见“瓷片族”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