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红木 辨别老红木家具的辨别方法
老红木,即红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我国北方称之为“老红木”,广东、广西称之为“酸枝”,《国家红木标准》定为“红酸枝”,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红酸枝木的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
不仅生长时间长,而且在砍伐后又经过了上百年的岁月洗涤。现在说的老红木一般指清代中期从南洋进口的红木,老红木材幅较宽大,棕眼细长,比重介于紫檀和黄花梨之间。
新、老红木的材质颜色比较:在色彩上,老红木颜色较深,大多呈紫红色,有的色彩近似紫檀,只是颜色较浅一些,纹理细腻,棕眼明显少于新酸枝木,密度、手感极佳。新红木一般颜色黄赤,木纹、色彩较之老红木有一种“嫩”的感觉,质地、手感均不如老红木。
首先,看家具的腿脚是否有褪色和受潮水浸的痕迹。在南方潮湿地区,家具一般直接摆放在泥地,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次,看包浆是否自然。一般在使用者的手经常抚摸的位置,会出现自然形成的包浆。新仿的包浆要么不自然,要么在不常抚摸的地方也做出来了。
其次,看铜活件。老红木家具的铜活件如果是原配的,应该被手摩挲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铜活件包括面页、合页、铰链、拉手、包角、镶条、锁面等,有些材质较好的家具还会选用白铜打造,时间长了会泛出幽幽的银光,令人遐思。
再次,看翻修痕迹。有些布面的椅子在翻新后,原有的椅圈会留下密密麻麻的钉眼,这种椅子就是老的。有些藤面椅子,原来的藤面烂掉了,会留下穿藤的眼子,翻过来就可以看到。紧接着,看木纹。有些家具表面会出现高低不平的木纹,但要看仔细了,是否用钢丝刷硬擦出来的,是否与原有的木纹对得起来。硬擦的木纹总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然后,看红木家具的底板和抽屉板。比如老的桌子和闷户柜等,底板和抽屉板就有一股仿不像的旧气。也有涂哑光黑漆的,但绝对没有火气。再则看抽屉侧板,在侧面应该有倒角线以免伤手。
最后一点,教大家如何辨别防伪产品。看明榫,过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梢子。如果看到榫眼两头圆的,就说明是机器加工的,肯定是新仿的。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明式红木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上次写过一篇“经典的明式红木家具”,其实明式家具设计精巧,制作精良,以简洁典雅的造型,简约的风格,严谨科学的结构闻名于世,也是公认的世界家具设计上无可超越的巅峰,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极高的声望。
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明式红木家具整体造型匀称、协调,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家具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明式红木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既美观又牢固,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式红木家具的装饰恰如其分,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但是绝不贪多堆砌,也不刻意雕琢。
明式红木家具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选择优良、纹理优美
明式红木家具除了做工精细外,不加漆饰,充分发挥了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拥有独特的风格,形成了独有的审美乐趣。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的优质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清代红木家具的特点与明式红木家具浑然不同,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下上篇文章“清式红木家具独有的典型特征“。通过对明清红木家具特点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式红木家具与清式红木家具在风格特征上不同之处。
1、造型浑厚、庄重
清式红木家具在造型特征整体趋于宽、高、大、厚,骨架粗壮结实,方直造型多于明式曲贺造型,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装饰性强,整体大方而局部装饰细腻入微。
2、装饰多满、富贵华丽
清代红木家具在装饰风格上,脱离了明式红木家具的秀丽淳朴,装饰用料精良,多以富丽、豪华、稳重、威严为准则,主要特征是造型庄重,雕饰繁重,力求华丽,并使用金银、玉石、宝石、珊瑚、象牙及百宝镶嵌等不同质地装饰等不同地装饰材料;珐琅嵌、瓷嵌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手法,描金,彩绘在清式家具中都占有一定地位,追求富丽堂皇的意味;花纹图案整体较满,通常是一些代表吉祥瑞庆的花鸟纹等装饰花纹。
3、取材考究、一木连做
清式家具以优质硬木家具为代表,主要使用的红木原材料有紫檀、酸枝木、花梨、楠木、乌木和榉木;其中紫檀、酸枝木占大多数,另有少部分黄花梨、鸡翅木等,多选择一木连做,很少使用小料拼接,在风格上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老红木: 老红木简而言之就是生长时间很长的红木,颜色与纹理:材色一般呈深圳特区红色,具深色条纹,木材本色比较一致。如产于越南、老挝的交趾黄檀即多呈红褐色、深褐色、黑褐色等条纹,而阔叶黄檀则呈深紫褐色或深紫红色中带紫色或黑色条纹。不管家具的年代有多久远,其宽窄不一的深色条纹是老红木不灭的印迹。气味:一般带酸醋味, 特别是新剖面。 我们现在所说的老红木一般是指清代中期的红木,其棕眼细长,宽大,密度比重在黄花梨和紫檀之间,而且颜色比较深,呈紫红色,棕眼相比新红木要少好多,纹理细腻。新红木的颜色显黄赤色,光拿色彩和木纹来和老红木比较的话,新红木就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而且手感和质地都明显不如老红木!
新红木: 我们所说的新红木指产于缅甸、泰国、老挝之奥黄檀(Dalbergia oiveri),广东将其称为白酸枝,有人也称黄酸枝、花枝。实际上新红木也不尽相同,有一种颜色浅红,从端面看深紫条纹夹杂浅红色的木材很有规律,一点也不紊乱。此种酸枝一般产自于缅甸。另一种颜色淡而混杂较多的淡**,一般产于缅甸与老挝交界处。王世襄先生认为此种“新红木颜色的赤黄,有花纹,有时类似黄花梨,现在还大量进口”此种新红木如仔细观察其纹一、颜色、特别是手感略糙,与老红木、黄花黎还是有天壤之别的,这并不难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