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陶瓷片排胶工艺流程
压电陶瓷片的工艺流程:配料--混合磨细--预烧--二次磨细--造粒--成型--排塑--烧结成瓷--外形加工--被电极--高压极化--老化测试。1、配料:进行料前处理,除杂去潮,然后按配方比例称量各种原材料,注意少量的添加剂要放在大料的中间。2、混合磨细:目的是将各种原料混匀磨细,为预烧进行完全的固相反应准备条件一般采取干磨或湿磨的方法。小批量可采取干磨,大批量可采取搅拌球磨或气流粉碎的方法,效率较高。3、预 烧:目的是在高温下,各原料进行固相反应,合成压电陶瓷此道工序很重要。会直接影响烧结条件及终产品的性能。4、二次细磨:目的是将预烧过的压电陶瓷粉末再细振混匀磨细,为成瓷均匀性能一致打好基础。5、造粒:目的是使粉料形成高密度的流动性好的颗粒。6、成型:目的是将制好粒的料压结成所要求的预制尺寸的毛坯。7、排塑:目的是将制粒时加入的粘合剂从毛坯中除掉。8、烧结成瓷:将毛坯在高温下密封烧结成瓷。此环节相当重要。9、外形加工:将烧好的制品磨加工到所需要的成品尺寸。10、被电极:在要求的陶瓷表面设置上导电电极。一般方法有银层烧渗、化学沉积和真空镀膜。11、高压极化:使陶瓷内部电畴定向排列,从而使陶瓷具有压电性能。12、老化测试:陶瓷性能稳定后检测各项指标,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性能要求。
在贴陶瓷片前,必须要对钢板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干燥、清洁,并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尺寸精度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良的贴瓷砖情况。钢板对接的间隙标准通常根据具体的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钢板之间的间隙不能大于2mm,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会影响贴瓷砖的效果。
钢板的表面质量也是影响贴瓷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表面存在凹凸不平、锈蚀、氧化等问题,都会影响到贴瓷砖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贴瓷砖前,必须要对钢板进行表面处理,以确保其表面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常温耐磨陶瓷片胶用于120℃以下受灰粉冲刷设备及遭受物料强烈冲刷或冲蚀磨损的设备粘贴耐磨陶瓷片的粘贴。耐磨陶瓷片在设备顶面及立面的粘贴。初粘力强,施工过程中不用磁铁或其他支撑措施而不脱落。
本产品广泛用于耐磨陶瓷片的粘贴,特别是火电、钢铁、冶炼、机械、煤炭、矿山等行业遭受强烈粉料冲刷或浆料冲蚀磨损严重的设备粘贴耐磨陶瓷片。特别适用于高温工况耐磨陶瓷片的粘贴。
磨煤机出口管道、排粉机内壳、钢铁厂除尘系统、风管弯头等处耐磨陶瓷片的粘贴。
耐磨陶瓷片施工
使用方法
1 表面处理:打磨或喷砂清除被粘物表面的灰尘、油污及锈迹,最后用清洗剂清洗。
2配胶:按A:B(质量比)=1:2将两种组分混合均匀。
3 施胶:将调好的胶均匀涂敷于待粘物表面。
4 固化:常温24h完全固化或常温2h后加热至80℃保温4h完全固化。
陶瓷片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