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耀州窑是在哪个地方

慈祥的花瓣
要减肥的哈密瓜
2023-04-30 04:26:12

耀州窑是在哪个地方?

最佳答案
洁净的书包
甜美的鞋子
2025-08-23 16:47:19

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扩展资料

耀州窑的起源

据说,耀州窑起于唐,兴于宋。在一批沙特出土的瓷片上,发现竟然是出自北宋年间的耀州窑。这说明早在当年,一带一路的陆路就是古称耀县的地方经过,而出土耀州瓷以绿色居多,也正是印证了阿拉伯国家喜爱和崇尚象征沙漠绿洲的绿色。

此外,耀州瓷上的纹饰也非常独特,它并非传统的中式纹样,而是波斯金银器上的纹饰,因此看起来尤其具有异域风情。

我们细看了耀州青瓷的一大精粹:倒流壶。这是复仿于北宋出土的稀有壶式。水由壶底倒入,倒置壶身,水不外溢,巧夺天工。

观唐工坊以内窥镜视之,观其蹊跷,得其妙义,并以青瓷匠心打造。

此外,刻花梅瓶也是北宋高古清瓷个中精品。短颈、丰肩、窄胫,外形丰腴婀娜,古代用来贮酒。我们近观一熟手师傅拉胚,泥在胚车,旋如有神,空心圆柱体渐渐高起,缓缓收拢。匀称得体,壁厚均一,至瓶口处轻轻收起,梅瓶雏形渐显,又稍修其壁,使其平滑如镜。

雕花工艺更是了得。在瓶胎半湿半干之际,在厚度仅5毫米的薄胎上,刻出25毫米厚度的繁复纹饰,雕而不透,功夫着实力透纸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耀州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耀州窑火千年不灭 丝路“青玉”重焕生机

最新回答
开放的红牛
隐形的小猫咪
2025-08-23 16:47:19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烧造青瓷的名窑,因宋代隶属耀州府辖,故名“耀州窑”。

       耀州窑刻花青瓷素有“宋代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其方法是在半干的坯体上,用竹质或铁质刀具刻画出花纹图案,施釉烧成后,通过釉层薄厚形成浓淡色阶,布于同一平面上的花纹显出了不同层次的效果,使密集的装饰构图毫无满塞之感,而更显出丰富充实,形成了耀州窑青瓷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一时期,釉料中釉灰用量较多,釉熔融较透,透明度特别好。釉层中气泡、析晶以及其他残留物较少。刻花、划花、模印花纹的凹痕宽度、深度不同,釉层堆积厚度和块面大小多有变化,釉色由淡淡青白色向天青、湖绿渐次演变。纯净明澈并富于色调变化的硬青釉,大大强化了纹饰的艺术效果,给人以“音乐旋律绎如心灵”的美感。

       近日,深圳天元文化有幸征得一件宋耀州窑婴戏印花碗。此瓷器高65cm,口径19cm,底径5cm,敞口,弧腹,圈足裸胎,湖绿胎质细腻坚硬。釉色晶莹温润,少许冰裂纹,色泽青幽,口沿薄釉处呈姜。碗内璧一周弦纹下以三婴戏耍图呈现,刻缠枝纹,自然流畅,图纹棱角处因釉厚而呈翠绿色;外壁为螺旋刻线纹,刀法整齐。此碗造型精巧秀美,釉面光洁匀静,刻花技法犀利流畅,纹饰寓意吉祥,是宋代耀州窑刻花瓷器的典范之作。

耀州窑历史成交记录:
耀州窑刻花梅瓶            50740万       2017-10-07  

耀州窑刻花纹反口大梅 44850万        2016-06-12

耀州窑剃花斗笠碗         35000万       2017-07-26

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      30400万       2017-10-07

耀州窑剔花花卉纹洗口   28600万       2017-01-12

耀州窑 莲瓣花口大       22900万      2016-11-27

耀州窑刻牡丹纹花口       19600万      2016-12-02  

耀州窑刻花花口碗          16000万       2017-07-26

       耀州窑唐代创烧、五代发展、北宋鼎盛、元末明初下衰,共800余年。古窑址密布黄堡镇漆水河两岸,其规模宏大。据《同官县志》记载:“地方故老相传南北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收获,充分印证了当年“十里窑场”的盛况。随着岁月的流逝,遗址已荡然无存,然而俯拾皆是的瓷片,依然在不甘寂寞地昭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如对此瓷器感兴趣者,可前往深圳天元文化咨询品鉴。

敏感的睫毛
激昂的星月
2025-08-23 16:47:19
耀州窑印花碗 耀州窑窑址地处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创烧于唐代,五代快速发展至成熟时期,宋代时达到制瓷历史高峰,成为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 耀州窑的不朽魅力 耀州窑制瓷历史源远流长,青瓷烧制工艺炉火纯青,享有「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美誉,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耀州窑吴牛喘月纹碗 由于所在地的瓷土含铁量高,从晚唐开始,耀州窑便将烧制重点逐渐转移到青瓷,也就是天青釉瓷,之后历经500余年发展,耀州窑成为北方延续时间最长的青瓷窑厂,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煤烧瓷的窑厂。 耀州窑青釉人形执壶 耀州窑以其犀利流畅、立体感强的刻花技艺被誉为北方刻花青瓷之冠,古时深受百姓喜爱,贡奉皇帝,甚至远销海外。 天青釉瓷的产生 耀州窑青瓷的发展,离不开对越窑的学习和模仿。根据越窑秘色釉瓷的「 ”千峰翠色”,耀州窑在多次试验后,终于创烧出拥有独特的「 ”天青”色调的青瓷。 耀州窑青釉刻花莲花纹双耳瓶 耀州窑天青釉是在青灰釉工艺的基础上诞生的,它的釉色是在灰色的基调上闪青。「 ”青”的调子或浓或淡,浓者积釉或釉厚处呈青蓝,为天青色,薄者则显出灰色,呈灰青色。 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 天青、粉青和淡天青,釉层略失透,器表呈现一种娇媚典雅、温润如玉的韵味,这便是耀州窑天青釉瓷的魅力所在。 耀州窑瓷器的特征 北宋时期的耀州窑瓷器,以剔花、刻花、划花、印花工艺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尤其是宋代晚期的印花工艺,布局严谨,疏密有致,题材丰富,对称均匀,极为美观。 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 耀州窑胎色以灰色为主,总体瓷化程度不高,但坚致。底足为平足,无鲫鱼背或滚圆的泥鳅背。器底、底足露胎处和胎釉结合处呈酱黄或酱红色(线状、点状及片状)。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耀州窑瓷造型样式挺秀峭拔,琢器尤为精神,功用讲究,品类齐全。造型主要有瓶、罐、壶、注子、温碗、炉、杯、钵、灯、盆、枕、香薰、盏、盏托和碗、盘、碟等。其中黑胎天青釉瓷以深腹大底的碗和盘为多;白胎类多见于印花小盅、高足杯、执壶等酒具、茶具。 不同时期下的耀州窑瓷 宋代器物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与燃料用煤有关)。耀州窑题材十分丰富,主要有龙、凤、人物、飞禽走兽和植物等。 耀州窑青釉药王塑像 五代及北宋早中期的耀窑贡瓷纹饰以龙凤纹为主,少数为花卉纹。五代耀州窑瓷特征主要有裹足支烧、天青釉和仿金银器造型等。北宋耀州窑瓷刻花线条犀利流畅,印花青瓷布局规整,纹饰丰富多彩。 耀州窑青釉刻花菊瓣纹碗 金代耀州窑瓷中以月白釉最具特色,盘碗内壁多用直线等分为六格,格内刻有相若的花卉图案,此外,盘碗内壁刻犀牛望月、莲花纹,以及碗盘等采用刮釉叠烧技法等也属于金代耀州窑瓷的特征。 耀州窑钱纹小壶 元代耀州窑瓷普遍为姜黄釉,月白釉较少见。 明代耀州窑瓷青釉制品不复多见,白地黑花瓷成为耀州窑瓷(陈炉窑产品)的新产品的代表。 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 清代创烧出了香釉及内白外黑、内黑外黄等复色釉瓷。晚清民国时期绘画与诗文相结合的青花瓷已成为耀州窑瓷的主流产品。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高贵的冬瓜
有魅力的钢笔
2025-08-23 16:47:19
下面就是这几年的耀州窑瓷器的拍卖价格,你可以看一下,它仅供你参考。谢谢
金代耀州窑青釉夔龙纹三足炉在伦敦苏富比以约合人民币1152万元成交;
北宋耀州青釉刻缠枝牡丹纹执壶,也取得了约合人民币720万元的不错价格。
金耀州窑刻花梅瓶 450-550万 5074万 2014/10/7
五代 耀州窑剔花尊 66-66万 188万 2009/12/6
北宋 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 45-60万 118万 2014/10/9
宋 耀州窑 瓜棱执壶 35-50万 128万 2014/11/27
耀州窑青釉刻花艳锦天鹿纹 78-95万 355万 2011/11/13
元 耀州窑青釉刻花龙虎纹 60-80万 325万 2014/6/4
宋 耀州窑刻花梅瓶95-115万 188万 2011/5/28

高挑的大门
现实的荷花
2025-08-23 16:47:19
粘土和石英沙组成。
耀州窑瓷器底足粘沙特征是由粘土和石英砂组成,粘土以粘土和石英砂为主,粘土粒度较细,石英砂粒度较大,形状为椭圆或椭圆形,表面光滑,粒度均匀,粘土和石英砂的比例约为2:1。
耀州古称耀县,是陕西省铜川市下辖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是上古阴康氏的治地,置县历史2160多年。

美丽的鸵鸟
喜悦的蚂蚁
2025-08-23 16:47:19

元釉里红是元代中国传统瓷器烧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种。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元代八方龙纹釉里红拔白梅瓶它为釉下铜红彩绘、拔白、打板、接胎而成,烧成难度大,氛围特殊性强,应该说元釉里红瓷器是陶瓷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也很少,可见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珍贵性,堪称华夏文明的瑰宝。

元代(公元一二七九~一三六八年)中西交通非常发达,商品可经陆路、海路运至各地。陶瓷器除了内销,亦为输往各地的重要商品。因此全国各地窑厂竞相生产,特别是南方的窑厂产品质量精美,数量庞大。重要的瓷窑厂有浙江龙泉系窑,盛产青瓷器。初以温州为出口港,后经松溪,顺闽江,以福州为出口港。福建窑厂亦多,生产福建青瓷及青白瓷。其中建阳窑产乌金釉茶盌,福清窑产青瓷及乌金釉两种,光泽茅店窑产黑釉茶盌;德化窑产白瓷。此外,连江、浦口及泉州的同安窑均产福建青瓷器。福建一地的产品,分别集中于福州、泉州两出口港,其中连江窑的产品可直接出海。江西景德镇是一重要窑厂。其产品无论是质与量,在有元一代与龙泉青瓷分庭抗礼。其产品有白瓷、青白瓷、青花、釉里红及其他霁青釉、祭红等。青花及釉里红为新产品。江西各窑亦大量生产青白瓷及白瓷。南丰、饶州、乐平、临川等窑均是。其中以吉州窑最特出,除了白瓷,还生产釉下绘黑花—仿磁州窑风格的瓷器。并运用剪纸艺术及洒彩等装饰技法。江西一地的产品,集中后有的经由福建光泽,下闽江,从福州、泉州出口。有的北运至鄱阳,经长江,输送至长江流域各省。亦有南经赣江,越大庾岭,由广州出口者。广东亦有窑厂,生产青瓷器外销至中南半岛。北方有陕西耀州窑,产北方青瓷,均窑系有河南禹县、扒村、临汝、鹤壁集,及磁州窑系的各窑,生产量亦大,但多半供应内销。磁州窑系的产品,除了釉下绘黑褐花外,还有孔雀蓝、绿、黄等色釉,釉下再绘黑花。宋以来的剔花、黑釉加褐彩等也有。定窑系各窑厂亦继续生产定窑型白瓷,仍以河北曲阳为重镇。以上元代瓷器发展概述引自《君友会-新民窑》。元代瓷器,广销海外,从东亚越印度洋,至波斯湾,中东的伊朗、土耳其亦有大量元代瓷器被发现。这些外销的元瓷,以南方各窑的产品为主。

景德镇窑

单色釉瓷

青白瓷: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主要品种。元代继续烧造,但胎、釉、造型、装饰方法等和宋代有所不同。元代青白瓷的胎子很白,坚致,细密,胎体较厚;施釉略厚,白中透青,不透明,除了部分光素无纹的以外,也有用刻、划、印、堆塑、点彩、镂雕等方法装饰的。常见刻蚜纹饰有云龙、卷枝、卷草、牡丹、莲瓣等;或在盘和碗内心凸印朵花,堆塑常用于器盖或器身的装饰,元代青白瓷器型较多,除了日常用的盘、碗、高足杯、瓶、罐、炉以外,还有一些新器型如葫芦形的执壶、扁执壶、多穆壶、匜、砚滴、笔山等。体形通常厚重饱满,瓶、罐等器下腹和胫清瘦,盘、碗体大而圈足小,都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白釉瓷:白釉也称卵白釉。元代白釉瓷数量不多,但制作精细。这类瓷器胎子极细白,坚致,胎体较厚;施釉亦厚,白中泛青似鹅卵,润如堆脂;多印花装饰,有云龙、龙凤、花卉、缠枝莲、卷草等。

蓝釉瓷:蓝釉瓷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新品种。它是以钴蓝为着色剂,经高温一次烧成的。元代昨釉瓷有光素无纹,有的饰有刻白纹饰,有的加绘金彩。

红釉瓷:元代景德镇创新品种,是以铜红为着色剂、经高温在还原气氛虽烧成的。由于铜红的烧成技术比钴蓝还要难以掌握,因此成品极少。仅元大都遗址有少量出土,只有盘、碗、印盒等小件器物。

釉下彩绘瓷

青花:青花是用钴料在白色坯胎上绘纹饰后罩透明釉,在还原气氛中经高温一次烧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出的白地蓝花瓷器。不罩釉烧出来的纹饿是黑色的。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子轻薄,不甚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所有钴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和国产的钴土矿特点相同,应是国产钴料所绘,常见器物有高中产杯、碗、盘、匜、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当时生产数量有限,属民用瓷;还有一类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为多,其共同特点是大器者胎体厚重,小件轻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十来层,来得很满期,但繁而不乱,层与层之间留一周空白,器底端两层之间无空白,每层纹饰内容之间没什么关系,如经常是在缠枝菊、蕉叶、缠枝莲、缠枝牡丹之间夹杂云凤、云龙、杂宝、海水江牙等,将毫不相干的纹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

釉里红:釉里红是用氧化铜在坯胎上绘画纹饰后罩透明釉,在还原气氛中一次高温

元 釉里红留白龙纹四系扁壶

烧出的白地红花瓷器。于花和釉里红除了所有绘画原料不同、成品效果不同以外,其制做技术、绘画方法和烧制工艺基本相同。只是釉里红的烧成气氛比青花的更严格,更不好掌握,元代釉里红瓷与元青花瓷一样,具有胎子细密、坚致、洁白,釉子白中闪青,非常光润的特点。纹饰多见缠枝菊、牡丹、莲花、云龙、云凤、云鹤、孔雀、芦雁、人物故事等,边饰多为变体莲瓣、云肩、灵芝云、蕉叶、回纹、弦纹等。器型多为大罐、高足杯、匜、玉壶春瓶、塔式罐、谷仓、大盘、碗、瓷雕人物等等。

钧窑

元代河南禹县继续烧造钧瓷,和宋、金不同的是元钧瓷的胎了更厚,更粗糙、疏松。有砂粒及砂眼,胎子颜色深灰或土黄。胎釉结合不如宋钧紧密、釉子略粗,有大气泡和宗眼。

元 钧窑炉

颜色一般是浅淡的月白色或蓝灰色,个别器物上有紫红色彩斑,颜色一般是浅淡的月白色或蓝灰色,个别是器物上有紫红色彩班,是人工有意涂抹而不是釉中所含铜元素在高温中的自然晕散。釉厚,自然垂流不到底,底足无釉,露深**或浅褐色胎。元钧瓷一般光素无纹、炉、罐、瓶等立器有的模印贴花或堆塑纹饰,由于釉厚,纹饰模糊不清。元钧瓷常见有盘、碗、罐、炉、瓶、盆等。

龙泉窑

元 龙泉窑莲花纹盖罐

元代龙泉窑的生产规模比宋代扩大了四五倍,产量很高,除了民用,主要外销。元代龙泉窑瓷器的胎质比宋代的要粗厚但仍很坚致,白中闪灰,施釉厚,釉面不如南宋时润泽,但很光亮,有很强的玻璃质感,呈黄绿色或葱绿色。主要装饰方法是划、印、贴、堆塑、镂空、点彩等。贴花分有釉、元釉两种,多在碗、盘、洗的内心贴双鱼、小兔、荔枝、飞龙等,元釉的是元代新创品种,常见纹饰有折枝花、荔枝、莲花、月影梅、秋葵、灵芝、牵牛花、松竹梅;这时期新添纹饰有四如意、八吉祥、八仙、银绽、杂宝、山水等,还大量出现文字,因釉厚,纹饿不很清晰。元龙泉器型有盘、碗、罐、炉、执壶、洗、瓶、尊、高足杯、高足碗及人物塑像等。

磁州窑

元代磁州窑瓷器的胎子厚重,略显粗糙,多灰**,施白色化妆土、釉子白中闪灰黄,

元 磁州窑龙纹大罐

有的欠精细光润,黑彩多闪黄褐色。装饰以素白瓷、白釉黑花为主。宋代出现的在黑彩上划纹饰的装饰方法,元代也有,一般用于在鱼、龙身上划鳞片或在雁、凤身上划羽毛。也有黑釉铁锈花、白釉黑花瓷上又罩低温孔雀蓝釉的,后者由于温度较低,釉子极易肃秒。白釉绘黑花瓷器纹饰常见的有龙凤、云雁、鱼藻、卷云、花卉、婴戏、人物故事、花鸟、诗句等等。元磁州窑瓷器的器型较大,多碗、盘、罐、瓶、枕、盆、扁壶、玉壶春瓶、高足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