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民国时候的瓷器值钱吗

害怕的秋天
无情的流沙
2023-04-30 01:53:47

民国时候的瓷器值钱吗?民国瓷器值得收藏吗?

最佳答案
忧郁的蚂蚁
冷艳的魔镜
2025-08-25 18:35:01

­民国初期的仿古瓷是民国瓷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自从清帝逊位、官窑瓦解之后,仿造清代官窑产品一时成为风尚,仿制古瓷的工艺于民国初年已成为景德镇的一个主要行业,仿古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国瓷器生产的水平。民国时期的仿古瓷风行一时,究其原因,一是官窑瓦解之后,官窑良工四散而流入民间,从前想仿而不敢仿的贡品,如今但仿无碍。正如《饮流斋说瓷》谓:自(清代)末叶至近日所仿至为进步,一由官窑良工四散,禁令废驰,从前所不敢仿之贡品,今则无所不敢也。二是社会上对仿古瓷的需求大增,给仿制者带来了大量的利润。民国仿古瓷的显著特点是数量多,范围广,历代名窑瓷器均在其仿制之列,尤其是仿清康熙乾隆器最为流行,在中国陶瓷史上,目前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林林总总的陶瓷书籍图录,也极少有把民国瓷器作为一个专类来记叙的。这里面的原因:一大概是因为民国这个概念不太好把握;二是一般文物界及收藏界对民国瓷器的重视远远不及他们对其它时期瓷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的程度。 其实近些年来民国瓷器精品已经在悄悄地升温了。这是因为民国瓷器本身就具备了较高品质,其艺术表现力也并不逊色于前朝,唯一欠缺的只是时间罢了。而时间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向前。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已在不动声色地把平常人仍视为杂货的民国瓷器悄悄地纳入怀中收藏了起来,等待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

最新回答
飘逸的镜子
专注的书本
2025-08-25 18:35:01

答:乾隆八骏图比八骏图好,理由如下,其一前者为乾隆八骏图乃真迹、而后者版本众多并非真迹。其二是前者年代久远、有历史年代感,值得收藏。而后者不知道何人所作、很难说不是膺品,既没有历史年代感、又不具备收藏条件

炙热的香烟
英俊的帅哥
2025-08-25 18:35:01
乾隆帝一生收藏了多少奇珍异宝 ?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爱好收藏的大多是商人或古玩爱好者,然而在古代的藏家里却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收藏大腕,绝对让你意想不到,他就是满清王朝的第六任皇帝弘历,即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从其祖父那里继承下来的字画珍玩在内,毕其一生所搜集的稀世珍品数量之巨,举世无双。有些收藏,来自臣仆的贡献。乾隆二度南巡时,礼部尚书沈德潜前往接驾,一次就进献书画七件:董其昌行书两册、文征明山水一卷、唐寅山水一卷、王鉴山水一轴、恽寿平花卉一轴、王山水一轴。和|进的金佛更是硕大无朋,“长可数尺许,舁入阙中”。以贡品之精备受乾隆青睐的总督李侍尧曾被治罪抄家,结果抄出“黄金佛三座、珍珠葡萄一架、珊瑚树四尺者三株”,都是准备呈献的贡品。

当然,乾隆的收藏品,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内府制造的。乾隆皇帝尤其爱玉成癖,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致力于玉器的生产和收藏,因此乾隆朝收藏的玉器甚丰。仅一件“大禹治水”的玉山,将玉料从新疆经水路运到北京,后又转运到扬州,制成后又运回紫禁城,就先后用去10年时间。这座超大型玉雕,高九尺五寸,重一万零七百多斤,堪称玉器之王。现在这座玉山就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接受游人们的检阅。同时接受检阅的还有上万件大小玉器,这多半是乾隆时期收藏的。

数十年从全国搜剔到的艺术精品,乾隆鉴赏后往往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章,以示珍藏之意,然后让各精其道的儒雅词臣,分门别类,编为目录,经皇帝审定,再编印成书,如《西清古鉴》、《宁寿鉴古》系古铜器目录集,《西清砚谱》系古砚目录集。

早在乾隆八年,他就决定,要将内府收藏的书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理。首先将有关佛教和道教的作品,编撰成目录《秘殿珠林》;第二年,包含全部书画藏品的《石渠宝笈》开始编撰。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整理工作,它将为存在了两千年的中国宫廷书法绘画收藏画上一个句号。完成后的《石渠宝笈》,包括续编、三编共成书225册。这是明清两代,600年宫廷收藏的总结。也是历代帝王收藏的最后规模。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大约有10000件以上,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明代书画2000件,这就是中国古典书画作品当时的最大规模。而乾隆皇帝最引为自豪的,当是数十载如一日地对历代书法名帖的搜集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旬《伯远帖》最为乾隆所钟爱,乾隆十一年他将这三件东 在大内养心殿西暖阁内,并以“三希堂”名之。

乾隆四十四年,皇帝命将内府珍藏的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和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四个真本,《戏鸿堂帖》中“柳公权书兰亭序”原刻本、于敏中奉旨为这个原刻本填补阙笔的全本、董其昌的《兰亭序》临本,以及乾隆手临董其昌《兰亭序》本―― 一共八种《兰亭序》本墨迹刻石,名“兰亭八柱”。

除了书画之外,乾隆皇帝还热衷倡导青铜器的收藏和鉴赏。除了宫廷收藏,官僚士大夫中普遍形成了嗜古收藏的风尚,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收藏大家和古文字学家。他们不仅亲自鉴定考证,而且还著录摹拓,著书立说,相互辩驳,于是随之而来的考据之学又大行其道。此风一起,影响了差不多将近200年的收藏界和知识界。

乾隆的收藏之富在历史上堪称空前,单纯从收藏的数量来看,乾隆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皇帝。一份1816年的清单显示,当时有15000幅字画装饰着从北京紫禁城到察哈尔的皇宫,其中有2/3是1644年以后的作品。真的应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古话了,这不仅记录了那一时代国力的空前强盛,也深深打上了乾隆皇帝追求宏伟气象、艳丽繁复的审美情趣的烙印。

揭秘:乾隆帝与他的四大无价之宝

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过于大清的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又当了四年太上皇,64年间广收名画古帖、珍异古玩以及各种玉玺。死后这些奇珍异宝与之同埋于裕陵的地下宫殿中。然而,1928年7月2日,东陵大盗、军阀孙殿英以演习为名包围了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一夜之间连掘慈禧和乾隆两座陵墓并将其洗劫一空,包括这些奇珍异宝、金银珠宝在内的陪葬品装了满满二十大车返回驻地。最终这些奇珍异宝被盗出后,颠沛流离,流落世界各地。乐C下面根据收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四件无价之宝及其着落。

一、玉玺“八针D钪宝”

“玺”这个字变得尊贵是在秦朝。秦以前,不管官印、私印,都可以用上这个大名。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叫“玺”,臣民的只能叫“印”。乾隆帝一生拥有玺印1800多方,独冠帝王之首,是他爷爷康熙的15倍,是他父亲雍正的11倍。乾隆的一方方玺印是他为自己漫长人生路上树立的里程碑,也是他心情的晴雨表。他打了胜仗要制玺纪念;抄录诗作要用玺点缀;70岁刻“古稀天子”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犹日孜孜”,80岁刻“八针D钪宝”及与之相配的“自强不息”,都体现出不服老的劲头;嘉庆二年(1797年),已经当了太上皇的乾隆,用的一方玺措辞极其直白,上面赫然写着“归政仍训政”,明摆着讲,虽然儿子当皇帝,但大事还得老子说了算。

乾隆在位时,刻的第一方皇帝玺印,内容就是“乾隆御览之宝”。乾隆元年(1736年)的正月初四,雍正皇帝已经去世4个多月,居丧的哀伤气氛被改年号的喜庆所取代。25岁的年轻皇帝让身边的太监拿着一方铜制的玺印材料去内务府传旨,命令在上面刻“乾隆御览之宝”6个字。负责此项工作的人战战兢兢接了旨,6天后,请太监将两份篆文草稿呈送乾隆,一份是阴文(字呈白色),一份是阳文(字呈红色)。皇帝仔细看过后给出回复:用阴文。再过40天,精心制作的铜玺完工交差。作为富有四海的君王,乾隆一生拥有“乾隆御览之宝”共有8方,其玺印材料极为丰富,仅玉就有碧玉、白玉、青玉、墨玉等等。此外,田黄、玛瑙、水晶、象牙、蜜蜡和澄泥都可作为印材。不同印材制出的玺印,盖出来印痕深浅浓淡有所区别,值得细细玩赏。多年战乱中,乾隆玉玺有相当一部分流失海外。下图是曾经在台北拍卖的一件“乾隆御览之宝”,它是台湾富豪蔡辰男1984年从纽约买回来的,当时出价33万美元。

八针D钪宝

当时,现存最有价值的还是上面提到的“八针D钪宝”(见下图)。它是乾隆在位55年,为庆祝其80寿辰制作的,在乾隆玉玺中算是比较大的一枚。印文在许多重要清朝宫廷藏品中,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秋山暮霭图卷》,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柳鸭芦雁图卷》上,都印有这枚“八针D钪宝”。该玉玺现在英国,因在伦敦富比拍卖行要拍卖,起拍价达到60万英镑,从而引发网友群起 。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对中国的再度挑战,有关方面应该出面来要回这些文物;甚至还有人呼吁,要按照对上次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铜像的行为。

帅气的犀牛
热情的钻石
2025-08-25 18:35:01
值钱。乾隆通宝也就是在乾隆皇帝在位年间铸造的,这种古钱币在收藏界受到了众多藏友的喜爱,大家认为这种钱币有辟邪的功效。
乾隆通宝的直径大约为22MM-25MM,它的厚度只有1MM,重量大概为24-28克,它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许多收藏家都是冲着乾隆两个字去的,对于收藏家来说,收藏古钱币的目的是使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而他们相信,乾隆通宝可以为他们带来财富。
乾隆通宝值不值钱?乾隆通宝在市面上并不多见,随着年代越发久远,它的存世量将会越来越稀少,因此,它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对于藏友们来说,乾隆通宝确实值得收藏,如果资金允许,还是可以购入的。
有许多藏友可能会对乾隆通宝目前的价格比较感兴趣。
乾隆通宝有多种不同的版本,而每个版本的价格会有不同,价格最高的为乾隆通宝背天下太平隐起文版,该版本的钱币价格已经达4万左右。
而价格较低的乾隆通宝背福寿同天花钱与之相比价格相差十发巨大,它的价格仅为770元,可见在收藏市场上,同一种钱币的价格也是不同的。

聪明的紫菜
斯文的咖啡
2025-08-25 18:35:01
 乾隆天子是我国古代爱玉的帝王。历史上再没有哪位帝王,象乾隆帝那样,对玉器的熟悉和研究投入云云大的精神。他爱玉、藏玉、甚至在玉器制作上亲力亲为。他在位时代是清宫珍藏古玉多的时期,听说乾隆天子咏玉的诗文就有800首之多。他有17个儿子,除第16子早殇未命名外,其余诸子取名均与玉器有关,天子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玉之福祉滋润其子女。

乾隆天子对玉的痴迷,促使“乾隆玉”成为18世纪中国玉的代名词,乾隆玉也成为中国古代玉器生长历程中耀眼的明珠。乾隆孝粉玉碗乃是乾隆天子他母亲其时生病,经由御医治疗研发中药必须配合玉器使用才气到达佳疗效。为此乾隆天子连夜下令工匠赶制出玉碗-玉蝶-玉杯-玉瓶等。后期被后人誉为“乾隆孝粉”。下面是我有幸见到的乾隆款孝粉汉白玉碗。
乾隆孝粉汉白玉碗出手,纵观整体,此汉白玉碗设计雅观奇异,包浆自然,色泽莹润,平滑细腻,温润的玉材均不作沁色,是不行多得汉白玉精品碗。器身弧度圆润优美,纹理清晰自然,线条流通潇洒,花卉繁多而不庞杂,娴熟的刀法将缠枝花朵描绘得栩栩如生,凸显雕琢工艺之细腻,泛起出别样的艺术效果,画面感十足。经由匠师的精雕细琢,俨然酿成了一件质量较高的艺术品,观之,让人无法转移视线,极具鉴赏性。玉碗无论从形状、材质照旧镌刻工艺各方面来说都堪称完善,值得珍藏。

据我了解,曾在2012香港春拍一个有少许破损的“汉白玉碗”以30万起拍的,后经众多收藏家疯狂争夺,终以115万定锤成交。有破损的“汉白玉刻花缠枝纹碗”已经如此受欢迎了,甚至前两年,汉白玉类藏品价值更是飙升到200万,可见汉白玉碗的魅力之大,价值之高。

以上就是我今天关于乾隆款孝粉汉白玉碗的内容,大家有什么建议的话,可以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