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手指被碗碎片割伤

虚心的星月
腼腆的饼干
2023-04-30 01:15:12

手指被碗碎片割伤

最佳答案
甜美的外套
玩命的帽子
2025-08-26 06:32:17

我以前在医院掰安瓶的时候也是把大拇指划破了,和你的情况差不多,就有碘酒消了一下毒,老师还说要给我缝一针,我怕痛,就算了。你的手是被碗的碎片划伤的,碎片相对来说是清洁的,伤口深度也不会超过1cm,所以没有必要去打破伤风疫苗,这种伤口止血是关键,刚开始要加压包扎以便止血,出血停止以后要重新包扎,因为加压包扎时间太长,指头血液循环要受阻,指头会因缺血而引起感染,甚至坏死。

最新回答
满意的夏天
俊逸的宝贝
2025-08-26 06:32:17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救助人还是被救助人都要保持冷静,不同的危险也有不同的急救要点,下面三种急救方式适合不同的情况。

一、中暑急救急救方法: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

3、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

5、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二、烧伤烫伤急救

常见的处理办法是: 

1、如果烧伤的部位是头和颈部,则不用包扎,应采用暴露疗法,只在创面涂以烧伤药膏即可,但不可让鼻涕、眼泪、唾液污染创面。一旦创面遭到严重污染,必要时,应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如果烧伤后,水泡已破,且局部被脏物污染,则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也应清洁消毒,然后在创面盖凡士林纱布和无菌纱布包扎,每2—3日换药一次。 

3、如果烧伤后有水泡形成,最好不要刺破水泡,以免感染,如水泡较大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4、对于小面积轻度烧伤,可用冷水及时冲洗局部,以降低温度,减轻痛感与肿胀。如果烧伤的局部很脏,可用肥皂水冲洗,但不可用力擦洗;蘸干水后,再涂上烫伤膏、红花油等药品。

三、溺水急救

1、 水中急救企图接近溺水患者时,救援人员应使用一些运输工具(船、救生筏、破浪艇、漂浮装置),尽快到达患者处,救援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减少自身及患者危险。

2、所有患者都应视为可能存在脊髓损伤,应给予治疗,固定颈、胸椎。固定患者颈部于中立位(无屈无伸),使患者仰卧漂浮于水平背部支持装置上,再抬离水面。如必须翻转患者,应沿长轴保持头、颈、胸、躯体成直线小心的滚木样转至水平仰卧位。

3、保持头部于中立位的同时,通过抬下颌开放气道。一旦患者的气道可以开放,就要开始呼吸救治,这通常在患者处于浅水中或移出水面后完成。

如果在水中救援人员捏住患者鼻孔、支持头部、开放气道有困难,可采用口对鼻呼吸取代口对口呼吸。应清除口腔、鼻部的淤泥、杂草、呕吐物、假牙等,不必清除气道内误吸水分。溺水患者复苏不应常规使用海姆立克法。紧裹的内衣、腰带应松解。

4、 胸外按压将患者移出水面后立即开始检查循环指征,普通循环指征(呼吸、咳嗽、或对呼吸救治的反应性运动)和脉搏。

复苏期间呕吐进行胸外按压或呼吸救治时可能发生呕吐,将患者头转向一侧,用手指、衣物、吸引器清除呕吐物。如可能存在脊髓损伤,应给予固定,移动时保持头、颈、躯干整体移动。

5、最好明确水中含何种毒物。溺水者可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低温,应予复温。

扩展资料:

紧急救护的程序通常有这几步:

第一步是拨打急救电话120;第二是迅速将伤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第三是快速对伤者进行分类,先抢救危重者,并优先护送危重者。

在发生严重伤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况下,紧急呼救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以下急救要点:一是实施快速营救。二是一定要把伤病者放到通风处。一定要遵循快抢、快救、快送的“三快”原则。

安全

确定伤患和救援者无进一步的危险。

检查伤患:包括伤患意识、呼吸、脉搏、瞳孔、有无外伤、出血等。

求援

1冷静现场指挥,请旁人协助。

2电话120(应说明地点、伤情、人数、姓名及所需支援事宜等。)

急救优先次序:

1、维持呼吸道畅通。

2、重建呼吸功能---呼吸停止时,施与人工呼吸。

3、重建循环功能

(1)、心跳停止时,施与心外按摩。

(2)、严重 出血者予以止血。

4、预防休克。

5、预防再次受伤。

把握原则

1、将伤患置於正确舒适的姿势,防止病情恶化。

2、保暖,但避免过热而出汗。

3、给予伤患心理支持。

4、详细记录,并随时观察伤患病情的变化。

急救要点

在发生严重伤害或有人突然生重病的情况下,紧急呼救的同时:

a.实施快速营救(例如从水中或火场里把受伤者拖出来)。

b.一定要把伤病者放到通风处并进行口对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急救技术

典雅的黑猫
跳跃的康乃馨
2025-08-26 06:32:17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
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
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
但是此种说法有迷信因素,可信度不高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自由的中心
害怕的蜜蜂
2025-08-26 06:32:17
不知道你被割伤的位置,手指上的神经是感觉神经,不支配运动的,是支配感觉的,如果没有指端的麻木的话,那么神经应该是没有损伤的。既然医生说连针都不用缝,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瘢痕是肯定有的,只是大小的问题,如果你不是瘢痕体质的话,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