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都有什么样的罐子
唐代邢窑白瓷罐名 称: 邢窑白瓷罐年 代: 唐代宽 度: 口径 8CM高 度: 28CM厚 度: 腹径 22CM 底径 10CM简 介:侈口,微外撇,丰肩圆鼓腹,腹以下渐收,平底无足。所施釉汁饱满纯净,均匀清凉,整体造型朴茂而不失俊伟。唐代白釉瓷盖罐此盖罐高度为22厘米(不含盖),腹部直径为18.7厘米;翻唇口,直径为11厘米。该罐配有原装圆形巩县窑白瓷胎料纯净、细腻,拉坯认真,技能精练,修胎严谨细密,轮旋极其规整,制型美观讲究。为提高器物外表美观,施行化妆土工艺,改进窑膛结构,提高烧瓷炉温,因此巩县产品瓷化程度非常高,胎骨坚实,敲击时发出金属之声。炉温的提高是代表制瓷技术科学进步的重要标志。巩县窑白瓷产品的质量是唐代北方其他窑口无法与之相比的。
您这里应该想知道的是这个釉的具体形成吧,其实我们可以接触到的釉,就是涂在瓷器、陶器表面,可以让它显出光彩并起保护作用的物质,同时也可以增加陶瓷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现在多半都是用石英、硼砂、长石、粘土等混合研碎,加水制成。那么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比如长石滑石、高岭土和一些化工原料按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这一块还是比较专业的问题,小福就不深挖昂。用来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便于拭洗、不易被侵蚀等优点的。釉的具体种类很多,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