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古瓷片也是文物吗

正直的香烟
羞涩的皮带
2023-04-29 19:22:31

古瓷片也是文物吗

最佳答案
轻松的春天
激昂的龙猫
2025-08-29 00:41:28

古瓷片当然算文物了,因为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瓷片是古代瓷器流传至今的残片,年代上迄商周,下至明清,承载着许多的文明内在和前史信息。有些古瓷片的历史文物价值也是极高的。

最新回答
勤奋的期待
无情的舞蹈
2025-08-29 00:41:28

似乎已成习惯,居住在天津赤峰道上的居民每天散步遛弯时总会到“古瓷房子”前驻足欣赏一番。在邻居们好奇而日复一日的关注下,一幢散发着欧洲风情的法式小洋楼一点点披上古瓷片织成的“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起来。
经过四年精心打磨,如今房子的外观贴瓷装饰工作已经竣工,名声日隆,关注群也早已不仅是附近居民,很多到天津旅游的人也会来这里一睹奇观。近日,英国BBC、法国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记者们也纷纷来这里一探究竟。这座房子的主人,也因这一举世无双的创举而备受瞩目。
缘起母亲嫁妆的收藏生涯
瓷房子的主人名叫张连志,于1957年4月4日出生于旧时天津意大利租借地的一个儒商世家。由于祖上就是文化世家,张连志的父母都有收藏文物的爱好。母亲出嫁时,陪嫁便是一幅清朝名画,这幅珍贵的名画张连志迄今保护得完好无损。
可以说,他最早的藏品就是母亲的嫁妆——一对镜子、清代八音盒和清代汉白玉山石盆。从刚刚接触藏品起,张连志便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激动,这种感觉仿佛已在体内等待千年,一旦点燃,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母亲留下的几个明清时期打着锔子的盘与罐、孩提时代玩过的小铜锅炉、老电话等都被他一一珍藏起来。
张连志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暗室里卷胶卷。“我每做一件事,都要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在漆黑一片的暗室里,用不着光和眼睛,他用手,凭感觉的指引去触摸、对接,一人供十人打扣。正是凭着做事就要做到极致的这股执著劲儿,后来张连志将他所钟爱的收藏爱好越玩越专业。
80年代初,张连志开始下海经商,1992年创办了粤唯鲜酒楼,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粤唯鲜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如今,他作为一位收藏家的名声早已压过了他成功企业家的身份。事实上,在有了可观的财富后,张连志的确是满世界地搜寻古董,把心思更多地用于收藏了。他对文物收藏的痴狂,已如同“毒瘾”深植体内,势必与他纠缠一生。时至今日,他的藏品包罗万象,从夏商一直到明清各个朝代的瓷器、石雕、门楼、家具等一应俱全,20多年的累积之下,古董堆满了4个大仓库。
和古董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张连志坦言,尽管他的收藏广泛,藏品成千上万,但最让他痴迷的还是瓷器。他说他永远记得小时候打碎一个碗后,总会拿着破碎的瓷片去找工匠修补,看老师傅熟练地打锔子,锔完一抹白灰,滴水不漏,当时觉得真是神奇,于是后来自己也学着这样做。
由此而起,在年复一年中,一件件从远古走来、经历了风霜雪雨的破碎瓷片在他的手中被不断复原,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体味着历史的变迁,深化着对中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认识。几十年过去了,小时候打锔子的碗在不经意间成了某个过程的最好见证——有过程的才是美丽的,张连志一直醉心于这个过程。
在温哥华的一家古董店,一件古老的花觚打动了张连志,他拿起来反复把玩,爱不释手。但这只花觚的残破也确实破坏了美感,他只好迟疑着割爱放下。但奇怪的是出了古董店后那只花觚却总是不肯从他的眼前、他的心中离去。没办法,他最终又回到古董店,买下了那只花觚。在反复观看之下,他发现那破口不像来自远古,从那破口中他仿佛看到了曾经发生在这个物件上的一段故事,于是产生了复原这个故事的念头。
过了很久,当他在西雅图的一家古董店里翻拣破碎的瓷片时,总有几小块瓷片往他的眼睛里跳,直觉告诉他,某个故事可能要复原了,于是买下了这几片古瓷碎片。回到家后,他拿出这几块碎片,果然与那个在温哥华买回的残破了的花觚的破口连接得天衣无缝。但遗憾的是,只差比小手指甲还小的一小块对不上。于是他再次回到西雅图的那家古董店,在一大堆碎瓷片中反复翻找,可惜没有收获。他不死心,后来又一连去了几次,老板觉得这个人很奇怪,问他找什么,张连志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这位古董店老板,希望对方帮忙。老板笑他太痴狂,说:“那么小的一小块瓷片,谁会留意呢!一定是找不到了。”直到现在那件花觚依然有小小的一点残破,这成了他收藏中最大的遗憾。
正是由此而起,张连志收藏的古瓷片越来越多,后来便利用这些古瓷片盖了一面古瓷墙作为蕴华博物馆的装饰,引起了当时国内外参观人士的啧啧惊叹。
2002年,张连志在地处繁华闹市区的地方买了一幢小洋楼,这个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法式小洋楼与张学良将军的府邸曾经一箭之遥。张连志想,如果法式小洋楼的墙壁上也贴上古瓷,会形成怎样的效果呢?灵光一现的念头就这样在脑海中爆炸并定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开始他只是想用瓷片装饰院墙,效果出奇的好。后来尝试将瓷片贴在房子上。来这里参观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建议用瓷片装饰墙壁,他又将瓷片当作壁画贴在房间里。经过四年多努力,张连志将仓库中珍藏几十年的瓷器悉数拿出来,以斥资近3000万元买来的法式小洋楼为模板,完成了他以瓷片为设计符号的古典梦幻之旅。
四年时间,张连志将这座法式小楼从内到外变成了蕴涵浓郁中国文化符号的瓷房子,完成了一次异乎寻常的东西方跨界。“有人说我疯了,把这么珍贵的瓷片随意粘到墙壁上。”张连志笑着说,“可是,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我收藏了许多东西,摆在家里自己欣赏有什么意思?我要让大家都来关注中国文化,让大家都能意识到中国瓷器的魅力。”在张连志看来,瓷房子不仅仅是随性所至的建筑,更多的是一份文化标志,“我想把瓷房子做到极致,尽力做到完美。”

耍酷的橘子
单身的舞蹈
2025-08-29 00:41:28
听说瓷房子的古瓷首饰保真,因为原材料都是属于张连志的货真价实的古瓷片。
张连志的古瓷片源自岁岁平安的三岔口
九岁那年,别的小孩儿都存硬币,张连志却开始存古瓷片。
瓷房子及中国古城堡的古瓷片有他收的,也有他父亲收的。他收瓷片时便宜,他父亲收瓷片时更便宜。
瓷片大多是在三岔口收的。天津建卫以来,往来于海河的船只,许多都是为皇家进贡的。那些为皇家进贡的瓷器,不能有一点点瑕疵,但瓷器是易碎品,在烧制和运输过程中,难免有不合格或者破碎的,这些是不能送进宫的,因为是皇家御用瓷,民间不能私藏,在宋代谁偷走一片都是要被砍头的,而且“钧汝不随葬”所以统一由造办处摔碎密埋起来,永远平安,从古至今只有皇上才能称万岁,取吉祥之意,统一叫“岁岁平安”。现在收藏都大众化了,民间可以收藏了。
过去,只要有人从三岔口挖出了瓷片,便会有人来通知他父亲,只要听说什么地方挖出了瓷片,父亲也肯定会去。父亲不爱抽烟,不爱喝酒,不爱说话,只爱存瓷片。文革前,古瓷片就像垃圾一样没人要,一块钱能收一大堆,父亲把这些没人要的破烂堆在自己意租界幽雅干净的院子里,柜子顶,床脚下……父亲觉得,来自于三岔口的这些古瓷片都是皇家御用的,而且都有岁岁平安的寓意。
他时常见到父亲蹲在地上洗一堆堆的瓷片。他问父亲,洗这些碎瓷片干嘛呀?就算洗得再干净又有什么用呢?父亲告诉他,古时候就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黄金有价钧瓷无价的说法,存瓷片就像存零钱一样,存多了以后自然有用。
后来,父亲过世了,那个帮父亲收瓷片的人也过世了。三岔口再挖出瓷片,那个人的儿子就会来通知他,但他已经不用到现场去了,瓷片会一箱箱地打包好给他送来。
一箱箱瓷片从他面前过。一箱能有上千片,他轻声地喊着:过、过、过……等等……过、过……等等……假东西多的时候,真东西往外跳,真东西多的时候,假东西往外跳。这个过程在他看来跟卖苹果的人挑苹果是一样的。
开业时,瓷房子贴了6亿多片,两年后他又贴了一亿多片,七亿多片古瓷片,大家都觉得他收藏的古瓷片该贴光了,只有他心里清楚租来的库房里至少还有一百卡车古瓷片,如果堆到瓷房子的院子里,将出现一个百米高的岁岁平安的瓷片山。

舒适的红酒
聪明的导师
2025-08-29 00:41:28
古瓷片的收藏应该不违法。各地古玩市场都有交流古瓷片的,自己也可以捡拾古瓷片。但不能买卖或盗挖己被保护古遗址的瓷片。瓷片是学习古瓷器最好的标本,对瓷器的制作烧造工艺,胎和釉更加直观的了解和学习。

曾经的银耳汤
直率的超短裙
2025-08-29 00:41:28
不瞒楼主,我就是喜欢收集古瓷片.
从你简单的叙述来看,你的瓷片很可能是宋代左右的青白瓷片.
宋时的青白瓷和青瓷都有花纹,但你说白胎,那么可以排除青瓷的可能性,因为青瓷的胎是灰黑的.
这仅是我的猜测,具体还要看你的瓷片实物或者了.
瓷片是有收藏价值的,尤其是一些名窑的瓷片,一些能体现古代工匠高超手艺的瓷片,以及一些能系统帮助研究瓷器发展的瓷片.
有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