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纵有家财万贯 不如汝瓷一片 汝窑瓷器价值为什么这么高

悦耳的音响
美好的乌龟
2023-04-29 18:36:24

纵有家财万贯 不如汝瓷一片 汝窑瓷器价值为什么这么高?

最佳答案
感性的钢笔
自信的老鼠
2025-08-29 15:42:23

汝窑出炉:徽宗一梦雨过天青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此天造之物说的是被后人尊为五窑之魁的汝瓷。关于汝瓷的来源一直有着美好的传说,版本之一便与宋徽宗的梦有关。18O381O34 75

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雨过天晴,远处天空的天青色,醒后他要求造瓷“雨过天晴云破处”,发誓要让工匠烧制出这样令其着迷的瓷器,最后汝州工匠技高一筹,从此,世上多了一种传世瓷器———汝窑瓷器,天青色釉也成为汝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事实上,“雨过天晴云破处”最早提法并不源于宋徽宗,而是五代后周的第二位皇帝世宗柴荣。当时,柴荣将柴窑的特点写为“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由于天青色确实是汝窑的一大特点,为此后世的传说便为汝窑的诞生附会上了宋徽宗的梦。

不过专家认为,无论传说怎样,汝窑能成为五大名窑之首与宋徽宗的喜好有关。冯小琦介绍说,唐代社会蒸蒸日上,大气磅礴,所以陶瓷雍容大度,类似唐三彩,到了宋代则推崇理性美。“汝瓷代表了宋人的审美,与唐代完全不一样。”

北宋汝瓷为何称魁?

知道中国陶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宋瓷,知道宋瓷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汝窑,千百年来汝窑为魁,不仅是个定论,而且将它推至神话。国内外的拍卖市场风云际会,汝窑的出现廖若晨星,迄今为止仅有5件汝窑瓷器经由拍卖售出,最近一次是1992年纽约佳士得拍卖的一件汝窑小盘,8厘米大小,当时以154万美元成交,创下了中国陶瓷拍卖的世界纪录。

这件可爱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深居日本30余年。说它可爱,是其大小仅一掌有余,形拟葵花,胎薄釉厚,天青色中泛着淡淡的灰色,恰到好处的温润内敛,相视之下让人心静平和。

南宋人周在《清波杂志》中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南宋距离北宋时间很近,连南宋人都发出“近尤难得”的感叹,觉得汝窑珍罕,今天距离南宋已近千年,就更为难得了。现今全世界遗存的汝窑瓷器,有序可循的共79件,几乎都为博物馆典藏,仅有6件属于私人收藏。窑址出土物,几乎都为废弃的残件破片。

今年(2012年)开春,香港苏富比[微博]发布公开新闻,将在春拍中拍卖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距离上一次汝窑瓷器出现于市场,整20年。汝窑因其稀少,所以每件都有清晰的来源出处,这在庞大的中国陶瓷大军中,实属特例,身份的显贵可见一斑。

价值: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北宋时期,皇家窑场制瓷师傅无意间烧制一只青器,瓷器表面开裂,胚体不裂,宋徽宗看到后特别惊讶,命令制瓷师傅继续做出同样的瓷器,为追求汝窑器,制瓷师傅人数最高峰时达到2600人。后世历朝文献中,常有“汝窑为魁”、“汝窑为冠”、“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遂命汝州造青色,冠绝邓、耀二州者”等。

据说,汝窑瓷器工艺考究,以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妙不可言。其釉色,青如明镜,绝美脱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仿佛说出来就沾惹了尘世俗气。与传说中绝世的柴瓷,同享“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的盛誉。另外,汝瓷注重釉色的典雅,开片唯美,不讲究刻划装饰,个别器物仅仅装饰一道或几道弦纹。造型大多模仿古代青铜的样式烧造,古朴而端重,颜色纯而不腻,淡而不寡。汝窑反映了中国文人温文尔雅、阴阳调和的美学追求。

然而,因为汝瓷烧造在北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经历战乱、动荡、匠人和技艺的流失,至南宋时,周辉所著《清波杂志》中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而千年后的今天,汝窑更显稀而贵,真品难得一见,可查证的不超过79件,迄今为止,历代墓葬中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窑址出土的几乎都是残件。汝州民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窑一件”的口碑也在收藏界中广为流传,足见汝窑瓷器之珍贵。而今,也只有在全球顶级的博物馆中才可见汝窑作品。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

汝瓷始于宋,也毁于宋。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前后20年间,汝窑尽废,汝瓷尽毁,技艺失传几近千年。

中国从明宣德年间就开始仿制汝窑,到清雍、乾时期达到高峰,数量虽大,质量也不错,但却从未有仿到九成像者。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等窑难度大得多,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近代开始,汝窑成为大量陶瓷艺术家的终极追求,真正对汝窑瓷器进行全方位仿制,但大多数仿品依然很难乱真,无论是在造型、釉质还是制作工艺方面都仍存在很多缺憾,但制瓷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和资金的持续不断的投入,当代的汝窑作品已有可以达到北宋汝窑标准,甚至对北宋汝窑完成了超越。

最新回答
健忘的春天
虚拟的小蝴蝶
2025-08-29 15:42:23

我们现在说汝窑器可分下面三个层次:
1、宋代流传下来并经鉴定为真品的汝窑器,存世量极稀少,自古即有“汝窑片瓦值千金”一说,目前已知的完整器大概是60多70件不到的样子。物以稀为贵,再加上汝窑在中国陶瓷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釉色特征至今未能完全仿制,因此基本上是天价。
2、当代以台湾一批企业为代表仿制的汝窑,釉色、造型等工艺上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其市场运作也较为成熟,是较高档的日用工艺品和收藏品。其价格以茶杯为例,按工艺水平不同,大概是几十元到1千多一只的水平。但也有观点认为台湾仿制风格取向与宋传汝窑器不尽相同。
3、以河南省宋汝窑旧址周边为主仿照的汝窑器,釉色和宋传汝窑有相近之处,和台湾仿制品有区别。但因国内市场运作不成熟,工艺普遍较粗糙,目前价格较低,只是台湾仿品的几分之一价格。另国内造假太多,市面上能买到的所谓的宋传汝窑碎片都是这种新仿器打碎做旧假冒的。
古玩和高档艺术品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价值因人而异,无法说是否相符。

顺利的手套
辛勤的店员
2025-08-29 15:42:23

汝瓷这一天水之青,在古瓷收藏界里,有“龙泉青瓷居首,汝瓷为魁”的观点,“青如天,面明如镜,蝉翼纹,启明星稀,白芝麻支钉釉达到”,此天造之物说的便是汝瓷,我们今天从烧制加工工艺和科技创新的方向对汝瓷的口袋黑白、层次感、纹片等、关键产生的外型特点缘故开展科学论证雨过天青云破处。

这样色调做未来,美轮美奂的天青色汝瓷,让其变成了是多少收藏者的终极梦想,汝瓷天青釉更为普遍,口袋黑白除开天青色以外,关键也有海蓝色、粉青、豆青、月白等,尤以“晴朗为贵,粉青为上,海蓝色难能可贵”故科学研究天青釉色的陶器具备很强的意义,与此同时天青釉瓷器具备很强的艺术价值,它艺术价值取决于汝窑瓷器,基本上效仿了各种各样情况下的天青釉色有认识过汝瓷的藏友们应当也知道,汝瓷的釉层似玉非玉,其层次感似绸缎般优美。

不但从外表看是这样的觉得,入门都是有这些觉得的,如堆脂一样的釉层对光源可选择性消化吸收所建立的透射,有一种若隐若现的乳浊感,文献记载汝瓷要用玛瑙石作釉的原材料,实际上玛瑙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而釉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因而玛瑙石的加盟对釉的特性不容易造成很大危害,只有表明烧制皇宫用瓷不惜工本, “冰裂”、“香深灰色胎”、“白芝麻挣钉”是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环节。

宋朝官窑生产的汝瓷汝瓷存世量非常少,加上其加工工艺复杂,而且具有特点,所以当代的汝瓷升值空间非常高。可是,现阶段大多数的宋官汝瓷全是陈列设计在世界各国的展览馆中,爱瓷的人只有欣赏,而不可以盘玩,只能非常少的一部分是通过民俗的收藏者个人收藏,而且视若珍宝。恰好是因为现在的宋官汝瓷的存世量少,而众多的收藏者都需要下手,因而目前市面上便出现了很多造假的官窑汝瓷,将近现代生产的汝瓷作旧,随后假冒宋官汝瓷,最终引来爱瓷的人竞相选购。

狂野的黑裤
英勇的棒棒糖
2025-08-29 15:42:23
如果真的,估计能卖到人民币1亿到2亿之间,如果假的,1~2块之间
真的可能性不超过一亿分之一
此外,汝窑开片不开片都有不开的少
第一个回答的人纯属瞎掰啥都不懂
汝窑根本没有印章只有蔡字款和奉华款此外就是空白
此外汝窑也基本没有花纹

烂漫的小笼包
阔达的小笼包
2025-08-29 15:42:23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哥窑,相信喜欢瓷器收藏的朋友都对哥窑非常熟悉,因为哥窑是宋朝五大名窑之一,在陶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哥窑中生产的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状的铁线,而瓷器通常是米黄和灰青两种颜色。而这种铁线应该是烧制中,混合了其它的少量金属元素形成的。所以,我们把这种铁丝称为“天然金丝”。而且哥窑中生产的瓷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里,民间收藏的真品是非常少的,不过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哥窑的窑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汝窑。汝窑是宋代是非常出名的,因为它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而且,它在五大名窑中,位中首位,因为产自汝州而得名,在陶瓷史上,有着“汝窑为魁”之称,在中国北宋时期,汝窑中生产的瓷器是主要代表。它是宋代皇帝的心头肉。相信收藏爱好者们都知道汝窑有个美名,那就是“雨过天晴云破处”。在宋代末期的时候,宋徽宗非常喜欢书画,所以汝窑中生产的青瓷取代白瓷成为宋代皇帝的专用瓷器。

虚幻的海燕
朴实的水壶
2025-08-29 15:42:23
根据款识来确定瓷器的新旧和真伪,是鉴别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征。如明代款识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我们在识别真伪古瓷时,首先应注意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等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仿制者势必谨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的地方。而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容易生动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但仅注意这一点是远不够的,元代以前的古瓷并无正式官窑年款。虽然根据文献记载,北宋曾有带“景德年款”四字的瓷器,但未见实物。明清两代虽有款识,但晚清所仿字体非常逼真,很难识别,必须详细比较其字体和位置,才不致于发生错误。如永乐年款以现有实物来说,只有四字篆款写、刻或印在园器里部的中心。而仿品却有四字或六字楷、篆书款写在器里或底足、口边的。宣德年间的款有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普遍多在底足中心或园器里心和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诸如此类,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点:明代字体多用楷书款,但永乐、宣德、弘治年间有少数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期,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乾隆时期篆书款渐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款为主的趋势。
 
根据款识来确定瓷器的新旧和真伪,是鉴别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次是款色有别。明、清瓷器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其颜色多是深厚下沉。而道光以后的仿品有色多是散涣、浅浅上浮。宣德款式色样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多种颜色,这一点虽不美观,却是后世很难仿制的特征。自明代正德至清代末期的款色增加很多,有红、绿、黑、蓝、紫、金等色,并且也使用了刻、雕、印、堆等方法、然而仿制品在款色和刻、雕、印方法上也随之有很多增加,只有认真加以区别,并结合用料和技术的不同,才可能大体判断其时代真伪和瓷质优劣。例如康熙青花款的“康”字多用半水(水)或楷水(水),很少写成泰水(水)。
 
       在用字和字体结构方面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年造,而清代官窑却一概都用“制”,还未发现有用“造”字的。其他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而成“德”字,后世仿世品往往忽视这一点。成化官窑款的“成”字最后一点,有的点在横线右上方,有的点与横线相平等,有的点在横线右下方,故有所谓“成字一点头肩腰”的说法。万历的“万”字也有羊字头与艸字头的不同。
 
        总之,观察款识既要注意其笔法、字体,结构和款色等各方面,还应当知道同一时期的款识笔法早,中、晚期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只是在风格及色调上不失其时代特征。因此,还必须结合共它方法来辨别真伪。
 
       根据纹饰和色彩鉴定瓷器。
 
      从纹饰和色彩方面看,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也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
 
 
云龙纹      在这方面,元代是个很明显的转折点。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以往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进一步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器物年代。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原料的特性,故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色的缺点。但在元代后期的大部分成熟的青花、釉里红纹饰却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谐调,而且惯用多边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另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书法上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很不稳定,不适于画人物。因而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成化斗彩也是一样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但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陷。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穿一件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我们在鉴别真伪时如能加以注意,是很有益的。此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如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线的成化彩瓷器,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