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陶瓷厂瓷片磨边线上的操作流行是什么?
特定的瓷片烧成还须经过磨边线切割修正,保证尺寸完美统一,实现无缝拼贴的要求。一般在加工厂,必须手工磨的就用角模机,先用粗磨片磨好型装,再用120号抛光片,再220号抛,一般就行了,不行再上水磨片,记住都是先粗后细。
买一种直接加水的仿瓷粉。一条铁搅拌条,一把电钻。将粉放在塑胶桶中。放上2公斤水。加上5公斤粉搅拌成用灰刀挑起不会掉为准。就可以施工了。
毛坯墙――刷1遍界面剂――裂缝处理――找平(包括阴阳角找直)――贴布――刮2-3遍腻子――打磨――底漆――找补打磨(找补的地方一定要用底漆再上1遍)――两遍面漆――养护
界面剂:刷界面剂一定要都刷到,而且要刷匀。
裂 缝:一般情况下用牛皮纸带和白乳胶贴住裂缝(但不能保证100%不会再开裂)。
找 平:凹凸不平的墙面需要找平,一般石膏比较常用,凹凸差不超过05公分为佳。
贴 布:一般轻体墙和保温墙等非承重墙都是需要贴布的,尽量选择质地好一点的墙布和白乳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网格布,相对防裂效果会更好一点。
腻 子:选用颗粒细度较高和质地较硬的腻子为佳,也可以在腻子里添加一定的白乳胶,可以提高腻子的硬度。
打 磨:尽量用较细的砂纸,一般质地较松软的腻子(如821)用400-500号的砂纸,质地较硬的(如墙衬、易呱平)用360-400号为佳,如果砂纸太粗的话会留下很深的砂痕,刷漆是覆盖不掉的。打磨完毕一定要彻底清扫一遍墙面,以免粉尘太多,影响漆的附着力。凹凸差不超过3毫米。
底 漆:底漆一定要刷匀,确保墙面每个地方都刷到,如果墙面吃漆量较大,底漆最好适量的多加一点水,以确保能够涂刷均匀。不要因为是底漆就以为用差一点的滚筒就可以了,底漆的涂刷效果会直接影响面漆的效果,要用跟面漆同样质地滚筒。
找 补:腻子打磨完毕之后,会留有一些瑕疵(坑眼),一般情况下很难看清,只有刷过一遍漆之后才会很明显,这时候就需要找补了,注意找补一定要打磨平整,再用稍微多加一点水的底漆刷一遍,以免刷面漆的时候因为与其它墙面的吃水量不同而有色差。
面 漆:不要加过量的水,会影响漆膜厚度、手感和漆膜的硬度,尽量选择好一点的工具,滚筒的毛不要太短,但一定要细,这样刷出来的漆膜才会手感细腻,涂刷主要注意墙角、每滚中间接茬部分和收漆方向,墙角的处理,多数情况是用排笔或板刷进行涂刷,这样会容易造成边角纹理与整面不一致,视觉上会有差异,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一把收边滚筒,边角用板刷上漆之后再用收边滚筒收一遍,注意收边滚筒的材质要和刷大面的滚筒一致,刷大面的时候每滚接茬地方的漆一定要收匀,不能过厚也不能过薄,不然会因为薄厚不均造成反光不一致,刷漆的时候每滚上墙之后都会有一个收漆动作,这就要要求每滚收漆的方向要一致,不然会造成每滚的滚出来的纹理不一致,反光角度就会不同,视觉上就会有差异。(建议:刷漆之前买一个托盘,商店里都会有卖的,用托盘可以保证每涂刷一滚,滚筒上的漆都是一样多的,这样就会刷的很匀。)
养 护:乳胶漆涂刷完之后4个小时就会干燥,但干燥的漆膜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硬度,这就要护理,很简单,7-10天之内不要有擦洗或任何接触墙面的举动即可。
主要区别:
1、颜色上区别
抛光砖砖面的各种颜色之间相差不会太强烈,全抛釉也完全不受限制,红黑黄蓝青紫完全没问题的。抛光砖颜色比较单一,没有太大的变化,釉面砖因为是印上花纹后淋得釉,色彩要鲜艳。
2、纺路的细致区别
抛光砖的纹理做不到非常小,全抛釉可以做到像针线一样的细纹。
3、砖坯区别
抛光砖是把颜色渗入到砖体里面,所以在表面以下1-2mm砖体的颜色与表面是相同。而全抛釉则完全不一样的,完全不会渗入到砖体的,如果砖面只有一层非常溥的一个颜色层的就肯定是抛釉砖。
4、尺寸区别
抛光砖一般是600、800的大地砖,300300的小地砖一般是抛釉砖。
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表面要光洁得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比如用于阳台,外墙装饰等。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抛釉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工序的一种特殊配方釉,它是施于仿古砖的最后一道釉料,目前一般为透明面釉或透明凸状花釉,施于全抛釉的全抛釉砖集抛光砖与仿古砖优点于一体的,釉面如抛光砖般光滑亮洁,同时其釉面花色如仿古砖般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或绚丽 。
亚光砖
亚光是相对于抛光而言的,也就是非亮光面。这种瓷砖可以避免光污染,维护起来比较方便。亚光釉面相对亮面砖容易吸脏,但不会渗到釉面内,用常见的清洁剂就可去除。
抛光砖
通体砖坯体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砖。相对普通砖而言,抛光砖表面要光洁得多,耐污性、耐磨性也更优秀。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仿石、仿木效果。
吸水率
瓷砖的基本检测参数之一,主要反映瓷砖内部空隙的多少,主要影响瓷砖的密度、耐磨性、抗污性等。按照有关标准,瓷砖分类以吸水率为划分标准:吸水率小于等于05%的叫瓷质砖;吸水率大于05%小于等于3%的叫炻瓷砖;吸水率大于3%小于等于6%的叫细炻砖;吸水率大于6%小于等于10%的叫炻质砖;吸水率在10%以上的叫陶质砖。
釉面砖
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瓷砖。釉面砖比抛光砖色彩和图案丰富,因为表面是釉料,所以耐磨性不如抛光砖。选购釉面砖除了查看砖的尺寸是否一致等外,主要看吸水率。如果砖压机质量好、密度高、烧制温度高,吸水率也会更小。
瓷片
表面有釉层的瓷砖,是内墙砖的一种。通常用于卫生间和厨房等墙面,花色多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由于是贴在墙面上的,需要有一定的吸水率来保证墙面与水泥的结合度,坯体吸水率在6%-15%较为合适。
仿古砖
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瓷砖,实质是上釉的瓷质砖。与普通釉面砖相比,主要是釉料色彩的不同。砖的外观仿造以往的样式做旧,多采用自然色彩,体现沧桑、厚重、质朴的感觉。
勾缝剂
也叫填缝剂,以水泥为基材的固体粉末。用于瓷砖、面砖、大理石、花岗石等砖材之间填缝,具有防裂、抗水及耐久性,可有效阻止水泥砂浆中游离钙的析出,也使铺贴效果更美观。
腰线
建筑墙面上装饰用的水平横线,外墙面上通常在窗口的上下沿,卫生间墙面上用不同花色的瓷砖贴一圈横向的线条也称为腰线。材质并不局限于陶瓷,树脂、金属等材料也可做腰线。
十字卡
也称十字架,安装铺贴瓷砖时使用的塑料制品,埋入间缝中定位,确保角对角十字位精确对齐间距,调整瓷砖中间缝隙大小,使瓷砖铺贴规整漂亮,瓷砖之间的缝隙一致、均匀且方便安装。
薄板瓷砖
一种厚度减薄的瓷砖,因为厚度减薄,能有效减少瓷砖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由于其厚度较薄,铺贴过程中对于砂浆层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砂浆调配不当极易造成瓷砖在应力作用下破裂。
玻化砖
瓷质抛光砖的俗称,吸水率低于05%,多模仿天然石材纹理,可作墙砖、地砖,应用最为广泛。其表面如玻璃镜面一样光滑透亮,是瓷砖中最硬的一种,在吸水率、边直度、弯曲强度、耐酸碱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釉面砖及一般的大理石。选购时可在瓷砖背面洒点水,看能否滚落而非渗透进去,越不吸水表示吸水率越低,密度也高,具有很高的防潮、抗污能力。
通体砖
一种不上釉的瓷质砖,有很好的防滑性和耐磨性。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因此得名。
留缝铺装
家用瓷砖一般采用留缝方式进行铺装。如不留缝,在热胀冷缩及墙体变形的影响下,可能会使瓷砖开裂、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