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条命系列的问题
半条命-智斗怪兽(1998) Half-Life 半条命-智斗怪兽 半条命最开始的界面,成为以后的经典 游戏中和特种兵战斗的画面紧张而刺激 游戏中处处可见手无寸铁的科学家们被怪物蹂躏。 1998年十一月,Valve带来了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游戏--《半条命》。其实游戏名字的由来并不同于中国的说法,即当一个人在生存与死亡之间挣扎的时候,他只剩下了半条命。也许,从字面上理解,Half-life确实可以译成“半条命”,但根据游戏开发人员介绍,Half-life的正确意思是“半衰期”,也就是人或事物在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低谷。现在再去研究游戏名字的意思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半条命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在网吧,在宿舍,高喊着“我们去玩半衰期去”的人肯定会被人视为异类。这款以《雷神之槌Ⅱ》引擎制作的第一人称动作游戏。不管在故事情节、游戏画面以及单人关卡和连机对战的可玩性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后者。故事情节主要是黑山实验室的研究员Gordon Freeman在某天工作的时候由于自己的操作失误打开了外太空与地球的通道,至使大量外星生物占据了实验室,而政府为了掩人耳目,派出特种部队同时消灭实验室里的生还人员和外形生物(真是做绝了),而最后Freeman却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政府的实验,而他们全都成了这实验的牺牲品…… 1998年,当世界游戏界还在为暗黑破坏神和星际争霸而疯狂的时候,《半条命》的出现给沉寂已久的的FPS类游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游戏一经推出便在世界范围获得了成功,Valve公司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与创造才能征服了整个世界。从剧情、游戏模式、操控界面、联络途径到图像、音效、场景构架等各个层面都赋予了FPS全新的定义,让全球玩家耳目一新。它获得了像PC Gamer,E3 Game这样世界上的50多个权威杂志或网站所评出的年度最佳游戏,当之无愧地与《雷神之槌》和《虚幻》并称为当年三大FPS游戏品牌。 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游戏的介绍,是在一本游戏杂志上,当时上面的翻译是“战栗时空”(和现在的翻译差的很远)里面的介绍让人心血来潮,接着又过了很久,当这个游戏已经被我遗忘的时候,我终于在某D版市场发现了它的踪影,兴冲冲的买了回家,装上运行之后却是大失所望,因为自己的显卡实在是……在当时的电脑硬件水平,拥有一块3D加速卡是很奢侈的事情,而我也终于没能欣赏到在杂志上看到的风景如画的游戏画面,只在用最低分辨率痛并快乐的玩着。而在国内,《半条命》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大概是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还很热衷于像红警,星际这样的即时战略游戏,对于一款只对着外星生物射击的游戏并没有多大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半条命》在世界范围的成功已经说明它具备了一切优秀游戏所具备的特征,而首作的推出成为Valve Software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石。 半条命-针锋相对(1999 Gearbox Software开发) Opposing Force 半条命-针锋相对 版本更新后游戏界面也作了变化 初始武器从撬棍变成了刀 似乎有些CS的味道 “在一个被上帝遗弃的被称作黑山的政府秘密实验室中,发生了一次”意外“事故障,为了国家的安全,你和你的小分队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潜入黑山,歼灭神密而又狡诈的敌对分子。这次行动决不是闲庭信步,想活者回来,就必须依赖过硬的战斗技术并信赖你的搭档,带上你的武器并做好最坏的打算,部队将在15分钟内出发……” 这个足以签到阿诺或李努·基维斯等好莱坞动作巨星的剧本,在 1999年末所推出的游戏《针锋相对》中作为《半条命》的续集登场。游戏中玩家又回到了黑山研究所再融入这个刺激的战斗中。和以往的续做不同这部资料片,并没有采用新的剧情,而是把游戏主角换成了在第一部中追杀Freeman的特种兵,怎么样,命运很捉弄人吧。这次玩家所扮演的特种兵在飞往黑山实验室途中受到怪物攻击而与基地失去联系,在混乱中,你逐渐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尽管你是被派来消灭Gordon Freeman和黑山研究所的其它的科学家的,但你现在发现情况改变了,你必须为了生存与异形生物和其它敌人战斗。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是《针锋相对》给我所带来的震撼至今仍不能忘却,在游戏中,一些军用枪械作为武器在游戏中登场,战斗中还可以听到队友的报话器不断的作响,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着发出轰鸣声。。。我终于开始为自己成为军人而兴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游戏中的类似CS中51的机枪,无论发射武器后的强大后座力,还是发射子弹时沉闷的声音,亦或是那恐怖的杀伤力,都足以让我感到兴奋。不过,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游戏时间是在太短,游戏时间大概是前作的1/3,让玩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作为《半条命》的第一个资料片,《针锋相对》无疑是成功的。他不仅获得了著名游戏网站Gamespot 评出的1999年度最佳游戏资料片,他给予的评价是:《针锋相对》为未来的游戏任务扩展包奠定了新的质量标准。《针锋相对》为未来的游戏任务扩展包奠定了新的质量标准。之前获得多项大奖的《半条命》并不止是一个一次性纸杯,用过一次的剧情还可以换一个角度继续使用。虽然《针锋相对》是Gearbox Software开发的,但其饱满的纹理、具有现场感的音效以及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过程仍然符合Valve的标准。虽然《针锋相对》可玩的时间没有《半条命》长,但对于所有拥有《半条命》的玩家来说,Gearbox的处女作不能不让你心动。 半条命-军团要塞 (2000) Team Fortress Classic 半条命-军团要塞 令人激动的菜单选项 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CS 游戏里非常注重团体合作 《军团要塞》的出现预示着团队合作在《半条命》游戏中开始成为主流。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来说,《军团要塞》不过在原有的《半条命》游戏版本上增加了团队作战模式。在这种游戏模式下,玩家被分为彼此敌对的两组,在不同的地图上战斗以达成某一特定的目标,比如说夺取时方的旗帜、占领某片区域、暗杀或保护队伍-员等。在《军团要塞》中,玩家可以扮演战士,侦察兵,狙击手等9种职业。每个兵种都有自己的属性,他们在速度、装甲和武器上都截然不同,自然用处也就不同。当然,各个兵种都有自己的弱点和长处,这也是在《军团要寨》里个人英雄主义无法发挥作用的原因。在游戏中你很快就会发现,再也没有可以“捡”到的枪支了。每个兵种都会在重生的时候得到一套自己独特的装备同样的原因,你可以发现很多新的武器,而这些新家伙和《半死不活》里沿袭下来的武器有着很大的不同。 人们逐渐发现,半条命的多人合作版本比起单机版来要有意思的多,当每个人扮演着自己那份看似微不足道,却又对胜利至关重要的职业时,合作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游戏本身。不过尽管如此,《军团要塞》在当时国内受到关注的程度依然不高,虽然已经陆续有网吧在电脑里安装了《半条命》,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在一起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大部分人还只是沉迷于星际,红警和三角。经典的游戏总是深入人心,就像半条命的下一个版本《反恐精英》所要说的那样:什么是经典?我就是经典! 半条命-反恐精英 (2000 非官方制作) Counter Strike 半条命-反恐精英 黄沙蓝天 Dust的回忆 和队友浴血奋战总是美好的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公司里剩下的人们都渐渐离去。只有几个年轻的程序员坐在电脑前面。“我们一起玩点什么啊”,其中一个说“玩什么呢?没什么有意思的游戏啊”“那我们就自己做一个呗,反正Half-Life提供了游戏扩展包”也许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在他们闲暇时用外挂模块开发出来的小游戏将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这个警匪队战的游戏很快就风靡了起来并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测试版,没想到这个测试版却在全美游戏排行榜轻易的排到了第一,连quake3,三角洲3等大作都被甩在后面。它的测试版的版本号一口气升到了到了701。在2000年11月终于推出了10正式版。《军团要塞》里所树立的团队合作理念在《反恐精英》(以下简称CS)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和类似三角洲,Quake的游戏不同,超人的行为只能换来一次次的先做上帝---死亡模式下观看全景。。。 《半条命》因为CS的成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不少人也是因为先玩过了CS才知道有《半条命》的。。。曾经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网吧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玩反恐的,一种是不玩反恐的,足见CS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在当时全国网吧陷入经营低谷的时候---人们已经玩腻了红警,也厌倦了三角的单调,而星际对于某些人来说确实很难……在这种情况下,CS的出现使网吧再次出现了人流高峰。在那个时候,恐怕最喜欢CS的人莫过于网吧老板了。而此后,各种大型的比赛也因CS而引起人们注意,并带起了这两年来的电子竞技热。他的出现让人们改变了对传统游戏的看法,游戏不再只是一个消磨时间的工具,他是一项运动,他更是一条纽带,让有着同样爱好和梦想的人走到一起。正如一句话所说的:“The game is beyond the game” 半条命-蓝色沸点 (2001) Blue Shift 半条命-蓝色行动 蓝色的界面精致典雅 警卫的身手不比特种兵差 《蓝色沸点》本是为世嘉的Dreamcast组织开发的,却由于该平台的没落而改为落户PC平台,于是我们有幸在时隔三年后见到了这第二部官方资料篇,《蓝色沸点》是《半条命》系列的最后一部资料片,无论是画面、情节,还是在武器设定、多人模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半条命》系列的最高水平,不过限于技术条件,改善并不大。但除了图形上的落后外,和《针锋相对》一样,其最大不足在于它的篇幅太短,即使在中等难度下,玩家一般也只需要不到二十小时就能通关,让人感觉只是一个DEMO版。 故事又回到了1998年的黑山实验室…… 我们不得不佩服Valve 人员的想象力,同样一个故事可以从1998年说到2001年却仍然经久不衰。这次故事的主角换成了了黑山实验室中的一个警卫。如果你有印象的话,回想一下你作为Freeman乘坐缆车在去到办公室的路上时看见站在轨道边上的警卫么,就是他了!作为一个警卫,你要在未清除的异形与进驻的政府军队的夹缝中努力带着一些科学家逃出这个地狱。这对玩家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半条命2 (2004) Half-Life2 半条命2 混乱的世界 看起来很像场景 2004年11月16日,对于全球游戏玩家来说将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玩家翘首企盼达4年之久的年度FPS巨作《半条命2》(Half-Life 2)将于11月16日正式面市。 谢天谢地,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作为《半条命1》的续集,而是作为一款全新游戏的《半条命2》历经源代码泄漏等多重磨难而屡屡跳票但最终还是和我们见面了。许多玩家之前还在担心会不会又有一款以1代故事为背景的资料片再次出现,比如让玩家扮演黑山研究室里的科学家一类好了,我们已经厌倦了黑山实验室这个地方,看看这次英雄Freeman的故事发生在哪。 《半条命2》的故事发生在17号城,一个虚构的东欧城市,这里突然遭到大批外星人的进攻一代的主人公Gordon Freeman仍然是二代主角(超人啊。。连外星人见到都害怕的家伙),这位科学家现在正为一个叫G-Man的人工作(就是在1代里经常出现的穿奇装异服随时都带着一个手提箱的人),这个人给了Freeman一份新工作,还有一位女搭档Alyx Vance,但玩家无法操纵这位Alyx Vance。Freeman将与这些外星敌人展开战斗,《半条命2》的单人模式大致有12个任务,每个任务需要玩家耗费三到四个小时才能完成。 根据《半条命2》的制作人员介绍,这次Valve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为《半条命2》开发了自己的3D引擎--“Source”。Source使用了被称之为“material set”的更先进的设置,不仅能把物体的表面特征展现出来,同时像金属、木头、砖块、瓷片这些不同物体的特殊材料成分也都能逼真地反映出来。这些不同物质之间的碰撞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当金属和墙壁发生摩擦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火花;金属之间的碰撞会引起刺耳的金属声。不同的物质掉到地上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声音,也都有自己应遵循的物理规律。除去新引擎,Valve在改进了原来曾经在《军团要塞》中使用过的“GeoMod” 这种技术将在《Half-life 2》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款游戏还提供玩家更自由的环境互动效果,你可以破坏、砸烂很多东西,例如开枪射掉头顶上支撑钢管的木架子,这样钢管就会掉下来,如果你的敌人正好在下面就最好不过了。看来,新的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即使有再多的抱怨,当这样一款游戏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所有关于等待的怨言也肯定将被你抛在脑后,Valve用了4年的时间证明了他的价值。
这个东西不是瓷片,有一种东西,叫做瓦当,就是你这玩意
这种东西俗称瓦头,是古代建筑中筒瓦末端下垂部分,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红墙绿瓦这个说法,你这就是绿瓦,封建时代只有皇家宫殿能用红墙绿瓦,说是绿,其实不准确,应该是碧色琉璃瓦,很明显,你这东西不是皇家宫殿用的,民国时期,很多大户人家也开始按照皇家宫殿的风格盖自己的房子和祠堂,这就是你这东西的来历,泥底薄色,这样的东西完好还能有点价值,大约百十来块,有专门收藏瓦当的,可惜,你这东西破损严重,甚至无法断代,一文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