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尾9个必玩网红景点,还有海鲜吃到扶墙走
我敢说,只要你来到汕尾,就绝对不想走了。汕尾有妈祖像、众多寺庙和最美的海,还是中国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
不仅如此,汕尾盛产鲍鱼、龙虾、生蚝等海鲜,加上甘草水果、菜茶等当地小吃,保证让吃到你扶墙走。
这座海滨城市有长达455公里的海岸线和881个海岛,除了有广东最美海滩之一的红海湾,还有中国最大的滨海潟湖--品清湖。第一次来汕尾,我就因为这片海爱上一座城,手机随手拍都是碧海蓝天。
快来汕尾看海
红海湾:
红海湾遮浪 旅游 区位于汕尾东南面,是个半封闭海湾,被誉为“中国观浪第一湾”。
这里有观音寺、祖禧庙、妈祖庙等景点,海岸线长达72公里,还有4公里金色沙滩与亿万年礁石群。
遮浪半岛三面环海,从陆地延伸到海面上,东临碣石湾,南依红海湾。遮浪奇观是汕尾八景之一,说的就是红海湾,一边海面风平浪静,另一边海面波涛汹涌,这种自然奇观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红海湾的海水清澈湛蓝,没有污染很干净,金色沙子很细腻,每到夏天来游泳的人很多。
遮浪半岛又称岩岛,是由礁岩构成的,这个红海湾与碣石湾交接处突入海的半岛,有“粤东麒麟角”之称。
遮浪半岛西侧的炮台,曾是驻军营房的海防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十年,也是观赏海景的主要景点。炮台山前方是广东省海上运动训练中心,是国家海上运动训练基地之一。
金町湾:
从市区到红海湾大概半小时车程,不想跑太远看海的话,金町湾沙滩是最佳选择。
金町湾拥有7公里海滩,全是免费开放的,沙滩细腻干净,海水清澈湛蓝,加上海浪舒缓轻柔,很适合带孩子来玩水戏浪,也是看日落的最佳地方。
我们上次来汕尾玩,就住在金町湾公寓,早上推窗就能看到蓝色大海,傍晚夕阳无限好,还能随时去海边游泳,非常方便的说。
品清湖:
品清湖位于汕尾中心城区,只要你来到汕尾肯定能看到,因为它是中国第一大潟湖,也是亚洲第二大潟湖。潟[xì]湖,是一种与外海相连半封闭的湖泊,全世界只有15%海岸线有潟湖,可在中国并不多见,杭州西湖也属于潟湖。
在汕尾港东部的品清湖,包括鼎盖湖、屿仔岛,南面是沙舌尾海滩和太平洋。我们在凤山妈祖石像时,就看到面积非常大的品清湖,尤其航拍时特别美。
汕尾必打卡景点
凤山妈祖像:
我们来汕尾第一个打卡景点,就是凤山妈祖像,它是广东最大的妈祖雕像。
妈祖是福建、广东沿海地区的保护神,当地渔民出海前必拜妈祖,祈求平安归来。对于我而言,妈祖石像既是汕尾的城市名片,也是汕尾人的一种信仰。
我们来凤山祖庙 旅游 区时,正赶上好天气,矗立在凤仪台的妈祖石像,高达1683 米,它前方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潟湖--品清湖,背后是鼎盖山和汕尾城区。
凤山祖庙景区除了妈祖石像外,还有天后宫、天后阁、凤仪台、海陆丰戏曲脸谱园、渔家风情馆、妈祖广场等景点。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这里会举办妈祖文化 旅游 节、凤山祖庙炮会、民间艺术文化巡游、海陆丰戏曲演出等民俗文化活动。
南海寺:
南海寺建于清朝年间,位于汕尾红海湾遮浪岛打石澳,这里有我见过最美的海。相传观世音在此成为四大菩萨之一,并留下许多圣迹,如得度石、莲花石、钟鼓石、甘露泉等。
观音阁面朝南海,供奉着观世音菩萨,观音阁周围有凉亭、观音送子、唐僧取经、郑成功南征、弥勒化缘等石像。
观音山的海面广阔无边,景色优美,从高空俯瞰海水宛如蓝宝石,不断拍打黑色礁石,发出巨大的海浪声。站在礁石上看着大海,就算再多烦恼都瞬间清空,只要你来了就会爱上这片海……
沿着观海长廊漫步,发现有个莲花宝座,人坐在上面有成仙得道的感觉,尤其蓝色海水波光粼粼,随手拍都能出大片。
玄武山元山寺:
元山寺在陆丰碣石玄武山景区内,是粤东名刹之一,有元山寺、古戏台、福星垒塔等主要景点,还有碣石革命 历史 陈列馆、明清时期古炮。
元山寺藏有大量 历史 文物,有时间可以慢慢去发现。我对屋檐和墙壁上的剪瓷雕很感兴趣,它是国家非遗项目,也是潮汕地区寺庙建筑常见的传统手工技艺,选取彩色瓷器为材料,剪成细小瓷片,用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装饰在寺庙的屋檐、门楼和墙壁上。
元山寺前有座明代古戏台,是粤东地区最大的庙宇戏台,每年农历三月三有地方剧种剧目表演,场面非常热闹。
“碣石观海”是陆丰八景之一,是指玄武山最高处的福星垒塔,登上塔顶能远眺南海。福星垒塔始建于明朝,在其东侧有块大石很像麒麟,因得名“麒麟石”。
莲花山鸡鸣寺:
对鸡鸣寺印象最深的,就是金鸡、地藏阁和莲花大佛。鸡鸣寺俗称半岭庵,位于汕尾海丰县北部,即莲花山、银瓶山交界的鸡心山上,汕尾八景“莲峰叠翠”指的是这里。
莲花山鸡鸣寺始建于明朝,为高僧印真和尚所创建,旧寺原在莲花山下,因为鸡心山常有公鸡啼叫,被认为是灵瑞,便将鸡鸣寺迁到此处。
寺内有开山祖师印真和尚墓塔、明末天然奇石弥勒佛像、东洋古银币等文物古迹,还有500多年长叶竹柏、655米仙茶古树、土沉香、巴戟天等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这里的高山茶不错,同行小伙伴买了一些。
来到鸡鸣寺,你会发现景区入口的金鸡像与地藏阁、莲花大佛遥相呼应,金色地藏阁有种身处天宫的错觉,无论是龙、神像或佛手墙壁,都给人肃穆庄严的感觉。
莲花大佛是释超一法师筹资建造的,这座莲花铜佛像就在大雄宝殿南侧,高达998米,释迦佛铜像坐在莲花上,脸上庄严安祥慈悲,他的右手施无畏印代表拔除痛苦,左手施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寓意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海丰红宫红场:
在我眼中,汕尾既是蓝色的,也是红色的,因为这里是中国红色农民运动的起源地,也是全国十三个革命老区之一。
海丰红宫红场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同时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宫红场周边建筑都涂成红色,与其遥相呼应,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恍然回到红色的年代。
红宫红场旁边的广场有澎湃、郭沫若等人的铜像,还有红二师、红四师会师纪念亭。
红宫原是明代海丰学宫,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等建筑,红场旧址在红宫东侧, 原为东仓埔,彭湃在此兴建红场大门和司令台,大门上“红场”两个字就是彭湃手书。
从红宫红场出来,可以到附近的商铺买橄榄,海丰的橄榄甜嫩无渣,15元一袋价格实惠,正好我咽炎发作咳嗽不断,全靠这两包橄榄续命了。
澎湃故居:
彭湃故居始建于清末,位于汕尾海丰县海城镇桥东社,当地人习惯称其为“白宫”,白宫的前是龙津河,彭湃在这里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澎湃故居的西式建筑很醒目,屋子窗口高且多,采光度很高,我喜欢住在这样明亮的房子里。
主楼有两层,楼下为堂屋,有彭湃母亲周凤遗像,后面屋子有澎湃照片及其使用过的物件和资料。
得趣书室位于澎湃故居东侧,原来是澎湃家中的书室,后来是澎湃母亲安度晚年的居室。
想看澎湃母亲的住所,可以来得趣书室走走,里面有周总理送给她的人力三轮车,这相当于现在一辆奔驰了。
汕尾特色 美食
汕尾大街小巷有很多海鲜大排档,海鲜品种多样,价钱公道实在,二马路有很多汕尾美,还有甘草水果、菜饭、海鲜粿条等特色小吃。
汕尾海鲜:
汕尾是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盛产各类海鲜,包括海胆、生蚝、石斑鱼、鳗鱼、马鲛鱼、濑尿虾和各种贝类,一提起我就口水哗啦啦流。
我们这次来汕尾放开肚皮大吃,把石斑鱼、生蚝、龙虾、鲍鱼、大虾等全都吃了个遍,就恨没多长几个胃。
菜茶:
菜茶又叫壮丁茶,是汕尾传统小吃,用骨头汤做汤底,加入生菜、粉丝、虾米、腊肉等十多种材料,上面铺了一层米花和花生米,吃之前要拌匀来吃。还有一种咸茶,用茶水泡米花、芝麻来吃,我喜欢吃这个多点。
菜头丸:
菜头丸就是萝卜丸,是潮汕地区的特色小吃,汕尾每个家庭都会做,尤其逢年过节肯定做。菜头丸以白萝卜为主,加上油盐胡椒粉和番薯粉,还会加点虾皮提鲜,有清蒸和油炸的做法。我特别喜欢吃菜头丸,能吃到萝卜丝,口感清甜弹牙,真的越吃越爱!
马鲛鱼丸:
汕尾的马鲛鱼丸一定要吃,白色是纯马鲛鱼肉做的,深色是马鲛鱼肉混合猪肉做的,不管是哪种我都喜欢吃。马鲛鱼丸吃起来软嫩烟韧,有鱼肉的鲜甜,无需蘸料就很美味啦!
甘草水果:
我大潮汕的甘草水果众多,所有水果都能用甘草汁腌制,我一来到汕尾就赶紧买了甘草水果拼命吃,吼吼!
在这里要给大家科普“鸟梨”,这是潮汕当地的水果,大小如乒乓球,生吃口感酸涩,要煮熟后用甘草汁腌过才能吃。
甘草水可以让鸟梨酸甜可口,汕尾女子怀孕时都爱吃鸟梨,平时也可以吃鸟梨消消食。
1
坐标:山东日照。有这么个地方,名字独树一帜——海洋美学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开始会误以为是博物馆,其实,这是家强调海洋元素的酒店。
这里原是育苗场,养殖虾苗、蟹苗和鱼苗,改建酒店后体现出工业化的极简风格。大堂里有艘极为醒目的悬空船,装饰鱼眼之后,它更像条幼鲸;尤其贯穿船体平行的凹槽线,仿佛座头鲸从下颔贯穿腹部的褶沟。船体四周,陈列着一些航海史上的日常用具:航标灯、风标、干湿表、雾号、六分仪、潜水头盔……还有轮舵和锚。
锚,在“苗”字基础上加了金属偏旁。它是酒店的标识物,既是入门处的金属雕塑,也渗透房间,到处都有锚的图案。锚,作为复古的装饰物,随处可见;可除了水手,一般人少见真正的实物。远航在外的船都看不到踪迹,何况船上的锚?等泊入港湾,锚需要沉入水底,人们看到的顶多是条用于悬系的粗大索链。锚,同时具备矛的锐利与盾的厚重,它却不是武器。锚,它让船不再漂流,让人梦稳心安,让我们拥有航行前的准备和航行后的休息——源自深处的沉稳定力,提供着保障和安慰。从育苗场到酒店,从繁育到入港小憩,这很像海洋美学馆的前世今生:从苗到锚的演化。
我住在宽敞的栖海单间,整面墙是落地玻璃。站在窗前,我像鱼一样,目力所及都是海……离海咫尺之隔,最近的浪涌就在20米开外。如此之近,又如此无边——凝望大海,我同时拥有了诗和远方。
2
退潮后我才发现,海滩辽阔而绵长,大陆架以极为缓和的方式慢慢延伸。我走了很远,发现温柔的浪仅仅漫过脚面。
沙质很细,偶尔夹杂贝类的残片,还有玛瑙色的石子泛着乳化甚至晶化的光。沙子里开放着一朵透明的花,是海葵,像海中的含羞草,苍白而纤弱如丝的触手——我碰了一下,像触及一缕最微弱的电流,而它类似萼片的部分无比细滑。几只袖珍的寄居蟹聚在一起,像散落的几颗衬衫纽扣。终于看到一只小蟹,像颗鸡蛋那么大,可能是刚刚死去,它掉了腿,并且翻露着腹面的尖脐。把螃蟹翻过来,它的样子令人意外,我吓了一跳。外壳颜色,是浅黄绿色的底子上被深紫红色的不规则格子细细分割;它体侧的对称位置,还有一对马刺样的尖棘;它的腿收折起来,体型简直像只青蛙。我愣了一下才明白,原来是花旦蟹。除了水洼里睫毛那样长的小鱼苗,我没有发现任何一条搁浅的鱼。我想,因为这是缓坡。温柔的缓坡,鱼有足够的机会纠正自己的误判,不会因为一次莽撞冲击带来的失误就被阻断归程。
踏浪而行,我想起小时候,和童年的玩伴英歌一起站在海边,等待浅浪没过脚面。那时我们还是孩子,但英歌双手合十,有种超乎童年的庄严。那些浮沫像是婚纱的缕空蕾丝般拂过脚踝,而她像是在心里订立盟约,长大以后要做大海的新娘。多少曾对未来的朦胧誓言都被我们轻易放弃,坚守内心承诺的英歌却并未改变,她后来从事海洋研究,并始终享乐其中。
海,又怎会让人疲倦呢?虽然它永远在重复。潮汐,运力非凡……手风琴般的海拉动巨大的风箱。数学的二进制法,仅用0和1这两个符号,就在简洁中概括万千的复杂。一涨一落,就是海的二进制,融合万物与万妙。这个世界,遍布二进制的法则。亮与熄。开与关。正与负。高与低。有与无。活着,就被生与死的二进制所限定。
面海就是修禅。悲痛有时,欢乐有时。盛开有时,凋谢有时。生育有时,告别有时。一切有如潮汐……大海至深,大道至简。在浪阶之间行走,盐浴治愈了我受伤的脚趾。也许,这是心理作用吧,我怀疑自己对海、对盐、对简单、朴素与伟大之物抱有一种由敬畏而来的迷信。
坐在沙滩,这里有水彩的天、油画的海。放牧在海上的云,放牧在草上的羊,放牧在心上的自由……这是在海边度过的9月,我如同一条舶港的船。
海上生明月。海,就像一只巨型的海月水母那样鼓动,它在透明之中有秘密的心跳,无辜而无动于衷地忍受生生死死。从一只水母可以看到整个浓缩的海,就像从一片叶子的脉络中可以看到整棵大树的样子。我拉开纱帘,月色中的海仿佛漫灌进来。仰躺的时候,大海和小床仿佛处于同一个平面……荡漾,枕浪而眠,我睡得像只沉稳的锚。
3
日照,哪里都是敞敞亮亮、干干净净的,海风浩荡,植被葱郁。
说到植物,日照最有名的树是那棵老银杏。这株高达30米的银杏,如此巨大,它每天喝两吨水,简直是植物里的大象……不,是鲸鱼。如此渴水,以致发生干旱的时候,它会像动物一样叫起来。
生长在定林寺中,它有4000岁了。夏天,它是最清凉的树,因为拥有百万柄摇动的扇子;秋天,它是最辉煌的树,满枝都是镀光的、披光的、透光的叶子,看起来像一棵半金属的树。名字带银,样子带金,它披金戴银却不受其累——冬天脱尽叶片,春天再度生长,它千金散去还复来。
我仰头,树冠盛大;我低头,树影斑驳……穿越叶柄的光束,在地面形成一片辽阔的剪影。树木越高大,根系再发达,如此才能支撑地面之上隆重的生长。所以,树枝与根须对称,根系才是树冠真正的倒影。在定林寺中,旁边有它的迁枝,后院有它的子嗣,我想象一个银杏家族的手在地下的黑暗里紧握。一座千年古寺,就这样被几千年的树冠所笼罩,被几千年的树根所托举,恍若被复活的古老神话。而我们,在时间的度量衡里,不过是短暂的蜉蝣……夏虫不可语冰,不知前史,不知去往。
老银杏所在的定林寺,也是文学理论家刘勰故居。他是日照莒县人,所著《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刘勰在定林寺藏书校经,晨钟暮鼓,寒来暑往,银杏婆娑……他是在此出家并圆寂的。一字一字地写,酿字如酿果实,像银杏那样金黄、清香而蓄意保持微苦微毒的果实,因为它们才保持疗效,才抑菌、抗过敏、疏通血脉、强化记忆、延缓衰老。银杏生命力顽强,以“活化石”著称,如同经典的文字千年不朽。
4
上次来日照,我还去看了海……还有,阳光海洋牧场。
船行40分钟,远远就看到几座钻井平台状的物体。所谓牧场,是在海里间隔放置3乘3乘3的大型水泥立方体,称之为“鱼礁”;当藻类在其上附着生长,会带来微生物以及逐渐聚居的鱼群。大型渔船无法进入鱼礁形成的保护性障碍,不能用拖网的犁沙方式进行破坏性捕捞,鱼群却能自由来往。
人类向往海洋,只是不得不生活在陆地,所以我们热爱岛屿;鱼群是否向往过陆地,只是不得不生活在海洋,所以它们把那些沉到海里的陆地当成家园?据船老大介绍,阳光海洋牧场这个位置,算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来自两个方向的鱼类在此产卵、休憩和社交;从此,北方的鱼不再向南游,南方的鱼不再往北游,这就算是天涯海角的相遇与告别了。钓客慕名而来,余兴未尽的可在平台留宿。他们必须遵守严格的管理规则:产卵期需休渔一个月,禁捕禁钓;20公分以下的鱼要放生,遇到怀卵的雌鱼要放生;严禁铅坠入海,一个细小铅坠都能够导致数平方米的水域真空般不再出现鱼类,所以他们要求使用环保材质或者铁坠,以减少渔业污染。像保护土壤那样保护海水,因为把鱼当作海里的庄稼,他们祈盼的是四季的丰收。如此想来,海洋牧场仿佛在一个项目里实现了农林牧渔的结合。这里使用的捕鱼工具是鱼钩。
我想起中国有许多关于垂钓的古诗,写的多在河湖,很少是放钩海上。因为那时航海的条件和机会都有限,诗人们缺乏表达的经验。现在可以数日漂流,夜钓深海……天上的星如鱼群,海底的鱼如群星。无声而闪耀,无论是星光还是鳞光,都比俗世的硬币更能喂养我们的生活。瓷片、器物、服装、家具,人类最喜欢的图案就是花鸟和鱼;鱼就是河流里的花,就是海洋里的鸟。寓意美好的鱼,从来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含义。我们吃鱼,然后歌颂它的美与牺牲……从修辞上是虚伪,从行为上是感恩。
在鱼比船大的过去,我们运用各种工具来增加渔获。鱼钩、鱼叉、射鱼弩,后来是拖网和大型远洋船……丰收,意味着对它们来说更多的牺牲。渐渐地,大海变得空旷,鱼也丧失了它的魔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鱼钩大概是凶器里最精巧的一种吧,既美丽又残忍;但它限制了捕鱼的数量,限制了我们的贪婪,从另一角度又成了慈悲。我们难以简单概括鱼钩,就像难以概括海——无辜或有罪,妖娆或端庄,温柔或酷烈,全在海由单纯构成的丰富里。
5
海。巨兽吞吐,吞吐潮汐与日月。带着盐霜的波浪里,万物生长。
山东日照。山是山长水阔的山,东是紫气东来的东,可是啊……我前两次来都没看到日出。来日照不看日出,我隐隐有种错过题眼的感觉。这次在海洋美学馆,我终于补上必要的一课:日照看日出。
每次日出,这个世界都经过了疲惫到绝望的彻夜等待,直到第一缕到来的光线才能融解悲伤。由于距离遥远,光线运行需要时间,当我们看到太阳的时候,其实已经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这是阳光照到地球上的时间。所以,即使置身最后的黑暗里,我们也不必焦灼和悲伤,因为太阳已经出发,它正疾速赶来……还有8分钟就会抵达。离得这么远,走得这么快,日复一日,以每秒钟30公里的相对速度,金红的马将跃起在远比草原辽阔的天。
只有初升的太阳可以被直视,它既古老又新鲜,让人心怀浩荡。刚才站在礁石上唱歌的老者和逐浪的孩子都安静下来,像进入某种庄重的仪式。阳光如弓弦,在海面拉出第一个完美的音阶,它将书写海上的交响乐、海上的史诗。日照之下,我们看见光以及光线下的美。
阳光,那亿万金色的犁铧耕入海面,留下翻涌的浪。日出之后,海明显喧嚣了,浪忽然比刚才更高。这是涨潮,这是被唤醒的海。浪竖起的立面里,翻卷着金黄的沙粒和银白的泡沫;每级浪都把自己推到能力的尽头,推到更远的极限。
大海要拯救它在沙滩上迷路的孩子,但有些注定无法返程。当云层汹涌,如缓慢到凝固的浪,我看到了它。
不是海鸥,一只沙滩上的白鹭与我隔着几块礁石。
它向前走,有点驼背,劲吹的海风让它的背部和腹侧有两处明显的逆毛。它穿着高脚雨靴,仿佛在关节处装了护膝,所以那里呈现轻微的凸起。在一汪浅水前它险些滑倒,有个轻微的踉跄动作,不过似乎值得,在这里觅食,从啄击频率上看,餐桌上的准备还不错。它来回踱行,步伐与身体等长,像是用脚在水里插秧。
过了一会儿,我看不到它了,它绕到礁石后面。为了和白鹭保持距离,不致惊扰它的午餐,我以它为圆心远远绕行,直到重新看到它的身影。我意外发现,当它确认我的定位之后,就径直走回我刚才站立的位置,那是一汪面积更大的浅水——原来它藏匿自己,只是为了调虎离山,这样它才能信步于曾经被我短暂占领的猎场。白鹭有时伫立,纹丝不动;有时左盼右顾、举棋不定。别看它的动作有时卡顿,却是一个极为娴熟的猎食高手。它的眼光仔细得像个质检员,一旦有所发现,它就像锤钉子那样精确控制落点,尖长的缘就像一双灵巧的筷子,又像火中取栗那样迅捷而近乎神迹。
头颈细长,和身子的比例有点失调,以近乎危险的方式抵达了习惯审美的边缘——但你也可以说,白鹭细长得超乎比例的脖子,正是它的优雅所在。
这是一种入诗入画的禽鸟。在日照五莲县的白鹭湾,我已见过它的群落。
6
白鹭湾美术馆小镇。这是最美的乡村,这是理想的田园。我上次来的时候,看到满池梦境般的荷花。现在枯卷的荷叶之间,只剩擎立的莲蓬。不过,还有竹子玲珑,还有漫坡的秋英绚丽,还有众多栽植的樱树正在酝酿缤纷花季。
小镇有间名为“懒面包”的柴烧窑烤面包房,采用不添加辅剂的自然发酵。我们能否从这种耗时的慢烘焙里,品出一味时间的暖香,远胜作料之香?买了面包和咖啡,我一边享用简单而有滋有味的下午茶,一边观赏对面的湿地。我由此得知白鹭湾——白鹭并非是点缀在名字上的装饰,我看到真实的白鹭们正在觅食、休憩或者起飞。
白鹭湾的字里窗间书店,也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噱头,它的选品出色。社区有书房、影院、剧场和健身房等都是常事,这里还有小型的动物园和牧场,还有太多意外之物,比如一座名为“心灵之谷”的弧面建筑。它高峻而狭窄,两侧绝壁隔绝光亮;进入其间,要通过一条仅容错身的小道,才能慢慢抵达建筑物的内部核心:那里空间非常有限,只有顶部的自然光倾泻而下。心灵之谷,我们就这样穿越狭隘、幽暗和孤独,抵达内心的宁静,并终被一束神迹般的光所照耀。
白鹭湾美术馆小镇不仅真的有白鹭,也真的有美术馆。巧克力美术馆、家乡美术馆、温泉美术馆、枫林美术馆……完工后的小镇将拥有的美术馆数量是12座。不仅如此,它们是出自著名建筑设计师的作品,每座都极富个性和创意。我们总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其实,在建筑上,唯有趣的灵魂,才能设计出好看的皮囊;假设千篇一律,根本就无法成为好看的皮囊。
我的闺蜜曾在多年前讲过一句戏言:“什么是有钱?就是有地方搁没用的东西。”是啊,没地方搁有用的东西,当然是物质上的窘迫;同理,脑子里除了柴米油盐,还有诗画棋琴,才有闲、有品、有精神生活。贫穷的生活不足以养胃,丰富的生活才能养眼、养心、养头脑里的智慧和情感,所以才称得上是灵魂的享乐。到底什么算虚度光阴呢?花在审美上的时间和精力,从来不是浪费;反而是不肯花费的,才是对生命的消耗和辜负。
也许是偏执的理想主义者和难以自控的完美主义者,才能完成这样的构想。我甚至觉得,这必须是由相信童话的成人才能创造的奇迹。白鹭湾小镇有许多童话的因素,儿童乐园是把几米超现实的童话世界变成真的,绿皮小火车载着孩子进入朦胧而绚美的色彩里,进入诗意的境界里。
7
也许,海边特别适合建筑美术馆吧?美术一笔一笔地刷抹轮廓和色彩,海一浪一浪地雕凿礁石与悬崖。美术里看到的,是画幅上凝固的瞬间;海看到的,是洋面永不止息的永恒。美术是人的创造,海是自然的创造。美术让人看到小景框里的美,海让人看到大到无界的孤独、大到无畏的美。
美术馆里所呈现的,不全是优美之美,汹涌的色彩里有歌唱也有呐喊,有万千的平静与万千的风暴……像海所喻示的一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海是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存在,它看起来是无用的,是空旷的,但在空无里盛纳万物……像所有的美术、所有的文字、所有的艺术创作一样,都是在空无里盛纳万物,从最大的生命个体到目力不可测视的微观之物。海是大自然的美术,恰如画布上的美术组成人类的艺术之海。
明明是居住小区,却建筑了那么多美术馆;明明是住宿的地方,却将之注释为一种值得停下观赏的美学馆……我在日照对诗意栖居有了重新的理解。是的,在日照,从大海中理解丰富,从潮汐中理解动静生死和喜怒哀惧,理解平静与喧嚣的一切;从人类的居所中理解对美的不熄渴望,理解慢发酵的耐心,理解对大自然的尊重,理解创造之魅是对庸俗最无畏而有力的抵抗。
整个日照,就像一座海边的美学馆。花里有香,林间有氧,海上有光亮。
焚香意思:烧香的书面语。
词语:焚香
拼音:fén xiāng
一、焚香基本释义:
点燃檀香等香料。
二、焚香引证解释:
点燃檀香等香料。
《说岳全传》第二二回:“安人即便带了媳妇一同出来,在神圣家庙之前,焚香点烛。”
三、焚香用法示例:
1、人们祭献供品,在圣坛前焚香供奉,空气中香烟缭绕。
2、人们开始焚香祷告,并且哭泣甚至生气。
扩展资料
焚香近义词:烧香、点香
一、烧香
词语:烧香
拼音:shāo xiāng
释义:敬神礼佛的一种仪式。礼拜时把香点着插在香炉中,表示诚敬。
示例:
1、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2、赵家奶奶平常烧香拜佛,信奉好生之德,只要看见邻家杀鸡,也会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
二、燃香
词语:燃香
拼音:rán xiāng
释义:礼拜时把香点着插在香炉中,表示诚敬。
示例:
1、有的还以酒糟涂抹灶门,以示讨好之意,再燃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
2、全村人在族长的带领下,敲锣打鼓,燃香点炮,跪拜坊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物阜民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焚香